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军博士在认真解读原典和综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成大作《周易参同契研究》。在认可葛洪“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事”的说法的同时,又接受了朱熹“此虽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家,可推而通,则亦无害与《易》”的观点。故从易学和炼丹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周易参同契》。就易学言之,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以汉代象数易学为视角,对《参同契》所涉及的重大易学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辨析,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纳甲、卦气、河洛等思想渊源、形成过程和数理内涵及其与炼丹的关系,其旨在于凸显汉代道教视域下的象数易学思想特点和思维形式。就丹道学言之,论述了外丹、内丹的形成、演变及其修炼的条件和过程,揭示了由外丹到内丹转换的原因。进而对《周易参同契》的易学思想和丹道思想作了比较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参同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三道由一”之“一”为“生生不息之道”,《周易参同契》是“太极图”、“无极图”的源头,内丹理论包括三要和性命双修等观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