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伟编著的《铁道游击队解读》共分七大版块:抗日烽火、“飞虎”传奇、虎胆英烈、“飞虎”轶事、传扬精忠、人文景观、感悟历史,从各个侧面、多角度、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铁道游击队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一部可读、可信的历史普及知识读本。
愿本书的出版能勾起广大读者对那段流金岁月的美好回忆!
在铁道游击队那一个个鲜活丰富的斗争背影身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也必将铺就通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道游击队解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郝伟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郝伟编著的《铁道游击队解读》共分七大版块:抗日烽火、“飞虎”传奇、虎胆英烈、“飞虎”轶事、传扬精忠、人文景观、感悟历史,从各个侧面、多角度、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铁道游击队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一部可读、可信的历史普及知识读本。 愿本书的出版能勾起广大读者对那段流金岁月的美好回忆! 在铁道游击队那一个个鲜活丰富的斗争背影身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也必将铺就通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内容推荐 《铁道游击队解读》由郝伟编著。 《铁道游击队解读》从抗日烽火、“飞虎”传奇、虎胆英烈、“飞虎”轶事、传扬精忠、人文景观、感悟历史七大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铁道游击队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一部可读、可信的历史普及知识读本。 铁道游击队一个个鲜活丰富的斗争背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目录 第一章 抗日烽火门 一、抗日战争概况/1 二、寓于全民抗战中的敌后游击战/5 三、全解游击战/8 四、飞虎队铁道称雄/11 第二章 “飞虎"传奇/13 一、烽火煤城——接受情报使命/13 二、枣庄抗日情报站的初期斗争/14 1.一打洋行/14 2.飞车夺枪/16 三、鲁南铁道队正式建立/17 1.队伍成长/17 2.二打洋行/18 3.巧劫票车/19 四、鲁南铁道大队的斗争/20 1.合编大队,壮大实力/20 2.艰苦斗争,粉碎扫荡/21 3.勇除高岗,智解伪军/22 4.巧截布车,支援主力/23 5.英雄扼腕,老洪牺牲/24 6.微山岛突围战/25 五、开辟和保护秘密交通线/26 1.护送“0号首长”/26 2.护送萧华、陈毅/28 3.黎明征战,曙光初现/29 六、勇猛追击,限期投降/31 1.乘胜追击/31 2.沙沟受降/32 3.撤番号再赴征途/33 第三章 虎胆英烈/35 一、铸就军魂洪振海/35 二、智勇双全刘金山/40 三、甘为孺牛王志胜/44 四、肝胆照人两兄弟/47 五、杀敌报国双烈士/50 六、英雄虎胆秦明道/52 七、举家斗敌刘桂清/54 八、大义凛然王玉连/56 九、苦难磨砺吕才厚/58 十、铁道队历任政委/60 1.杜季伟/60 2.文立正/63 3.杨广立/64 4.赵若华/66 5.张鸿仪/68 6.郑惕/71 第四章 “飞虎"轶事/76 一、印象铁道队/76 1.煤炭/76 2.枣庄/78 3.薛城/82 4.铁路/83 5.铁道游击队的政治成长/86 二、烈火金刚睿智勇敢/90 1.“生死簿”威慑敌胆/90 2.敌后锄奸/91 3.智斗日特/92 4.小情报员智过交通线/93 5.人称“飞毛腿”/93 6.瓦解日军/94 7.破袭铁道/95 8.智俘炮楼伪军/96 9.护送陈毅军长/97 三、沧桑岁月磨砺真情/99 1.铁道游击队中的日本人/99 2.忆“大老殷”/101 3.女交通员郝贞/105 4.“红色保长”姬茂喜/107 5.刘知侠与“芳林嫂”/110 6.郑惕与临城天主教堂/112 第五章 传扬精忠/115 一、小说《铁道游击队》(1954年)/115 二、小说《铁道游击队》再版后记——刘知侠/117 三、电影《铁道游击队》(1956年)/121 四、电视剧《铁道游击队》(2005年)/124 五、电视剧《铁道游击队II》(2010年)/127 六、连环画《铁道游击队》(1955年)/129 七、京剧《铁道游击队》(2008年)/131 八、舞剧《铁道游击队》(2010年)/133 九、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135 第六章 人文景观/139 一、铁道游击队纪念园/139 二、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碑/140 三、铁道游击队影视城/142 四、临山全览/144 五、微山岛铁道游击队纪念园/153 六、民国影视文化城/156 七、鲁南民俗博物馆/157 八、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奚仲阁)/158 第七章 感悟历史/160 一、永远的英雄/161 二、未泯的良知/164 三、真正地勇敢/169 四、伟大的人性/170 五、永恒的精神/171 附录/175 附录一、抗日战争重大记事/176 附录二、铁道游击队大事记/182 附录三、铁道游击队组织沿革和领导人名录/199 附录四、鲁南铁道大队指战员名录/205 附录五、铁道游击队抗战后的征程/208 后记/210 参考书目/212 试读章节 第三章 虎胆英烈 一、铸就军魂洪振海 洪振海(1910—1941),又名洪衍行,鲁南铁道大队第一任大队长,他是这支著名的抗日人民武装的主要创始人,山东省滕县大北塘村人。 洪振海生于一个世代木匠家庭,兄妹12人,他是小弟。3岁时,因家庭人口多,难以维持生活,随父母和四哥洪振环来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做木工。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变卖家产,到淮南矿区谋生。10岁的洪振海,寄居在枣庄的七姐家。他自幼未能上学读书。洪振海的七姐夫葛茂林,在枣庄中兴煤矿铁路专线干扳道工。收入微薄,家境贫寒,加之子女拖累和洪振海的到来,使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后来,葛茂林带全家也迁到淮南。青年时期的洪振海,孤身一人在枣庄生活。他与好友王志胜一起,靠拣煤渣、拾破烂换点煎饼充饥。他与枣庄铁路工人混熟了,经常主动到火车上帮助司机、司炉干些杂活,很快掌握了火车驾驶技术。由于生活所迫,有时也和矿区的穷孩子一起,爬上火车搞煤炭,练就了爬车本领。在飞奔的火车上,上下如走平地,被称为“飞毛腿”。19岁那年,他和王志胜一起在中兴煤矿当了矿工。 1932年7月,他们积极参加中共枣庄特委领导的中兴煤矿工人罢工运动,并被推选为小组长。七七事变后,中兴煤矿停产,矿工失业。洪振海和王志胜等人又操起旧业,爬火车、搞煤炭,专吃“两条线”,维持生计。这时,中共鲁南中心县委,在枣庄发动广大矿工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洪振海在地下党员刘景松的教育下,积极参加针对敌人的各项斗争。他深知矿工疾苦,经常把从敌人火车上搞来的煤炭和粮食救济失业工人。1938年3月18日,枣庄被日军侵占。洪振海和王志胜随刘景松一起奔向峄县人民抗日武装驻地墓山,正式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苏鲁人民空日义勇总队。他作战机智勇敢,联系群众,抗日热情高,先后被提升为班长、排长,成为这支人民武装队伍的基层骨干。同年10月,他受总队长张光中的派遣,与王志胜一起,潜回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建立了枣庄抗日情报站,并被委任为站长。 洪振海自幼生活在枣庄矿区,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装扮成失业工人,到处流浪,拾煤炭,打短工。为侦察敌情,还主动给敌伪据点出苦力。晚上,他和王志胜组织失业工人,跃上运煤的列车搞煤炭,以筹措活动资金。他还派王志胜打人日本人开设的枣庄正泰国际公司(群众称洋行)干搬运工,以便更加准确地了解敌情。 1938年8月的一天夜里,为打击侵占枣庄日军的嚣张气焰,洪振海和王志胜经过周密的侦察,乘敌麻痹之机潜入洋行。他们毙伤以经商为名、行特务之实的三个正副经理,缴获长短枪各一支。这是他们在敌伪重点把守的枣庄第一次打洋行。同年10月的一天,洪振海了解到,枣庄火车站有许多武器弹药准备外运,决定搞到这批武器,支援山里部队。他们在铁路情报人员的配合下,运用早已练就的爬车本领,在装载武器的火车由枣庄站开出三公里时,敏捷地跳上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卸下两挺机枪、十二支步枪和两箱子弹。当夜运往山里根据地,受到部队首长张光中的表扬和奖励。 随着情报站队伍不断扩大,为隐蔽身份,搞好掩护,洪振海与王志胜等人在陈庄开办了“义和炭场”。他们联络失业工人和无业市民,发展情报员。11月,洪振海等人遵照上级“迅速建立抗日武装”的指示,在抗日情报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10余人的小型抗日武装,命名为“枣庄铁道队”,洪振海被推举为队长。他们积极搜集敌情报,大搞敌人的物资,支援山里抗日部队,也装备自己。拉起这支队伍后,洪振海到苏鲁支队驻地报告了组建武装的情况,请求上级派政委来。 1940年2月,经苏鲁支队批准,枣庄铁道队改名为鲁南铁道队。上级派杜季伟任政委,洪振海被委任为队长。这时,全队只有11名队员。洪振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深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而被他们用作职业掩护的炭场子,也越办越兴旺,所得利润越来越多。这些钱除上缴外还经常赈济群众。 由于受到矿区群众的拥护,搜集敌人情报也更加方便。敌人在枣庄的活动情况他们了如指掌。因此,枣庄的日伪军屡遭抗日武装打击。敌人外出“扫荡”时常损兵折将,惨败而归。屡屡如此,引起了敌人的警觉。后因一队员泄密,炭场遭敌人破坏。洪振海、杜季伟率鲁南铁道队,由陈庄转移到齐村镇,公开打出“八路军鲁南铁道队”的旗号。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异常艰苦的时期,敌人频繁“扫荡”。群众为免遭日寇袭击,四处避难,山里部队活动经费极端匮乏。洪振海得知此情后,与政委商量,除把开炭场子剩余的8000元钱全部上缴外,决定再搞一次票车,尽量多搞一些钱,支援部队。6月的一天,洪振海带领32名精干队员,巧妙地混上装有钱款的火车。击毙日伪车警,缴获伪钞8万余元、长短枪20多支、机枪和手炮各l挺(门),取得了打票车的胜利。临枣铁路线上的日伪军,为此整天提心吊胆。人们称铁道队是“飞虎队”,队员个个是“飞毛腿”;洪振海是“飞虎队”队长,能蹿房越脊,日行千里。枣庄的日伪军为消灭铁道队、捉拿洪振海和其他骨干队员,曾悬以重赏,但都是徒劳。 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振海是1940年7月15日(阴历六月十一)夜晚结婚的,新娘是枣庄市齐村的李桂贞。成亲那天,日伪军在齐村盘查很紧,新娘一家人像往常一样,什么都不敢准备。晚饭之后,洪振海的岳母才催新娘赶快梳洗打扮,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 P35-37 序言 枣庄因枣得名、因煤兴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枣庄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近百年来,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多次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枣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许多气贯长虹的抗敌篇章,尤以铁道游击队声名远扬。铁道游击队即鲁南铁道大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39年冬在枣庄抗日情报站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他们以微山湖为依托,活跃在津浦铁路中段和临枣支线上,爬火车,夺枪支,打洋行,歼日寇,毁铁路,炸桥梁,摸碉堡,除汉奸,智取医药衣被,护送过往干部,神出鬼没,威震敌胆。他们奏响了民族救亡的最强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诗篇,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如今,60余年过去了,铁道游击队的老英雄们大多相继过世,但他们的传奇经历至今仍“活”在无数人的心中。 “读史可以明智。”为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加强对青少年热爱自己家乡的教育,同时也为了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郝伟同志编著了《铁道游击队解读》。该书是作者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心血之作,特点鲜明,特色突出: 书籍编写严谨,内容丰富。在编撰过程中,作者认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几易其稿,终成此书。 书籍体例鲜明,图文并茂。从各个侧面、多角度阐释铁道游击队的战斗史实,编辑并收录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照片等,尽可能做到生动直观、通俗易懂,较好地体现了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书籍实用性强,可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本书适用于中学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那段血与火交融的历史,追思那段在硝烟中逝去的激情记忆,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作者在每一专题后设计了一些活动建议,供老师及学生参考使用,在教学中可以讲授与自学同步进行。此书亦可作为历史普及知识读本,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铁道游击队这段感人的历史。 郝伟同志精通历史,尤其在抗战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成果。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翻阅文献,笔耕不辍,写成了本书,付梓前请我为其作序。有感于郝伟同志对历史文化的执着和热情,遂欣然命笔,是为序。 枣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联冠 2013年6月6日 后记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进攻卢沟桥,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〇旅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还击,揭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浴血抗战的序幕。而我就出生于37年后的这一天,出生地薛城就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这不仅是巧合,更在我血脉中种下了历史的因子,以致于我最后选择了历史作为我的求学专业和教学主业。 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坐在家里唯一的收音机旁静静地等候,收听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陈丽君播讲的《薛刚反唐》,也记得在家乡看露天电影《铁道游击队》《台儿庄大战》。更记得和母亲一起在沙沟站坐火车到邹坞站,再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大吕巷我姥姥家的途中,听妈妈讲沙沟站截布车的故事……说起这些儿时的记忆,至今仍心潮澎湃,恍如昨天,乃至今天我仍会轻吟“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长大后考取了师范类院校,再后来,承父母之业,从事了我所钟爱的历史教学。十几年来,摸爬滚打,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连忘返。教学之余,购买一些历史书籍是我的最爱,而闲暇之余,翻阅它们,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在近几年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我们身边以铁道游击队为代表的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少,感到非常痛心,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们也渐渐远去,因此,催生了我关注乡土历史的紧迫责任和浓厚兴趣。我区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的兴建,使我市旅游资源得到了新开发,但环顾周遭,却没有找到一本适合于给中学生解读铁道游击队的书籍,于是,我便利用业余时间着手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最后编撰成书。 在铁道游击队那一个个鲜活丰富的斗争故事背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担天下、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必将铺就通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之际,《铁道游击队解读》与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撰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脉络清晰,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铁道游击队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使之成为一部可读、可信的爱国主义课外读本。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人都热爱故土,怀恋家乡,我希望此书的出版发行,能够唤起和鼓舞学子们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更能够激发大家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及祖国的热爱。 历史贵在引领我们思考,更贵在给我们启迪。因此,一部成功的以传递历史文化薪火为主的课外读本,除了予人以知识之外,更应予人以历史智慧,这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2l世纪是更加尊重知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世纪。实践证明,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既是基础教育课程要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殷切的希望,我们愿为这一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非常感谢赵联冠副市长能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我愿视之为对一位普通一线教师的真诚鼓励和大力支持。 同时感谢枣庄市委党史办、薛城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办,薛城区政府史志办,感谢枣庄市政协文史委、薛城区政协文史委,感谢薛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薛城区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局、薛城区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管委会,感谢在本书编撰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一切单位和同志。 由于一些原因及联系不便,未能征得作者意见,本书编纂中采用了一些出版发行及未发行书稿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此也深表歉意和谢意! 由于学识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我愿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 郝伟 2013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