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与朱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赵鲁杰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和朱德,珠联璧合,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历程中,运筹帷幄,休戚与共,血乳交融,密切配合,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党代表;一个是总司令,一个是总政治委员,堪称一对黄金搭档,为后人提供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成就事业的光辉典范。

“朱毛”的历史,是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缩影。

《毛泽东与朱德》从“朱毛”会师井冈山开始,讲述了两位伟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历程中的交往过程。本书由赵鲁杰著。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与朱德》从“朱毛”会师井冈山开始,讲述了两位伟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历程中的交往过程。

历史需要巨人,历史造就巨人。毛泽东和朱德,正是现代中国历史造就的杰出的世界性伟人。他们共同指挥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21年之久,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以弱军战胜强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其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作战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取得胜利之辉煌,概属中外战争历史所罕见的。

“朱毛”的故事,也就从《毛泽东与朱德》里开始。本书由赵鲁杰著。

目录

第一章 “朱毛”,一个伟大的结合

 第一节 历史性的抉择:“朱毛”会师崛起井冈山

 第二节 从乡村走出的“孪生天才”

 第三节 “农民运动之王”与护国名将

 第四节 投身红色风暴

 第五节 朱毛一家人

第二章 柳暗花明:从湘南失败到古田会议

 第一节 湘南兵败,朱毛红军初遭挫折

 第二节 进军赣南绝处逢生

 第三节 红四军“七大”的艰辛探索

 第四节 红四军党的“八大”曲折历程

 第五节 古田会议共建钢铁红军

第三章 中央苏区智反“围剿”

 第一节 朱毛红军承受错误领导的压力

 第二节 做“推”字文章,巧妙抵制错误指导

 第三节 珠联璧合,旗开得胜破“围剿”

 第四节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五节 多谋善断,3万打败30万

第四章 瑞金,艰难的抗争

 第一节 赣南会议,毛泽东和朱德同受责难

 第二节 毛泽东受排挤,朱德处境亦艰难

 第三节 宁都之伤

 第四节 “朱毛”换成了“朱周”

第五章 群龙得首

 第一节 朱德与周恩来苦撑危局

 第二节 雄关帅魂,喇叭声咽

 第三节 遵义转折,群龙得首

 第四节 送朱总上火线

第六章 西陲血路挽巨澜

 第一节 朱毛共同维护党的路线

 第二节 朱德奉党中央之命钳制张国焘

 第三节 关键一票

 第四节 朱德把南下部队引上重新北上的道路

 第五节 毛泽东信赖朱总司令

 第六节 朱德临大节而不辱

第七章 共同指挥八路军敌后抗战

 第一节 国难当头,携手挥师抗战

 第二节 挥师抗日前线

 第三节 共同指挥敌后抗战

 第四节 近“朱”者赤,筹谋统一战线

 第五节 指挥华北反“摩擦”斗争

第八章 红都延安,朱德襄助毛泽东

 第一节 朱德暂回延安

 第二节 毛泽东要朱德留在延安

 第三节 共同领导延安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延安整风大洗礼

 第五节 “七大”之魂,朱德盛赞毛泽东

第九章 运筹帷幄大决战

 第一节 朱德赞成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第二节 毛泽东为朱德祝寿朱德为毛泽东的安危担忧

 第三节 马背后上江山

 第四节 共筹战略大决战

第十章 百年梦想:领导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

 第一节 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

 第二节 力争和平,不怕战争

 第三节 要大力发展空军力量

 第四节 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

 第五节 培养德才兼备的军事人才

 第六节 自力更生,努力发展新中国的国防工业

 第七节 毛泽东为总司令授衔

第十一章 共铸新中国辉煌

 第一节 朱德任新中国第一位中央纪委书记

 第二节 批判高岗

 第三节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节 庐山会议风波

第十二章 战友情深

 第一节 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第二节 朱德遭攻击,毛泽东:我是要保他的

 第三节 战友情深

 第四节 巨星共陨落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誓承受帝位,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决定在1916年元旦举行中华帝国皇帝的登基大典。

12月19日,蔡锷到达昆明,会商讨袁大计,决定成立护国军。蔡锷给朱德写了亲笔信,告诉他12月25日将在昆明宣布起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

朱德接信后,当即率部从滇南边疆返回昆明,参加蔡锷领导的讨袁护国战争,担任滇军步兵第十团团长,继而朱德所部被编为第三梯团第六支队。1916年元旦,朱德参加护国军在昆明举行的讨袁誓师大会,大会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叛国称帝”等十大罪状。1月22日,朱德率领第六支队,以每日八九十里甚至一百多里的速度赶往前线。

朱德支队在2月15日行至长宁时,接到总司令蔡锷的紧急命令;纳溪战况异常激烈,必须加速前进。接令后,朱德率部火速前往,于17时赶到纳溪,当即投入战斗,进入纳溪城东的最高点棉花坡阵地,经过连续4天的拼杀,取得初步胜利。

在棉花坡阵地上,蔡锷任命朱德接任第三支队指挥,率部坚守阵地,在北洋军发动的无数次凶悍的攻势面前,屹立不动,与敌人进行了16昼夜的浴血奋战。在这次战役中,朱德采取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猛攻急迫、速战速决的战术,打得北洋军溃不成军,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赫赫有名的滇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中开始扬名四海的,朱德的名字从此威震敌胆。

在整个护国战争中,朱德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很多次当前线面临崩溃的危险时,朱德率领的部队一赶到,就会化险为夷,往往还能反败为胜,从而使他成为远近驰名的滇军名将。

3月17日,蔡锷根据全国风起云涌的反袁形势,决定对泸州发动第二次进攻。朱德、金汉鼎支队是反攻的主力。朱德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发动进攻前夕,蔡锷主持召开战前会议,讲解作战意图,决定用一部分兵力在正面配合,主力则从侧背进攻。并告诫朱德一定要多留预备队。朱德一一牢记在心。

3月18日拂晓前,朱德支队按照预定计划分三路出发,他亲自率炮队、机枪队向北洋军左侧白花坎进攻。在这场恶战中,朱德在第一线亲自指挥,他的衣帽被纷飞的弹片打烂,坐骑被打死。朱德毫无畏惧,率部英勇奋战,经过5天激战,连续突破北洋军几道坚固设防的阵地,直插离泸州只有十几里的南寿山附近。这时,传来消息说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护国军的进攻以胜利告终。

护国战争结束后,朱德改任云南陆军第二军第十三旅第二十五团团长。

但是,战争的胜利没有如朱德原来所期望的那样使中国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1917年夏季,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舞台又掀起新的波澜。6月,张勋在北京复辟,不久,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而在四川,滇、川、黔军三方因争夺四川督军职位展开军阀混战,率部驻军南溪的朱德,被唐继尧委任为靖国军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卷入这场不明不白的军阀混战之中。

这场旷日持久而又缺乏明确政治目标的战事,使朱德深深感到困惑,但作为一个军人,朱德只有服从命令,带领他的部队在无休止的内战中继续冲杀。1919年春,在四川自贡自流井召开的第二军军官会议上,朱德提出“撤回部队,还政于民,川滇和解”的政治主张,并领衔和金汉鼎等联合致电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但唐一意孤行,置之不理。

3月间,朱德奉命移防泸州,任靖国军第二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同时兼任泸州城防司令,从频繁的战事中暂时得到解脱。他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罪恶的生活,痛恨那些借“护法”之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的军阀们。回到泸州城,他脱下军装,穿起长袍马褂,开始读书、作诗,并与当地文人学士切磋诗文,吟诗唱和。但是,仍然摆脱不了残酷的现实,他“陷入了一种怀疑和苦闷状态,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史沫特莱写道:“他投身戎行,原想为他的国家的解放寻找一条道路,混战十几年,这一理想竟告烟消云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大潮,使朱德从中看到希望之所在,感到有必要学习苏俄的新式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从头进行革命。于是,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冲出封建主义的氛围,准备到国外寻找革命的方法和出路,看看国外怎样维护它们的独立。可是一年过去了,朱德为照顾家庭一直没能成行。

丰厚的物质生活无法改变朱德精神上的苦恼。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努力寻找着出路却又找不到,他希望摆脱军阀间争权夺利的涡流,却又无力自拔。史沫特莱写道:“这时期,朱德在政治上表现出一个分裂的人格:外表上是卷入军阀混战的一员,但在内心总认为自己是五四运动的追随者,在家里的学习小组上继续讨论新思想。”

“谈到他在这一段时期的生活,朱德感到很别扭。这是一个充满了屈辱和犯罪的时期,他开始抽鸦片了。抽鸦片在那时候的军官之中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朱德在此之前,不曾有这一嗜好。现在,他卧在鸦片烟榻上,身边放着烟枪和烟灯,一边抽烟,一边和他的朋友、参议孙炳文聊天。孙炳文试图劝说朱德戒烟,但未成功。他告诉孙炳文说,他愿意把烟戒掉,到国外去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也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他不停地谈论,不停地抽烟,避免和家人见面,也不关心他的军务。”

1920年夏,战事频频的四川,又掀起了新的波澜,血的内战又重新开始,“云南小皇帝”唐继尧以四川督军熊克武阻挠北阀为名,联合与熊克武有矛盾的吕超、杨庶堪等,再次在四川挑起战火,朱德也被卷进这场混战中,结果滇军战败。P19-21

序言

“朱毛”,一个植根于历史深处的伟大称谓,一个伟大的结合!

毛泽东和朱德,休戚与共,珠联璧合。

毛泽东和朱德,都是现代中国历史造就的杰出的世界伟人。他们是人民军队的统帅和灵魂,共同指挥了史诗般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以弱军战胜强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其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作战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取得胜利之辉煌,概属中外战争历史所罕见。

而毛泽东与朱德的交往和友谊,历时整整半个世纪,这种同志情感、战友情谊经历了诸多血与火、胜利与失败、曲折与辉煌的严峻考验,形成了“朱毛”这样一个根植于历史深处的伟大称谓;他们的人生交往蕴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为深沉的精神魅力和高雅神韵,他们的交往充满传奇色彩,构成一个个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的“神话”故事,他们用心血、智慧、人格和胆识耸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丰碑。

“朱毛”不可分。没有朱德,就没有毛泽东;没有毛泽东,也就没有朱德。历史将这两位历史巨人推向中国现代军政舞台的风口浪尖,并把他们铸造成中国民族的红色领袖、威震世界的大军事家。朱德朴实率直,具有超人的军事才能,他对毛泽东非常佩服,在他的眼里,毛泽东是一位真正的思想家;而在毛泽东的眼里,朱德则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家。毛泽东显示着他的军事智慧、政治智慧和战略智慧,能及时从政治方向和战略上提出问题,善于制定宏观战略,而把具体的战术行动交给朱德。两人都以为找到了知己,成为最理想的合作者。人称:“毛是脑,朱是胆。”红军有脑有胆,将来稳打天下。他们创立的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他们创建的根据地被称为“朱德、毛泽东式”根据地,他们的建军经验,他们实行的战略战术被称为“朱毛战争经验与行动规范”。他们两个,被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称为“孪生天才”。美国著名记者尼姆·韦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评价道:“毛泽东是智慧,是理论家,是‘主席’。朱德是心脏,是军队,以全部的才能看,是一位人民的领袖,人类物质的领袖。”他们“是一个整体的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

井冈山时期,“朱毛”二字在红四军中就曾写为一个字;长征途中,朱德面对张国焘要他反对毛泽东的恫吓,义正词严地说:“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却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直到晚年,毛泽东仍时常提起“朱毛”的称呼。他对朱德说,你是朱,我是毛,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毛泽东称赞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是“人民的光荣”。朱德说“毛主席是我跟过的领袖中最好的一个领袖”。

毛泽东和朱德,珠联璧合,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历程中,运筹帷幄,休戚与共,血乳交融,密切配合,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党代表;一个是总司令,一个是总政治委员,堪称一对黄金搭档,为后人提供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成就事业的光辉典范。

“朱毛”的历史,是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缩影,他们的伟大人格、丰功伟绩、杰出思想哺育了整整一代人,并将继续影响中国的未来。

“朱毛”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