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学怎么了?为什么少年天才如雨后春笋,而老而弥坚者硕果难存?黑蓝文学创始人陈卫阐述保护才能的奥秘!
《保护才能》对写作艺术和写作才能的保护的阐述,给予艺术创作者重要的启示,被誉为年轻作者的“写作圣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保护才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陈卫 |
出版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的文学怎么了?为什么少年天才如雨后春笋,而老而弥坚者硕果难存?黑蓝文学创始人陈卫阐述保护才能的奥秘! 《保护才能》对写作艺术和写作才能的保护的阐述,给予艺术创作者重要的启示,被誉为年轻作者的“写作圣经”。 内容推荐 《保护才能》是作家陈卫的艺术随笔集,收录了二十余年来陈卫写作和阅读中的思考心得;文章对中国和外国文学有着深刻而精确的见解,尤其对歌德、纪德、杜拉、海明威等西方重要的文学家的评论文章,给艺术爱好者及写作者提供了理解文学作品的最好途径。《保护才能》对写作艺术和写作才能的保护的阐述,给予艺术创作者重要的启示,被誉为年轻作者的“写作圣经”。 目录 保护才能(代序) 虚无之后 1995-1997手记·修学 真伪 重塑“70后” 说话方式 关于“先锋”、“后先锋”文学 虚伪的“断裂” 无门的写作 红别离 张爱玲与杜拉 塞林格与短篇小说 塞林格与禅宗 博尔赫斯与抄袭 卡夫卡与观念艺术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海明威的怜悯 图森的“轻松” 译者的话 推荐者语 迟到者说 破戒 自我 海明威 福楼拜 杜拉 普希金 川端康成 聚斯金德 歌德 唐丹鸿 萨福 纪德 清算与对立 纪德(《梵蒂冈地窖》) 现实大于想象——谈多利维列《红窗帘:一个真实的故事》 题目 影响 风格 形象就是本质——就郭敬明、韩寒接受《大众软件》采访 很多过往的好方法并不适合你——答凌丁问 对话 李牧/陈卫 “进步”与“个性” 三天与时代 态度 格言集 1999-2011 试读章节 初学写作的人喜欢或容易谈到海明威。是的,刚刚发现海明威,不可能不激动。老成(倒不是世故)一点的作者就不会那么做了,相反,他们常常沉默。并不是他们否认海明威的价值,甚至也不是海明威不再继续对他们产生影响。我想,他们沉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世界这么多年来,海明威几乎被谈绝了,要想谈出一点新意,难。而作为写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本能同样体现在对他人的评价上,谈不出新意,还不如不谈。 于是,这首先归结出一点:海明威,是好谈的,容易谈的;他的特点,是彰显的,一目了然的,众所皆知的。简洁,或者说简练,硬汉,冰山,幽默,无非这些。再加上一些逸闻趣事,打猎,钓鱼,拳击,斗牛,非洲,古巴,战争,弹片,酒,站着写,失眠以至于不开灯睡不着,与福克纳斗气,自杀,双管猎枪,海明威模仿大赛,等等等等,他的图像足以立体,足以全面。 初学写作的人喜欢谈海明威,是因为海明威实践出一条容易进入的写作之路。他不仅告诉你:“写短句”、“写出一句真实的句子,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实的句子写下来”这些构成作品最基本的词句要求,而且更为至关重要的是,他以他的实践给文学青年摆出了一条具有“写作一生”的“成长”经验:“尼克故事集”为无数后来者的最初写作提供了几乎最好最便捷的入门题材以及方法。他成了很多作者的第一个领着进门的师父,他成了破处者,因此被很多人终生难忘乃至难以摆脱。 作为一棵大树,他不仅滋润了很多树,甚至滋润出的也是些大树。不论他们承认与否,他们确实是海明威的嫡传。一棵不怎么样的大树是雷蒙德·卡佛。一棵很怎么样的大树是塞林格。至于这二者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抛开一切杂七杂八的因由,我也只想引用海明威一次谈创作时说的话:“对于写作来说,严肃认真是两个极端必需的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对不起得很,是才能。”没错,是才能,决定他们的不可接近的距离。这有点打击正在学写作的青年,不过,你完全可以不要跟海明威比,甚至可以不跟卡佛比。跟自己比——这似乎海明威也说过,或者如海子引用之后广为流传的荷尔德林的话:“假如大师使你恐惧,请向伟大的自然请求忠告。” 甚至玛格丽特·杜拉在某个隐秘的地方也谈到过海明威,尽管她的所谈并非为了对后者加以褒贬。没错,对她文风足够了解的读者能够发现,她也受他影响。不过如果眼睛不够毒辣或者对她的风格了解不深的话,会觉得海明威和她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因为所有受海明威影响的大树,都只以海明威为基础,甚至都只在最初受他的影响,不久之后的大半生,都将寻求更多的自我风格加以覆盖、叠加,使压在底层的海明威的形象影影绰绰,难以寻觅。 仔细看海明威的特点:他真是“风格即人”的最好证明。他的写作要求和生活形象无比统一,互为因果。站着写一短句一简洁一有力,打猎、拳击、斗牛、自杀一硬汉。它们并驾齐驱,在其顶点共同贡献出二十世纪最大的文艺观念(我甚至不想加上“之一”):冰山理论。无论多少人说过多少遍,我还是想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揭示和发现;它用相当简单的道理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用最少的内容(八分之一)促生它可能促生的最多最大的想象(八分之七)。试想,哪门艺术的最伟大之处不在于此呢?这个本质并非只昭示未来,而且总结过去,这使得海明威区别于他同时代或稍早于他的那些对“过去”更义无反顾的创新者如乔伊斯、卡夫卡等人;他很通俗,然而他很当代甚至很“未来”;经验证明:这并非易事。 没有几个人会说:小说的题目与正文的关系,正揭示着“冰山理论”。甚至海明威自己也没这样说过,然而我想说,他以行动实践了这一更为具体的经验。他对题目的重视,并未在更广泛的层面得以被珍惜,绝大部分作者仍旧不知道题目对作品意味着什么。当然,这绝不是鼓励那种玄之又玄刻意求新的取名。然而题目与正文之间的罅隙和连丝,考验着作者的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始终难忘《乞力马扎罗的雪》,以至于后来读到顾城的《英儿》的《雪山》一章突然笔锋一转——“可是你看到过雪山吗?你知道雪山那巍武银白的样子吗?在晴空之下,暴烈的明亮的,不能被高空阳光融化的雪山,那锋利的棱棱的石块一样的山,那纯白的山”,顿时就想到海明威那微微上扬的双目瞪向虚无的肖像。这片雪,成了他绝好的写照,是他永世不可企及、却也不许他人踏入的圣地。P114-117 序言 保护才能实际上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只是在中国作者中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这是我们长期缺乏良好的艺术教育、创作环境、批评传承甚至人际相处等因素所致,这也直接导致中国作者在一定年龄一定境遇下几乎会一致地出现转变:所谓的“少年天才”往往如雨后春笋,而“老而弥坚”则硕果难存;并且这一转变为大家所默认。 这个问题涉及的话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针对它详细分析的计划目前令我不适,这里只根据自身经验和感悟扼要地列些提纲而不作赘释。有必要强调的是:(1)这些提纲的“环境”均建立在“中国当下”——至少包括以前二十年、以后三十年——的背景之上。(2)作为强者,要么对下列问题早有警醒,要么什么也伤害不了他,因此完全可以省下时间不看这些废话。 1 除非你有十足的自信认为上班不会伤害你的创作,否则请尽量不要上班。 2 媒体(记者、新闻写作)、大学教育、出版社编辑等职业,如果是最适合你的职业,这没问题,但如果认为它们是众多职业中最接近而适宜文学写作的职业,则错误而反动,一如认为广告设计、动画制作等职业最接近而适宜视觉创作。 3 当你升起“先解决生计,再开始创作”的念头,意味着你最危险的时刻来临。必须保持“无论生计怎样,都必须创作”的信念。 4 不要把写作的快乐建立在你的文字给你带来了经济利益或获奖所得的名誉之上。 5 不要以你的文字或其他艺术样式体现你的政治意识。除非你认为你的相关创作超越了作为政治事件的政治性,或者以符合政治要求的实际行动体现政治意识。认为“文以载道”的“道”是改变政治改变现实之“道”,是可怕而危险的,并且这些可怕和危险作者大多不能自知。 6 不要因为你创作的快感而夸大你创作之外的其他领域的能力。创作之内,你只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个果农;创作之外,你更是一个和农民一样的平凡之人。 7 不要因为友情而误认为你的朋友比其他人的创作能力都高,并因此而认为自己生长在一个最优秀的朋友团队,同时因此自己也优秀。但这不是否认朋友的作用和价值。 8 当你升起“先以写作获得成功,再从事自己想要从事的‘艺术的’创作”的念头,危险同样诞生。这和塔尔可夫斯基所说的“导演和小偷”的比方是一个道理;有人认为极端,实质是他不理解艺术比现实脆弱,艺术又比法律还要苛刻,因此艺术需要极端意识进行保护。 9 如果不必鄙视,至少也应该漠视成名,尤其是过早成名。漠视成名会让你在早年或长期承受寂寞(实际上那是应该而舒服的),但却是你看不见的保护你才能的温床。 10 如果你对“作家”、“艺术家”的聚会不反感甚至热情高涨,你应该对你自己产生怀疑。 11 正视别人、尤其是你的长辈对你的“赞赏”、“推荐”和“提携”。如果他的赞赏还附加了艺术之外的、特别是你反感履约的条件,他的赞赏和推荐都将值得怀疑。反之,如果他的赞赏和推荐除了艺术还是艺术,你却轻易放弃对他的信任,只能意味着你的昏聩和轻率。 12 勇敢。一个艺术家“勇敢的道德”只针对其艺术,如果认为这样的勇敢可以放任扩散到艺术之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危言耸听地说:你的才能随时随地面临灭顶之灾。达?芬奇说:“正如勇敢危害生命,畏惧保护生命。” 13 正直。在关键时刻以你的艺术良知维护一个不该受漠视而正被漠视的人,受益的并不仅仅是那个被你维护的人,而是你的才能。 14 正直的另一含义是,自始至终地鄙视艺术圈里的混子、油子,自始至终地鄙视以艺术为牟取利益成功的人,但你所要做的并不是花力气和他们斗争,而是尽可能地远离他们。但要区别仅仅利用这些“油滑”观念进行创作的人。 15 要树立你过去和今天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你的将来所服务的意识。但这不是拖延当下作品完成的借口。而且这也只是意识,并不要求过去和今天对未来的作用一一明晰——如果那样,将违背艺术规律。 16 不要信任文学或艺术中以作品之外的活动方式所进行的“革命”,特别是带有“宣言”的“革命”;不要崇拜这样的“革命者”;要抑制自己内心对这类“革命”的兴奋。同时,蔑视一切所谓的“文学政治”和“文坛权贵”,要坚信这些玩意只是恶性体制的腐蚀,当一定的经济因素注入文学市场,这些“文学政治”和“文坛权贵”将分崩离析。 17 每天写作。哪怕很少,但最好每天都写。福楼拜说:“所谓灵感,就是每天定时坐到书桌前。” 18 每天阅读(书或电影、音乐、视觉展览)。 19 不要相信,尤其不要追随爱情,因为爱情只有很短的时间属于纯粹和真实;对爱情过分浪漫的追逐,将伤害创作者的脉动和辨别力。 20 不一定有旅游的习惯,但最好经常到山上走走,看看水、田和树。 21 结婚或同居后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保持独睡。 22 锻炼身体。起床后尽快吃第一餐。 书评(媒体评论) 陈卫天真地认为“保护才能”比出名远为重要,为了前者甚至不惜“漠视出名”,也许正好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看到那些并无才能者反而容易出名的时代原因。不过我倒希望陈卫能够迅速出名,因为只有出名了他才能让他的保护才能以及其他言论得以传播。 ——评论家、作家 吴亮 陈卫的写作不合时宜——这正是这本书令人尊敬的原因。 ——学者、作家 汪民安 这本书从文论的角度体现了“艺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作家 顾湘 在中国当代文学范畴内,“黑蓝文学”是个独特的现象。之所以称之为一个现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文学——尤其是对小说艺术执著而又大胆的探索。 ——《第一财经日报》 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小说艺术有着自己新的发现。 ——《南方都市报》 他们才是所谓的“先锋文学”、网络文学、流行文学这些风潮中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幸存者。 ——《中华读书报》 在他们的文字中我没有看到他们剑拔弩张地去从事一场被命名为“反抗”的事业,相反,他们总是持着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建构着他们的文字,他们始终是在冷静地关注着写作的本身。 ——《新快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