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艾滋病的艾欣毕斯维(Joan Ahimbisibwe)住在乌干达的坎帕拉村(Kampala),育有三名子女,最近刚买了一只小猪。艾欣毕斯维从小到大,每天的生活费大概都不到一美元,这当然不够喂饱全家,也不够让孩子穿制服上学,当然更不可能投入赚钱的养猪行业。所幸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名女性——乔丹(Ginny Jordan)与威克菲德(Torkin Wakefield),创立了非营利事业“生命之珠”(BeadforLife),在私人派对与网络上贩卖珠子,艾欣毕斯维因而能够和村里的一群妇女利用回收的杂志纸张制作珠子。从此艾欣毕斯维一天可以赚五、六美元,相当于乌干达一个警察的收入。
经济稳定了,艾欣毕斯维便存钱买猪,养大后卖掉,赚了一笔钱。她利用这笔钱让全家搬到一间店面,还有床垫可睡,相较于原来席地而睡的泥屋好太多了。她在那间店面卖菜卖糖,赚的钱更多了。艾欣毕斯维的女儿现在读私立的住宿学校,这表示她的命运已完全改变,很有机会摆脱非洲穷人的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女性崛起的故事,也是女性相互帮助的例证。最重要的,这充分突显出二十一世纪女性的经济解放,且解放的速度之快与范围之广都是历史罕见的。
一、像牵牛花般向上挺升的过程:女性从摆脱依赖到掌控权力
环顾全世界,从乌干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到欧盟、美国这类经济大国,女性终于开始掌控自己与家庭的经济命运。试以三十八岁的伍德(Sara Wood)为例,她成长于美国南部,父亲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农人,家境并不富裕。家中有五名子女,其中一个儿子早夭。伍德在家乡并没有看到什么发展机会,当地很多女孩都是高中一毕业就结婚,早早怀孕。伍德没见过任何高收入的女性,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环绕着孩子,完全仰赖丈夫过活。但伍德现在的收入之高是她从未梦想过的,在欧美拥有多处房产,养育两名子女,丈夫的收入还不及她的三分之一。
她能逃脱狭隘的小镇生活,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突然出现哪个白马王子将她带回他的城堡。伍德能闯出一番人生,是因为她能在市场上展现才能,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她的经历也是二十一世纪女性经济解放的明证。
再举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例子,佛莱明(Anne Fleming)住在爱尔兰的利麦立克郡(Limerick),当时很多人被裁员,他们闲来没事就是喝啤酒,没有人期待自己能发财,更遑论像她这样的小女孩。佛莱明认识的女性都是全职妈妈,职业妇女不是老师就是护士。但今天的佛莱明住在都柏林,是爱尔兰某大投资公司的高级金融顾问,谈的都是几十亿美元的大案子。她开宝马敞篷车,存款已足够退休过舒适的生活。她希望有一天可以结婚,但并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倒是有些担忧找不到能和她匹配的男性。
如果她早生个十年,恐怕未必能有这样的发展,甚至可能完全想象不到这样的未来。早生十年,她能读到MBA,然后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吗?她会想到进入金融业吗?即使有想到,市场上能有她的位置吗?
财富并不等于成功,如果我主张两者可以划上等号,那就未免太肤浅了。我要谈的是经济解放——谈全球的女性如何因经济力提升而能独立自主,改变世界的权力平衡,从家庭开始,延伸到职场,最后影响整个社会。
二十一世纪的这个新现象,恰与人类其他领域的大跃进同步发生——包括女性的许多重要进步,例如能够拥有财产、能够投票、离开不幸福的婚姻、接受更高的教育、掌控生育的决定。与这些发展相比,目前正在发生的事可说是更大的突破。上述基本权利就像牵牛花互相交缠向上挺升,只为了让这新生的花朵可以开得更高。若没有前面的过程,就不会有这最灿烂的一刻,前面的每一步似乎都是为了一个最高的目标:让女性摆脱依赖,真正掌控权力,从而有机会影响这个世界。这不是女性主义的论证,只是陈述事实与历史,铺陈过去千百年发展下来的合理结果。自有历史以来,女性基本上不过是在男性主宰的世界里扮演次等公民——这样说并不夸张。但我可以大胆地说:女性的地位正在改变,这不是在表达某种意识形态,而是我们正在见证的事实。自给自足与受教育的女性正以累进的速度增加,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女性开始掌控经济实力,若说这是正在飞腾前进的历史,应该是再贴切不过了。
1. 善用女才力有助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直到几年之前,一般观念似乎都认为:女性大量进入职场的主要意义是代表社会正义的胜利。直到最近,大家才看清楚女性的成就其实是建立在更重要的基础上,亦即唯有当女性参与经济贡献并充分发挥潜力,才可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全发展。两性掌控同等经济力的新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不只因为如此才符合公平正义,更因为这是人类经济繁荣之所系。未来数十年,能够善用女性经济力的国家才能胜出,其余的国家必将被远远抛在后面。P5-7
女性影响力之所以值得重视,并不是因为女性购买能力或是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是女性成为人类文明社会工程的关键力量。女性有能力主导(而且正在实践)人类发展的愿景。
——台湾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刘维公
感谢我们出生的年代和地方,重男轻女的心态渐渐改变,女性朋友可以选择家庭以外的工作发展,充分展现自我才能。不论是在职场上或是家庭里,跳脱女性被限定的框架,逐渐展露才华与影响力。
——柏瑞投顾董事长杨智雅
女性影响力崛起的意义不在于女性所能获致的成就,而在于它对现时社会既有性别思维、权力结构、资源分配的重整与组构,以及所指的另一种社会氛围:一个跨越性别,才能与梦想得以恣意施展、实践的世界。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盛治仁
迪特瓦和拉森向我们展示了女性正如何获得力量和影响力,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大开眼界,鼓舞人心。
——美国前劳工部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B.雷奇
这本书谈的是女性的崛起,以及女性的等待。在乌干达,艾欣毕斯维的女儿能否进一步摆脱贫穷?摩洛哥的奇拉能否争取到国际商学院的奖学金?哈吉的事业能否扩展成为国际品牌?如果可以,她是否能在赚钱之余,同时促进女性地位的提升?
一场权力转移正在发生,但转移的速度与每个人的作为有关。当女性的经济力全然释放出来,全世界都等着看后续发展。女性要如何运用手中的力量?你又要如何运用你的力量?
此时此刻你就可以加速权力转移。你可以造访我们的网站www.1ufluerice—book.conl,然后链接到博客与其他网站。里面会介绍美国与全世界有哪些组织正在致力解放女性的经济力,也会告诉你,如何轻松地贡献你的金钱或构想。我们当然也会共襄盛举,将本书版权所得的1%捐给这些组织。
以下再提供几点建议,告诉读者如何促进经济力的转移:
1.培养各年龄层的女性应具备的理财知识、教育程度与专业知识。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不够,不妨接受相关的训练,同时要鼓励你的子女学习理财规划。
2.支持带薪家庭假、带薪病假,以及其他对家庭友善的职场政策。除了投票支持这类政策,还要在职场上要求这些福利。如果你希望随时了解相关政策的最新讯息,可查询家庭与工作学会。
3.坚持主张优质平价的育儿资源是家庭议题,而不是女性议题。加入“妈妈站起来”组织,他们会告诉你,可通过哪些具体(且简单好玩)的行动,争取更多的育儿资源(以及此处列出的许多议题)。
4.参选公职,或支持参选的女性。捐款给“支持四十岁以下女性参选组织”。如果你支持堕胎,可加入“爱蜜莉名单”;如果你反对堕胎,则可加入“安东尼名单”。如果你有兴趣参选,可参加竞选训练课程,如美国崛起、白宫计划基金会、耶鲁大学的女性竞选学校。
5.购物时,请选择支付女性公平薪资的产品。节庆或一般礼品,可从下列来源购买:爱心园、相关网站worldofgood.com、万村会、购物支持难民重建与工作组织,或其他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当你要向美国大型零售商购买前,先上网查询他们的社会责任政策(只花五分钟,你会感觉安心很多)。另外,可通过下列两个来源多了解公平交易:公平贸易资源网,或公平贸易联盟。
6.投资那些帮助女性自助的企业与组织。请支持本书提到的组织,如爱心园发展组织、聪明人基金。或者,你也可找出你最喜欢的组织,例如通过Kiva.org提供小额借款给全世界各地的女性;通过“生命之珠”(支持女性艺匠);通过国际小母牛组织(HelferIternational为贫困的小区居民提供家畜、播种与农耕培训)。协助女性的团体有千百个.这里只是列举一二:让你的钱也发挥一分力量吧。
7.教育年轻女性。有些组织致力培养年轻女性进入职场、大学,或鼓励她们进入数理领域,你也可以支持或参与。你不妨从以下组织着手:青少年女性发展中心(Gir]s Inc)、女童军(Girl Scouts)、美国大哥哥大姐姐组织(Big Brothers/Big Sisters Of Amerlca).或者通过你的专业组织,创立类似的计划。
8.争取男性的支持。鼓励你的丈夫、兄弟、儿子、男性员工与同仁请育婴假、采取弹性工时,并游说争取改革。切记,“两性都适合”的世界,才能让每个人都是赢家,请提醒你周遭的男性别忘了这一点。
9.鼓励你的企业、小区与国家,支持掌权的女性。别忘了,真正成功的企业与国家都有一个共通点:能够让最优秀的两性人才发挥所长。
10.广为宣扬。通过博客、Twitter与口耳相传,宣扬帮助女性自助的观念、计划与作为。本书做了很多讨论,但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相关讯息。请将你的故事或你认为很好的做法,通过我们的网站与大家分享,你也可以将你在这里学到的一切,在你的网站与别人分享。我们可以一起将点连成线,加速权力转移,在每个地方推动所有可能的改革。
女性经济力的提升,女性与男性不同的使用金钱的方式,女性互帮互助的传统,让女性有能力改写商业、职场;而女性在经济领域的更多参与,也在重塑家庭的形态;对政治的参与,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则亦在改变世界的权力平衡。
《女性影响力》作者美国知名人口学家、企业家马蒂·迪特瓦,美国获奖记者克莉丝汀·拉森,这两位有影响力的女性,用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清晰而深入的分析,《女性影响力》揭示的是女性平权运动到现在的成果,和将会迈入女性影响力世纪的未来。
女性是创造力,女性是购买力,女性是崭新的视角,互惠的力量。
无数女性正在改写职场、重塑家庭、影响世界,
你,不应忽视自己的力量!
直到150多年前,美国法律还规定女性结婚后所有财产归丈夫所有。曾几何时,由女性自行决定何时或是否要生孩子简直是犯罪。哥伦比亚大学一直到1983年,才接受女性进大学就读。女性自身的抗争努力,上述财产、避孕、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联合起来使女生摆脱桎梏,也提供了让女性改变自身命运的工具——独立、知识及工作能力。
《女性影响力》作者美国知名人口学家、企业家马蒂·迪特瓦,美国获奖记者克莉丝汀·拉森,这两位有影响力的女性,用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清晰而深入的分析,揭示的是女性平权运动到现在的成果,和将会迈入女性影响力世纪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