前言 终于兑现了曾经默许的承诺
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关于鲁敏《六人晚餐》的几个关键词
归去未见朱雀航葛亮的《朱雀》
论甘耀明《杀鬼》中的历史叙事与认同
人之爱与人之罪读田耳长篇《天体悬浮》
重新定义世界的写作和现世生存的忧思录黄孝阳的《旅人书》评议
看到他们曾经看到的世界评李浩的《父亲简史》
繁华呈现心灵的悸动以盛可以的《道德颂》为例
“70后”的虚妄的精神救赎之旅论《少年巴比伦》的启蒙叙事
自我教育《夜火车》与徐则臣的成长叙事
历史照进现实后的罪与罚论乔叶的长篇小说《认罪书》
后革命时代的城市、青年文学重读绵绵的《糖》
撤去丝绒帷幕之后读安妮宝贝长篇新作《春宴》
残茶凉透,在水面上凝留下一股冷香读金仁顺长篇小说《春香》
阿乙小说的荒诞美学:厚重的失败感和羞辱感从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说开去
一部理想主义的纯爱之书试析《滴泪痣 》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夹缝外的溪流评李师江长篇小说《福寿春》
大时代的“小生活”评朱文颖长篇新作《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
没意思的意思关于戴来和她的长篇小说《鱼说》
爱情碎片中映出的时代图景读于晓威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
时代精神症候的镜像弋舟长篇小说《跛足之年》阐释
关切生存之痛聆听向善之音读张学东长篇小说《妙音鸟》
性别立场与社会现实的关切与思索评姚鄂梅长篇小说《西门坡》
荒唐,时间,酷刑读冯唐《北京,北京》
看见那些“消失的人”评肖江虹长篇小说《向日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评魏微长篇《流逝》
隐约的历史与迷茫的现实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方面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