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节日,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此书。本书收录了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已故主任刘存善先生1991年的遗著《山西辛亥革命史》(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同时还收录了孙中山先生在太原六次演讲等重要文献;山西辛亥革命领导人阎锡山、南桂馨、张树帜等人的回忆录和日记;以及部分较有价值的研究文章。为了方便读者前后对照阅读,本书最后还增加了《山西辛亥前后大事记》、《山西辛亥人物简介》。书名仍定为《山西辛亥革命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西辛亥革命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节日,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此书。本书收录了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已故主任刘存善先生1991年的遗著《山西辛亥革命史》(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同时还收录了孙中山先生在太原六次演讲等重要文献;山西辛亥革命领导人阎锡山、南桂馨、张树帜等人的回忆录和日记;以及部分较有价值的研究文章。为了方便读者前后对照阅读,本书最后还增加了《山西辛亥前后大事记》、《山西辛亥人物简介》。书名仍定为《山西辛亥革命史》。 内容推荐 这本《山西辛亥革命史》由六部分构成,分简史、文献、回忆、研究、纪事、人物,全面回顾了一百年前山西辛亥革命的历史,与以往介绍山西辛亥革命史的书籍相比,史料更为翔实,出版前景更为广阔。 《山西辛亥革命史》由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 目录 简史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山西 第一节 水深火热中的山西人民 第二节 山西人民的反帝抗暴斗争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在山西的出现 新思想在山西的传播 第二章 山西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同盟会山西分会的成立和南响北应战略的制订 第二节 山西同盟会员在日本的活动 第三节 山西各界争回矿权的斗争 第四节 留日学生和同盟会员声援山西争矿运动的壮举 第五节 太原同盟会员掌握武装力量的活动 第六节 山西同盟会员对巡抚丁宝铨的斗争 第七节 同盟会在晋北的活动和发展 第八节 同盟会在归绥地区的活动和发展 第九节 景梅九和井勿幕的“秦晋联盟 第十节 同盟会在晋南、晋中的活动和发展 第三章 太原新军起义和山西军政府的成立 第一节 起义前的太原形势 第二节 太原新军起义成功,清王朝在山西的政权被摧毁 第三节 山西军政府成立 第四节 藩库被抢,民商遭殃 第五节 恢复秩序,布告安民 第四章 吴禄贞与阎锡山共组燕晋联军 第一节 山西民军驻守娘子关 第二节 吴禄贞与阎锡山组成燕晋联军,山西民军开进石家庄 第三节 燕晋联军总司令吴禄贞被刺 第四节 山西军政府练兵筹款迎接新的战斗 第五章 清军复人太原山西民军分兵南北 第一节 吴禄贞被刺后清廷和山西民军的态势 第二节 清军攻占娘子关 第三节 山西民军分兵南北 第四节 清军入据太原,卢永祥部残害百姓 第六章 忻代宁公团的成立和大同起义 第一节 忻代宁公团的成立 第二节 民军北取雁门关 第三节 大同起义与军政府的成立 第四节 大同的攻守战与和议 第五节 清军暴行和宋世杰二次光复大同 第七章 晋南的光复 第一节 平阳府不战而克 第二节 民军隘口失利,清兵复据平阳 第三节 秦陇复汉军光复运城 第四节 河东军政分府的成立与北伐平阳 第八章 归绥道两次起义与山西民军在包、萨 第一节 太原起义后的归绥道 第二节 包头部分清兵起义与樊恩庆的残酷镇压 第三节 丰镇起义的失败 第四节 民军攻克包头和萨拉齐 第五节 民军转进托克托,阎锡山南归受阻 第九章 哥老会的革命活动与各州县归附革命 第一节 晋南哥老会的革命活动 第二节 全省各州县的归附革命 第十章 南北议和与阎锡山执掌山西政权 第一节 南北议和与袁世凯的阴谋 第二节 阎锡山执掌山西政权 文献 孙中山先生在太原的六次演讲 清陆军部档案中有关太原起义和吴禄贞被刺有关文电 回忆 阎锡山早年回忆录 山西辛亥起义日记 记山西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几件事 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娘子关陷落后的分兵计划 燕晋联军始末 辛亥革命时期新军以外的各种力量 我办民团维持太原社会秩序纪实 山西乡老座谈辛亥山西起义 研究 山西交文惨案始末述 陆锺琦父子被击毙和陆光熙的政治面貌 姚以价与辛亥太原起义 山西各地响应辛亥革命的情况 辛亥革命前山西行政区划与军政设置简介 阎锡山在山西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山西辛亥革命史料辨析 山西辛亥革命物证质疑 纪事 山西辛亥前后大事记 人物 山西籍同盟会会员名录 山西辛亥人物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丰镇在清末是归绥道的口外十二厅之一,有两个重要官员,一个是同知章同,一个是典史聂志贤。章同是湖南人,因其兄为邮传部侍郎,便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他上任后,即大兴土木,巧立税捐名目,剥削人民;又任意捉拿他看不顺眼的失业贫民、赌徒以及反对他的士绅,名之日“捉鬼”;还设计了一种叫做“好汉床”的特殊刑具,专门折磨被捕之人。因此群众对他恨之入骨。聂志贤山西人,短小精悍,人称“小聂子”。他的护兵马进禄,陕西人,骁勇好斗。典史属下有三十名马警,配备毛瑟枪,由哨官王玉玺率领;六十名步警,配备毛瑟枪,由警务长杜维林率领;章同另有四十名亲兵队,配备快枪,由队长田子功率领。此外,还有驻丰镇的巡防马队一百五十人。 在丰镇进行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有弓富魁、李德懋、王虎臣等人,他们团结了“小状元”张占魁和“独立队”的“英雄好汉”,在下层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由于王虎臣曾动员章同响应革命,因此章同知道当地有同盟会员在活动。太原起义后,驻丰镇的巡防马队被调走,章同考虑到丰镇将会有事,便临时招募警察二百余人,用二人抬的抬枪武装起来,由王玉玺、马进禄各领一百名进行训练,以增强防卫力量。 大同起义后,丰镇的革命群众都在跃跃欲试。首先发难的是赵喜泰和郑作霖。赵是丰镇城郊永月湾人,农民出身,当过绿营兵。郑是丰镇城内富家子弟,宦门出身。他们于1911年12月上旬(农历辛亥年十月中旬),集合一部分人,在陶林警务长李昭明的内应配合下,打进陶林城,杀死巡检王化源,通判齐世荣逃跑。起义部队在城里住了几天,由于正红旗蒙古队的反扑,旋即撤出。聚集力量之后,起义军又进攻宁远(凉城),未遇抵抗,即告光复。二十八岁少爷出身的宁远通判洪铨,闻风而逃。起义军进城之后,受到“总约”(相当于商会)的热烈欢迎,住在南街庆福粮店。第三天,镶蓝、镶红旗蒙古队又来犯,起义军主动撤出城外。因为赵部多为徒手步兵,很快被蒙古队击溃。赵喜泰只身投奔“小状元”张占魁。 大同起义之初,毅军陈希义部将起义官兵和忻代宁公团围在城内,弓富魁捎书给王虎臣,请他在丰镇发动起义,协助解大同之围。王接到通知后,调集“独立队”的各路“英雄”,在隆盛庄北三十里的孤山村集合,组成革命军,公推“小状元”张占魁为首领,准备进攻丰镇。1911年12月10日,革命军四百余人来到隆盛庄,区官邓绍禹供给粮食、服装、马匹等军用品,当天,进抵距丰镇城三十里的永善庄。 章同闻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上议论纷纷:主和者主张派人出城接洽,只要革命军不进城,城内就供给军饷、服装、粮秣等,将来随全国大局的解决而解决;主战者认为革命军是土匪,没有和他们讲和的必要,只能迎头痛击;主守者主张不出击也不求和,把所有军队布置在城周,等革命军到来时予以还击,必要时进入城内守城。当时主和者居多数,章同亦顺应之,一面派傅锦祥出城联系,一面致函大同清军求援(被书启师爷郭福昌扣留,未发出)。12月11日,傅锦祥出城北上,向革命军提出讲和条件。王虎臣说:“求和很好,但不知你们是真心求和,还是稳军之计,你不能回去。”于是将傅捆绑起来,押在车上随军前进。 P168-169 序言 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真正的完全意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了在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使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为进步潮流的涌入打开了闸门;它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民主和富强而勇敢地奋斗。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山西辛亥革命是响应武昌起义发动的。1911年10月29日,早已掌握山西新军的同盟会革命党人,实行“南响北应”策略,发动太原起义,击毙巡抚陆锺琦,推翻了清政府在山西两个半世纪的专制统治。山西是武昌起义后黄河以北唯一光复的省份。作为清王朝的腋肘之地和拱卫京师的门户,山西爆发起义,并控制南北交通要冲石家庄,切断清政府和南方清军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牵制清王朝反动势力,支援武昌革命军的作用。正如孙中山1912年在太原演讲时所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竞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节日,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此书。本书收录了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已故主任刘存善先生1991年的遗著《山西辛亥革命史》(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同时还收录了孙中山先生在太原六次演讲等重要文献;山西辛亥革命领导人阎锡山、南桂馨、张树帜等人的回忆录和日记;以及部分较有价值的研究文章。为了方便读者前后对照阅读,本书最后还增加了《山西辛亥前后大事记》、《山西辛亥人物简介》。书名仍定为《山西辛亥革命史》。 由于时间紧,编辑中肯定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编 者 2011年9月1日 后记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编辑了《山西辛亥革命史》一书。本书得到了政协山西省委员会薛延忠主席的大力支持。原《山西文史资料》主编刘存善先生之子刘大明同志提供了刘存善先生1991年的遗著;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李静萍教授收集了有关文献、回忆和研究文章,并审读了部分稿件;山西人民出版社张建英、李鑫认真负责地编辑和审编了书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由李茂盛教授策划,杨建中研究员参加了部分组织工作,高文宏助理研究员和李荣同志编校了全部稿件,最后由李茂盛统审并定稿。 编 者 2011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