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
分类
作者 陈志宏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幼小衔接,家长该何去何从?

陈志宏所著的《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从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及成长阶段入手,深入为家长们解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问题。

提前做准备——幼小衔接从幼儿园开始

用爱促成长——让孩子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养成好习惯——一生受益不尽的源头

我肯定能行——培养孩子的能力更重要

做个好孩子——让品德之花常开不败

成才直通车——找对方法就是走对了路

内容推荐

一年级,孩子真正有了学习的意识,是充满动荡的“幼小衔接期”,是培养好习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是开发大脑智力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并成功引领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涯,是家长面临的首要课题。《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从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及成长阶段入手,深入为家长们解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问题。

《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由陈志宏所著。

目录

前言 和这个世界谈谈孩子

第一章 提前做准备

 ——幼小衔接从幼儿园开始

 幼儿园里学什么

 放手,让孩子自由追风

 泡澡鸭

 你会给孩子洗脸吗

 陪孩子慢慢长大

 无为消解孩子的“N0”

 让家中的宝贝独自去旅行

 愉快的一天

 畅想明天

 每一次分别都有一个美丽的抵达

第二章 用爱促成长

 ——让孩子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准备好了吗?出发!

 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造就学习的“第二天性”

 做好与老师的沟通

 游戏是孩子的天和地

 我用温暖的目光抚摸你

 比不来孩子的优秀

 愤怒的琴声

 不要吝啬和孩子说话

 给童心安个温暖的窝

第三章 养成好习惯

 ——一生受益不尽的源头

 半床明月半床书

 一次只做一件事

 练坐姿:一尺一拳和一寸

 踩着时间的节点

 移走孩子心里那棵树

 父母的话里有一根温度计

 以战斗的姿态撒娇

 大自然的恩赐

 小宝要离家出远

第四章 我肯定能行

 ——培养孩子的能力更重要

 好奇心:人生的原动力

 运动力:动起来,更健康

 想象力:摘一颗星星回来

 观察力:图画捉迷藏

 记忆力:没有记忆力不好的孩子

 自制力:我们都是木头人

 自理力:自己的事自己做

 语言力: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组织力:抓羊游戏

 抗挫力:盖一枚名叫痛快的印?

第五章 做个好孩子

 ——让品德之花常开不败

 孩子的品德教育越早越好

 呵护孩子的自尊

 谁来陪我玩

 你的文具盒哪里去了

 共情:在关爱他人中成熟

 友情:在与人交往中成长

 我爱小树苗,我爱大自然

 我真的很棒

 做一个正直的好孩子

 生日邀请函

第六章 成才直通车

 ——找对方法就是走对了路

 语文:多读才是最好的办法

 英语:要大胆大声地说出来

 数学:口算心算还要巧算

 音乐:不仅仅是钢琴课

 美术:信手涂鸦的快乐

 学习学习的方法

 讲个故事给孩子听……

 陪孩子写作业

 巧克力棒

 小学生学什么

后记 和孩子谈谈这个世界

试读章节

幼儿园里学什么

对年轻的父母来说,送不送孩子上幼儿园不是问题,问题是,送去幼儿园后,孩子将会学到什么呢?

小宝上大班后,幼儿园里有个明显的变化,教材里开始出现“直升名牌小学”之类的词,甚至堂而皇之地给小朋友布置家庭作业。第一个周末回家,小宝对我说:“爸爸,今天我要写家庭作业。”哟,幼儿园还有家庭作业呢?是写一页阿拉伯数字“1”。

跟老师交流孩子的作业问题,老师很得意地说:“很多家长表示欢迎,说幼儿园好,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还要求我们多教些知识,让孩子多学点文化。”听到这儿,我深感惶恐。

我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玩。玩得开心,玩得有意思,能够在玩的时候,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分享等等,这些比学知识更为重要!

在中国父母心里,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育儿理念: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乎,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报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赶了这场赶那场,日程满满,累了孩子,忙了大人。小宝的幼儿园开设了舞蹈、音乐、围棋、英语、“蒙数”、沙画、画画儿、书法和快乐科学等兴趣班。招生广告赫然摆放在幼儿园最显眼的位置,我一一数下来,居然有二十来种。难怪有人说幼儿园只是搭个平台,各种兴趣班在上面唱主角。

对于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学到多少,我乐观不起来。小宝四岁之前就没上幼儿园,由大人带。四岁那年,为了让她多交些同龄小朋友,过上集体生活,才送入园,直接上中班。班上有个强制的“兴趣班”,名为“蒙氏数学”。小宝已经可以完整念出1至100,个位数的加减也基本顺溜,我不知道这样的兴趣班有什么意义。老师说,这是全班部要学的,怕小宝被打入“另册”,只得把钱给交了。后来,小宝说那些没交钱的小朋友,在其他孩子上“蒙数”的时候,都被赶到别的教室去了。

第一个学期末,去幼儿园听了一堂公开课。见有家长来,孩子们个个喜气洋洋,闹哄哄的。老师一句:“小嘴巴!”所有小朋友应答:“不说话!”立马鸦雀无声。老师一句:“小小手!”昕有小朋友应答:“放背后!”所有小手整齐划一地放在背后。配合得这么好,如此训练有素,花的工夫一定不少。但我却从这一呼一应中,感觉到无尽的悲凉。孩子不是这样的,幼儿园不是小学的演习场,不是小学教育的缩小版。接下来,小朋友们开始汇报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包括认汉字和英文单词,背童谣,唱儿歌……小小的脯袋已然启动“知识积累”程序,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了。

不少家长津津乐道,觉得一年上万元的学费没白交,孩子会认字、写字、背诗、唱歌。但这不是我所愿意看到的。我认为,这些东西尽可以过几年再学的——我们小时候,八岁才开始发蒙,直接上小学一年级。到如今,我们同龄人中,不照样也有成龙成凤的吗?

回到正题上来一——幼儿园到底该学些什么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么一些:生活习惯、礼貌待人、如何与人共处、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规避危险保证自己的安全等。这些足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幼儿园的孩子第一要务是健康无忧地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至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未来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去完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咱们不妨看看外国是如何实施“学前教育”的。

邻国日本的学前教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教孩子如何笑眯眯地对人说:“谢谢、你好……”中国学者杨侧昌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的时候,发现德国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学前教育”。德国《基本法》(即宪法)第七条第六款是这样规定的: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即幼儿园)。在匈牙利,法律明文规定:严禁对学龄前儿童教授阅读、写作和计算等。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成长自有其内在夫9旺律,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学习文化知识不应人为地提前。

咱们的幼儿园,提前教孩子学文化、学知识,与德国的孩子比,看似赢在了起跑线上,其实中后期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杨侧昌教授用事实说明了两国的差距: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包括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这么看来,赢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孩子,在冲向成功的终点线上,表现不那么令人满意。

中国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到老。”小时候玩得开心,长大后会有更多机会成才;小时候学得很累,长大后难免不会沦为平庸之辈。比如,宋代文人王安石感叹过的方仲永。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先生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俗话说,到了哪个山头Ⅱ昌哪种山歌。大人做好大人的事,幼儿园的孩子只管开心地玩,快乐地成长。

好在官方的修正与纠偏已开始。据悉,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写作此文的时候,我所在的中部城市南昌,教育部门下文严禁所有公立幼儿园开设兴趣班……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幼儿园的学习,理当回归到固有的轨道:玩。这才是接近事物的本质。

人生是一场负重远行,咱们要像骆驼那样走得更久,走得更远,而不能像马那样,一开始就跑得没影,没过多久,就彻底歇菜。如此说来,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的“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个十足的伪命题,这种把“知识教育”盲目地提前的做法,其效果,往往南辕北辙。

P3-5

序言

和这个世界谈谈孩子

韩寒说,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谈了很多,也很复杂。我也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所谈不多,只是孩子。因为,我家小宝已经三岁了,开始用她纯净的目光打量这个纷繁的世界了。

亲爱的世界,请你告诉我的孩子,除了父母,不会再有人像我们这样毫无保留,甚至毫无原则地娇宠她。她所述之言,所行之径,所做之事,都有可能招致别人的不解,甚至敌视,给自己带来尴尬和麻烦,招灾惹祸。但是,不能因为有可能形成这些阴影,就不说话,不走路,不做事了。因为生活的美好也是在这一点一滴中诞生的。

说好话,走好路,做好事,一生做好这三件事,就足够了。

请你告诉我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因为希望和绝望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也许看不见,但一触手,就能感受到。在希望之光照耀下,学会自信,做到自尊,并从此走向自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爱,哪怕身处怨声载道之境,身陷深仇大恨之中,都要勇敢地用爱去化解,用爱去告慰。爱每一个人,爱每一样东西。爱自己,爱自然,爱明天。

请你告诉我的孩子,人,生来是孤独的。不要奢望依靠谁,哪怕是父母。中国有一句古话,“千岁的父母保不了百岁的儿女”。人多的地方,往往更孤独。心系一处,自走自路。孤独是人必尝的苦,苦尽甘自来。安享独处之妙之趣之好,远比胡乱凑热闹要好。不依靠别人,但要学会与人相处,跟别人合作。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公益之心。

请你告诉我的孩子,用心去发现美。发现了美,便是将美拥揽人怀;只见到丑,就是把丑恶填塞进心。将美留驻于心,永远比把美涂抹在脸、装饰在身要好,且更有意义。

请你告诉我的孩子,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会虚度光阴。永远不要追问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只要奋斗过,努力过,爱过,活过,意义和价值自会显形。

美国母亲安妮·斯通在《致世界的一封信》中说——

(世界)教予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豪杰存在;

每有权诈小人,必有献身义士;  每见一敌,必有一友在侧;

让他见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繁花,静思其中亘古绵传之奥秘;

教予他,磊落的失败远比欺骗更荣耀:

教予他,哪怕人人言错,也要坚持自我信念;

教予他,宁愿以高价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但绝不能出卖良心和灵魂;

教予他,置群虻的喧嚣于不顾,在自觉正确时要挺身而战

(世界)请温柔地教予他,但是,不要骄纵他

请尽你所能。

这何尝不足我的心声。亲爱的世界,请用你的宽厚和仁慈接纳我的孩子,请用你的冷酷和无情考验我的孩子,也请你将我想到的这些理儿,真诚地告诉我的孩子。

后记

和孩子谈谈这个世界

在我看来,孩子和世界是这么一种关系:孩子是世界的孩子,世界终将是孩子的世界。我家小宝三岁的时候,眼见她蹒跚于纷繁世界,心有所动,以半尺素笺的形式,跟这个世界“谈了谈”,主题是孩子。

时光飞逝,又一年悄然飘逝。小宝四岁了,上幼儿园中班,小嘴里吐的尽是问号,怔忡之际,将之掷向我,令我猝不及防,有时无语应答。

在这儿,我想和孩子谈谈这个让她充满疑问的世界。

亲爱的孩子,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甚是奇妙,大至无穷,小亦无穷。浩瀚宇宙之大,已然超出我们的感知和触及的范围,只能靠想象。科学家说,宇宙之外,更有无穷多类似宇宙空间的存在。换个角度看世界,它又是无穷小。怎么说呢,就像一张纸片对半撕,理论上可以无休无止地永远撕下去。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与小均无穷的世界。大至遥远星系,小到原子微粒,这个世界自有一套亘古不变的运行定律,朝着自己的方向不紧不慢地运转,依着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行进。世上万物,均有其合乎天伦的自身规律,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狼狮虎豹,稻麦粱秫,应天而生,依势而去。水往低处流,树往高处长。花争艳引蝶,虫嘶鸣招亲。月缺会再盈,水满自会溢。日出东边西方落,种萌春天秋挂果。

仿佛有一双巨大且无形的手,指挥着,推动着,世界万物在各自的轨道上逍遥游,生生灭灭,自自然然。

世界是简单的,复杂的是人。其实,人也是简单的,复杂的是心。人心潜藏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形成文明的推手,促进世界发展的动力。然而,当欲望没了界限,操控世界的那双手遭受人为的干涉,世界就朝着不规则的方向痛苦地滑行。人一复杂,世界就不太平。

越来越多的人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生物消失了。世界矛盾如乌云压城,人与人之间,族与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纷争四起,战斗不休。世界石油资源越来越少了,大限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二氧化碳无节制地排放,致使这个世界气候变化异常,气温上升,危机四伏。贪心不足蛇吞象,寅吃卯粮,导致经济陷入低迷。……

亲爱的孩子,你要是问我,世界会好起来吗?我的回答是,世界一如既往地简单,世界一定会好起来的,就像梁漱溟先生说的那样“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这是一个明朗的方向,预示着世界前途光明灿烂。

世界如何朝着好里去呢?亲爱的孩子,我想给你介绍一首歌,歌名叫《四海一家》,1985年由美国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作词,他和莱昂纳尔·里奇共同谱曲,旨在“美国援助非洲”。歌中唱道:“让我们开始奉献自己/我们正在做的抉择/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就靠你和我。”

天赐的世界,需要我们携手共同拯救。

美好的明天,需要大人孩子一同创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