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方志戎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方志戎编著的这本《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共分为十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区域角度分析川西平原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川西平原聚落体系和林盘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川西林盘的地域分布状况。第三章分析川西林盘历史沿革和清代林盘聚落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林盘文化成因机制。第四章研究林盘的类型、空间形态与特色,剖析林盘聚落模式,并对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风水林村落进行比较。第五章从建筑基本型制、外观造型、空间环境、装饰装修、营建技术几方面研究林盘民居乡土特色。第六章研究林盘的植栽和水系,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以及发达丰富的林盘经济。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林盘家园景观艺术进行研究。第八章总结林盘文化的价值和本质特征。第九章研究林盘文化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林盘文化保护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措施。第十章论述林盘文化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林盘聚落体系重构、林盘人居环境建设、林盘经济产业现代化转型和绿色多功能集约化新林盘聚居模式等,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容推荐

方志戎编著的这本《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分别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艺术、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林盘文化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在剖析林盘文化动因机制,总结林盘文化价值和本质特征,发掘林盘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力求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而进行创新,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适合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村镇规划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等参考阅读。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农村聚落研究

1.3.2 民居及乡土建筑研究

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1.3.4 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川西平原聚落环境与林盘体系

 2.1 林盘与林盘文化

2.1.1 林盘定义

2.1.2 从林盘到林盘文化

2.1.3 林盘文化的时空界定

 2.2 优越的自然环境

2.2.1 地理条件

2.2.2 气候条件

2.2.3 物产资源

 2.3 丰富的人文环境

2.3.1 发达的农业文明

2.3.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3.3 独特的川西人文景观

 2.4 聚落体系与林盘体系

2.4.1 聚落体系层次

2.4.2 林盘体系构成

2.4.3 林盘体系特征

 2.5 川西林盘地域分布

2.5.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2.5.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分布状况

2.5.3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地形地貌分布状况

2.5.4 林盘分布密度与耕作半径

3 林盘文化演进与动因机制

 3.1 林盘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影响

3.1.1 林盘源起根基:川西平原稻作农耕

3.1.2 林盘沿革考索

3.1.3 蜀文化与林盘

3.1.4 社会民情与林盘

 3.2 移民活动与清代林盘再生

3.2.1 清代移民对林盘文化的影响

3.2.2 清代川西林盘聚落体系的演进

 3.3 林盘文化动因机制

3.3.1 自然环境优势与乡村社会构成的激励机制

3.3.2 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协同机制

3.3.3 人口耕地关系与聚落体系自组织的联动机制

3.3.4 土地制度与佃农经济的发展机制

3.3.5 家族宗法与风俗习惯的衍生机制

4 林盘类型及空间形态

 4.1 林盘类型特征

4.1.1 从居住组合方式来分:独居林盘与聚居林盘

4.1.2 从规模大小来分:小型、中型与大型林盘

4.1.3 从平面形态来分:团形林盘与带型林盘

4.1.4 从地形地貌来分:平坝林盘与山丘林盘

4.1.5 从绿化树种来分:竹林盘与树林盘

4.1.6 从绿化围合形态来分:闭合态林盘与自由态林盘

 4.2 林盘构成与形态特色

4.2.1 林盘构成要素

4.2.2 林盘空间形态

4.2.3 林盘空间特色

 4.3 林盘聚落模式

4.3.1 林盘模式

4.3.2 模式特征

 4.4 川西林盘与其他村落之比较

4.4.1 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

4.4.2 林盘与风水林村落

5 林盘民居乡土特色

 5.1 建筑基本型制

5.1.1 平面组合

5.1.2 建筑功能特征

 5.2 建筑外观造型

5.2.1 朴实的建筑形象

5.2.2 简洁的墙面处理

5.2.3 变化的屋面组合

 5.3 建筑空间环境

5.3.1 内外交融

5.3.2 核心虚空

5.3.3 通透流转

 5.4 建筑装饰装修

5.4.1 主要装饰手法

5.4.2 装修重点部位

5.4.3 装饰细部处理

5.4.4 装饰工艺特征

 5.5 建筑营建技术

5.5.1 建筑用材做法

5.5.2 建筑结构体系

5.5.3 适应气候的构造手法

5.5.4 营建方式习俗

6 林盘生态环境与景观艺术

 6.1 林盘植栽、水系与养殖

6.1.1 林盘植栽

6.1.2 林盘水系

6.1.3 林盘家庭养殖

 6.2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

6.2.1 林盘绿化特色

6.2.2 林盘生态环境

 6.3 林盘大地文化景观

6.3.1 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文明景观

6.3.2 诗意盎然的林盘村落景观

6.3.3 广阔罕见的大地艺术

 6.4 林盘园林艺术

6.4.1 林盘园林总体风貌

6.4.2 林盘园林特色景观

6.4.3 林盘与西蜀园林

6.4.4 林盘园林案例分析

 6.5 设施小品环境艺术

6.5.1 设施小品类型

6.5.2 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

7 林盘文化价值、特征与保护

 7.1 林盘文化价值

7.1.1 生活价值

7.1.2 生产价值

7.1.3 生态价值

7.1.4 美学价值

7.1.5 社会价值

7.1.6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7.2 林盘文化本质特征

7.2.1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

7.2.2 有个性特色的田园文化

7.2.3 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

7.2.4 有凝聚力的和谐文化

 7.3 林盘现代变迁趋势与问题

7.3.1 川西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林盘的影响

7.3.2 林盘现状及问题

 7.4 林盘文化保护对策

7.4.1 保护意义

7.4.2 保护指导思想

7.4.3 保护原则

7.4.4 保护措施

 7.5 林盘保护规划案例研究

7.5.1 郫县花园镇七里香村竹隐寺林盘

7.5.2 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锦家祠林盘

8 林盘经济转型与林盘文化创新

 8.1 林盘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8.1.1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域性”危机

8.1.2 林盘建设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8.1.3 林盘模式对农村新型社区的启示

 8.2 林盘经济现代化转型

8.2.1 林盘庭院经济的提升

8.2.2 林盘乡村旅游产业的开拓

8.2.3 林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8.3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与建设

8.3.1 现状林盘聚落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8.3.2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对策

8.3.3 林盘用地及建筑整治

8.3.4 林盘生态环境建设

8.3.5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建设方案策划

 8.4 林盘文化创新:绿色多功能集约化聚居

8.4.1 新林盘聚居的社会背景

8.4.2 新林盘聚居规划建设指导原则与规划思路

8.4.3 新林盘聚居规划设计策略

8.4.4 个案举例: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灾后重建

 8.5 新林盘文化对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促动

8.5.1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

8.5.2 新林盘文化的时代展望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