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劳伯公司给格雷厄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与训练场所,才使这位未来的股票大师开始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了包括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尽管格雷厄姆未受过正式的商学院教育,但这种源自亲身实钱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来得更为深刻有力,这给他日后在股票理论上的探索,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公司老板纽伯格经过仔细观察,发规格雷厄姆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才干。不久,格雷厄姆叉被提升为证券分析师。升任证券分析师是格雷厄姆一生事业的真正开始。
当时,人们习惯以道氏理论和道·琼斯指数来分析股市行情,而对单一股票、证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而且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通常倾向于债券投资方式,而对于股票投资,投资者普遍认为过于投机,风险太大,令人难以把握。之所以造成投资者作出如此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债券有稳定的收益,而且一旦发行债券的公司破产清算,债券持有人较股东有优先清偿权,购买债券的安全系数明显要高于购买股票;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一般公司仅公布笼统的财务报表,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格雷厄姆透过那些上市股票、债券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对那些公司资产的调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在债权清理时逃脱责任,常常千方百计地隐瞒公司资产,公司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是低估后的资产,而这一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反映到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往往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操纵者可以通过发布消息来控制股价的涨跌,股市完全在一种几乎无序而混乱的状态下运行。
格雷厄姆决定拿隐瞒大量资产的公司开刀。他开始从上市公司本身、政府管理单位、新闻报道、内部人士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通过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搜寻那些拥有大量隐匿性资产的公司。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拥有多家铜矿股权的矿业开发公司——哥报海姆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股价为每股68188美元。格雷厄姆在获悉该公司即将解散的消息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这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对这家公司的矿产和股价进行了详尽的技术分析,发现了该公司尚有大量的不为人知的隐蔽性资产,通过计算,格雷厄姆准确地判断出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实际资产价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价差空间。他认为投资该公司的股票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建议纽伯格先生大量买进该股票。纽伯格先生接受了格雷厄姆的建议。当1917年1月哥报海姆公司宣布解散时,纽伯格‘享德森。劳伯公司从这笔买卖中赚取了数十万美元的利润,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8.53%。
格雷厄姆作为证券分析师,因其对投资股票的准确判断而开始在华尔街有了一些小小的名声,他决定小试牛刀。他应一些亲戚、朋友之邀开始尝试为一些私人做投资。刚开始时,格雷厄姆所操作的私人投资确实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但一年后发生的“萨幅轮胎事件”却给格雷厄姆带来一记重创。当时在华尔街暗中盛行一种买人即将公开上市公司股票,待其上市后再从中套利的操作手法。格雷厄姆的一位朋友向他介绍说,萨幅轮胎公司的股票即将公开上市。格雷厄姆未及仔细分析,便联合一批同事、朋友分批购人萨幅轮胎公司的股票。但这些股票认购纯粹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幕后操纵者在将该股股价狂炒之后,突然抛售,致使包括格雷厄姆在内的大批投资者被无情套牢,而该股票最终也无法上市。“萨幅轮胎事件”给格雷厄姆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格雷厄姆对华尔街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格雷厄姆从中得出了两点经验:一是不能轻信所谓“内部消息”,二是对人为操纵市场要保持高度的戒心。这些都促使格雷厄姆逐渐走向成熟。
1920年,格雷厄姆又荣升为劳伯公司的合伙人。他继续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随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他的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日渐成熟。
在格雷厄姆看来,投机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因为投机是建立在消息上面的,其风险非常高。当股价已升至高档的上端时,很难说哪一只股票没有下跌的风险,即便是绩优股也不例外。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基于事实本身的投资和基于消息的投机,两者所蕴涵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营运良好,则其股票所含的投资风险便小,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一定比较高。同时,格雷厄姆还认为,风险在股市上是永远存在的,没有风险就没有股市,任何一个投资者要想成功,均需依靠行之有效的技巧来规避风险并进而获利。格雷厄姆将期权买卖交易运用到规避投资风险上,为自己的投资组合设计了一整套系统保险方案,如当一证券看涨时,仅花少许金额买下它的待买期权,待日后升值时再以约定价格低价买进。当某一证券看跌时,花少许金额买进其待卖期权,以便将来下跌后再以约定价格高价卖出。期权买卖利用其杠杆作用,可以以小搏大,使得无论市场走向如何,都具有投资获利的潜力。即使对证券价格走向判断失误,其损失最多只限于购买期权时所投入的一小笔资金,而不至于一落千丈。
格雷厄姆规避风险的技术对于那些时刻担心自己的投资会因证券市场的变幻莫测而损失贻尽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万全之策。格雷厄姆也因此在华尔街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信誉。
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离开了劳伯公司,决定自立门户。他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雷厄姆决定以此为基础,大展宏图。他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化丁巨头:杜邦公司。
1920年,美国军火巨头杜邦公司趁通用汽车公司正陷于暂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财务困境,通过一场蓄谋已久的兼并战,最终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兼并形成了两公司交叉持股的状况。到了1923年8月前后,由于一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杜邦公司失去了军火暴利来源,股价急剧下滑,每股股价仅维持在297.85美元左右;而通用汽车公司因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增而利润直线上升,每股股价高达385美元。P5-7
2003年非典前夕,我从豫南的一个山水小城来到北京学习和工作,时光荏苒,转眼已匆匆十年。岁月淘尽铅华,如果打开记忆的密码谱,穿越时空找寻那些最深的感悟,浓缩的精华只有四个字:学习、目标。
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人是最可怕的。他想走自己的路,别人就是观众;他想走别人的路,别人无路可走。清晰科学地为自己制定阶段和长期目标,执着追求努力实现,始终奔跑在前进的道路上,平时感觉不到变化,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拉开了与别人的距离,站在了制高点。
那么,回望过去的十年,我们以学习的心态检视目标的完成,在中国最成功最有效的经济投资是什么?显然是楼市!十年前投资楼市的,现在无一例外都成了有产阶级,并大幅拉开了与不投资者的距离。我有一个朋友,2003年下半年在北京西三环紫竹院公园附近买了一套仃2平方米的观景四居,花了82万元。今年6月,他1100万元出售了这套房产,虽然没有卖在最高点,收益率也超过了1240%。这只是一个缩影,无数人在过去的十年中把握住了房产投资的盛宴,因此发了财。
如果说错过了过去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那么未来十年,我们该干什么呢?
继续投资楼市,显然不合时宜。国家三令五中坚定不移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未来的房产将主要保证刚性需求,投资价值将风光不再。楼市之外是车市,但汽车买卖只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买后即贬值,无法形成投资收益。因此,中国资金的巨大存量,只能涌向股市。货币资产的逐利本性,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在其他投资市场被堵的情况下,泛滥的资金如洪水,从2013年开始,势必将汹涌澎湃地涌向证券市场,大幅抬高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价格,使投资者真正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果实。退一步讲,即使没有这样的大行情,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进入股市可能有亏损风险,但不进入却可能错失十年一遇的商机。
中国股市未来的大幅上涨,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启动基础。7月24日,沪指大盘跌破2132点,创三年新低,回到2001年熊市时的水平,算上通胀因素,无数股票价格甚至比十一年前还低。 “十年生死两茫茫”,大盘几乎横盘十一年,到了选择方向的临界点。不破不立,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艮好的情况下,向上的概率几乎成为共识。从国家层面来看,近两年来,领导层对股市的关心和扶持越来越多。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2011年10月底履新的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一上任就不遗余力,频频推出新政,这包括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发展公司债,强力打击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为市场引入资金活水,倡议“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规范借壳上市,提升IPO审核公开性等等,表现出做大做强中国股市,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强烈意愿;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6月17日召开的2012年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近期保监会将推出四项保险新政,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权和不动产的品种、范围和比例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委托有关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指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共生共荣。银行业应积极发挥信用中介、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功能,将社会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对股市的高度重视,势必会积累为质变。
未来十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经济、社会、环境将更加和谐进步,中国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十年。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做基础,在其他诸多合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资本市场也必将迎来最辉煌的十年,大盘从现在的2000多点起步,翻两番冲击8000点,民众将真正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果说我们已下定决心,到中国股市投资掘金,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正确的道路只有两条: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但不一定是基金;如果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认真学习价值投资方法和技术分析技巧,价值波动操作,获取投资收益。后者显然是很难的。这首先要求你在熟读本书的情况下,进行至少一年的实际操作积累经验,进行至少两年的心智磨练和习惯养成,这也许会错过一波很好的行情,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要开始就不晚。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之后,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同时,也要坚持和不断战胜自我。
对于投资,我们倡导“价值波动”,以价值分析选股,以技术分析操作,基于价值挖掘、波段操作随机而动。这其中,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投资标的是战略,随波段而动是策略。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动态地看一种事物,例如一株月季花的花期,最美的只有那么几天。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在她最美丽的时候赶来,收获了美的感动后去做别的事,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与她一直厮守到下一个花期。如果心里还装着她的美,我们可以在下一个时点再次光临。这就是价值波动的理论推导。既然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不一致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价值波动操作无疑是十分适用的利器。实际上,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宏观经济形势、货币供应量、投资者心态、交易时节变动等等。因此,对于任何一只股票,我们都不能痴迷,有价值价格也会波动,卖出获利是硬道理。
价值波动操作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价值选股、波段而动。选股票的时候,我们要像选新娘一样认真慎重,并切忌闪婚。卖出的时候我们要当机立断、绝不缠绵,不要有任何长相厮守的想法。股票买入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卖出,这一点我们要时刻牢记。
再说说投资者的心理素养。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损人的话,比如:“你这修养和德性,一辈子都不配发财”。股市人生,有人风生水起,有人灰头土脸。鏖战股市,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至关重要。价值波动操作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自己。涨不喜,跌不忧,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对投资的成败很重要。所谓股市江湖,高手过招,胜败乃一念之间。沃伦·巴菲特是最快乐的投资者,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曾说过:“查理和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两个百分点的额外回报而牺牲哪怕一夜的睡眠。”股海人生,快乐是我们的根本,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更幸福,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赚钱当目的。股市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投资者就是两岸的居民,在河里辛勤的捕鱼。有人敬畏这条河流,认真对待诚惶诚恐,以感恩之心收获着自己的快乐;有人把这条河流当做被劫掠者,以强盗心态抢一把就走,甚至为了获得暴利,不惜淹死。后者就是投机,总在经历着炼狱,忍受煎熬,身心俱疲,永远不值得我们学习。选择一只好的股票波段操作,持续盈利,快乐并轻松着,是最好的投资和生存状态。
再说说书名。是“制胜”,还是“致胜”?其实开始很纠结。制胜,即制服对方以取得胜利。《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陈亮《酌古论·崔浩》“天下有奇策者,运筹於掌握之间,制胜於千里之外。”致胜之“致”,乃“求取、获得”之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刘开《问说》:“无以致疑。”现在的“勤劳致富”也为此意。如果把制胜理解为微观,致胜便可以看作宏观。在投机盛行、涨少跌多的中国股市,通过制服谁获得盈利,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引导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提升个人素养和操作能力,追求中国股市的生存之道、致胜谋略和方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由于本人认知水平和时间所限,不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以批判指正的态度阅读,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定然闻过则喜、虚心受教。同时,还向所有关心、支持者致以诚挚谢意!
刘传伦
2012年8月于北京
中国的证券市场跟美国有很大不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所向披靡在中国却常常受到质疑。价值波动操作就是发现投资标的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以合适的价格反复买卖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获取超额收益。作为一种投资方法,价值波动兼顾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就是用价值投资的理念选公司、选股票,技术分析就是在买入股票后,波段操作随机而动、因时因势管理这只股票,反复操作赚取最大利润,直到价值优势不明显或更有价值的目标出现。“寻、研、订、析、作”是《价值波动致胜(独特的股市理论和实战技法)》总结的价值波动操作“五字诀”。
《价值波动致胜(独特的股市理论和实战技法)》的作者是刘传伦。
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死板运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中国会水土不服。
价值波动理论既坚持选择优秀公司,又强调因时因势波段操作,是赢在中国的常胜秘笈。
“股市”就是“估时”,讲究张弛有道,让钱休息、让己修心,快乐投资以致胜长远。
过去十年,中国最大的投资机会在楼市,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投资机会在股市。如果你错过了楼市,请不要错过股市。
价值选股、波段而动,价值波动操作选股像选新娘,认真慎重、冷静理智;技术分析发现波段,顺势而为,不贪不燥,快乐投资。
股海人生,有白天有黑夜,有高潮有低谷,讲究张弛有道、劳逸结合。一年四季天天在股市里拼杀,到头来会杀的自己丢盔弃甲、头破血流、斗志萎靡。价值波动为休息找到了借口。
投资始于修心,次理念,又次策略,最后技巧。世人常反行之,故事倍功半者多矣。
《价值波动致胜(独特的股市理论和实战技法)》的作者是刘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