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苏编著的《每颗心都可以强大(温暖你整个人生的心灵魔力)》将美文文风、心理学知识、实用性方法融合为一体,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让读者在享受美好文字的同时,切实地掌控心灵、强大自我的方法,在遇到烦恼或感到压抑的时候,自行地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本书从温暖心灵、舒缓压力、冲破阻碍、沉淀心灵、寻回安全感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修好一颗心,在流畅动人的文字里,给读者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去一份内在的力量。本书主旨在于关注自我、提升内在、强大内心,是当前心灵励志书中,最引人瞩目的话题。与此同时,也迎合了当代年轻读者的心理需求。
一切因心而起。但很多人并不善于运用和掌控它,及至使得心灵产生不安、磨损、僵化、硬化、暴动。米苏编著的《每颗心都可以强大(温暖你整个人生的心灵魔力)》从润滑心灵、防止心灵的僵化磨损暴动、安定身心、注入动力等几个方面诠释掌控心灵与人生的方法,给心灵找一个出口,平抚与生俱来的困惑、迷茫与贪婪,给你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不畏将来,不念过去;避免多思,给你心安的答案;多点稳性,防止心灵的“暴动”;给你动力,体会进步与充实,温暖你的人生。《每颗心都可以强大(温暖你整个人生的心灵魔力)》将美文文风、心理学知识、实用性方法融合为一体,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让读者在享受美好文字的同时,切实地掌控心灵、强大自我,在遇到烦恼或感到压抑的时候,自行地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这是一本暖心的作品,在越来越多的人感慨世态炎凉时,它用温暖的文字,捂热每一位读者的心。
Chapter 1 给心注入润滑剂,添一缕温暖的阳光
快乐是心灵最好的“救赎”
感恩,向生命中的所有说声谢谢
收集希望,那是灵魂的氧气
微笑吧!爱上心灵的信使
有爱慰藉的心灵,永远不会枯竭
注入幽默,让沉闷的心透口气
知足,平平淡淡却心生欢喜
Chapter 2 舒缓诗意地栖息,别让心灵沉闷
来点儿音乐吧
此刻,张开想像的翅膀
有些事,哭过就算了!
独自旅行,在途中遇见灵魂
净化心灵,抬头看一看天
倾诉吧!给心灵找个出口
条件反射,改变心灵状态
精神胜利法,没什么大不了!
Chapter 3 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心灵跟上脚步
工作之外,请接纳空与闲
把巨大的压力分解吧
慢下来,让脚步顺从心灵
合理安排时间,忙出意义来
给心灵减负,先解开心结
把压力带来的紧张关掉
Chapter 4 打破内在的围墙,强大的心无须设防
打开心灵中那扇狭隘的窗
人生不过百年,何须斤斤计较
及时行善,清净自己的心念
不要轻易丢掉柔软的同情心
别怕吃亏,那是无形的收获
给予越多,心灵的获得越丰厚
心中有美好,四季皆是春天
Chapter 5 别想太多,静下心才会感到安全
停止层出不穷的忧虑吧
丢掉禁锢,做回真正的自己
胡思乱想是一种“罪过”
不要让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生活是你的,何惧他人的目光
少点心灵杂念,人生更平坦
让心灵拥有“遗忘”的魔法
Chapter 6 锁住心的激情,赶走懒惰与软弱
投一颗乐观石子,荡起心灵的水花
留住心的激情,生命之花永不凋零
挣开心灵的铁链,一切皆有可能
敞开自己,让勇敢打破所有恐惧
让心灵勇敢一点,告别胆小怕事
行动起来吧!赶走心灵的懒惰
任岁月流转,让年轻永驻心间
Chapter 7 多一点稳性,防止心灵“暴动”
心有了方向,才不会一路跌跌撞撞
稳住心灵的步伐,摒弃急功近利
别再嫉妒了,那是深不可测的陷阱
懂得幸福的心,不会用攀比为难自己
静气,给心灵一个健康的循环
用爱替代仇恨,远离心里的“刺球”
停止猜疑,许多“事实”不存在
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Chapter 8 吃枚定心丸,让心灵镇定点儿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看淡一点儿
越是浮躁,烦恼越是紧紧跟着你
苦痛来了就悦纳,别怕别慌别沮丧
别那么急,赢到最后才叫赢
驱走了贪婪,才有幸福的栖息地
摒弃诱惑,保持内心的安定
Chapter 9 多一点活力,纯真与年龄无关
为自己添入一抹童心的笔触
让欢喜永驻心灵,生活处处有生机
保持学习欲望,体会进步和充实
用一份正当的爱好,填补心灵的空乏
让生命在书的海洋中汲取力量
有了梦想,每颗心都可以很强大
附 心灵能量修习术
后记
快乐是心灵最好的“救赎”
医院的走廊里,净是来回走动的身影,喧闹而压抑,置身于人来人往中,却都各怀心事。
身患尿毒症的她,上个月刚刚跟丈夫离了婚,心有万分不舍,可因为爱才更不愿意拖累对方。从患病到现在,她一直郁郁寡欢,无数次地怨过命运:我只有29岁,我还这么年轻,我本来有美好的生活,老天却要让我身患重疾……
她躺在床上做透析,旁边的病床上是一位五十几岁的阿姨,也在女儿的陪同下做着透析。阿姨面带笑容,脸上看不出任何怨怼的情绪,她的女儿更是一副快乐的神情,眉飞色舞地跟她说着自己的生活,爱人怎么冒傻气,孩子怎么逗趣……听起来就觉得她是个幸福的女人。
“同样的年纪,不同的命运,”她心里这样想,暗暗羡慕,更加深了内心对命运的怨恨与不满,“如果不是这该死的病,我现在应该和她一样,有爱人和孩子陪伴,每天过着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日子。可是现在……疾病抽干了我所有的快乐,一颗原本年轻的心,却变得老态龙钟,再也摇摆不起幸福的枝叶。”她扭过头,流下来几滴泪。
每次透析,都要四个小时。快到晚饭时间,阿姨的女儿离开了病房,说要回家给丈夫、孩子做饭,晚点再来接阿姨回家。病房里的其他病人都做完透析离开,暂无人进来,只剩下她和阿姨。
她轻轻地说了一句:“阿姨,您的女儿真孝顺。”
阿姨笑着说:“是啊,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这孩子挺懂事的。”
“阿姨,您知道吗?我真羡慕您的女儿,能照顾爱人和孩子,还能多陪陪母亲。因为这病,我自己的家散了,还让父母跟着操心,活得太纠结了。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治了。”她借透析的机会,说出了憋闷已久却无处倾诉的心声。
“姑娘,别这么想。人活一辈子,没有谁的心不是千疮百孔的。咱们得这个病是挺不幸的,可世间不幸的人太多了。你换个角度想想,现在的医疗水平多好,咱们可以做透析维系生命,这也是一种幸运;咱俩有工作,有医保,看病可以报销,这也是幸运的。想想是不是这样?”阿姨面朝着她,说了一番宽心的话。
“可我……还是忍不住羡慕您的女儿。”她的声音哽咽了。
“唉,若说苦,谁又没有呢?你看着她打扮时尚、笑语欢颜的,可你知道她的‘难处’吗?她从小就是单眼弱视,左眼几乎没什么视力,生活、工作全靠一只右眼。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可她还是照样快乐地生活。她喜欢钢琴,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就弹琴!每天听到自己弹出的美妙音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阿姨说起女儿的不幸时,并不觉得多遗憾,而是很平静。
她的心骤然抖了一下,先是意外,后是震惊,再后来,竟然渐渐平息了。她突然发现,其实上天给每个人的快乐与痛苦都差不多,只是有人愿意捧着快乐,有人愿意紧抓着痛苦。既然苦与乐始终并存,何不让心灵快乐一点呢?也许,这才是对心灵最大的宽慰,最好的善待。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最高的善,它渗透到从最高级到最低级的一切生命之中。”
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快乐,他的生活就不可能有阳光。那么,到哪儿去寻找快乐呢?心理学家给我们的答案是:快乐源自心灵,不可以从外界借来,也不可以有丝毫的勉强。想要获得快乐,就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去挖掘。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操纵心灵的遥控器,把它调整到快乐的频道。
生活中,你不妨多尝试下面的建议,或许它会让你在某一刻,与快乐相遇!
1.允许自己偷个懒
周末清晨,你可以懒懒睡上一觉,不必早早起床收拾房间做家务,这样的习惯会让你在晚上感觉疲惫不堪,甚至影响到第二天的睡眠。暂时抛开那些琐碎的家务事,好好享受一个慵懒的休息日。不要自责,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对自己说:“我平时工作那么累,挥霍一下休息的时光,有什么大不了呢!”
2.咖啡+小说+阳光
温暖的午后,找一间优雅的咖啡馆,带一本近期你最想看的书,选一个靠窗的位置,点一杯咖啡,一边喝一边读……这样的画面很熟悉对不对?没错,杂志上、电影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小资”镜头。不过,这并非做作,体验一下存在故事里的浪漫,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
3.每天拍几张照片
心理学家建议,每天用相机拍下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把随时可能被遗忘的片段记录起来。之后,当你不定期整理这些照片时,你会发现生活的细节也是美好的回忆,心灵就会跟着快乐起来。
4.多与人接触和交流
独处能够净化心灵,但总是闷在家里,也可能会变得孤僻。趁着休息的机会,找三五好友聚一聚,或是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在共同的玩乐中,你也能体会到快乐的强大感染力。总而言之一句话,世上没有不快乐的事,只有不肯快乐的心。P2-5
世间有一样东西,无论贫穷富贵,无论伟大平庸,人人皆有。它有一个温馨的名字——心灵。
心灵的颜色热烈红艳,充满了温情与感动;质地像羽绒被一般柔软,经不起任何尖刺东西的刮蹭;从生命的诞生到逝去,它始终藏在身体隐匿的角落,以跳动的模式存在,没有人能用肉眼直接看到,但所有人都能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心灵,是生命的灵魂。所有的心理感受,都要在它这里酝酿成形;所有的感知感悟,都要通过它来呈现;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要透过它的反应来表述。心灵,为我们寻找着人生的方向,传递着人间的温暖,汲取着生命的精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心灵,并以为它永远都会以最初的模样存在,那样温暖、美好、年轻、灵动。直到有一天,我们不经意地发现,心灵竟也会走样。
本以为不会消失的热情,在经过世事变迁、尔虞我诈之后,再见感动过自己的人和事,竟也荡不起一丝的涟漪。心灵,从温热变得冰冷了。
本以为不会更改的柔软,在饱尝了风吹雨打、分离背叛之后,刻薄的姿态爬上了面容,温婉的表情被凝重取代。心灵,从柔软变得生硬了。
本以为不会褪去的颜色,在你追我赶、物欲横流的洗刷下,情意不再是无价的,利益超越了所有,让人为之不择手段。心灵,从鲜红变得泛黑了。
心灵,原来也跟面包牛奶一样,有它的保质期。只是,它无法以实物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就不知不觉被忽略了。人们只记得“心可比天更宽阔”,便不停地向内填充,欲望、名利、贪婪、嫉妒、浮躁,根本不知这些东西会侵袭心灵的纯净因子,破坏心灵的美丽结构,腐蚀心灵的健康养分,让心灵变得面目全非。
人生数十年,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抵挡诱惑与磨难的侵袭,也很少有人能够始终保存心灵那份初始的热情。当身外之事让我们贪恋、痴迷,我们便会放下那些曾经的坚持,不自觉地让心灵蒙上灰尘,缩短它的保质期。虽不是刻意而为,却从未停止。
也许,这样的话会让许多人感到悲观消极,可真相就是如此。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轻拿安放自己的心,定期清除心灵上的浮尘,在岁月的洗礼中,努力保持内心最初的色泽,不断地充实内在,让它经得起风霜雨露,耐得住清冷寂寞,日渐强大。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太浮躁,还是我们的心静不了?
坦白地说,读到这句话时,心里顿时就涌起了许多感触。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浮躁变成了生活的基调,网上曝光的一桩桩恶性事件,在悲凉之余也不禁令人感慨:人性的根基哪儿去了?在物质越来越富足的时代里,人在精神上却越来越贫困,心灵也愈发地不堪一击。无谓的攀比,任由物质和欲望操控自己;人心的冷漠,自私狭隘的言行,为的只是包裹着自己,试图留住完全可以称之为奢侈之物的安全感。
究竟,是世界太浮躁,还是我们的心不够安宁和强大?我想,用一句禅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人生在世,时时刻刻都如同处于荆棘丛林之中,危险与诱惑处处都有。唯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可以活出一份从容和自在。
怎样才可以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保持一份淡定?无疑,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我们在网络和其他媒体上,也经常会看到或听到类似的字眼——内心强大。说来简单,短短几个字而言,可若真的做到,绝非易事。许多人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未真的实践,或者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实践?
这本书的问世,正是基于上面所说的这一点。内心强大,并不只是无所畏惧、横冲直撞、不畏艰辛、顺利走出低谷那么简单。说到底,它其实是一个学会与自己相处、与生活和解的过程,身处不同的境遇下,都能做出最合理的反应,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当然,强大的内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沉淀、思悟和修炼。所以,从策划到编写,我都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给作者带来暖心的感受,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实现滋养心灵和强大心灵的双重效用。书中有许多方法,是笔者亲身尝试过的,在此写出来也是想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世华公司的朋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提供了不少好的建议。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关大侠,还有所有参与本书出版的编辑老师。我相信,只要热爱生活的心不减,每颗心都可以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