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编写,而且企业人员与学校人员数量按1:1配备,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4人,高级讲师3人,讲师2人。本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把同类内容划为一个项目,而每一个项目中又分若干个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要求学生进行技术测量实践活动。每个项目都有项目学习目标,每个任务有任务目标。本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为主、够用为度,每个任务中的理论知识为完成实践任务服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是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落实《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方法(试行)》和河南省政府关于促进校企双方“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精神,由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校企合作精品教材。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采用项目、任务形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线性尺寸的测量、形状误差的测量、方向误差的测量、位置误差的测量、跳动误差的测量、轮廓误差的测量、表面结构参数误差的测量及螺纹的测量8个项目。本书以工作过程为纽带,遵从学生认知;以职业活动为基础,重构教学体系;以学习任务为引导,选材源于实际;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营造仿真环境。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机电类、农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岗位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