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国四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衡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大自然给人的赐予有两种。一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明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自有人类以来,我们就向自然索取物质,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从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电气化、原子能。和这个物质开发相同步的是向自然进行的精神索取和艺术开掘。一棵树、一片石、一竿竹、一株兰,千百年来硬是那样地看不够、品不尽、说不完、画不厌。人类在还没有文字之前就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原始人就知道用彩石、贝壳制成项链、耳坠。从那时起,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一遍一遍、一代一代地观察自然,汲取自然,就有了山水文章、山水画卷,有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了姚鼐的《登泰山记》。人们向自然索取物质精神是两个相同步的过程,正是这两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支撑着两个文明的创造,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在云南看到过一块平光如镜的大理石,白色的底面上有黑色的图案,是一只猫,正伸出前爪去扑一只翻飞的蝴蝶,线条之清晰、神态之逼真,简直就是一幅人工的素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你想地层深处的岩浆在昼夜永无休止地滚动,里面有多少个点、多少条线、多少种色块,它们在运动中排列组合,一朝喷出地面凝为岩石就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再加上那地面上的水、空中的风,对着山石一下一下地切割,一遍一遍地打磨,这石头又会再变出多少图案,现出多少花纹。只这一块小小的石头就有如此多的文章,其他还有水,有树,有云雾、虹霓,有高山、大漠,有林海、雪原,所有这一切的组合搭配又将会有多少无穷的变化呢?就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本来任取一件乐器来独奏便够迷人的,更何况再把它们组合起来,那将创作出多少伟大的乐章!一位科学家说:把一只猫放在打字机上,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式作品。无穷的组合总会出现最佳的选择。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所包藏的因子无穷多,它每日每时不停地变,而且又拥有无尽的时间。这是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生命所无法企及的。且不要说单个的人,就是整个人类加起来也不过是它怀里的一个小宝宝。所以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又终于明白,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人类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一面索取,一面研究——研究这个神秘体是怎样不断地释放物质,释放美感,然后借此指导人工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我们在物质文明方面已经从与自然的相似中得益不浅。飞机与鸟相似,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与人的小腿骨相似,核裂变聚变与太阳这个大火球相似……在艺术创造中,人类也是在苦苦地向自然求着相似。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文与可胸有成竹,苏州园林浓缩山水,都是师法自然。我们经常把最好的东西称为“天然”、“天工”、“天衣无缝”。自然中永远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作品,谁能向自然求得一点相似,谁能摸住一点自然之脉,得到一点自然之灵,谁就是那个突然撞开了藏有维纳斯的山洞的顽皮牧童,他的作品,包括诗、词、文、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便有新意,有创造,就会突然跃上一个新的高峰。如李白、苏东坡、辛弃疾,当局把他们推出政界,推人山水,终日行无定所,穿行奔波,终于有机会叫他们撞开了某一个机关,文章就有了雄健之气。而王维、陶渊明隐居山中,终日与青松、黄菊相悟禅,文章便得了恬淡之神。大自然总是将它的艺术之灵传给那些最亲近它、最想和它求相通的人。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艺术家,大多数人对自然只是想求得一点精神的抚慰、一点艺术的享受,这时大自然也表现得一样慷慨。大自然塑造了人,就像画家画好了一幅画。不管这幅画是冷调还是热调,是单色还是多色,画家的胸中却是储着所有的调子、所有的颜色。如果你不满意这一幅,还可以求他修改调整。人是一团不稳定的矛盾:我们的性格有内向、外向;情绪有欢乐、忧伤;工作有紧张、松弛;事业有时春风得意,有时沉沙折戟;理想忽如旭日东升,忽又日暮途穷。幸亏人不是一张凝固的油画,老黑格尔的一大贡献就是在《精神现象学》中揭示了人的这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辩证关系。所以,当我们对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满意时,就可以跳到大自然中去打一个滚。就像山坡上的一头牛犊,在微风中撒一阵欢,跑到泉边喝几口水,再斜着身子到石头上蹭几下痒。细想,我们这一生要在大自然中作多少次的调整、多少次的治疗,要作多少次环境的转换与心灵的补给呢?泰山之雄可使懦夫顿生豪勇,武夷之秀可使宦臣顿生归心。大江东去让人不由追慕英雄伟业,杨柳依依却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说处世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其实他还少说了一面,以自然为镜可调身心。

(2004年11月)

(按:本书所选文章均注明了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发表时有的标题或文字作了修改。)

P2-4

目录

美丽中国

 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冬日香山

 晋祠

 草原八月末

 清凉世界五台山

 壶口瀑布记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长岛读海

 吴县四柏

 武当山,人与神的杰作

 雨中明月山

 石河子秋色

 天池绿雪

 那青海湖边的蘑菇香

 冬季到云南去看海

 永远的桂林

文化中国

 说经典

 美是什么

 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教材的力量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心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解读

 永恒的岳阳楼

 ——《岳阳楼记》解读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解读

 梁思成落户大同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百年明镜季羡老

不忘前贤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

 这思考的窑洞

 周恩来的普世价值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纪念彭德怀诞辰110周年

 清贫之碑

 ——读《清贫》

 朱镕基不修传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青山不老

还忧国事

 让形式不再只是形式

 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

 警惕学习的异化

 说文风

 说官德

 居官无官官之事

 就取消北戴河暑期办公给党中央的一封信

 大干部最要戒小私

 干部何必展示才艺

 老百姓怎么看政治

 假奶粉拷问真道德

 一把跪着接过的钥匙

 官员答记者问的14个“不要”

 房高不要超过树高

 对国家领导人不应称爷爷

 西柏坡赋

序言

爱国的理由

——关于爱国的几个问题

(一)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即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概莫能外。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生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辩争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她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唾弃。

(二)

理由既立,接下来便是爱什么,怎么爱,即爱国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依内容而论大致有三:一爱祖国河山;二爱祖国人民;三爱祖国文化。

一要爱祖国河山。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享受至尊、至敬的荣誉。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村里必为土地神换一次春联:“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祖国这片土地所承载、所养育的。主权、人民、事业、财富等都因国土而存在。希腊神话中,大力士安泰俄斯,其力量只源于土地,只要他不离开大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他战胜。中国古代皇城里专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要祭坛拜土。土即代表社稷。国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它的第一物质形态,是硬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土不存,国将不再。历来的侵略战争都是先侵城掠地,犯人国土。而战败国最大的屈辱就是割地赔款,是去国逃亡或在已沦陷的国土上做亡国奴。“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曲”何其凄凉。1937年起,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掠我大半个国土长达八年。抗日烈士吉鸿昌临刑前赋诗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祖国的土地岂容外人蹂躏?“还我河山”是古往今来一切爱国志士泣血而呼的口号;“爱我家乡”是一切爱国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共同呼唤。爱国首先就要爱河山、爱国土。要保卫她、维护她,让她更富饶、更美丽。许多游子,去国之时身边带一把祖国的土,阔别归来,不由得跪吻祖国的热土。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要热爱祖国的土地,这是我们生存的根基。

二要爱祖国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民的意志支持着国家的存在。一个爱国者首先要摆对个人和人民的位置。就是封建时代也强调民重君轻,进入资本主义更有了民本、民主意识。一国之中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百姓都是人民的一分子。对治国者来说,是人民之水推动着国家之舟。敬民爱民,按照民意来决策行事,就国运兴,国事盛,国势强;轻民贱民,逆民意专横妄为,就国运衰,国事败,国势弱。从这个意义上说,凡亲民爱民、治国有成的国君、总统、元首都是伟大的爱国者;而那些玩弄民意、轻贱民心,甚至置民于水火的人,都是误国盗国者,甚至是卖国者。遍观历史无不如此。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国度里的人都必须按照国中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没有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解放,没有人民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那些握有一点权力就作威作福、欺压人民、反人民的人,那些不顾人民利益暗售其奸、中饱私囊的人,都会为社会所唾弃,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每一个爱国者、每一位志士仁人,都把能为人民做一点贡献看做自己终生奋斗的职责。陈毅有诗:“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毛泽东将这一爱国思想提炼为精辟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虽然中外历史上曾对无数的帝王、元首喊过万岁,但只有“人民万岁”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人民的功臣”称号则是历史对爱国者的最高奖赏。

三要爱祖国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积累、所认同的精神准则。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一个国家可以是单民族也可以是多民族的,但只要几个民族在一个统一的国度里生活,就可因国家的影响力和长期的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民族群体。如我国有56个民族,又可统称一个中华民族。这样从文化上也就会分出此国与彼国的不同。就像人的基因遗传分出不同的肤色、体形,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传也会分出不同的信仰、好恶、精神、道德等标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她的儿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们看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还是年年要到陕北祭黄帝陵,到福建拜妈祖庙,在家里供关公,与子孙说岳飞,就是因为还有文化这条根、这个魂。一个中国人,当他离乡背井在国外时,当他暂时离开祖国人民时,他仍感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假如他不认识祖国的文字,不知道祖国的历史,已没有本民族的习俗,那么他纵然还是黑发黄肤也不能再算是一个中国人了。因为他精神世界中的这条文化之根已被彻底拔掉。所以历史上一切侵略者在攻城略地之后接着便是同化人家的文化。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就是写普鲁士侵入法国,从次日起学校里将不能再用法语上课。日本人一占领东北就强制推行日语,企图从根子上奴化下一代,让你几代之后竟不知自己是何人种。爱国须爱祖国的文化,因为这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国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一个无根、无本、无魂的人是多么可怜!他不但身体漂泊无定,就是灵魂也无处归宿。所以爱国,一要爱祖国的河山土地,二要爱祖国的人民,三要爱祖国的文化。有这三样,就是一个赤子,就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血、有种、有志的人。

(三)

明白了爱国的含义,我们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爱心去实施这份爱意呢?概括起来有三,即忧国、救国和报国。

忧国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自从范仲淹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这句话就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座右铭。忧心,是一种责任,没有一定觉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不会心忧天下。这是因为:一者,国家离个人实在太远,一般人为柴米之事所扰,人情得失所缠,哪有心有力顾及国事。二者,平时治国赖良才重器、高官谋臣,一般也轮不到普通百姓去思考国事。三者,和平时期,国家正常运转,可忧之事并不突出。但正是平地惊雷、鹤立鸡群才显得不一般,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能有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去思考国家大事,这才是最可贵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种忧心是真正把国家挂在心上,忘不得,放不下,想得苦,思得深,不仅表现为深切的责任,更表现出惊人的才学和政治智慧,当遇有阻力时又表现出非凡的勇气。现代人中如马寅初,他在1957年中国人口还只有6亿时就提出要计划生育,却受到批判。他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古人中如辛弃疾流亡南渡后共生活了40年,南宋对他时用时弃,加起来只用了20多年,20多年间又调动了37次。但他还是不停地上书提建议,并以词抒忧愤。外国人中,如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在干满两任后发表演说绝不连任,以免为后人留下坏先例。还有1962年当我国经济困难,农村又正是“公社化”高潮时,陕西一个叫杨伟名的农民知识分子上书中央,要求退回到单干的生产关系。当时这实在“大逆不道”,他后来被迫自杀。但历史证明他们都忧之有理,他们的忧国文章成了历史的经典。以忧心来体现的爱国要靠理性的思考,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所以忧国之心多存在于知识分子中。这是一种先知先觉、大仁大智。

救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行动和牺牲精神。历史上每一次国家民族危亡之时,都会出现一批民族英雄,同时也会有汉奸、叛徒。国家危机当然首先考验着政府,但同时也考验每一个公民。这种时刻,救国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又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时,无论哪个党派、哪个人,只有高举救国的旗帜,才能顺民心、得民意,才能得天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领导全民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民众的认识和拥护的,终于战胜国民党,创建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个人可立成英雄,扬名于世;也可立成汉奸,遗臭万年。周作人,本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可惜后来当了汉奸。千百年来,岳飞和秦桧已经成为爱国者和卖国者的代名词,分别代表忠奸的形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凡当时为民族、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都是爱国的,他们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并不会因现在的时势不同而失去光辉。所以苏武、辛弃疾、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仍然受到今人的崇拜。爱国精神正是在这种传承中才得以发扬。同样我们也尊敬如华盛顿、邱吉尔等一切其他民族的爱国者。那些不妨碍别国和他民族的利益,为本国本民族利益奋斗的人永远是高尚的。

报国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心,是尽心尽力的付出和奉献。一个人可能生不逢时,不能出现在救国的战场,也可能智力不够高,没有更有效的治国良策,但却可以时时处处尽到报国之心。他可以将自己力所能做的事全部联系到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上去。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尽职报国的爱国者。他在世时,甚至他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于他又有何碍?他静静地为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件大事,造出了原子弹,让民族“直起了腰”。袁隆平也是一个尽职报国的爱国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野上、在稻田里奋斗。他的优质杂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报国心是一份平常心,就像在父母面前的一份孝心,是不要特意表现,但要时时准备、事事尽心的。当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时,国家就会格外强盛,民族就会格外兴旺。

忧国、救国、报国是我们在不同形势下所表现的爱国方式。少先队有一句口号:时刻准备着。对一个爱国者来讲,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为国效力,为国献身。他的每一缕思考、每一次行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在化作对祖国的奉献。

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内容推荐

梁衡所著的《爱国四章》紧紧围绕着“爱国”的主题,分为美丽中国、文化中国、不忘前贤、还忧国事四个部分,选取了著名学者、作家梁衡先生几十篇散文,包括其经典之作及最新力作。

《爱国四章》不管描述名山大川,还是抒写人物事理,不管谈及历史,还是讲述现实,不管赞颂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还是弘扬普通民众的崇高人格,都饱含深情,浸透了朴素而又强烈的爱国感情。

文字或典雅或朴实,或严肃或轻松,或古意盎然或现代明快,极具艺术性和可读性。

编辑推荐

为迎接建国65周年,《爱国四章》从美丽中国、文化中国、不忘前贤、还忧国事四个方面选取了梁衡先生的经典之作及最新力作,以散文文选的形式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使其更具艺术性。

文字或典雅或朴实,或严肃或轻松,或古意盎然或现代明快,极具艺术性和可读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