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金粉世界》进行最后一场演出,几天后,奥黛丽和汉森共赴巴黎度假。由于《金粉世界》太晚闭幕,两人决定延后婚期,从6月改到9月底,拍完《罗马假日》再进行。6月12日,奥黛丽直接从巴黎转赴罗马,汉森回到伦敦和多伦多工作。每个人都认定,这桩婚事一定会在秋天奥黛丽展开《金粉世界》全美巡演之前举行。
尽管奥黛丽尚未到过好莱坞,《罗马假日》却已经算是她的第一部美国影片——因为该片是美国电影公司出资,而且奥黛丽是和美国公司签约演出。派拉蒙之前在意大利赚了些钱,但意大利政府已经冻结外国资金,确保意大利工人在战后有工作机会。《罗马假日》全片都在意大利拍摄,内景是在意大利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电影制片厂电影城拍的。
那年夏天,除了罗马破纪录的高温和湿度之外,参与拍片的整个团队都觉得非常愉快,大家认为这应该归功于新来的女主角。“她是快要绝种的类型——努力不懈、一心向学的表演学生。”向来对年轻演员不置一词的惠勒说。而更重要的是,正如派克所言:“她从不说人坏话,道人长短,她的个性很好,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她没有这一行常见的笑里藏刀、蜚短流长那种个性,我很喜欢她,其实我爱她,要爱上她实在太容易了。”
大部分人听到这段话,都会肯定两人有诚挚的友谊;但几十年来,却有一些靠八卦维生的人总是窃窃私语,认定他们之间必有情愫。在没有任何证据、两位主角也未表示意见的情况下,八卦从罗马传到好莱坞。甚至时至今日,仍然有好事者一口咬定这是事实,只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有证据。其实当时派克刚邂逅法国记者薇若妮卡·帕萨妮,正展开热烈追求,后来她成为派克的第二任妻子。而汉森每个周末都来探望奥黛丽,甚至平常日子也能看到他在片场里打转的身影。两人只要一有时间,就窝在哈斯勒饭店吹冷气,筹划婚礼事宜。
奥黛丽和派克都人逢喜事精神爽,加上两人自在轻松的相处,对他们银幕上的表现自然有加分效果。奥黛丽回忆说,在每一场戏开始之前,“派克总让我觉得很自然,我很快就学会放松自己,由派克和惠勒带领我入戏,而他们从没让我失望。”至于男主角则说,大家都以为奥黛丽“高不可攀,我倒觉得她很活泼”。
几十年来,派克总喜欢告诉访问者说,《罗马假日》开拍不久,他就发现奥黛丽表现一流,在这部片子里,她的演出绝对不逊于他。因此,根据派克的说法,他打了电话给自己在好莱坞的经纪人,因为他的合约规定,只有他的名字能放头牌,挂在片名之上,而他希望做个改变:奥黛丽的表现太抢眼了,很可能获颁奥斯卡奖,她的名字应该与他并列头牌,一起出现在片名上方。经纪人对这个主意不以为然,但派克坚持这么做,所以拜他的慷慨之赐,她的名字终于移到片名上方,与派克并列。
无论在事业或私生活中,派克都肯定是个体贴又大方的人,让许多人受惠自不在话下。但在奥黛丽的排名这件事上,他的记忆可能有误。因为根据拍片档案记载,想更改奥黛丽的排名,让她与派克并列的,其实是惠勒和电影公司,但他们明白碍于派克合约的问题,这件事必须巧妙处理。
该片杀青后,惠勒回到好莱坞进行剪接工作。看了毛片后,他确定奥黛丽在银幕上的表现的确耀眼,于是向派拉蒙提出奥黛丽挂名的问题。1953年1月20日,他的助理收到公司的答复:“(你建议的)奥黛丽挂名问题,与派克先生的合约并不完全相符,不过我们认为请他同意应该不是问题——只是这件事务必需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因此,请向惠勒先生解释,让他请派克签署附件。”
约1月25日时,惠勒与派克共进午餐,提出这项要求,派克表示同意。他可能有点遗憾,觉得应该由他率先提出这个建议——所以后来他接受访问时,才有那种说法。总之,他的经纪人稍微更动了派克与派拉蒙的合约,将内容改为:头牌由格里高利·派克与奥黛丽·赫本共同担纲……最后的结果是,一位是明星,一位是新星:
派拉蒙影片
天王红星格里高利·派克
以及新星
奥黛丽·赫本
出演
威廉·惠勒执导
《罗马假日》
“她是个有趣的小姐,”派克后来说,“我总觉得她应该多演一些喜剧,他们把她定了型,其实他们一直想再拍类似《罗马假日》的电影。我不是觉得她的表现不好……只是认为她可以有更宽广的戏路。”只是后来的问题在于,许多喜剧角色都很庸俗粗鄙,她不愿意演出。
不过那年夏天,每个人都很欣赏奥黛丽的幽默感。例如,大家都记得奥黛丽谈到她拍《高跟鞋》时收养的公猫,后来这只猫春心荡漾,不得不去势。合唱团团员讨论应该为这只猫取什么名字时,奥黛丽说:“很简单,就叫‘明天’。”问她原因,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明天永远不会来。”
P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