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企高管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楠珏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企高管》是一部通过真实经历系统描绘民企老板众生相的小说,一部通过正反案例揭示民企高管生存法则的教科书。

初入职场的楠珏会面对什么样的考验?

在大大小小的民企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老板,楠珏如何脱颖而出,从职场菜鸟成长为一位运筹帷幄、冷静干练的高管?

在与三大美女的爱恨情仇中,楠珏到底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站在职业巅峰的楠珏,是否能够继续凯歌?……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是他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中国现代民企和民营企业家们成长的缩影。

内容推荐

《民企高管》是作者楠珏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是他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中国现代民企和民营企业家们成长的缩影。

《民企高管》讲述:主人公楠珏,人生得瘦削,禀性中忧郁和率性兼具。生活中好闲云野鹤,事业上好天高云淡。自从央企离职后,经历了漫长的民企职业生涯。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是浮沉的,是忧患的,是夹杂着一丝丝喜悦和兴奋的,是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某种意义上讲,他个人的成长也是中国现代民企和民营企业家们成长的缩影。

在形形色色的民企老板面前,楠珏是如何做到游刃有余的?楠珏是如何从职场菜鸟成长为职场精英的?在与三大美女的爱恨情仇中,楠珏到底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站上职业巅峰的楠珏,真的就能屹立不倒了吗?……

目录

一、初入民企

 央企出走

 国展风云

 面试风云

 董事长和总裁之争

二、我的老板是美女

 吕丽丽的出现

 初试身手

 初夜

 赵钱孙李

 郡王府之夜

 讨债

 拧巴

 搓火

 例假

 变故

 倒闭

三、闲云野鹤

 感悟

 殇

 老板的日子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潦倒

 制约

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回归

 战略会议

 花魁

 搭班子

 路博通之死

 小车班的故事

 第一出纳

 选择

 流失

 迷失

 绯闻

 杯酒释兵权

 基业长青

 大厦将倾

 改朝换代

 碰撞

 政绩风云

 架构

 职业经理人

 方向

 共同体

 政变

五、大器

 阵痛

 遇人不淑

 吕丽丽重现

 决策

 遴选

 顶级团队

 融合

 震慑

 格局

 副总裁

 临危受命

 期权

 大结局A版—花好月圆

 大结局B版—物是人非

后记

全书人物谱

试读章节

央企出走

2000年,这是让一个中国人既梦想憧憬了多少年,又心碎的年份。曾几何时,“迈向2000,实现四个现代化”雄壮的口号声和巨幅标语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70后”的楠珏既赶上了荒唐岁月的末期,又随后被兴起的改革浪潮席卷了,“50后”和“60后”仍骑在“70后”头上,掌握着社会权力和财富。始料未及的是,“80后”迅速又成为了社会的弄潮儿,在老派掌权者和新派解放者面前,“70后”不知所措了。

正是那一年,楠珏拖着疲惫,从央企出走,失去了曾经尊崇的“国家干部”身份,成为一粒沙,悄无声息地淹没进了国展,半推半就地涌入了壮观的应樽大军的大潮。他再一次要开始面临选择了。楠珏至今仍依稀记得当年的大学毕业分配,他和几个早先毕业的师兄站在西单的人行通道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努力地却更是天真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脸的迷茫——要不要进学校推荐的这家央企,这是他的归宿吗?几个师兄已是另外几家央企的小科员,本身也在底层煎熬和迷茫,本是弱小的力量也不得不搂着楠珏更加柔弱的肩,传递给他希望的力量。没多久,楠珏还是进入了代表“希望”的中国XX工程总公司。

正如上面说到的,“50后”和“60后”骑在“70后”头上,掌握着社会权力和财富。那个年月,他们是公司的裁决者,新分配去的大学生还是嫩娃,不成气候,除了去亚非拉鏖战江湖,国内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亚非拉是他们的主战场,却总归不是楠珏理想中的港湾。

一次出国赶上美利坚恐吓伊拉克,楠珏被派驻的小王国顿时成为惊弓之鸟,他的父母从遥远的CCTV看到报道,’早已魂飞魄散。当地的人们尽赶着把当地币换成美元准备务实地逃跑,那一次仗倒是没打起来,但精神是涣散了的。楠珏所在的项目是由一小群北京人和一大群上海人组成的工程项目部,京派和所谓“海派”无休止的地域文化冲突和内耗,着实让楠珏没有了出国前的兴奋。尤其是一天N遍的祷告钟声不断地搅扰和摧残着他脆弱的神经,不足两年,他最终匆匆打道回府了。

二次出国赶上全面崩溃的西非边远小国,刚下飞机,一群黑小孩就抱住了楠珏等人的大腿,楠珏本以为是遇上了非洲“竞选州长”的拍摄现场,不料想黑小孩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们笨重的行李,转眼间,行李就统统不见了。是非曲直原来很简单,你不拿出些许银子,就别想赎回你的行李。这算是楠珏首次非洲行的见面礼了。迎送项目组的使馆经参处工作人员看见楠珏他们就像见了阔别多年亲人般无比激动,泪花溅得满地,恍然间楠珏想起《甲方乙方》里的那个无良老舅,趴在窑洞顶上眼巴巴地盼望着亲人。多久没见过中国老乡了,你们走了还会有故乡的人来吗?刚入住使馆,带队的经理就打起了摆子(俗称“疟疾”),一个星期摆在卧榻上起不来。这就是我要为之奋斗的亚非拉吗?楠珏心里盘算着。在协助项目组拿下合同后,楠珏最终从容放弃了。

这回是彻底了,放弃了,直接从中国“希望”退了出来,退得彻彻底底,退得好像毫无“希望”了。没有了方向。楠珏再一次困惑了,他要什么,要找到什么,心中倒是有一个模糊的答案在盘旋,总归不是那么清晰和灿烂。大学学的是管理,多少年的学生干部生涯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十多年的学业。不愿就这么沉沦在异国他乡,不愿总是这样唯有鏖战亚非拉才可以找到价值所在。他恍然中在寻找和梦想在北京的新工作和新生活。

楠珏的父母听说他从中国“希望”辞职了,恍若惊天霹雳一样,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中”字头都不要了。边骂着混账玩意,边踏上了火车,风尘仆仆从老家赶到了京城,安营扎寨住了下来,一再放出狠话“你再上了班,我们就回去”。

每天的三餐是落实了,他的父母一早就收拾好了家庭卫生,做好了早餐,眼巴巴地坐在他床边上,看着他,看着他醒来。没过几天不用闹钟的日子,刚像个真正有滋味的人一样自然醒了没几天,父母便急冲冲充当了闹钟的角色,7点!起床!吃早饭!找工作去!在父母眼里,不论多大了,楠珏总归是个孩子。

“孩子,可不能没工作啊,这是北京啊,不比在家,你这么不上班,你怎么养活你自己啊,女朋友也一直没个着落,再不好好工作,不好好攒钱,你怎么成家啊。我们不是要逼你,是要你上进,只有积极上进,我们才能放心你留在北京折腾啊,孩子。这多亏还是单位分了你套房子,要不你住哪啊?你要让我们省心,知道吗?起吧,吃完饭找工作去吧。我们俩昨天帮你买了一些有招聘信息的报纸,还给你划了一些,你也看看吧,我觉得有你合适的。网上你也自己好好看看吧,应该有很多机会的。”

人都说最理想的生活就是“找个提款机,做个社会的寄生虫,一觉睡到自然醒”。楠珏本想过一段梦想生活后再打理行装重新上阵。还没有开始,就被他父母的励志教导给扑灭了。领带、衬衫、皮鞋、西服、简历、照片、档案袋、钢笔……应有尽有,唯有踏出家门才是正道,8点,他被扫地出门了。

国展风云

现如今,楠珏又一次成为了职场新人,要开始和各式老人新军们争夺饭碗。国展是中国著名的熙熙攘攘之地,从门外浩大的排队大军,到遍布的黄牛倒票党,无不透露着各色饥渴,仿佛冲进去就有可能是灿烂的明天,仿佛里面正坐着李嘉诚和牛根生般的贵人。楠珏自此也开始无数遍徜徉此地,开始明白挤破头是怎样的景象。他无数次站在人群中昂着脖子千辛万苦地找寻“疑似”伯乐。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后来他才知道,这里竟成了他新职业的一个重要场景和舞台。因为,自那以后,他也会成为企业招聘方,无数次坐在招聘桌后傲视群雄地找寻“疑似”千里马了。世界就是这样荒诞和公平,你熬过了三年河东,上帝和老天爷就可能再给你三年河西。

在大学学的是管理,在央企做的是业务,而今27了,重新出来淘金,赖以生计的本事有了吗?说嫩不嫩,说老不老,还不是正当年。楠珏想想,不禁也有些胆寒。

脖子已经酸透了,总是往一边看的结果就是颈椎病,逛国展最头疼的还不是没有合适的工作,身体和心理上吃不消就已经是个问题了。时常只顾着边走边看的求职者,谁也躲不过这个考验。踩到别人,或者被别人踩到,那更是常有的事。痛苦中还要饱含着希望,人潮中一遍遍寻找自己的梦想。楠珏就像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粟,被巨大人浪簇拥着挪动着脚步。

P3-5

序言

应该说,我现在的心境是放松的,我希望在宽大的落地窗前可以静静地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职业道路,以及那些无法忘怀的爱恨情仇。窗外是北四环,正值傍晚,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下面恰是车流如织时,堵塞形成的各色车灯流光溢彩,宛若一道道女人的曲线,优美而精彩,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回想我在民企浮浮沉沉这十年,也有这般精彩吗?

《圈子圈套》《杜拉拉》《浮沉》《输赢》《第N种危机》……

《驻京办主任》《首长秘书》《市委大院》……

“一”火了,马上就有“二”,接连跟着“三”、“四”。大卖热卖,说实话,我是看着有些眼红的,一条职业路径、几条情感主线,支离缠绕,把个职场和官场描绘得风情万种,人世间尔虞我诈和虚与委蛇惟妙惟肖,着实引人入胜。

外企,尤其是顶级外企,一直是自己多年来想踏足的圈子,看着书中才子佳人们演绎风花雪月,出入嘉里中心和国贸,玩弄大型订单和挚爱情感于股掌,同时又被各种无形和有形掌控着、玩弄着。

官场,是另一种职场,更艰辛的职场,没有了跳槽,却为无尽的晋升和人际倾轧所笼罩。压抑、焦虑、斗争、美女的缠绕、金钱和地位的双重诱惑……

我的路乏善可陈,大学毕业后的六年蛰伏在央企,之后的十年浸淫在民企。与那些书中的光怪陆离和无限美景相去甚远。但我还是想写写,十年的民企生活是漫长的,是浮沉的,是忧患的,是夹杂着一丝丝喜悦和兴奋的,是痛并快乐着的。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也是一部中国现代民企和民企老板们成长的缩影,以及我的民企生涯回忆录。

十年,至今恰是十年。我经历过两个月的供职,感受了有今没明的无奈;我经历过三五个人的公司,感受了事无巨细的繁琐;我经历了灿若桃花的知名公司。感受了阳春白雪的辉煌和虚妄的焦躁;我经历了粗犷原始的企业,感受了下里巴人和“大学生村官”的哀叹。

一直想从《说文解字》中找到“老板”一词的由来,未果。是老板着脸吗?老板和皇上的区别是什么?看过《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纪晓岚》《张居正》等诸多历史文献和影视剧作品,我不得不说皇权意识一直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追求和理想,哪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没有想望登基?随之而来的即是另一个王朝又将上演,或昏庸或开明而已。当老板没有了内部约束力时,皇权意识就在资本的推动下无限膨胀了。我一直在寻找相关的答案,也期望在我的小说中可以浮光掠影地揭示这个命题。因此,没有也不会像其他的小说一样去全面展示民企内部的人事纷争和各级间的微妙政治,更多的是去描绘老板的形形色色。

我的小说难点在于缺乏连续性,既不是杜拉拉在一家企业从菜鸟或曰草根发展成精英,又不是洪钧从“此外企”跳到“彼外企”但还是一个相同的业务圈子,人物可以交错一致,大环境却是统一的。回溯我的十年,不幸又恰是中国民企快速发展的初期。免不了饥寒交迫、动荡连绵。老板换了无数个,从哪里入手呢?从何处展开呢?职场主线是什么?情感主线是哪条?统统没有,如何设计才可以让小说曲径通幽、缠绵悱恻呢?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美女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见缝插针,穿插得漂亮,风景这边独好,小说才有噱头。

后记

在写完“期权”那一节之后,我给一些朋友群发了短信,告之自己会写两个大结局版本,A版会是“花好月圆”,B版则是“物是人非”,主要是想询问朋友们如何看待这样的安排,如何收尾更好。其中一个朋友和我聊起“人生的方向到底在哪里”的宏观哲学命题,由此,他说他喜欢中国“大团圆”似的结局,说是可-以给人美好的感受,可以让逝者(楠显峰的夫人果果和孩子)安息,让生者(楠显峰等)坚强,传递出“好好活着并服务他人”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的理念。

这条建议是我认真斟酌过了的,之后我试图努力在“花好月圆”版大结局上下足功夫,来体现这样一种美好。但是,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物是人非”版的眷恋和期待,我甚至期待着自己把这个悲剧写到极致,这也许是基于本人自虐似的一种心理病态,但更是基于我多年在民营企业的磨炼后对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种不“自信”和不“他信”。

楠珏民企第一遭就基本是死于董事长和总裁之争,尤其是令人记忆犹新的、那美轮美奂的“雪夜之炮轰董事会”,而B版的大结局又是或多或少死于董事长和CEO之争,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宿命?这是楠珏的单纯,还是楠珏的愚蠢?是某种所谓的正义战胜了本该有的理智,还是人性使然?这个可笑的楠珏,也真算是可爱的楠珏了。

听到过一位总裁在撰写自己的年终工作报告时有这样一段话:

说是总裁,我其实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给老板做好“保安”工作,二是给团队做好“保姆”工作,三是给公司做好“保洁”工作,说到底,就是尽量通过我的努力,让团队高效运转起来,共同奋斗,给公司创造效益,给老板带去利润,给大家分得红利。在这个基础上,让老板省心、放心、舒心、开心。

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位,我们经常会动摇,会困惑,会迷茫,会不明所以,会失去方向。楠珏一次次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是结局的错误,还是道义的正确?

职场不是舞台,人生不允许彩排。

小说是结束了,情节也许还算是引人人胜、跌宕起伏,但是,我最关心的是,我们民营企业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在哪里。企业改制、企业上市、期权激励就能彻底解决了这个命题了吗?也许大约可能吧。

我试图通过对不同性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结构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描述来揭示一个命题,就是:一个企业领袖的社会价值感和内心格局,是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方向和历史命运的核心所在。

“敢想敢干”,是中国第一代老板的共同特征。在这样一种特质下,他们勇敢抓住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发达机会,个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再接下来呢?就只是不停地富下去,弄一堆“0”跟在“1”的后面?大多民营企业都有一个原始积累不是很“白”的阶段,理论界还给了一个很有趣的名词叫作“原罪”。原什么?又要原什么罪?原过了呢?过了这个坎,应该怎么办?

大我?小我?

企业家?家企业?

公众公司?百年老店?

家业?产业?基业?

无数的企业在其企业文化和愿景中赫然写着一句明晃晃的假大空:“我们要成为百年老店。”但是,结果又如何呢?百年?熬得过平均寿命就算是不错了。哪来的那么多百年老店?

什么样的企业家可以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什么样的企业家有这样的发自内心的真正强烈的理想和雄心抱负?答案也许就在于企业家的社会价值感和内心格局。企业管理方面有一句话叫“业绩是硬道理,格局是软黄金”。确实如此,挣钱(业绩)只是谋生的工具,而使命感(格局)才是真正的人生命题和企业宿命。

第一代的老板热衷于炫耀自己的电话号码里有多少6和8,用的是什么名牌的东西,住的是什么豪宅,坐的是什么豪车,有多少影视圈的明星女友,有怎样豪华的专机,这是我们所能指望的领袖格局和使命感吗?

国学、易经、学佛、修佛,这些是现阶段国内很热的一个现象,尤其是热在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圈子里、群体里。无法用一种语言来表述什么,静观其变吧。

“干活”、“挣钱”、“工作”、“事业”,这些词内涵的区别是什么?又有谁能分得清楚呢?如果打工仔和老板之间只是贫与富的差别,又何来领袖之谈呢?

楠珏曾一向认为,老板应该只是为公司提供资源、人脉、资金和智力的全部或者其中几项的一个人而已,并不一定是、或者要是能力和魅力的化身,甚至是皇上。但是,经过多年的民企亲身历练和挣扎,楠珏逐渐明白了自己先前观点的愚蠢。他得出了新的结论,参照清代后宫的嫔妃等级,完全可以运用于我们现代民企的管理人员身上:

老板毫无疑问就是至高无上的“皇上”,总裁充其量只是一个可立亦可废的“皇后”,高级副总裁是“皇贵妃”,副总裁和助理总裁是“贵妃”,总监是“妃”,副总监是“嫔”,经理是“贵人”,副经理如果能算是“答应”,主管就顶多是个“常在”了。无论怎么样高尚和光鲜亮丽的高管称谓,说到底就是个可立亦可废的“嫔妃”,弄不好也只是个“答应”或者“常在”。

高管去老板办公室汇报完工作,老板往往会有一句简单且冷漠的结束语:“下去吧!”呵呵,“下去吧”,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窘境。

一位公司高管指示老板的专职司机去迎送一位比较难缠的却很重要的客户,该司机表现出极大的不情愿。高管纳闷,遂询问缘由。原来该客户有一次不够尊重老板的经历,让忠诚的司机怨恨在心,司机脱口而出:“他对我们老板不好!”高管先是愕然,后是哑然失笑。

现代企业理论推崇“平衡计分法”,该理论所标榜的是企业注重员工的成长,通过对员工的关注,引领员工去热情服务于客户,从而由客户给企业带来财务层面的效益。而传统型企业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各级员工热情服务于他的上级,尤其是老板,极尽热情之能事,然后由老板在客户和政府领导方面卑躬屈膝,获得企业财务层面的效益。

滑稽?不滑稽!这个经典的例子可以说明一种可悲的现状,封建的东西还在阻挠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前行。所谓“封建”的东西,不过是“奴性”而已。但是,恰恰是“奴性”,这个最不是东西的东西,维持了官场和职场最基本的秩序,维持了千百年来所有上下级隶属关系的铁序。没有了基本的奴性,可能一切将无从谈起。

叶问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人可以有地位高低不同,但人格上不应该有价值贵贱之别。我们应该学会相互尊重。路漫漫其修远兮!

人们目睹着公共生活中的不公正的加剧,看到了权力和金钱的傲慢,被迫接受一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者缺乏同情心,而弱者缺乏正常的表达渠道的时代,普通人对此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应对,于是强者变得强悍和傲慢,而弱者则充满了偏见。  这是我从《东方企业家》杂志里看到的一段源自许知远的语论。“傲慢与偏见”,竟然就这样被赋予了全新的、如此时尚的涵义,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经济社会的某种倒退?

最后想说一下中国当代民营企业的历史价值,说实话,我没有完全想好,但是,无论怎样,相信民营经济都是对历史和社会形成巨大冲击的一股力量,他最起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他最起码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他最起码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将一如既往地滚滚前进并带动历史的前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