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宏主编的《渐进与巨变--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农村的人口与社会变迁》旨在对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农村的变迁图式进行剖析,力图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与相关理论进行对话。从资料方面来看,本书采取了剖析麻雀式的个案研究,搜集了大量193l—1999年江苏无锡峭岐地区的历史演变资料,其中包括人口、土地、技术、制度变迁等多方面的经验材料与数据。本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对人口压力、经济增长与长江三角洲的社会变迁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峭岐地区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下卷以峭岐地区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渚多领域的发展历程展开了分析,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变迁。本书适合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研究者、爱好者阅读使用。
绪论:人口压力、经济增长与长江三角洲农村的杜会变迁
1.研究对象、目的及背景
2.江苏峭岐镇的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3.为什么对中国的前景感到悲观:汤普逊的依据
4.中国如何发展:路径和方式
5.中国为什么发展:一种探索性的理论阐释
6.初步的结论及讨论
上卷 经济发展
第1章 引言:人口压力下的经济如何发展
1.1 研究缘起:人口压力下农村经济如何发展
1.2 农村社区的历史变迁:人口压力下峭岐的经济发展
1.3 研究方法:对峭岐地区的个案研究
1.4 本卷的内容安排
第2章 人口压力、中介变量与经济发展
2.1 如何解释长江三角洲农村的经济增长?
2.2 人口增长、制度与经济发展:贫困的循环是如何被打破的?
2.3 劳动力资源、非农化与制度变迁:资源利用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历史演变Ⅰ:人口压力与没有发展的增长
3.1 从个体农业到集体农业:1949年后的变化
3.2 人口压力、集体农业与要素投入的收益
3.3 过密化与没有发展的增长
第4章 历史演变Ⅱ: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与经济发展
4.1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发展
4.2 农业与工业;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农村的经济增长
4.3 非农化与长江三角洲农村的经济发展
4.4 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变动
第5章 非农化进程:历史的断裂与延续
5.1 非农化:1949年前的历史
5.2 从家庭手工业到现代工业:1949年后的发展
第6章 人口压力、非农化与经济发展
6.1 人地关系变迁对非农化的影响
6.2 峭岐个案的历史变迁
6.3 人口压力、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初步的定量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产权制度的变迁
7.1 经济活动:自由的权利与非农化
7.2 非农化组织的产权结构:社区所有制
7.3 改制:从社区所有制企业到私营企业
第8章 经济整合制度的变迁
8.1 市场机会、初始条件与经济发展
8.2 经济整合制度:作为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
8.3 从关系网络到自由市场:正式制度的发育与社会资本的消失
第9章 劳动力资源利用:人地关系与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的选择
9.1 资源禀赋结构、要素投入与技术选择
9.2 江阴与峭岐的农业生产技术模式
9.3 劳动密集型品种的选择及其变迁
第10章 劳动力资源利用:非农化进程中要素的投入
10.1 非农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供给
10.2 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
10.3 非农化与劳动力价格的变迁
第11章 非农化与人地关系的变迁
11.1 增长中的发展:非农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1.2 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要素收益的变动
11.3 从劳动力密集技术到劳动力节约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的变动
第12章 结语
下卷 社会变迁
第13章 引言:近代以来的农村社会变迁
13.1 研究缘起;农村社会变迁的问题
13.2 研究架构
13.3 研究方法
第14章 农业生产、制度变迁与阶层分化
14.1 农业生产的绩效与制度变迁
14.2 土地制度、非农化与1949年前的社会分层
14. 3 制度变革、工业化与1949 2006年的阶层分化
第15章 公共治理: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政治权力结构变迁
15.1 乡村政治权力结构的初步转型
15.2 乡村政治权力结构的革命性变迁
15.3 乡村政治权力结构的重塑
第16章 从传统到现代:嬗变中的文化与社会资本
16.1 乡土底色、非农化与开放性
16.2 阶级伦理、社会运动与文化传统
16.3 制度变革、经济发展与现代价值观
16.4 文化变迁、社会资本与乡镇企业发展
16.5 社会资本的形成、规范约束与信任
第17章 工业化、制度变革与婚姻家庭
17.1 核心家庭化、功能变迁与亲子关系
17.2 婚姻变革、妇女地位与生育意愿
第18章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18.1 衣食住行、消费观念与休闲娱乐
18.2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变迁
第19章 结语
19.1 生产制度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
19.2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权力结构变迁
19.3 文化嬗变与社会发展
19.4 工业化与婚姻家庭变迁
19.5 观念力量与日常生活变迁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