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所以用“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而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
这本《王嚞丘处机评传》(作者唐代剑)是其中一册,是一部研究他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学说的专门性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嚞丘处机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唐代剑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所以用“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而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 这本《王嚞丘处机评传》(作者唐代剑)是其中一册,是一部研究他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学说的专门性著作。 内容推荐 《王嚞丘处机评传》(作者唐代剑)以宗教改革为核心,系统地评述了著名宗教思想家、全真教创始人王嚞、丘处机三教圆融思想、内丹心性理论、教义教制观、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深刻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地勾勒传主的思想架构,进而展示了全真教思想主要来源和基本内容。 《王嚞丘处机评传》史料丰富,考证精辟,观点新颖,论据充分。书后附有年谱、图表、人名、文献、词语等索引,为读者阅读提供了方便。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道教思想文化的地位 二、古为今用的思考 三、先行者探索的足迹 四、提笔前想到的问题 第二章 王嚞生平概略 一、动荡的少年时代 二、“文武之进两无成” 三、难当的酒监 四、甘河证道 五、东迈之因浅说 六、收马钰,传教计划的实现 七、丧命归乡路 八、王嚞著述考 九、七朵金莲并放 第三章 王嚞创教前后的社会背景 一、民族矛盾的尖锐冲突 (一)女真贵族对宋的掠夺性战争 (二)金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 (三)“恢复中原”理想的破灭 二、传统道教的发展陷入停滞 (一)外丹夺命,神仙信仰危机四伏 (二)崇尚斋醮,耗费社会财富 (三)佞道张狂,干预朝纲 三、改革旧弊的新教派崛起 (一)内丹南派 (二)真大道教 (三)太一教 第四章 王矗三教圆融的宗教指导思想 一、三教合一思想不断深化 二、“三教搜来作一家” 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第五章 王嚞识心见性的内丹心性理论 一、面对禅宗心性说的挑战 二、识心见性,全其本真 三、继承与发展 第六章 王嚞的其他宗教改革思想 一、孝慈为本的宗教伦理道德 二、禁欲主义的教制观 (一)弃妻室儿女,出家修行 (二)断酒色财气,忍辱苦修 (三)立戒律清规,束缚教徒言行 三、面向民众的宗教传播思想 第七章 丘处机生平概略 一、从孤儿到名道 (一)孤贫乐道,投师王嘉 (二)苦修十三栽 (三)昙花一现归滨都 二、西觐成吉思汗 (一)身居太虚观,眼观天下势 (二)断然西觐 (三)历经千辛,雪山讲道 三、全真教的兴盛 四、十八宗师对全真教的发扬光大 第八章 丘处机以仁慈为核心的和平思想 一、思想来源及主要内容 二、丘处机对和平思想的实践 (一)劝统治者止杀 (二)救人于急难之中 (三)以斋醮告慰亡灵 三、影响和社会作用 第九章 丘处机无为即有为的入世观 一、无为有为,道之一体两用 二、交结权贵,依附朝廷 三、尽心教门,“大起尘劳” 四、“无不为”思想与时代结合的产物 第十章 丘处机性命双修的内丹思想 一、去邪归正,炼就一颗“不动心” 二、心空性现,性命双修 三、清修丹法,超凡人圣 四、丘处机内丹思想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丘处机的宗教伦理和教育思想 一、兴教佐世的宗教伦理思想 (一)苦己利人,争取民众 (二)继续提倡孝道 (三)轮回报应,积善成仙 二、立志向道的教育思想 (一)坚定信心,立志向道 (二)珍惜光阴,学贵采意识理 (三)广纳儒士.以文传教 第十二章 丘处机思想的作用与影响 一、对中国后期道教的影响 (一)推动了中后期全真教理进一步发展 (二)对全真教的不良影响 (三)对正一教的影响 二、对成吉思汗及蒙古社会的影响 (一)削弱了成吉思汗集团武力征伐意识 (二)对元朝统一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对日后“汉法”采用的间接影响 三、丘处机对中国民间社会的影响 (一)丘处机与北京燕九节 (二)太监、金玉业、河南坠子艺人的祖师 附录 王嘉、丘处机年谱 索引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王赢得到军功之后,金政府并不是立即便给了他官做。因为:一,金灭北宋后,与南宋角逐多年。皇统元年(1141,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割陕西、京西诸地与金,以终南山为界,王嚞的家乡才正式划入金的版图。次年,金并陕西诸县为四路,在京兆置总管府。二,金熙宗诛灭高庆裔等权臣后,刚采用汉官制,设枢密院、行台尚书省、御史台,颁布新的换官格,中央官制改革正紧锣密鼓进行,熙宗也才刚穿上新制的冠服,地方州府县设置仅有大纲,还来不及想到王嚞之类的角色。这时,王嘉呆在家中,心情十分烦躁,他自己描述说:“三十六上寐中寐,便要分他兄活计。豪气冲天恣意情,朝朝日日长波醉。压幼欺人度岁时,诬兄骂嫂慢天地。不修家业不修身,只凭望他空富贵。浮云之财随手过,妻男怨恨天来大。产业卖得三分钱,二分吃著一酒课。他每衣饮全不知,余还酒钱说灾祸。”把对世事的不满之气发泄到家人身上,用貌似潇洒的行径来掩饰内心的焦虑。 天德四年(1152),金政府完备了中央及地方官制后,令吏部“定河南、北官通注格,以诸司横班大解、并大将军合注差人,依年例一就铨注,余求仕人分四季拟授,遂为定制”。大致此时,王嘉才走马上任甘河镇酒监。 甘河镇属终南县,距刘蒋村约九里,旧名雩。传说夏启与有扈氏曾战于此。它背靠终南山,地处甘谷峰口,是洮、凤翔诸路东行至京兆府的交通枢纽之地。一水经其傍,洁清甘寒,盘折演进,北流十数里入渭河,名目“甘河”。其镇以水而名,当地人亦以水酿酒,其味甘美,名扬周匝。金时,镇级的酒监的任务有二:一是收酒户课税,有酒曲钱、糟酵钱诸名目,约占酒户收入三分之一。二是低价收回酒户的全部成品,就地高价卖出,禁止民间买卖,实行专营,从中获利。每个酒务,金政府规定有一定的课利或营业数额,若不能完成,则要受到降职夺俸的处罚。王嘉为官之时,正值海陵王完颜亮统治时期。海陵王一生有志三:专权,杀人,妻美女,是历史上著名的残酷荒淫的皇帝。海陵王先筑燕京,后营汴梁,修长安未央宫、洛阳洛阳宫,每年征发民夫数十万。又集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民女三万充后宫,“每幸妇人,则教坊奏乐。撤帷帐,或妃嫔列坐,率意乱之,以为笑乐”。元脱脱称他:“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暇他论!至于屠灭宗族,翦刈忠良,妇姑姊妹尽入嫔御。……天下后世称无道君主以海陵为首。”清赵翼认为:“海陵在位,盖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更过之。”由是他统治期间,“盗贼蜂起,大者连城邑,小者保山泽。或以十数骑张旗帜而行,官军莫敢近”。 在这样的暴君统治下,王嚞作为一位未人流的小官吏,注定前程渺茫,命途多舛。正隆三年(1158),海陵王准备南侵伐宋,自诩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达到“万里车书一混同”。他征全国之丁,调诸州之粮,赋兵甲于百姓,籍战马于民间,南粮北运,西马东输,举国一片骚动。王嚞见这人来车往,老少奔命,死者不绝于道的境况,似乎领悟到什么,喟然叹道:“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吾今已过之矣,尚且吞腥啄腐、纡紫怀金,不亦太愚之甚乎!”P26-28 序言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 …… 热诚欢迎国内外同仁和各界人士不吝赐教,以匡不逮。是为序。 后记 说来惭愧,接受《王嚞丘处机评传》的撰写任务已经十年了,今天才交出书稿。 出于在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讲授宋元史专业课的缘故,我对传主有些兴趣,谈不上研究。一九八七年,因编撰《中国十大名道评传》一书,才对中国道教进行系统了解,并先后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有爱不释手之感。一九八八年,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伍野春先生介绍,我斗胆向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申请本评传的撰写任务。没想到,“中心”看到了我的材料后,从培养青年学者的目的出发,经编委会讨论,真的把这个撰写任务给了我。这样,以评传为纽带,我和“中心”结下了不解之缘。 接受这一任务后,面对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面对高标准的评传撰写要求,我又深感自己理论水平有限,功底浅薄,能力欠缺,恐难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有点灰心丧气。这时,“中心”《丛书》常务副主编蒋广学教授多次给我来信,阐述评传撰写工作的意义,介绍同行的经验,鼓励我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写好评传。于是,我避开了当时掀起的高校教师“下海淘金”的浪潮,自甘寂寞与清贫,躲进了图书馆,静静地“啃”起了历史文献。为了提高自己,一九九三年我考入了杭州大学,投师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梁太济、徐规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初,拟以本传作为学位论文,但考虑到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历史社会的大系统中,与之相连的社会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更具基础性,便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开始用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集中精力研究宋元道教。三年时间里,我一边完成庞大的学位论文计划,一边向国内外广泛地搜集有关传主的资料,且将原有的和新获的资料一一进行编年与考辩。同时利用休息时间与张兴武博士一道,经常往来于杭大对面葛公岭上的抱朴道院,与道长和道士们谈经论玄,了解道教的变化与道士的生活,也顺便松弛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一九九六年,我带着有关传主的十二纸箱资料来到广西大学,安定后,方才正式动笔写作。这期间,“中心”一直以通讯的形式指导着我的工作,周群博士曾两下杭州与我蒙面未遂,又多次打电话,写信交流、介绍撰写经验,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评传酝酿写作过程中,广西教育厅、广西大学科技处在经费上给予了一定的资助,或多或少缓解了我复印和购买资料时的羞涩窘况,尤其是周怀营教授还给予热情地精神支援。恩师梁太济教授,不顾眼疾的痛苦,详细为我的写作计划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我提出的疑问给予了认真、详细地解答。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钟肇鹏研究员,多次来信鼓励我,并在关键时刻给予耐心地指导。如原定王嚞为附传,写作过程中因时间先后,思想继承等问题总不易理顺,改为王嚞丘处机评传即是钟先生的建议。我的朋友,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柳立言博士,多次为我购买、复印海外有关传主的资料。香港中文大学苏基朗博士帮我购书,几乎跑遍港岛。四川师范学院蔡东洲教授为我借阅、复印传主的材料,花费不少时间。四川大学舒大刚博士、烟台师院樊文礼博士,亦曾为我复印过资料。四川大学李勇先博士,西南财大史继刚博士,在他们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也为我提供一些传主的资料信息。由于自己摄影的失误,天津师大杜勇博士不辞辛劳,又专门到北京为我拍摄传主的有关照片。对上述为本传写作提供过帮助与方便老师与朋友们,谨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初稿草成,《丛书》副主编蒋广学、洪修平等教授,本书责任编辑周群博士以及评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对本传的写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尤其是如何从历史的高度认识传主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影响,如何评价传主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定稿后,李忠清教授又为本书编撰了人名、文献、词语索引,使其增色不少。对他们的无私帮助,我将铭记在心! 太上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本评传的写作,虽然力图博览群书,广寻例证,用新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传主的生平与思想,但毕竟只是初探,无经验可寻,无范本可参。故,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还望同仁不吝赐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