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悦鹏、刘道新、张文荣等编写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是一部全景展示东北解放战争各个阶段斗争史实的撼世之作。全书收集了萧劲光、杜聿明、卫立煌、陈诚、萧华、曾泽生等近百位国共当事人、东北解放战争亲历者集体口述回忆,全景还原了蒋介石国民党百万美协装备军溃败细节!中央军委副主席、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为本书题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朱悦鹏//刘道新//张文荣 |
出版社 | 长征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悦鹏、刘道新、张文荣等编写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是一部全景展示东北解放战争各个阶段斗争史实的撼世之作。全书收集了萧劲光、杜聿明、卫立煌、陈诚、萧华、曾泽生等近百位国共当事人、东北解放战争亲历者集体口述回忆,全景还原了蒋介石国民党百万美协装备军溃败细节!中央军委副主席、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为本书题词! 内容推荐 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奇迹,国民党百万美协装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松花江战役、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困长春、初战营口、首战四平、四保临江,我军处处绝境逢生,可谓艰苦卓绝。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运用东北解放战争亲历者回忆、谈话、日记、珍贵资料、新闻通讯和重要文件等形式,分别从“八·一五”我军出关进入东北到撤退至松花江以北(1946年6月);从建立根据地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6年东北局“七·七”决议到1947年4月);从夏季、秋季、冬季攻势(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以及辽沈战役东北解放(1948年9月到11月),全景展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各个发展阶段的斗争史实,是铭记东北解放战争这段历史的最佳教材。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由朱悦鹏、刘道新、张文荣等编写。 目录 代前言 欲说当年好自豪/朱悦鹏 代序 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肖劲光 ★ 挺进东北的前梯队/唐凯 向党中央汇报东北实情/曾克林 飞离延安/伍修权 一封“万万火急”的电报/肖劲光 罗荣桓渡海赴重任/杨国庆白刃 从苏北到东北/黄克诚 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彭施鲁 抗联撒下的火种燃烧起来了/冯淑艳 ★ 美蒋策划抢占东北内幕/杜聿明 初战营口/彭嘉庆 辽南剿匪/肖华 粉碎安东反革命暴乱/吴瑞林 平息通化暴乱始末/吴云清 第一个歼灭战/梁必业 首战四平/翟仲禹 四平保卫战的序幕/宋维栻 ★ 一个战士的日记/纪庆祥 长春争夺战/贺庆积 攻占齐齐哈尔/王明贵 乌云翻滚中的哈尔滨/钟子云 哈尔滨回到人民手中/刘转连 潘朔端将军起义前夜/王和荣 回忆牡丹江剿匪战斗/刘贤权 杨子荣独闯敌寨/姜国政 ★ 活捉匪首谢文东/贺晋年 固守爱辉城/景帆 新开岭歼敌第二十五师/李福泽 “千里驹”现形记/王瑞堂 蒋军第二十五师打败仗的实况/段培德 七道江会议的正确决策/彭嘉庆 四保临江/肖劲光 砍断敌人的手指头/魏学书 ★ 女兵血泪/宋群 攻打其塔木前后/王志远 松花江畔的冤魂/华山 张麻子沟伏击战/梁兴初 蒋军在焦家岭的覆灭/罗登 城子街歼灭战/常工 靠山屯蒋军的溃败/于一 “砍头斩腰”打围歼/刘树彬 ★ 神炮手张英旺 怀德第一仗/刘震 横扫拉吉线/华山 三战四平/王志远 勇敢战斗的旗帜刘梅村/白刃 忆四平之战/陈明仁 特等女战斗英雄郭俊卿 一支没穿军装的参战纵队/林青 ★ 两战杨杖子 陈诚美梦的破灭/欧致富 季家堡子痛歼“王牌军”/颜文斌 踏破辽河千里雪/华山 蒙古族骑兵勇士邰喜德/李方诗 最北端松花江桥头堡顽敌被歼记/于洪波247忆彰武攻坚战/王仲儒 公主屯之战/林念奚常工中干 ★ 血战闻家台/赵兴元 活捉陈林达/常工 回忆战四平/高体乾 四战四平/于敬山 增援四平的“维他命”/华山 孤城见闻/杨赓 蒋军第六十军在吉林的顽抗和溃逃/杨肇骧 董存瑞舍身炸敌堡 ★ 英雄的十月/华山 腰斩北宁线/贺晋年周仁杰 抢修清河门大桥/郑昭儒 义州四小时/华山 “裴桂兰”/张云 塔山阻击战/吴克华 在塔山翼侧/周仁杰 “跟我打回去”/楚汜 ★ 血战铁路桥头堡/程远茂 炸不断的汽车运输线/郑明波 红旗插上锦州城头/陈绍昆 梁士英舍身炸碉堡/张业香 尖刀排/张俊臣 “攻坚老虎”一战歼敌三万/龙书金 锦州守军全部被歼经过/范汉杰 ★ 长春围困战/唐天际孙儒 六十军起义前后/曾泽生 黑山阻击战/梁兴初 中朝战友并肩抗敌 飞速围歼廖兵团 “我就是廖耀湘” 辽西兵团被歼灭经过/廖耀湘 直捣沈阳/刘贤权 斩断沈阳敌人南逃之路/钟伟 ★ 向营口追击/曾雍雅 光明照耀着沈阳/刘白羽 中共中央贺全东北解放电 后记 试读章节 挺进东北的前梯队 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部队进入辽宁地区,十四军分区和十五军分区部队进入吉林等地,发展很快。到1945年10月,曾克林、唐凯所部已发展到六万人。 1946年元月,十六军分区扩建的各部队,与南满的山东部队、南满纵队合编,建立了辽东军区(南满军区)和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第四纵队;十六分区的供给、卫生,军工部门编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机关。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出兵百万进入我东北。当时,毛主席号召我军“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8月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延安总部连续发出大反攻命令。在二号大反攻命令中,明确要求“李运昌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为适应大反攻作战的需要,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在冀东丰润县大王庄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明确了形势和任务,紧急动员,立即行动,向东北进军。会议决定,由李运昌司令员率领冀热辽军区八个半团、两个地区支队和朝鲜支队共一万三千多人,以及李子光、焦若愚、徐志、李海涛等四个地委书记和其他地方干部二千五百余人,分为东、西、中三路向热河、辽宁、吉林等省进军。、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东路(又称挺进东北的前梯队)由曾克林和我率领十六军分区十二团、十八团、第七区队、朝鲜义勇队和分区直属队共四千多人,从抚宁地区出发,向锦州、沈阳方向前进。 西路由十四军分区司令员舒行、政委李子光率领十三团和北进支队二千余人,从兴隆、围场出发,向承德方向前进,尔后进入东北。 中路由十五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委杨文汉率领十一团、五十一团共三千余人,从喜峰口出发,向辽宁省赤峰市方向前进。 我们十六军分区部队经过连夜准备之后,于1945年8月16日由抚宁地区出发,沿北宁铁路两侧前进。此时,长城以南附近地区尚有一些日伪军据点,有碍我军行动。我和曾克林司令员研究决定,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办法予以清除。首先,我们以军事为后盾,将昌黎县城之敌包围,然后发起政治攻势,敦促敌人投降。但敌人拒不投降。我们随即一举攻下该城,歼敌近三百人。8月18日,军分区副司令员李道之、参谋长王珩和十二团副团长马骥,率领十二团一部包围樊各庄。盘踞在这个村庄的日军宪兵队一百二十多人,无视我军通牒,拒守顽抗。李副司令员和王参谋长即令部队发起攻击,激战竟日,将其全歼。 我们从抓获的敌军中了解到,原来蒋介石向日军和伪军下过命令,要他们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投降,并要他们原地不动,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因此,他们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致使我们开始碰到的一些敌人据点,如靠近山海关的海阳镇、卢龙以东的双旺镇、昌黎以东的张家庄车站,以及抚宁以北的台头营镇等敌人据点,几乎无一不是我们用战斗来解决的。 为保持部队高昂的士气,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军分区于8月25日召开干部会议,会上,宣布了进军的组织形式,即曾克林同志为军分区挺进东北支队司令员,我为政委;由我、曾克林、张化东等组成前方工作委员会和军政委员会,我任书记兼主席。同时,军分区机关一分为二,一部由曾克林司令员和我率领进军东北,一部由军分区副司令员李道之指挥留原地坚持斗争。@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为了加快进军东北的步伐,曾司令员和我在会后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北宁铁路沈(阳)锦(州)段已为苏军控制,中段已被我军切断,山海关陷入了孤立,我们决定置山海关于不顾,经九门口跨越长城,以免延误进军时间。 在九门口,曾司令员同我研究决定,派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董占林,带领一个便衣班去查清前所车站的伪军情况。董占林了解到,前所车站有伪军四百多人,戒备严密,但士气不高,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就成为惊弓之鸟了。他胸有成竹,当即向伪军发出最后通牒,令其用谈判的方式,解除日伪敌人的武装,伪军接到通牒后,于29日下午邀请董占林进入前所车站谈判。董占林不顾安危应邀去了。他对伪军代表说,我大军已到,你们只有投降才有出路。我军对投降人员一律宽大处理,不打不骂,不搜腰包。通过谈判,伪军四百多人于下午五时向我无条件投降,交出步枪二百余支,机枪十多挺,以及一批军用物资。下午六时,曾司令员和我率部队赶到前所车站,这就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山海关至锦州的交通,使山海关日伪军据点更陷入孤立。 8月29日晚上,我们接到军分区副参谋长罗文派人送来的信。罗文是在8月27日带十二团一个连和一部电台,先行进入辽西的。他在信中说,苏联红军一个分队从赤峰方向而来,前往前所车站,请注意与苏军联系。得到这个消息,曾司令员和我都很高兴,决定组织部队和临时军乐队迎接苏军。8月30日上午九时,苏军分队乘五辆汽车和吉普车来了。我军先派一些人去接洽,苏军随即停车下来一些人,手持武器,警惕地瞪着双眼。因语言不通,不认识我军着装,又未见军衔,他们把我们误认为日伪杂牌军,示意要我们缴械。苏军车上的机枪也对准我们,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 P14-16 序言 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 肖劲光 正当辽沈战役和东北全境解放四十周年之际,几位曾在第四野战军工作过的离休老同志编辑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一书,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作为东北地区军队的一名领导成员,看了这本书,很自然地产生出亲切和喜悦的心情。 解放前的东北,包括如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河北省的承德地区,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的重要部分。这里土地广阔,物产丰饶,战略地位突出,历来为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所垂涎。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曾经实行“不抵抗主义”把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跑来“接收”,妄图抢占胜利果实,骑在东北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但是,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人民是决不会答应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开展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三年的较量,国民党反动派的百万军队被消灭,人民取得了胜利。☆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东北地区的解放,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正如中共中央1948年11月3日的贺电所指出的:“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积极援助下,从1945年冬季以来就曾经动用极大力量来抢占东北,先后投入兵力及收编伪军胡匪共达110万人。依靠我东北前后方全体军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并得到我关内各解放区的胜利配合,在三年的奋战中歼灭敌人100余万,终于解放了东北九省的全部土地和3700万同胞,粉碎了中美反动派奴役东北人民并利用东北以挑拨国际战争的迷梦,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事实证明,仅仅经过一年的时间,到1949年年底,全国除西藏、海南岛和台湾,绝大部分土地和人民都获得了解放。 解放全东北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东北人民解放军(1946年1月前称东北人民自治军,1948年1月前称东北民主联军)的广大指挥员、战斗员,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得到全国人民首先是各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得到华北、华东、中原、西北等地区兄弟部队的直接支援和密切配合,同东北各级党组织、民主政府和各族人民并肩携手,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数量和装备都占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大小无数次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战斗,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业绩,涌现出许多舍生忘死大智大勇的英雄,写下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了解一下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看一看东北军民当年走过怎样曲折艰难的道路,终于达到了胜利的目的,对于今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广大读者,显然是颇有启发的。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一书,坚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编辑过程中,几位离休老同志,不辞辛劳,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由于编辑力量、水平、时间、史料及篇幅的限制,这本书肯定还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能够热情地加以指正。如果由于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更多的同志研究东北解放战争的热情和兴趣,编出更多更好的书来,那将更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1988年8月1日 后记 经过一年的努力,《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一书终于出版了。诚如我们在本书扉页上写的,本书是为纪念东北解放四十周年而献给希望了解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读者,献给曾经参加过这场伟大革命战争的战友们,也是为了缅怀为解放东北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千千万万的烈士们。当然,在新的长征中——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也需要继承和发扬解放战争中英雄们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编辑这本书的目的。 我们已经离休了。回忆往事,在我们的革命生涯中,难忘的三年东北解放战争是雄伟的、壮观的,值得歌颂的英雄事迹是数之不尽的。为了真实地反映当年的战斗生活,我们采取“文摘”和根据史料编写的办法,通过战争亲历者当时的记录和回忆,尽可能地把东北解放战争的概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编辑这本书严格遵循的原则。我们所收集的文章、资料,以及编写的战争发展概况、大事记等等,都要求符合历史真实,经得起检验。对于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等,不以今日之非否定昨日之是。当然,由于我们当时参加斗争实践和当前收集材料以及认识的局限,本书也可能会有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指正,以便以后可能再版时补正。 本书的编纂方法,是运用回忆、资料、概述、谈话、日记、新闻通讯和重要文件等形式,表现东北解放战争各个发展阶段的斗争史实,从而使读者对于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东北全部解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因此我们编写资料、摘编长篇文章时,均从这一需要出发,相信作者们是会理解和谅解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本书个别篇章中有关的时间、地点、数字、部队番号、人物等方面资料,相互之间可能有不尽一致之处。为了尊重历史和作者,我们都未加改动。有一些文章是从报刊和书籍中摘录的,由于时间仓促,未能一一征求作者和出版社的意见,特在这里表示歉意和感谢。 从1946年到1948年,东北共组建了十二个纵队,几十个独立师,以及许多地方军区部队,还有炮兵纵队、铁道兵纵队、骑兵部队。我们在编写本书中,都力求对他们的事迹有所反映,并标明当时的部队番号。由于篇幅所限,只重点选用了几篇地方及人民支援前线的文章。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得到总政治部、沈阳军区、广州军区以及原属第四野战军的集团军、师、旅的有关同志和几家出版社、杂志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军队转业干部、深圳小汽车出租公司经理吴炯声等同志也给了我们以帮助。在此,对关心、支持本书编写工作的所有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1988年8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