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味丹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立秋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何你想对北欧小国丹麦有所了解,如果你想去丹麦旅游,那你不妨就来看看这本《品味丹麦》吧。本书作者何立秋以交换教师的身份在该国滞留过一段时间。书中,作者从普通人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丹麦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及其人文知识。

内容推荐

《品味丹麦》一书作者何立秋于2010年8月底到2010年11月中旬,参加了AFS的教师交换项目,在丹麦任客座教师,居住在平民家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使读者在轻松地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品味丹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全方位介绍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书籍。

目录

自序

自然篇

第一章 位置

第二章 气候

第三章 地形

第四章 水文

第五章 资源

经济篇

第六章 农业

第七章 工业

第八章 商业

第九章 交通

人文篇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宗教

第十二章 民风

第十三章 风光

后记

试读章节

Toender小镇

(2010年9月1日记)

这是我来丹麦的第三天,我的房东Kety要带着我去镇子中心区买电话卡。她还要带我在Toender走一圈。

出门后,我们很快走进了一条林荫小路,开始我还能辨清来时的路,但小路弯弯曲曲,我很快就晕了。这里的小河很多,河里还常常有些自由自在的鸭子。我们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棵大树上,看到了人们搭的几个鸟窝,我们正说着话,就有一只大鸟飞出来,像喜鹊,但似乎又传来乌鸦的叫声。树很高大,看得出树龄很老了。在整条小路上只见到一位老先生,他与Kety互相说了声“嗨”就擦肩而过了。Kety似乎告诉我他住在哪儿,但我是没听明白。

沿街到处可见一簇簇的鲜花,这里的人非常喜欢花,每一家都养了很多种,随处可见。经过一代代地优胜劣汰,这里的花又雅致,花期又长,怎么也看不到凋零枯败的景象。花的种类很多,颜色也多样,我看到了国内难以一见的淡绿色的花,清淡极了。花的种类多,果实的种类就多,有小的,有大的,有圆的,有长的,有一串串的,有一簇簇的,也有一个个的,颜色很多,黑的、红的、紫的、黄的,甚至是白的。我真想带一些回国,我们的气候差不多,我想这些花可以存活的。

小镇里没有高楼大厦,大多数是三四层的别墅,高度错落,颜色各异,但以红色最为多见。屋顶往往为尖顶构造,利于排水。门窗上部造型多为半圆形,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镇子中心区的街道很窄,所以房屋的密度也大。但镇子边缘的建筑就是稀稀落落的,还往往被大花园或大草坪所环绕。

小镇中心有一个不大的灰黑色的天主教堂,其尖尖的钟楼在几百年来一直是小镇的制高点,也是小镇的标志。它周一到周六都开放,周日还做礼拜。如果没有那么多高大的绿树,可以在Toender的每个角落看到它深灰色的尖屋顶和深褐色的古老时钟。我在Kety家看到一幅Toender纪念画,就是以这座天主教堂为中心构图的。

我们正走着,迎面来卜位全副武装的阿拉伯人,披着很长的白头巾,推着一个婴儿车在散步,Kety说,多么漂亮!我倒觉得欧洲的白种人漂亮些。

买完电话卡,我们回家简单地吃了午饭,Kety又开车带我去看水塔博物馆一Toender与天主教堂齐名的著名景点。

水塔建于1902年,一直供水到1980年。1994年投入大量资金加以修缮,1995年8月12日竣工时,丹麦女皇亲自主持了剪彩仪式。现在主要用来做展览馆和嘹望台。这里陈列了很多宝贵的物品:美术作品、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还有一个很大的展室,展出的是不丹的纺织品,服饰,还有电视循环播放不丹平民的生活实录。Kety说非常渴望去不丹,她非常喜欢不丹的手工制品。但我觉得不丹的景象和我国西藏的民风差不多。到中国旅游,还可以看见更多的风情呢。最吸引我的是陈列在楼梯缓步台上的各色椅子,是一位出生在Toender的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汉斯韦格纳和他的女儿,专门根据水塔的空间特点设计的,以汉斯韦格纳及妻子的名义捐献给水塔的。每把椅子后面的墙上都展示了椅子的设计图。有一把中国的椅子,还有一把椅子设计真巧妙:椅背设计成衣挂的形状。衣服挂在上面正好,椅面可以翻起,下面是个小盒,可以放手机和钱包等,若放在餐馆用,—定很好。

水塔偏居在Toender一角,塔高约40米,分8层。站在塔顶,一侧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全貌,另一侧则看见湿地美景。

有人说,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大同小异,小城镇会更有味道。Toender就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小镇。

P242-244

序言

2010年8月底,我受辽宁省鞍山市第三中学委派,参加了与丹麦国进行的AFS交换项目,在丹麦Toender小镇任客座教师,为期两个半月(2010年8月30日一2010年11月15日)。

AFS即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前身是美国战地服务团。一战结束后,美国战地团在战争中目睹伤员们痛苦的经历,思考着如何阻止战争的发生。他们认为战争的发生首先是因为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因此,他们决定让人们到异国他乡生活一段时间,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沟通,进而在心灵中埋下和平的种子。战地服务团的该项目现今已发展为国际间中学生和教师交流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师生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同吃同住,在附近的学校上课任教。

此次与我同时参与该项目的中国教师还有天津语文教师魏曙临,长沙英语教师田绘、上海英语教师高浪。我们分别被安排在四座城镇的四所学校。同期在丹麦参与AFs交换项目的还有两位印度教师。

我的学生常常问我:“学习地理有什么用呢?”我想通过我的这些文字,告诉我的学生:你可以在每一棵树上、每一朵花中,发现地理无处不在。

我也常常听到人们抱怨每一个无聊的日子,但我想说,如果你有一双慧眼,你会发现生命的每一天都会带给你惊喜和思考。

如果你得到了这本书,我希望你好好地保存它,或许有一天,你可以从这些粗糙但真实的文字中为你的心灵找到一丝安逸。

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hostess Kety

何立秋

2013年11月于丽娃河畔

后记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

像鲁迅先生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在离开丹麦的700多天里,忘却的救世主已经降临了,那些在丹麦的我曾经以为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已经如烟雾般消失在岁月的年轮里了。游走在丹麦的70个日夜,凝聚着我多少欢乐,悲伤,无助和感动。这些,我不可以忘却。

在欧洲的44个国家中,丹麦虽然不是最小的,却是常常被忽视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力图查找一些关于丹麦的文字,但可以查到的资料却少之又少。我喜欢丹麦,它的亲和让我觉得温暖。丹麦以其中庸之道的处事理念,兼顾了民族的气质和欧洲的经典,它是欧洲社会的美丽缩影。

在丹麦的日子,我得到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丹麦朋友的无私帮助和热情关注,我数十次接到各种邀请,参加了多种课堂、party、聚会、聚餐、演出、出游等活动,使我了解到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等诸多领域。

作为一位交换学者,我更多地领略了丹麦教育上的大智慧。丹麦的教育是有层次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侧重引导和实践,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在高中阶段侧重开放和操作,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在大学阶段强调知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专业的技能。丹麦的教育是多元化的,由学校、文化宫、福利部门、少年宫、教堂、电视台等诸多要素构建立体全方位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我在这本书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力图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

我最终成书在远东最美的校园——华东师范大学,在江南最富诗意的季节,我相信一切梦想都能开花。

何立秋

2013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