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文明的衰亡?向四周看看,各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飞机的轰炸下,停泊在上海港几里长的军舰的炮轰下,在机关枪和步枪射击下遭到杀戮。看看在凶猛的烈火中被焚毁的房屋和企业。看看那到处是堆满尸骨,血迹斑斑的废墟。看看成千上万逃难中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呼喊着,在惊恐逃命。的确,成千上万的中国母亲和儿童在逃亡上海中露宿街头,忍受着饥饿,两手空空,眼看着他们的房屋在大火中化为乌有。看看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次悲剧。几天前,数千人在南站等火车时,日本的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天空,向人群投弹,300人被炸成碎片,400多人被炸伤。火车站附近没有士兵,因此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残酷屠杀。英国在远东的主要报刊《华北每日新闻》的编辑,将这一野蛮行径描绘为“对人类所犯下的最粗暴的罪行”。几天以后,一辆载有几百名逃亡上海难民的火车,在距离上海几里远的松江车站,也遭到了同样的轰炸。300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几百人受重伤。火车上没有一个士兵……
告诉我,面对这样的屠杀,面对房屋和企业的摧毁。西方的沉默是否象征着具有人道主义、行为准则,骑士气概和基督教影响的文明的胜利?世界强国缄默地站成一排,似乎慑于日本的威力而不敢发出一声责备,这种奇观是否预示着国际伦理道德和基督教准则以及行为的灭亡?是否已敲响所谓西方道德优越的丧钟?
你们大概可以从广播中听到炮击声,但你们却听不到(不过我希望你们的心能听到)死亡者的叫喊声,数以万计受伤者的痛苦呻吟声,以及房屋坍塌的巨响。你们也看不到千百万流浪、惊恐、无家可归的无辜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饥饿,看不到母亲们的眼泪以及她们在燃烧中的房屋所冒出的黑烟和火焰。
她用血的事实揭露日军戕害中国平民的残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谴责西方国家的自私冷漠。
宋美龄充满感情的声音和文字引起西方媒体的高度重视,欧洲和美国的新闻频频约她写文章和发表讲话。她也因此利用这个阵地广为宣传。
9月20日晨.宋美龄从上海返回南京,途中遭到43架日机的追击轰炸。9时许,日本飞机在南京城西南角投下大量炸弹,炸毁房屋和车辆无数。9月23日,宋美龄再次到上海前线慰劳将士,并写了《长谷川之无礼命令》的电讯,揭露日寇对南京进行野蛮空袭,炸死炸伤无数无辜平民的罪行。
9月29日.10月4日、6日、8日、16日,宋美龄在南京接连发出电讯,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上海战况,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和日本政府散布的种种为侵略制造借口的谣言,呼吁西方国家,……
P5-6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一2003年10月24日),她的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由于她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身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国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但是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最大的亮点及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绩。自抗日战争爆发,宋美龄致力于对外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宣传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奋斗精神,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宋美龄不断的宣传与呼吁,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这些国家最终改变错误的对日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蒋介石夫妇步人世界外交舞台,宋美龄不仅充任了蒋介石外交事务中的助手、翻译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帮助丈夫扩大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国际知名度,而且亲自走上外交前台,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华和魅力,为蒋介石争取急需的军援和经济援助,自己亦成为享誉世界的风云人物。1942年,她随蒋介石访问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1943年在北美大陆访问,在美国和加拿大国会演讲上,宣传中国抗战,呼吁国际支援,由于她“不仅盛极一时,抑且举世无双”的表现,美国掀起了“宋美龄旋风”,一路得到了许多外国元首都得不到的礼遇和殊荣,成功地博得了美国朝野和广大民众的同情,赢得了“外交家”、“一流夫人”的美誉。人们曾如此评价她美国之行:蒋夫人的演讲态度优雅,解释世局透彻,运用英文之流利灵巧,不但使每一位听众了解她的意思,而且能够与她采取同一见解,这就是当时的蒋夫人的影响力与魅力。 “从未有人像蒋夫人一样,曾在美国的首都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一位有文化、有品位、有认识、有口才的女士,使我们随着她对自己国家的热爱而沸腾……”。一时间,宋美龄成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代言人、著名外交家,由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女性之一。“夫人外交”即在此时落下美名。宋美龄的外交努力的直接成果是,有助于美、英等国公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抗战事业,重视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确立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应有的地位,促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援助。这对困苦中的中国抗战是大有裨益的。
稍后,在北非开罗召开的大国首脑会议上,她穿梭于各国政界要人之间,成为蒋介石和罗斯福、丘吉尔之间最好的沟通者,为……
阳雨编著的《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讲述了:1943年的美国之行是宋美龄外交生涯中最巅峰的时刻,她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夫人外交”的先河。美国上下对她一片溢美之词。《时代周刊》说:罗斯福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像“纵容的叔叔介绍他美丽的侄女”,要求记者不可提难以回答的问题。甚至有一家报纸将她描述为“中国的圣女贞德”。《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讲述了宋美龄的生平事迹。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一2003年10月24日),她的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由于她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身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此在近代中国人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但是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外交能力,最大的亮点及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绩。自抗日战争爆发,宋美龄致力于对外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宣传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奋斗精神,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阳雨编著的《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讲述了宋美龄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