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俗之见(培根随笔选)》需要用一生去咀嚼。
他说:“知识就是力量。”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
他的仕途生活堪称“传奇”,但是他不朽的名气皆因他的文学著作与哲学论述。
他是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法官和政治家,又被历史上许多人视为最见利忘义的、卑鄙的小人兼才子。
他叫培根。他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与地位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世俗之见(培根随笔选)/世界文学大师散文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培根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的世俗之见(培根随笔选)》需要用一生去咀嚼。 他说:“知识就是力量。”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 他的仕途生活堪称“传奇”,但是他不朽的名气皆因他的文学著作与哲学论述。 他是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法官和政治家,又被历史上许多人视为最见利忘义的、卑鄙的小人兼才子。 他叫培根。他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与地位的一生。 内容推荐 《我的世俗之见(培根随笔选)》是《世界文学大师散文坊》之一。 《我的世俗之见(培根随笔选)》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总共五十九篇短文,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英国大诗人雪莱曾在他著名的《诗辩》中称誉道:“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又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目录 第一章 论真理 第二章 论死亡 第三章 论宗教统一 第四章 论复仇 第五章 谈厄运 第六章 论伪装与掩饰 第七章 谈父母与子女 第八章 谈结婚与独身 第九章 论嫉妒 第十章 论爱情 第十一章 论高位 第十二章 说胆大 第十三章 论善与性善 第十四章 谈贵族 第十五章 论叛乱与骚动 第十六章 谈无神论 第十七章 说迷信 第十八章 论远游 第十九章 论帝王 第二十章 论进言与纳谏 第二十一章 说时机 第二十二章 论狡猾 第二十三章 谈利己之聪明 第二十四章 论变更 第二十五章 论敏捷 第二十六章 论伪智 第二十七章 论友谊 第二十八章 论消费 第二十九章 论强国之道 第三十章 论养生 第三十一章 论猜疑 第三十二章 论辞令 第三十三章 论殖民地 第三十四章 论财富 第三十五章 论预言 第三十六章 论野心 第三十七章 论假面剧与比武会 第三十八章 论人的天性 第三十九章 论习惯与教育 第四十章 论幸运 第四十一章 论放债 第四十二章 论青年与老年 第四十三章 说美 第四十四章 论残疾 第四十五章 说建筑 第四十六章 说花园 第四十七章 说洽谈 第四十八章 论随从与友人 第四十九章 论请托者 第五十章 论学问 第五十一章 论党派 第五十二章 论礼节与仪容 第五十三章 论称誉 第五十四章 论虚荣 第五十五章 论荣华与名誉 第五十六章 论司法 第五十七章 论怒气 第五十八章 论变易兴亡 第五十九章 论谣言(残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论真理 彼拉多①曾讥笑着问道:“何为真理?”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指望能找到满意答案的。这世上确实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轻率地变动意见,认为固定一种信仰就相当于给自己戴上了一套枷锁,会使思想和行动变得不自由。这一流派的哲学家②虽早已作古,然而,持同样观点的仍大有人在(尽管他们的观点未必像前辈那样明晰)。 人们更愿意追随诡言而不愿追求真理,这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幻想,而且还由于诡言迎合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顽劣本性。一些希腊晚期哲学家③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在这些哲学家看来,诡言既不能像诗人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不能像商人那样使人获利,既然如此,他们不理解大众为何还会对诡言趋之若鹜,情有独钟。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妄下定论。但在我看来,诡言之所以受追捧,就在于它的蛊惑性:“真理”就好比是无隐无饰的白昼之光,它能照亮并撕破世间的一切假面舞会和化妆演出,暴露出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而诡言就宛如那摇曳的烛光,其在恍恍惚惚中营造的迷离景象远比一无遮拦的“真理之光”要诱人得多。 在世人眼中,真理高贵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尽管如此,它依然比不上那多彩光线点缀下的五彩斑斓的钻石和红玉。掺杂着错觉和诡言的事物就像这钻石和红玉,总能给人平添诸多乐趣。人们的心中充满了虚幻的印象、自谀的希望、错误的评价以及各种随意的空想,倘若把这些全部抽掉,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贫乏、干瘪,充满忧郁和疾病,自己看起来也会生厌。 早期的作家曾经把诗斥为“魔鬼的酒浆”①,因为诗不仅能满足人的幻想,而且还带有虚幻的成分。但诗怎能和谬误相比呢?害人的不是人人难免的一时虚妄,而是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深深植根于心中的诡言。 然而,纵使诡言已扎根于人们堕落的情感和道德之中,只受自身批判的真理仍然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与目标,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依然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创世之初,卜帝创造的头一件东西就是感觉之光,而他所创造的最后一件东西则是理智之光①,无论是感觉之光,还是理智之光,它们都能为我们指明通往真理之路的方向:创世之后,上帝在工作之余的全部作为便是用他的圣灵昭示世人。最初,他教人认识万物及混沌的天地;后来,他启迪人的心灵;今天,他还在往他的选民②中注入灵光。 伊壁鸠鲁学派③原本逊于他派,可是有一位诗人④为这派哲学增光不少。这位诗人曾说:“伫立岸边观赏船舶在海上簸荡是一件乐事,傍踞堡垒凭窗俯瞰战争亦是一件乐事,但是这些乐事没有一件能与矗立真理之巅相比。”想象一下:一座山峰高耸入云,那里的空气澄清而宁静,矗立在这山峰之巅,飘荡于深谷间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雨尽收眼底。如此时常光临真理之巅,这种光景便令人永存恻隐而不自满。、毋庸置疑,苞人心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轴而动转,那这人的生活真称得上人间天堂了。 让我们从神学和哲学中的真理再说到世事上的真理。即便是那些行为并不坦白正直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光明磊落地待人是人性的优点,是为人的光荣,而真假相混则有如金币银币中掺杂了合金一样,虽然有利于货币流通,但却降低了钱币的成色。蛇没有脚,因此只好卑贱地用肚腹走路。遮遮掩掩,欺欺骗骗,这些障人耳目的行为是典型的蛇行方法。世上没有哪种恶德能像被人发现背信弃义、虚伪欺诈那样使人无地自容。蒙田在研究谎言为什么如此可耻可恨的时候,曾这样说道:“一个人说谎,就等于是对上帝逞强,对世人示弱,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谎言直面上帝而躲避世人”①。由此看来,谎言可说是请上帝来裁判人类全体的最后的钟声。蒙田的这个说法实在高明,它一语道破了虚假和背信所包含的罪恶。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曾经的预言:基督重临的时候,他将在世上难觅忠信②。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