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磨制石器能砍动圆木么?
古人曾经住在树上?
从前,屋顶上开满花?
数厘米厚的榻榻米竟是等级的象征?
不脱鞋进门竟然曾经造成严重的外交问题?
忍者文化竟和日本的地板有莫大的渊源?
欲闻其详,且看藤森照信教授在《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为您娓娓道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日)藤森照信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用磨制石器能砍动圆木么? 古人曾经住在树上? 从前,屋顶上开满花? 数厘米厚的榻榻米竟是等级的象征? 不脱鞋进门竟然曾经造成严重的外交问题? 忍者文化竟和日本的地板有莫大的渊源? 欲闻其详,且看藤森照信教授在《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为您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建筑学入门书。本书收录了筑摩书房《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连载与大成建筑《藤森教授恍然大悟的建筑入门》连载中的39篇文章。 作者藤森照信在《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中分为两部分介绍了建筑学,即古代建筑的技术和住宅建筑的功能。藤森照信在文中细致地讲述了古代建筑技术,包括对石器、捆绑技术、竹子、树上住宅、地基、柱子、草顶房屋等古代技术;以及包括住宅、建材、门户、地板、榻榻米、走廊、天花板、照明、窗户、厨房、楼梯、阳台、围墙、庭院等住宅建筑的功能。 目录 第一篇 恍然大悟!?古代的建筑术 1 用石器能砍动圆木吗? 2 魔法般的尖端捆绑技术 3 弥生时代开始使用的竹子 4 树上住宅:所谓“夏天睡在树上” 5 防止根基腐烂的方法 6 是柱子却不起柱子作用的第九根柱子 7 依靠大树建造出住所 8 从木造神殿到石造神殿 9 真正持久耐用的木板——切割板 10 历史著名“传说”的错误:床架式房屋 11 草顶房屋:自然和人工的分界线 12 从前,屋顶上开满花 13 法国的芝栋住宅 第二篇 吓了一跳!!住宅建筑的技能 14 房子要夏天住着舒适凉爽 15 把空气污染的房屋更换成灰泥房屋 16 推拉门和门分开的历史缘由 17 日本建筑的生命在地板上 18 数厘米厚的等级制度——榻榻米 19 不脱鞋进门成问题 20 见而生厌的现代走廊 21 天花板的存在理由 22 让光亮照得更高更广 23 窗户是建筑的眼睛 24 厨房:不锈钢水槽占据了客厅的空间 25 兼充餐厅的厨房其不为人知的过去 26 楼梯:是选择水平还是选择垂直 27 地板下的空间 28 恢复男用小便池的主张 29 浴池为什么设在封闭的空间中 30 木板套窗遭人厌 31 阳台-被褥联盟和建筑师的对立 32 我家的边界需要围墙吗? 33 庭院要用临终时的目光来观看 34 最初的寒症患者是昭和天皇 35 高贵人物家中的供暖情况 36 屋里的样子是人生的大事 37 藤森博士的正确风水论 38 家相并非家的外表 39 人们为什么需要建筑 后记 试读章节 窗户是建筑的眼睛 在读者朋友中除了专门从事设计的人以外,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对窗户进行过多的考虑。 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还记得当初我学习建筑专业后的一次考试,当看到“就窗户来进行阐述”的题目时,感到十分困惑。窗户就是风吹进来的入口,当然也是光线照进屋内的入口。由屋内眺望外面,由外面窥视屋内,总之我只能说出这些表面的理解。要是让我论述的话,该对什么进行怎样的论述呢? 过了将近30年后,随着我阅历的增长,到现在也对窗户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窗户映出人站立的姿态”,我也能以这种略显特别且故弄玄虚的句子为开头来论述了。 我们在房间中写下长长的书稿,或在会议室里开会的时候,间或起身走到窗边,向外望一望的话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外面明亮的景色呢?看到外面的景色,只会让心情放松,和心情平静联系不到一起。为什么站在窗前的时候,我们会从头到脚都沉浸在平静中呢? 首先是窗户装饰框的效果。无论多差劲的画装进框里,看起来也挺漂亮。站在窗框前,就好像自己的身姿装进了画框中,说适得其所也好,说在没有依靠的空间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也好,总之让人从心里面生出平静感。这种“从心里产生”的体会,是研究和设计窗户时的要点。 站在窗边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似乎变得伟大了?美国电影中在总统办公室常有这样的情景,总统并不是立刻出现在画面里,而是首先从逆光的远景中看到窗边的身影。如果有一天你当了经理,有客人来拜访的话,即便会客室桌子的桌面是意大利大理石做的,沙发是摩洛哥皮革做的,你坐在沙发上等待也是不行的。这是下下策。至少你要深深地坐在红木大桌子前有扶手和靠背的经理专座上,等客人到了就慢慢站起来。不过这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只能算上策中的下策,那么上上策是什么呢?聪明的读者 后记 虽说我声明要写《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一书,不过完成之后回过头看,却觉得写成了“我的建筑学”,而且还是和建筑学整体相差甚远的“我的建筑史学”。 日本的建筑学,是从明治十年,仅仅由一个人开展起来的。政府聘用的英国建筑师乔塞亚·康德,仅凭一己之力,开始把关于建筑所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4名日本学生,大约过了100年后,形成了现在设计、计划、历史、理论、材料、结构力学、环境以及设备等细致的建筑学体系。而如果从体系的内部眺望,会看到与其说是体系,不如说是呈现出各种集合的状态。测量隔壁房间的混凝土强度,调查茶室的历史,暗自思考希腊建筑的本质,也只能把这些称为各种各样的集合了。 虽然是众多的集合,但绝不是离散的,混杂却不离散。为了建造出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必须具备结构、材料、设备还有历史的知识,还要有基于理论的思考。在建筑这个大容器中,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这门学问就像是摸黑吃杂烩,或者说是大锅菜。 读了这本加入个人色彩的建筑学图书,我想不少读者会有大杂烩的感觉,这并不是我的性格造成的,而是由建筑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 建筑学是众多的集合。 写了这么多,杂乱集合这个词多少带有贬义。如果试着摸黑吃杂烩,也有能顺利吃到嘴里的时候;咕嘟咕嘟煮大锅菜时,也可能会产生出一种美味。这种幸运的情况叫综合。把杂乱集合的状态加以调整综合化,就成了统一的状态。 从杂乱集合到综合,这正是担当各个领域工作的各种建筑学家的梦想,怎样才能作到综合呢?只有在个人之中才能发生从杂乱集合到综合的化学变化。 把建筑学这个杂乱的集合升华为统一综合体的人称为建筑师,他们曾经被叫作栋梁。 本书就是杂乱集合的状态,下面我把它的来历叙述一下。这本书其实是把连载的内容整理在一起。筑摩书房的松田哲夫先生在发行新刊《顿智》时,我有幸开始在那里连载。但是不巧中途《顿智》休刊,而就职于大成建设宣传部的增田彰久先生觉得很可惜,就让我在大成的公司内部报刊《□ぃ□ぃ①》上继续连载。把这两种刊物中八成的内容整理出来,编成了这一本书。在这里我还要对负责向《顿智》、《《□ぃ□ぃ》索要原稿的鹤见佳子女士表示感谢。 本书根据《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顿智》(筑摩书房)1995年10月号一1996年6月号,以及《藤森教授的恍然大悟的建筑入门》——《《□ぃ□ぃ》(大成建设)1998年1月~2001年3月的连载,收录了其中的39个章节,收录时进行了加工修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