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
分类
作者 秦大河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章 三江源区主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1.1 三江源区基本情况

1.1.1 概述

1.1.2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

1.2 三江源区过去40年的气候及生态系统变化特征

1.2.1 40年来三江源区气候变化特征

1.2.2 过去40年三江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

1.3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3.1 草地冻土土壤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2 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3.3 草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

1.3.4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草场质量的影响

1.4 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评价和适应性分析

1.4.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4.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草地生态系统响应预测

1.4.3 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响应和脆弱性评价

1.4.4 草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响应和脆弱性分析

第2章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效果评价

2.1 工程规划和完成概况

2.2 工程建设效果总体评价

2.2.1 遥感监测结果分析

2.2.2 地面监测结果分析

第3章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3.1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原则_

3.1.1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

3.1.2 实现草畜平衡、遏制草地退化

3.1.3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3.1.4 创新草地畜牧业组织管理模式

3.2 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模式

3.2.1 轻度退化草地治理模式

3.2.2 中度退化草地治理模式

3.2.3 重度退化“黑土滩植被”分类恢复模式

3.3生 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及管理模式

3.3.1 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3.3.2 优质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技术

3.3.3 饲草草产品加T技术

3.3.4 “两段式”草地畜牧业生产技术及模式

3.3.5 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3.6 有机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

第4章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实施及其效果

4.1.1 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4.1.2 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4.1.3 推动了第二、三产业发展

4.1.4 推动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4.2 牛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4.2.1 对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4.2.2 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4.2.3 农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态移民的难点

4.2.4 生态移民人口迁移和文化适应问题缺乏足够关注

4.2.5 后续生产生活面临困境,后续产业培育效果不明显

4.2.6 迁入地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日趋凸现

4.2.7 优惠政策落实乏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撑缺乏

4.3 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生活和生产的对策建议

4.3.1 制定科学的移民生态一生产一生活规划及其支撑体系

4.3.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和后续产业

4.3.3 加快生态型小城镇建设

4.3.4 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3.5 增强培训力度和劳务经济发展

4.3.6 加强移民子女教育.普及移民科学文化知识

4.3.7 构建特殊的生态移民支持政策

4.3.8 建立生态移民管理的新机制 

第5章 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标准、机制和实施方式

5.1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5.1.1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5.1.2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2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5.2.1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5.2.2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

5.2.3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的特点

5.2.4 国内生态补偿面临的主要问题

5.3 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

5.3.1 生态补偿现状与问题

5.3.2 生态补偿基本原则

5.3.3 生态补偿的范围与对象

5.3.4 生态补偿经济标准及其确定方法

5.3.5 生态补偿方式

5.3.6 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5.3.7 生态补偿效果评价与考核办法

5.3.8 生态补偿配套政策与措施

第6章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6.1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6.1.1 生态畜牧业

6.1.2 生态旅游业

6.1.3 汉藏药材产业及民族手工业

6.1.4 生态移民后续产业

6.2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支撑

6.2.1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三江源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6.2.2 三江源区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6.2.3 三江源区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6.2.4 三江源区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6.3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

6.3.1 人才在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3.2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现状

6.3.3 人才支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3.4 强化人才支撑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6.4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撑

6.4.1 制度在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4.2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6.4.3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6.4.4 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撑建议

第7章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7.1 取得的成效

7.1.1 草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得以遏制并有所逆转

7.1.2 工程实施区的农牧民生活和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7.2 存在的问题

7.2.1 草地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生态建设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没有解决

7.2.2 生态移民实现“稳得住”和“能致富”尚未破题

7.2.3 生态补偿标准低,缺乏科学依据和长效机制

7.3 建议

7.3.1 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换和升级,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共赢

7.3.2 高度重视做好生态移民及后续产业发展工作

7.3.3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共同繁荣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介绍了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脆弱性与适应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效果评价;三汀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标准、机制和实施方式;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秦大河主编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可供生态学、生态经济、草地管理、草地生态学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草地可持续管理的政策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等领域相应部门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亦可作为青海三江源研究的专业书籍。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的科研与管理人员秦大河等历经两年多的调研和分析,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工程实施效果、生态移民现状及问题、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基于以往的研究积累,完成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稿,并由赵新全研究员和周华坤博士统稿。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6月提交了咨询报告,同年8月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重要批示。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09]0405—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课题“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增汇模式与技术试验示范”(XDA050702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玉树地震灾区退化草地恢复及生态畜牧业技术与示范”(2011BAC09806)等项目的资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