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作者李楠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东北农村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村,一户贫穷人家发生的故事,其中很多情节就是作者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再创造。
父亲刘大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他乐天达观,苦中作乐,诙谐幽默,心地善良,但总是有点儿缺心眼儿,在一次次的发财梦想中,上演了一幕幕充满喜剧色彩的闹剧;坚强的母亲林杏花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拼死拼活地劳作,最终不堪忍受重负,丧失了理智;大弟弟刘向阳为了去桃花峰的悬崖底探宝而摔断了腿,让本已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小弟弟刘星星为了得到金子,一次次地做着不能实现的美梦,读来令人心酸。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的大姐——小说的主人公刘月亮,仅仅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尝试着赚钱为家里分忧,却屡屡碰壁,同时在学校又受到富家女孩儿的屡屡嘲笑、羞辱、挖苦、刁难、要挟、欺骗、打击和报复。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善良体贴、宽容厚道、隐忍谦让,吃苦耐劳,品学兼优的刘月亮仍然不抛弃,不放弃。
李楠所著的《春暖花开》小主人公刘月亮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五年级学生。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始终没有忘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在不断流淌的悲伤、感动、幸福的泪水中,刘月亮逐渐成长起来,直至走出小山村,走向坚强,走向成熟,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春暖花开》传递给孩子们一种积极向上正能量。适合6—12岁儿童阅读。
李秀儿第三次伤害刘月亮是在下午的自习课上。
当时,刘月亮正盯着李秀儿的新衣服看。李秀儿的衣服好看极了,那是一件紫色的格布衣服,衣服上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李秀儿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迷人的香气,据说,她会用花瓣制造香水洒到身上,还会用一种花的种子做香粉搽到脸上。
突然,刘月亮看到一只黑色的虱子在李秀儿的新衣服上懒洋洋地爬着,她愣了一下神儿,以为自己看错了。她揉了一下眼睛,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没错,是一只黑色的虱子!
她小声地告诉李秀儿,她的新衣服上有一只虱子。
李秀儿先是一愣,然后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蛮不讲理地说:“刘月亮,肯定是你身上的虱子爬到我身上了!”
“不是,是你自己身上的。”刘月亮委屈地说。
“胡说,就是你身上的!”李秀儿说得理直气壮。
刘月亮涨红了脸,她小声告诉李秀儿,那个虱子真的是李秀儿自己的。李秀儿就是不相信,刘月亮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她真想让虱子说话,可虱子不会说话,要是虱子会说话,一定能告诉李秀儿真相。刘月亮为虱子不会说话感到万分难过。
刘月亮决定不和李秀儿计较,也不和李秀儿争辩,转过头来开始认真地学习。过了一会儿,刘月亮听见李秀儿放了一个声音很细的屁。可是,李秀儿却捂着鼻子扭过身问刘月亮:“刘月亮,是你放屁了吗?”
刘月亮说:“没有,我听是你放的屁。”
“胡说,就是你放的屁,臭死了!”李秀儿还假模假样地捂着鼻子说,“臭,真臭,臭死人了!”
李秀儿说话的时候故意放大声音,很怕哪个同学听不见。她还用眼睛盯着刘月亮,意思是告诉大家,那个臭屁是刘月亮放的。
刘月亮简直无地自容,她的心里无比难过。班里的好多同学都看着她,也看着李秀儿,谁会认为放屁的是一身香气的李秀儿?那么,所有的人一定会相信:放屁的肯定是坐在李秀儿旁边的刘月亮。刘月亮羞愧地低下头,她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好地藏起来。
刘月亮觉得李秀儿伤害了她,决定不理李秀儿了。可是,事情远远没有刘月亮想的那么简单。刘月亮不理李秀儿了,李秀儿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突然对刘月亮热情起来。
李秀儿也不是无缘无故地对刘月亮热情。李秀儿对刘月亮热情是因为洪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明天考试。这让李秀儿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唉!这个洪老师呀!要是他早点儿宣布考试的事儿,她就不和刘月亮搞得那么不愉快了。没办法,李秀儿只得厚着脸皮讨好刘月亮。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走出了教室,刘月亮也想出去玩儿。李秀儿和刘月亮同桌,刘月亮坐在里面,李秀儿坐在外面,她们共用一张桌子,一条凳子,李秀儿不站起来,刘月亮没法出去。
李秀儿在摆弄着一块绿色的橡皮,那是一块透明的橡皮,散发出一种好闻的香味儿。李秀儿拿起这块橡皮放到刘月亮的鼻子下,一股香气钻进了刘月亮的鼻子。
“香吗?”李秀儿讨好地问。
刘月亮点点头。
“送你了。”李秀儿说着,没等刘月亮同意,就把橡皮放进刘月亮的文具盒里。
刘月亮不说话,拿出橡皮放回李秀儿的文具盒。李秀儿有些不安,她看着刘月亮,问她是不是不喜欢香橡皮。
刘月亮什么都没说。这下,李秀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立即摘下头上的发卡,还故意在衣服上使劲儿地擦了擦,然后放到刘月亮的鼻子下面。
“香吗?”李秀儿再一次讨好地问。
“香。”刘月亮诚实地回答。
“喜欢吗?”
“喜欢。”
“送你吧。”李秀儿说着,把漂亮的发卡戴到刘月亮的头上。刘月亮闻到了一股好闻的香味儿,她确实喜欢上这个漂亮的发卡了。
“刘月亮,你戴这个发卡真好看。”李秀儿说,“比我戴都好看。”
刘月亮差点相信了。 “刘月亮,明天考试你一定要帮助我。”李秀儿说。
李秀儿讨好刘月亮是有目的的。李秀儿说的帮助就是考试的时候让刘月亮同意让她抄卷子。对于这种帮助,刘月亮的心里一直很不情愿。她其实不喜欢这样帮助李秀儿,可哪一次都无法拒绝,李秀儿每次请求她时都可怜巴巴地看着她,还会不停地送她一些小礼物,而且都是刘月亮喜欢的礼物。她也知道用这种办法获得礼物不应该,但她抵挡不住李秀儿的热情。即使能抵挡住李秀儿的热情,拒绝诱惑,她也无法拒绝李秀儿的眼泪。李秀儿一伤心就会落泪,一落泪就会招来很多同学看热闹。李秀儿从来不解释自己为什么哭,刘月亮也不好意思说,大家还以为刘月亮欺负她了呢!所以,每次考试,李秀儿都会得到刘月亮的帮助。每次考完试,李秀儿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并把刘月亮对她的帮助忘得一干二净。洪老师表扬她时,她总会在同学中昂起骄傲的头。李秀儿的脸皮怎么那么厚呢?
P8-10
不一样的童年
李楠
童年是有味道的,伴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酸甜还是苦辣,我们更多的只能是接受。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桃花山一样的小山村度过的。在那个诗一样的山村里,有一条会唱歌的小溪,小溪里有许许多多会跳舞的小鱼儿,甩着尾巴的小蝌蚪。小溪的两岸是一些热爱跳舞的野花,野花丛中是飞来飞去的蝴蝶。春天,村子里热热闹闹地开满了杏花、梨花、桃花和苹果花,简直就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我的家就住在山脚下,站在门前,可以看到前面五百米处的山峰,打开后就可以爬到后面的山峰。只要用十分钟,就可以爬到山顶。大山是慷慨的,也是无私的,从小到大,大山给了我无数启迪。
我的朋友,不仅仅是一些和我一样的孩子,还有数不清的鸡鸭鹅狗,还有山上成千上万的蚂蚱和“扁担勾”,还有天上飞的小鸟、喜鹊、布谷鸟、苍鹰,还有田里忍辱负重的玉米、坚强的红高梁、内敛的大豆和乐观的向日葵,还有山上沉默的松树、笔直的橡树和意气风发的杨树,还有……
所有这些都是我童年的伙伴。它们和我一样,富有深厚的情感。我懂得土豆的忧伤,能听懂小鸟的对话,更理解土地的深沉。我感谢自然的力量,它为我小小的心灵赋予了无数深厚的情感。
小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五线谱,也不知道什么是素描,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童话。我觉得,我和一株树,一只鸟儿,或者一棵小草一样,自然地成长,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的童年几乎是被忽略的,是在贫穷和努力中慢慢成熟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劳动,学会了敏感,学会了同情和爱。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妈妈。我常常想,是老天把我秘密安排到我妈身旁,让我安慰她受伤的灵魂。从我记事起,我一直在倾听妈妈诉说。妈妈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很不幸,她唯一的倾诉对象就是我,因为我既安静又懂事,而且非常勤劳,善解人意。对于妈妈,也许不需要我理解什么,只是需要我倾听的耳朵。就这样,在田间地头,在炎炎的烈日下,在黄昏的田野上,我边和妈妈劳动边倾听着妈妈的述说,然后便一天天地长大了。这就是我接受的早期教育。
我的爸爸是军人出身,退伍之后回到农村,他有着刘大山一样的性格。他永远是不安分的,同时又有着刘大山一样的善良。在我的记忆中,他十分热爱土地,却不是一个安分的农民,在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永远打不败的精神。他既像《堂吉诃德》里的桑丘,又像《老人与海》里的打鱼老人。他一百次被打倒,又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就像一面打不倒的旗帜。也许,这就是一种精神。而在我们那个美丽如桃花山一样的小村庄里,有许许多多靠着梦想生活的人,他们制造出无数辛酸的笑话,他们依靠这些笑话平凡地生活着。桃花山的刘大山其实也是东北地区广大农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梦里,永远有一堆堆黄澄澄的金子,也有着数不清的金元宝和胖乎乎的人参娃娃。
贫穷是故事的土壤,书中的刘月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必须长大,必须担当生活,必须泪眼蒙咙,这是无奈的幸运,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刘月亮的身上有我的影子,刘月亮的生活我曾那么熟悉。正因为如此,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回到了童年,把自己写得泪花闪闪。
改变命运的力量
——评《春暖花开》
一品人生
《春暖花开》,看到书名的那一刻,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由衷地觉得亲切。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至今仍陶醉于那四溢的书香之中。
这一定是一位深深扎根于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饱吸大地精华的作者。浓郁的笔触,饱满的深情,诗意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随处可见的东北元素信手拈来,昭示着作者深深的东北情怀。智慧的猫头鹰,善解人意的小燕子,做饭的“扁担勾”,保卫家园的马蜂子,这些小动物活灵活现,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耐读性,使故事架构更加紧密丰满,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创造才华;中草药白头翁、远志、防风、桔梗、威灵仙、欧李、野百合等,在作者笔下更是婀娜多姿,各具风采,显露出作者深厚的中医药学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金元宝、人参娃娃、傻二、老鼠洞、小金人等,像一串串熠熠闪光的珍珠随处镶嵌在故事中,是那么自然流畅,充满传奇色彩,如歌如诉,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东北农村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村,一户贫穷人家发生的故事,其中很多情节就是作者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再创造。
父亲刘大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他乐天达观,苦中作乐,诙谐幽默,心地善良,但总是有点儿缺心眼儿,在一次次的发财梦想中,上演了一幕幕充满喜剧色彩的闹剧,虽然让读者欢笑,家庭却深陷赤贫之中,自己最终也亡命天涯;坚强的母亲林杏花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拼死拼活地劳作,最终不堪忍受重负,丧失了理智;大弟弟刘向阳为了去桃花峰的悬崖底探宝而摔断了腿,让本已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小弟弟刘星星为了得到金子,一次次地做着不能实现的美梦,读来令人心酸。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的大姐——小说的主人公刘月亮,仅仅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尝试着赚钱为家里分忧,却屡屡碰壁,同时在学校又受到富家女孩儿的屡屡嘲笑、羞辱、挖苦、刁难、要挟、欺骗、打击和报复。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善良体贴、宽容厚道、隐忍谦让,吃苦耐劳,品学兼优的刘月亮仍然不抛弃,不放弃。在不断流淌的充满悲伤、感动、幸福的泪水中,在好朋友关小莲的帮助下,为父亲平反昭雪;在乡村教师洪老师和白老师满含人间大爱的指导和鼓舞下,通过读书写作,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走出自卑,走出软弱无助,走出伤心绝望,直至走出小山村,走向坚强,走向成熟,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书是精神的巢穴,书是生命的禅床。刘月亮的成长历程再一次验证了一个普遍的事实:读书改变命运!
我们应该有一个捕捉文学气息的嗅觉灵敏的鼻子,用它拼命在当下的儿童文学纷扰的领地寻觅泥土的醇香。我闻到了,找到了,并想告诉更多的人,有一种香味是淳朴和持久的。它是《春暖花开》。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常新港
这本书里的人物都可爱:刘大山、刘星星、刘向阳……当然还有刘月亮。他们身上的小狡猾、小贪婪、小算盘怎么也遮盖不住东北人的优良品格:艰难生活中不放弃、不低迷:厚道、幽默、达观、谦让;从头到脚的高贵。
一个地道的东北的故事,却能打动任何地方的孩子。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薛涛
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孩子成长的关注,对他们命运和心灵的关照,是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之一。愿小说《春暖花开》真的能催开这些清贫却坚强的孩子的温暖春天!
——儿童文学博士 儿童文学作家 唐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