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以往对时量的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题选择策略和研究理论方法
第二章 时间词语范围和时间概念类型
第一节 观察时间的内外两角度
一 本体时间和代体时间
二 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
第二节 时间表达系统的认知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名词性时间词语范围和类别分析
一 以往学者对于时间词语的界定及其类别划分
二 关于时间词语二分法
三 时间词语二分法的价值和意义
四 时间词语二分法存在的不足
第四节 本书关于时间成分范围的界定
第五节 以时间副词作为扩大观察时间范围的方式
第六节 时间概念的类型分析
第三章 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类别分析
第一节 时间类别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表时间的几类概念
一 关于时点
二 关于时序
三 关于时段
四 关于时域
五 关于时量
六 五类时间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三类时间概念的显性表现
一 时点词语
二 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三 表示时域的词语
第四节 事件、动作及隐性时间
一 事件内涵及其类别
二 事件类型与时间的关系
三 事件和动作行为
四 事件句和非事件句
五 事件句的时间结构模型
六 表隐性时间的类别
第四章 现代汉语时量的内涵和类型
第一节 时量范畴内涵
一 前人关于时量范畴阐释
二 时间的计量基准和形式
三 时量的评估方式
四 时量范畴内涵
第二节 时量与其他时间范畴的关系
一 时量与时点的关系
二 时量与时序的关系
三 时量与时域的关系
第三节 分析时量的前提条件
一 有时量和无时量
二 有度量和无度量
第四节 时量的类型
一 显性时量和隐性时量
二 客观时量和主观时量
三 时间实量和时间虚量
四 时间确量和时间约量
五 时间大量和时间小量
六 预期时间量
七 间隔时量
八 累时量
第五章 汉语时量表达形式的多角度观察
第一节 现代汉语时量表达方式
第二节 利用时点表达
一 以当前为基准形成的时量
二 时点之间的时量
第三节 结合时量构件表达
一 后附成分“工夫”
二 后附成分“时间”
三 后附成分“之久”与“那么久”
第四节 专门表达时量的词语
第五节 隐性表达时间的词语
一 动量词的时量问题
二 动词类别与时量关系
第六节 结合较为固定的格式表达
一 典型格式
二 动词重叠与短时量
三 部分表时量的固定格式
第七节 与速度相关的时量问题
第八节 主语与时量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 事件名词的时间量认知
第一节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事件名词内涵
三 前人研究综述
四 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事件名词的性质、范围和句法特点
一 事件名词的性质
二 事件名词的范围
三 事件名词的句法形式
第三节 事件名词的时间量认知
一 事件名词的有量和无量确认
二 显性时间量与隐性时间量
三 确量和约量
四 述人时间量和非述人时间量
五 可控时间量和非可控时间量
六 处于动名组合之间的时量词语的语义指向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频率副词和时间间隔量
第一节 引论
一 频率副词内涵和时量关系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四 以往研究综述
五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视角和步骤
第二节 频率副词和间隔时量
一 频率副词的时间问题
二 频率副词和间隔时量
第三节 系统语法理论与频率副词的系统性
第四节 数理统计与频率副词的语义层级
一 数理统计与频率副词的语义层级
二 语义层级的形式问题
第五节 肯定否定与语义层级之间的关系
一 句外否定和句内否定
二 句外否定与层级之间的语义关系
三 句内否定与层级之间的语义关系
第六节 结语
第八章 拟声词时间量研究(上)
第一节 引论
一 拟声词概念及地位
二 前人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视角
四 拟声词类别划分
五 化石化和拟声词的范围
第二节 拟声词时量大小的句法形式
一 拟声词做状语及相应的句法形式
二 拟声词短时量的句法形式
三 拟声词长时量的句法形式
四 中性时量拟声词
第三节 单音节拟声词研究
一 单音节拟声词列举
二 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构成类型
三 短时量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特点
四 长时量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特点
五 中性时量拟声词特点
六 拟声词不同时量的主观因素
七 感叹词及相关拟声词时量问题
第九章 拟声词时间量研究(下)
第一节 双音节拟声词
一 双音节拟声词及其语体类型
二 双音节拟声词的变体形式
三 双音节短时量拟声词列举
四 短时量双音节拟声词的声母特点
五 短时量双音节拟声词的韵母问题
六 双音节拟声词的长时量问题
第二节 双音节、单音节拟声词的语音基础
一 前人关于拟声词单纯、合成之观点
二 双音节拟声词成因两说法
三 拟声词的语音基础
四 双音节拟声词三类扩展形式
五 双音节的重音特点及原因推断
第三节 四音节拟声词
一 四音节拟声词列举
二 四音节拟声词音节之间的关系
三 双音节构成四音节拟声词方式
四 四音节拟声词的时量特点
第四节 拟声词时量相关问题
一 与拟声词相关-的时体问题
二 拟声词与时量词搭配再分析
第五节 结语
第十章 时量词语的认知语义考察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
第三节 认知语义关系内涵
一 认知语义关系
二 语素时间意义的点性和量性
第四节 时量词语素类别和结构方式
一 以第一位置语素为观察点
二 时量词语素类型及其构词
三 为何无与力和方向有关的语义类型
第五节 基于语素构词的时量语义的认知
第六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