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可以发现,技术空间的政治学知识正是当下的中国最为缺乏的,因而也是最有需求的知识类型。
本系列丛书有意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政治科学研究者,从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技术着手,总结本土乃至世界各国的政治治理经验,力求为中国的治理现代化提供知识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的行动方案,为当下及未来的政治实践供给可以操作的技术导览,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政治治理技术发展的现状、经验与前景。谈火生和霍伟岸和何包钢编著的《协商民主的技术》该丛书之一。
协商民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在短短十年间由无人知晓到写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它和其他的民主形式之间有何差别,尤其是,它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这是这本小册子试图告诉读者的。谈火生和霍伟岸和何包钢编著的《协商民主的技术》由理论篇和案例篇组成。理论篇重点介绍协商民主的四种主要实践形态——公民共识会议、公民陪审团、协商式民意调查、愿景工作坊,及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案例篇则选取了六个典型案例,以展示在国家正式制度安排内部、国家与公民社会互动的层次上,以及公民社会内部,针对不同性质的议题,协商民主究竟是如何具体运作的。从治理技术的角度来看,本书是一本实践指向明确、程序性强的协商民主操作技术手册。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章 什么是协商民主?
第二章 协商民主的类型与基本程序
第三章 协商民主操作指南
第二部分 案例
第四章 建国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协商民主
第五章 立法协商:航道使用费法案的立法之旅
第六章 制度协商:选举制度改革公民会议
第七章 政策协商:全民健保公民会议
第八章 治理协商:外嫁女上访问题的化解
第九章 共识协商:欧洲社会论坛——构想“另一个欧洲”
结语
关键词索引
重要人名索引
本书写作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