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意识的认知理论/认知哲学译丛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美)伯纳德·J.巴尔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丛书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要解释什么?一些基础知识

1.0 引言

1.1 历史回顾和展望

1.2 要解释什么?主题的初步界定

1.3 理解意识经验的某些尝试

1.4 无意识专门处理器:一个共同认可的推断

1.5 本书的共同主题

1.6 小结和展望

第二部分 基本模型

第2章 模型1:意识表征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全局分布性

2.0 引言

2.1 有意识和无意识处理能力的比较

2.2 基本模型:智能信息处理分布系统中的全局工作空间(黑板)

2.3 理论隐喻如何与表2-1中的证据吻合

2.4 全局工作空间输入系统的特征

2.5 全局工作空间输出系统的特征:全局何以全局

2.6 进一步思考

2.7 可检验性预测和反证

2.8 小结

第3章 意识经验的神经基础

3.0 引言

3.1 神经生理学与模型1相吻合

3.2 神经心理学对模型1的延展

3.3 神经生理学证据的近期修正

3.4 小结

第三部分 语境的基本功能

第4章 模型2:无意识语境形成意识经验

4.0 引言

4.1 关于语境的证据之源

4.2 语境的几种类型

4.3 语境知识的模型化

4.4 语境的某些似真性

4.5 经验测试的意蕴

4.6 小结

第5章 模型3:意识经验负载信息——它总是需要某种程度的适应性

5.0 引言:信息和适应性

5.1 适应性循环:任何可习得的任务都是从语境产生到有意识的信息再到冗余的过程

5.2 人们也在许多层次上搜寻信息

5.3 模型3:解释理论中的信息负载

5.4 当重复的经验没有在大脑中消退时,信息负载是意识经验的必要条件吗

5.5 学习的意蕴

5.6 一些实验预测

5.7 其他意蕴

5.8 小结

第四部分 目标与自主控制

第6章 模型4:目标语境、自发的问题解决和意识流

6.0 引言

6.1 舌尖状态作为一种目标语境或意图

6.2 意识一无意识一意识的三元组(CUC)

6.3 目标语境的经验评估

6.4 目标语境和意识流

6.5 进一步的意蕴

6.6 小结

第7章 模型5:作为控制思想和行为念动的意志

7.0 引言

7.1 存在意志问题吗?相似自主行为和非自主行为的一些比较

7.2 自主行为类似于自发的问题解决

7.3 模型5:现代版本中的念动理论

7.4 念动理论相关的证据

7.5 对自主.非自主对比的解释

7.6 宽意蕴

7.7 作为念动事件的吸收和催眠

7.8 目标冲突                       

7.9 小结                         

第五部分 注意、自我和有意识自我控制

第8章模型6:注意作为控制意识通道             

8.0 引言:注意VS意识                   

8.1 意识通道的自主和自动控制               

8.2 自主和自动通道控制的模型化              

8.3 集中注意力                      

8.4 转移注意力:压抑、抑制和情感冲突            

8.5 进一步的意蕴                     

8.6 小结                         

第9章 模型7:自我是经验和行为最主要的语境         

9.0 引言                         

9.1 自我经验和非自我经验的比较              

9.2 自我和自我概念的模型化                

9.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9.4 小结                         

第六部分 意识是功能性的

第10章 意识的功能                     

10.0 引言                         

10.1 界定和语境设置功能                  

10.2 适应性和学习功能                   

10.3 编辑、标示和调试功能                 

10.4 组建和控制功能                    

10.5 优先化和存取控制功能                 

10.6 标识决定或执行功能                  

10.7 类比形成功能                     

10.8 元认知和自我监控功能                 

10.9 自我编程和自我维持功能             

10.10 小结                     

第七部分 结论

第11章 概要和一些未来趋向               

11.0 引言                        

11.1 综述                        

11.2 模型简述

11.3 什么是意识经验的必要条件    

11.4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一些实践性意蕴

11.5 本书未涉及的主题        

11.6 哲学意蕴:重返心一身问题     

11.7 研究和理论的未来趋向      

词汇汇编和理论观点指南(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意识的认知理论/认知哲学译丛》编著者伯纳德·J.巴尔斯。

《意识的认知理论/认知哲学译丛》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巴尔斯的一本关于意识及其发生、演变和功能的研究专著。书中,作者基于语言、注意、知觉、动机以及临床实践等大量实证证据,提出了意识的全局工作空间模型。该模型不但详细阐述了意识的发生机制,即意识产生于全局工作空间,并随其所负载信息的冗余性,成为无意识的语境,还为与意识相关的意志力、注意、自我等经验现象提供了统一的解释框架。

《认知哲学译丛:意识的认知理论》适合哲学、逻辑学等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阅读。

编辑推荐

《意识的认知理论/认知哲学译丛》编著者伯纳德·J.巴尔斯。

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科学哲学发生了认知转向。作为一个全新的哲学研究领域,认知哲学旨在对认知这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整合研究。“认知哲学译丛”以认知哲学的问题域为导向,内容涵盖认知的本质与发生机制、意识的本质与形成机制、语言形成与认知能力发展、知识获得与智能发展、认知模型、认知理论、认知表征、具身认知、无身认知、延展认知、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哲学、人机交互,等等,希望《认知哲学译丛:意识的认知理论》能为认知哲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我国认知哲学的研究提供知识源和思想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