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这本《发现孩子》由著名家教畅销书作家成墨初、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芮青蓝联手打造,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经典、最展现原著精华,最中国本土化、最高可读性的最新蒙台梭利作品译本。本书介绍了了解和爱孩子的方法,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展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发现孩子/蒙台梭利教育经典作品 |
分类 | |
作者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
出版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这本《发现孩子》由著名家教畅销书作家成墨初、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芮青蓝联手打造,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经典、最展现原著精华,最中国本土化、最高可读性的最新蒙台梭利作品译本。本书介绍了了解和爱孩子的方法,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展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等。 内容推荐 风靡全球的蒙氏教育的经典著作,被译为37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近百年。在众多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介绍中,只有阅读蒙氏原著,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法,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灵活应用。 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这本《发现孩子》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感官训练,如何开发孩子在阅读、书写、语言等方面的潜质,如何通过音乐、美术等方式影响儿童,以及如何让孩子获得自由等,讲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发现孩子》中通过许多生动的细节和例子,让全书传达着这样的观念: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做出反应,去学习,并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要了解儿童的特性,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目录 Part 1 了解儿童的困境 第1章 受到成人压制的儿童 第2章 新生儿的诞生 新生儿面临的生命难关 了解和呵护新生儿 Part 2 儿童的自我创造 第3章 精神胚胎 婴儿是一个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需要良好的环境 第4章 有吸收性心智的本质 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成长是分阶段的 第5章 心灵的建构 儿童的心灵如何建构 母爱应回归自然 第6章 儿童的行为能力 生命体的形成 儿童具有无限潜能 第7章 3岁的孩子 3岁孩子借助环境创造自我 给3岁孩子适宜的环境 不要随意干预孩子 Part 3 解放孩子的教育法 第8章 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给孩子创设“人类生活的实验室” 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由工作 教育者要退居幕后 第9章 给孩子自由 给孩子自由 科学地对待婴儿 第10章 儿童的公民权利 儿童是劳动阶层 儿童的公民权利 第11章 如何接受进入这个世界的婴儿 儿童期望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不要随意侵犯孩子 第12章 爱的导师 第13章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去除不适宜的干预和指导 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第14章 新时代的老师 教师要给孩子以正确示范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自流 第15章 成人和儿童 教育中的“问题” 成人是教育问题的祸首 如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第16章 家庭中的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父母错误做法的后果 家庭教育的原则 Part 4 心灵教育的关键内容 第17章 培养孩子稳定的注意力 给孩子满足其需要的外部刺激 孩子依靠内部力量集中注意 给孩子需要的精神营养 第18章 对儿童进行意志教育 意志体现在行动中 在活动中训练儿童的意志 意志品质是个性和谐的基础 不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孩子 对孩子的意志进行不懈的训练 第19章 智力教育 智力是揭示儿童成长秘密的关键 通过感觉训练让孩子学会区分 智力发育的特征 对事物进行辨别和归纳 从事物中抽取主要特征 智力的进步是高层次的快乐 “沉思”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第20章 天才的秘密 天才有区分事实的高能力 让孩子沐浴智慧之光 第21章 想象力的培养 现实是想象的基础 创造性的伟大工作 不要阻止儿童的创造性想象 不以轻信为基础培养孩子的想象 用事实的经验丰富孩子的想象 第22章 儿童的道德培养 儿童与父母间的“斗争” 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 道德感教育 美的感知让儿童走向完善 后 记 试读章节 第1章 受到成人压制的儿童 用我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通过详细而又深刻的观察发现孩子们身上那些未曾被发现过的心灵特质,而总结出的一套教育方法。 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孩子的很多特点和规律,但其实孩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他们中还有许多未知的潜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基于以上对孩子的认识,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未知的特点和规律,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权利,我们决定采取直接的拯救孩子的教育行动。 蒙台梭利学校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在这里,孩子曾经被压抑的心灵可以获得释放,能够真正地表现自我。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也跟当下的儿童教育理念有所区别。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应该认真地去反省以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而且要学会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来。 在我们面前,孩子展露出来的是他们没有觉察到的心智。孩子在面对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倾向,也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没有研究过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觉得孩子会喜欢玩具,其实他们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他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也不是很大,但对我们的教具操作却颇有兴趣。 孩子希望能够挣脱大人对他们的严格控制,去亲手实践每一件事。除非孩子真的需要大人的帮忙,不然孩子是极不情愿让大人插手自己的事情的。 孩子认真、专注地把精力投入到他们所做的事情中,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情是很令人吃惊的。 这种自发性显然是从孩子的内心流露出来的。他们以前很可能是因为成人的不当干预与管教,让自己的内心受到了长期的打压。 成人总是觉得自己所完成的事情会比孩子完成的事情更好,因此总是把自己固有的那套行为模式强行加到孩子身上。 他们以为自己用了正确的方式来教导孩子,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还强行要求孩子接受他们的管教,以此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构思放弃掉。 在世界各地甚至文化习俗差异极大的国家,蒙台梭利教育法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此现在在世界各地几乎都能见到蒙台梭利学校。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很多地方都受到推崇,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孩子跟成人之间的冲突对抗关系是一种全球都存在的现象。 从降生到世上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受到了成人的强行压制。最可怕的是,人们竟然对这种行为没有丝毫察觉。 虽然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先进开化的社会上,可是孩子跟成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因为那些复杂的社会规矩和教义,以及对孩子的约束和限制,变得更加恶化。 在成人的严格控制下,孩子的大部分需求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孩子的要求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只有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孩子以后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精神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弱小的孩子总是被力量强大的成人压制着,不仅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而且还不得不去适应一个对他来说很不利的生活环境。产生这一切的原因是成人过于天真地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在帮助孩子适应社会。 大多数的教育活动都采取了命令式的方式,有的甚至是暴力式的方法,以强迫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 这样的教育方法在无形中否定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让孩子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孩子的身心亦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成人对孩子的权威态度在家庭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学校里,这种强权教育也很普遍。学校用一系列的强权行为迫使孩子提早进入成人的世界,然而这种教育的目的也只是想让孩子尽早学会配合成人的生活而已。 在学校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强制性的行为规定,都跟孩子原本应该过上的自由生活严重不符,使得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很无趣、很痛苦。 学校和家庭中采取的这种强权式管教方式,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根本是一种不合理甚至野蛮的压制。 在这种不合理的压制下,孩子发出的求救声,也从未引起成人的重视。孩子希望成人能够听听他们的想法,可是成人却熟视无睹,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一再受挫。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不再愿意听从成人的建议,甚至变得不爱惜自己,任凭着自己的性子做出具有伤害性的行为。 自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哲学理论和道德准则都是以成人为中心的,而那些和孩子有关的问题却被忽略了。 孩子是一个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也有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所具有的个别需要,他们需要成人去了解,去发现。 翻开书籍,可以看到有关孩子的研究记录仍然是一片空白,我们很希望能够把这一页空白写满。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孩子幸福,就要采取人道的做法,建立起一个没有压迫的学习成长环境。当然,这个环境要适合孩子的性格,能够让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想要推行一项教育制度,就要先创造一个能够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 这个环境,要能很好地保护孩子,要像暴风雨中的避风港湾一样,成为能够寄托孩子心灵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愉快、健康的成长。 P2-5 序言 一场教育的灵魂洗礼 历时两年半,终于完成了这套蒙台梭利教育丛书的编译,在编译丛书的这段时间,我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成长和蜕变,完成了一场教育的灵魂洗礼。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能够影响我们自己的一生、影响我们的孩子一生,能够影响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状态,甚至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类。 这样说,我认为,并不夸张。在我看来,蒙台梭利的著作是一席教育思想和人性观念的盛宴,她的教育思想绽放着生命的美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恩泽了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使他们展现出许多令人惊叹的人性之美,诸如专注、耐心、体谅他人、求知欲旺盛,表现出各种美的、善的特性。 这不能不归功于蒙台梭利丰富、深邃且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她从生命与人性的角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和教育的本质,带给了我们振聋发聩的观念的冲击。 从教的多年里,每次阅读蒙台梭利的著作,都会给我的精神和灵魂以洗礼,让我对教育、对生命都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为了编著这套丛书,我更是对蒙台梭利原著进行了多次阅读,每次阅读依然会带给我来自生命的体悟和感动。 蒙台梭利教育是真正尊重人本身、尊重生命本身的教育,它从根本上指出了我们在教育上的顽疾的病根。 由此,我对这位教育家充满了敬意,甚至是敬畏。因为她的教育思想,不仅给我进行教育工作以更深、更积极的启迪,也给我自己的生命成长以更多启发。 当今现实中的教育,在儿童身上附加了太多外在的、无关儿童自身生命的东西,诸如优异的成绩,诸如父母功利的目标,诸如升学率,诸如教师、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等等,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身、关注孩子的精神生命成长。 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了生命、远离了孩子的精神成长,这必然带给孩子很多痛苦,压抑孩子的巨大潜能。 这些做法都是在摧残孩子的精神生命,忽视孩子自身的内在需求,压制孩子生命自然的呼吸,在孩子身上加上了种种身体的、心灵的、有形的、无形的枷锁。 这些做法的自然后果,就是使得孩子的发展与我们的期望南辕北辙。这也正是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根源。 不管是教师还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人一直在犯着许多错误却不自知,这自然带给我们自己也带给我们的孩子诸多痛苦,带给我们的教育重重障碍,让我们和孩子之间产生更多对立和冲突。 而蒙台梭利教育法指出了我们和孩子的痛苦的根本所在,让我们成人对于儿童的无知和骄傲无所遁形,却也给了我们一剂医治儿童教育病痛的良药。 真正的教育要帮助孩子生命的成长,我们必须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身,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并真正帮助孩子的生命成长。 如果我们以尊重孩子的生命本身进行教育,那些教育上的病痛、那些成人与孩子间的冲突以及孩子的种种问题,相信就会自然消失。 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真正进行一场教育观念的内在革命,发掘自我的盲点,唤醒我们内心的麻木和无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对于孩子的真正的爱,真正去了解儿童的生命成长,并给予其正确的帮助。 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孩子才有前途,我们的家庭才更多幸福,我们的社会才更多美好。 成墨初 后记 蒙氏教育是唯一超越国家、种族、宗教差异并在全球普及推广的教育理念和系统教育方法。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了整个20世纪,蒙氏教育法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方法,对中国父母的传统教育观念而言尤其具有颠覆性和启发性,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 蒙台梭利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之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实用价值。 蒙台梭利的教育作品,一直是中国家教市场上的畅销和常销品种,销量一直都持续稳定、非常可观。因为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已经普遍深入人心,所以这些教育法的版本虽然多,但其销量都远远超越普通同类著作,优秀的版本甚至成为了市场常青树。 但这些版本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艰涩难懂:因为翻译或者东西方国情差异问题,很多内容构成了阅读障碍; 二是无重点无条理:一种观点反复说,雷同观点重复说,逻辑大多很混乱: 三是可读性不够:很多都是大段大段的艰涩理论: 四是质量差:良莠不齐,甚至有的粗制滥造。 针对市场上已经存在版本的问题,我决心打造一套更完美的《蒙台梭利教育经典作品》系列,目的是弥补现有版本的种种缺点,打造精品,更好地为中国家长服务。 为了保证这套新版蒙氏作品的质量,我特邀教育学硕士、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芮青蓝老师一起参与进来。芮青蓝老师研究和实践蒙氏教育多年,具有很多独到的体验和心得,她的参与有效保障了本套系列丛书能够准确传递原著精髓,成为目前国内最权威、最能展现原著精华、最中国本土化、最高可读性的蒙台梭利作品的经典译本。 在本书编译过程中,还得到很多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是李彦芳、朱德德、袁梦、李秀丽、张灿、烟爱民、赵光玲、李小林、张欢、李甜凤、王亚军、张振刚、游红云、张江江、张振雷、赵学峰、赵光金、李风云、赵静静等,在此向他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因受经验、能力、时间所限,书中可能存在着诸多不当之处。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及业内人士给予批评指正。欢迎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及读者朋友在看过此书后,能够多提一些宝贵的观点和建议。我非常愿意与读者朋友共同更深入、广泛地探讨教育的问题,以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成墨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