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
分类
作者 陈淑珍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难过:孩子最喜欢的家人是奶奶

我看过一则新闻,说一家问卷调查公司在某地区针对六至十二岁的孩子进行了主题为“儿童之最”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有一项是:在孩子的心中,谁是自己最喜欢的人。调查结果显示,44。3%的孩子认为妈妈是自己最喜欢的人。我感到很诧异,44。3%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低?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写作文,大部分同学总会写篇关于“我最喜欢的人是妈妈……”的文章,现在是多元化社会,难道孩子们喜欢的人也多元化了?

六岁的果果还没到会写作文的年龄,我还不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到“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妈妈……”,而且也没有听他说过。不过,我想果果心里最喜欢的人,肯定是我这个妈妈啦!因为我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我生他养他,给他做好吃的,买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给他唱歌讲故事哄他睡觉,给他拿书包送他上学……总之能为他做的我都做,而且都尽量做到好。这样的妈妈,难道不应该是他最喜欢的人吗?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问他:“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你喜欢爷爷还是奶奶?”他好像知道大家是逗他,有时候会回答,有时候偏不说,有时候说都喜欢,还有一次他居然回答说:“我喜欢豆丁。”豆丁是谁呢?豆丁是他姑姑家的小狗狗!所以,对于他说喜欢谁之类的,我也不当真。小孩子对喜欢这个词汇大概也没什么概念,哪知道自己喜欢谁呢?

现在他已经六岁了,应该知道什么是喜欢,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心里也应该是清楚的。他经常回家跟我们说他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老师。但是现在大人们反而都不问他最喜欢谁了。

我决定验证一下我的想法,就让老公去问他。之所以我自己不去问,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自己问的话,得出的结果会显得不客观。

果果正坐在他的小桌子前涂鸦,爸爸走过去坐在他旁边,看了一会儿问:“宝贝,爸爸问你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果果抬头看了看爸爸,想了想说:“我最喜欢李左右。”李左右是他的同学,楼上邻居家的宝宝。他爸爸又问:“在我们家你最喜欢谁呢?”他又想了想说:“最喜欢奶奶!”“为什么呢?”“奶奶不打我,也不骂我,带我去麦当劳,还给我买玩具。”他的回答听起来是认真的。可是我心里却酸溜溜的。

反思:是我的严厉让我们产生了距离

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一向爱憎分明,毫不隐讳。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对果果的回答耿耿于怀。虽然我也知道,在家里我是打他最多、骂他最多的人,难道他感受不到隐藏在打和骂背后的浓浓爱意吗?心理学研究显示,三岁以后孩子会意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尤其是妈妈。也许是天性,孩子会自发地认识到“妈妈”的存在,认识到这个人才是最爱自己、最愿意为自己付出的人,此时的孩子应该和妈妈建立起了最密切的依恋关系。如果妈妈发现自己没有跟孩子建立起这种应有的依恋关系,那恐怕要找一下自身的原因了。

仔细想想,果果最喜欢奶奶是因为奶奶带他去玩,不打他,也不骂他,还带他去麦当劳。在家里,爷爷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奶奶的助手,对待果果也是听奶奶的。爸爸因为工作太忙常常没有时间陪他。我呢,没有那么多时间带他玩,做错事情会骂他,有时候还会打他,不准乱吃零食,不准吃垃圾食品,不准……好像从小到现在,我都是那个“管”他的人。而奶奶是“宠”他的人,从来不“得罪”他,经常替他解围。

当然,孩子必须得有人管,管教孩子也是爱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反思之后发现,我可能之前在方式上出现了问题:一是管教的方法,我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引起他的反感。二是管教的态度,可能不够细心、不够温柔,让他产生了叛逆和畏惧感。另外,长期以来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我都是扮演“黑脸”,也让他对我产生了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妈妈就是专门和他作对的人,怎么会最喜欢?P4-6

目录

引言 果果改变了我

Chapter 1 重新认识孩子——原来我以前想错了

 1、他最喜欢的人不是妈妈

 2、我不知道他有几个好朋友

 3、无意中让他伤心了

 4、最贵的礼物不是最好的礼物

 5、他的成功也需要分享

 6、分数真有那么重要吗

 7、快乐的小天使也有坏情绪

 8、缺点的背后是优点

 9、适合孩子的爱是多少度

Chapter 2 找对定位——发现身为妈妈的真正价值

 1、不要代劳,只要陪着就好

 2、做一个让孩子感到骄傲的妈妈

 3、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只有妈妈能给

 4、做孩子的倾听者

 5、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6、让孩子感受被爱,学会去爱

 7、学会去了解并喜欢他的朋友

 8、当孩子要实践新想法,要鼓励不要阻止

 9、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Chapter 3 改变自己——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

 1、向暴脾气说“NO”

 2、爱他就要信任他

 3、爱他就要爱他的全部

 4、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5、他不是“十项全能宝宝”

 6、孩子也可以说不

 7、孩子的手工成果也需尊重

 8、向孩子敞开心扉

 9、别把他的自尊心不当回事

Chapter 4 适时放手——当妈不要当得那么辛苦

 1、讲明原则和方向,让他自己看着办

 2、给孩子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

 3、创造一个不容易犯错的环境

 4、让后果来惩罚他的错误

 5、说理的时机很重要

 6、用对批评和表扬就会事半功倍

 7、为他准备一个存钱筒

 8、再也不替他背书包了

 9、偶尔失败对孩子漫长的一生没有任何影响

Chapter 5 妈妈也要进步——变命令为引导

 1、做个好学的妈妈

 2、心平气和的妈妈最美丽

 3、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说

 4、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时候了

 5、百善孝为先——为孩子树立孝顺的楷模

 6、杜绝浪费——教孩子节俭

 7、惜时如金——教孩子懂得珍惜时间

 8、知礼懂礼行礼——培养有礼貌的孩子

 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典范

Chapter 6 赢得支持——不再把孩子的教育当成自己一个人的事

 1、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2、教育孩子爸爸有责

 3、亲朋好友全动员

 4、和老师保持联系

 5、让孩子在朋友的影响下越变越好

 6、带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7、让孩子爱上阅读

 8、让电视和网络也发挥作用

 9、小区是个大家庭

序言

古往今来,教育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桩大事。教子成材,是历代父母们耗尽毕生心血所追寻的梦想。早在七百多年前,古人在《三字经》中,对于父母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就有了明确的表达:“养不教,父之过。”古人用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教育的严肃与责任的重大。所以说,仅仅生养孩子而不去如理如法地教育,作为父母是有过错的。不仅如此,古人对于教师的选择也是非常严格的,举凡师者,皆是德才兼备之士。师者,能者;师者,德者。

虽然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般情况下,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声怒骂,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会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并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最初形成。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对当今工作繁忙的年轻妈妈而言,教育好孩子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白领妈妈遇到了新新人类的孩子,那些在自己身上屡试不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身上却不断遭遇挫折。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本以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妈妈,如今却无法读懂孩子的内心了。这一事实,使妈妈感到无奈、疲惫、失去耐心,甚至心灰意冷。妈妈和孩子究竟是谁出现了问题?

针对这一普遍社会现象,本书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入手。首先,尽可能多地指出当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让妈妈掌握合理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天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妈妈。所以,当妈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过失,从改变自己做起,那么教育之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本书分别从重新认识孩子,找对定位,改变自己,适时放手,以身作则,赢得支持六大方面来详细阐述妈妈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真实所需,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本人才学有限,望各位读者谅解指导。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妈妈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从中能有所感悟!

内容推荐

内容真实,实践性高,一位妈妈亲身经历的育养孩子实录,相对于市场上教条式的书籍,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贴近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更切实地帮助天下无数妈妈走出育养孩子的困境。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里引用的实例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那些矛盾和困难,作者陈淑珍并没有直接去指导,而是以亲身经历让天下的妈妈们看到自己孩子的问题,读懂孩子的心,以改变自己为前提,去影响和改变孩子,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内容风趣灵活,并不是死板的教条书,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有趣,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位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妈妈陈淑珍,十三年来育养孩子实录的浓缩精华!—部用爱心写成的亲子笔记,超越理论式的家庭实践书!

妈妈只要做出1%的改变,在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就会成倍放大!只有不断丰富自我,提升价值的精彩蜕变,才能够给予孩子更光明、更精彩的世界!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入手。首先,尽可能多地指出当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让妈妈掌握合理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