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克友有着特殊的奋斗经历、思考沉淀和人生感悟,因而他与青年官兵谈理想、谈信念、谈读书、谈创新、谈感恩、谈未来、谈踏石、谈坚守,就容易引起共鸣。书中《学会仰望辽远的太空》探讨的是用责任和担当诠释怎样实现中国梦;《常给灵魂掸掸灰尘》井的是如何做到忠诚、纯洁、坚守;《生命畅想》告诉你如何使自己做到内心灿烂;《跑步生活》诠释阅读使生活更精彩的道理。骄傲诸如《小店人生》、《人生学会做加法》、《班长教我普通话》、女儿教我学单词》、《我教战友写家书》等等,都是从寻常平淡中闪烁灵感,从细枝末节中悟出道理,给人启迪,值得一读。
《打开心门赢未来--与青年官兵惬意畅话别样人生》这部新著,是他即将告别30载军旅生涯时献给年轻战友们的智慧积淀,也是他军旅人生的思想荟萃,相信读者一定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葛克友专著的《打开心门赢未来--与青年官兵惬意畅话别样人生》用寻常草根的笔触,带着泥土芬芳的话语,平视人格,解读信念、眼界、和时、乐观、读书、执著、感恩、踏石八个关键词,由小事人手,直击心灵,释然疑窦,荡涤灵魂,打开“心门”。文字平实,被誉为“心灵鸡汤”,励志解惑。
相信《打开心门赢未来--与青年官兵惬意畅话别样人生》会带给您不一样的触动,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清新,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景。
理想是支美丽的歌,是首灵动的诗,是久有余香的玫瑰。理想是心中的航标,是手中的方向盘,是人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理想是一个人的魂魄,是思想的闸门,是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之于人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小草离不开阳光雨露。
战士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理想,马放南山。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念和信仰,刀枪入库。这是钢铁战士能打仗、打胜仗的前提,是全面提升的基石,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理想是战士灿烂的笑脸,是快乐和幸福永远不竭的养料,是战士手中的钢枪。战士生来为打赢,‘和平是对军人最高奖赏。拥有理想才能永不迷途,拥有理想才能所向披靡。就让理想这娇艳的花朵在我们心头尽情绽放吧!希望无限,理想无敌。
学会仰望辽远的太空
抬头仰望浩瀚太空,精彩恰似繁星点点。
“神九”已经回家,心情仍是激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北斗导航系统日臻完善,我国航天器发射已跻身世界前列。这一切都让华夏儿女欢呼雀跃、豪情满怀。
仰望太空,目光穿越历史的星河。从古代的祖冲之、张衡、沈括,到近现代的钱学森、谈家桢、袁隆平,中国人的名字一次次镌刻在星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从当年的“东方红一号”发射,到“长征”系列、“神舟”系列火箭升空,中国已拥有数百颗卫星,成为太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军从建国之初仅有几架缴获的飞机,到如今拥有种类齐全的新型机种、朝气蓬勃的航天员大队,空中力量实现了质与量的飞跃。
中国航天大国梦圆,中华儿女自豪振奋。拥有太空就拥有世界,拥有太空就拥有未来。作为一名共和国军人,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履职?如何华丽转身?如何上演精彩?别无他途,必须学会仰望辽远的太空。“仰望太空”正成为当下华夏儿女的流行语,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太空辽远浩渺神秘,经常抬头“仰望太空”,才能“锻铸”“独有”的责任、忧患、理念和创新,追赶世界发展变革的浪潮,承载起罕有的“担当”。
从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完成了世界首次飞行,到传统空间,再到今天的空天网时代,国土和国防已经从蓝到深蓝再到空天。何以保家卫国、捍卫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必须紧盯着未来安全的最大威胁——太空,是为最佳选择。学会“仰望太空”,才能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仰望”是个艰难复杂的重大课题。使命重若泰山,责任胜过生命。像航天员景海涛、刘洋、刘旺那样,承载使命。勇担当敢担当会担当,抬高事业标准的横杆。心装千丘壑,肩扛万钧责,精心打造国家核心能力,悉心历练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万般神功”。“仰望”能激发大丈夫之气概豪情,壮雄浑胆魄。经常学会“仰望”才能攻坚克难,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攻占一座又一座山头,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堡。战争让弱者走开。唯有“强悍”、实力、高手、智者、勇者,才能赢得未来战争的“准人证”、资格证。
生于陇患,死于安乐。忧患永远让人保持冷静、清醒和理智。人有忧患,成万事。忘战必危,忘忧必败。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时不备。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柳宗元在《敌戒》中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对手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向对手学,益莫大焉。我们要向世界上的强国学、优国学。战场如此,商场亦然。大诗人柳宗元早已有这个警醒——有敌人和对手是件好事。输得明白也是水平。适度的忧患,能生发出当有的责任。
要在战争这个坐标系中“仰望”。和平是对军人最高褒奖。和平是要用国力、本领、能量等综合实力赢得。当下,我们拿什么赢得,就看你是否具备核心能力。你准备好了么?站好自己的战位,跑好手中“这一棒”。倾尽心智,挥洒汗水,练就过人膂……
P3-4
克友的新著《打开“心门”赢未来》即将付梓,甚为高兴。
克友原是南京军区航务军代处机关做后勤工作的军士长,酷爱新闻报道和文学写作。他的业余爱好和勤勉刻苦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1992年初,组织上破例安排他到《解放军报》学习充电。在军报学习期间他全身心投入,用热爱和勤奋编织他怀揣的新闻梦和文学梦,见报率颇高。最多时,军报4个版面上竟有他的3篇稿件。高层次的学习,使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新闻素质和文学修养。
克友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任南京军区新闻处长甘,向军区党委争取到将优秀士兵报道骨干破格提升为军官的政策,克友自然成了这个政策的受惠者。由士兵成为共和国一名军官后,他愈发上进。2l世纪初,他被选调到南京军区联勤部政治部机关,负责联勤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这些年来,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5000多篇、散文随笔100多万字。200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一位“战地记者”的心路文集》。奋斗与梦想成就了克友的精彩人生。
克友有着特殊的奋斗经历、思考沉淀和人生感悟,因而他与青年官兵谈理想、谈信念、谈读书、谈创新、谈感恩、谈未来、谈踏石、谈坚守,就容易引起共鸣。书中《学会仰望辽远的太空》探讨的是用责任和担当诠释怎样实现中国梦;《常给灵魂掸掸灰尘》井的是如何做到忠诚、纯洁、坚守;《生命畅想》告诉你如何使自己做到内心灿烂;《跑步生活》诠释阅读使生活更精彩的道理。骄傲诸如《小店人生》、《人生学会做加法》、《班长教我普通话》、女儿教我学单词》、《我教战友写家书》等等,都是从寻常平淡中闪烁灵感,从细枝末节中悟出道理,给人启迪,值得一读。
克友的这部新著,是他即将告别30载军旅生涯时献给年轻战友们的智慧积淀,也是他军旅人生的思想荟萃,相信读者一定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阔达阳光,气象万千。祝克友继续用真诚和勤奋赢得更加璀璨的未来!2013年5月于上海
朱争平 (作序者朱争平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备区原政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总部部长,少将军衔。)
挥别军旅——代后记
压根就没想过,要脱下这身心爱的军装。尽管是自己主动提出,尽管已经做好了自认为十分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当宣布转业命令这一刻真的到来时,我还是难掩内心复杂的感情,脑海一片空白,心里空落落的。难以名状的滋味密集袭来,纠结、感慨、郁闷、自豪、荣耀、充盈、激动……更多的是万万分的不舍,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军旅三十载,懵懂、青春、激情、成熟、辉煌、浪漫、亲情、自我……全都给了军旅,我与军旅同频共振。
三十载,难舍军旅一片情。三十载啊,有多少军营故事灌注在我的生命里。想起了一位领导离开军旅时说的话,“早已习惯了部队生活,骨子里都是‘军味’,现在连便衣都不知怎么穿了!”
三十载军旅,如梦如幻。三十载军旅,恍若一瞬。实在不舍军旅,因为她给了我成长和成熟。17岁,从鲁南小村那个懵懂少年到闽南山沟——龙海县角美公社新兵连的一名新兵,经过卒火洗礼,被分配到著名侨乡——南安县水头公社的727野战医院,医院紧挨着一个小村。院内满是石头平房、红土路、榕树,司南乡村独有的风情,处处可闻闽南乡音。
因为高中毕业,加上字写得还成,我被分配到通讯班当了接戋员、机关公务员兼打字员,那时只有铅字打印机,医院仅有一台,哪怕打印一个字也要院领导批准后才允许打印,再用蜡纸和由墨印出来。
余暇,院领导还让电影组的老兵教我放电影、做幻灯片、写乏术字,于是我成了兼职放映员。有一天,有着文学爱好的我,心血来潮,斗胆给南安县人民广播电台写稿,小稿不光播出,还获了鼓励奖,那个兴奋劲简直无以言表。我当上了班长,考上了军校。在勤奋学习和艰苦磨砺中成长、成熟。
实在不舍军旅,因为她给了我知识和力量。穿上军装离家前,脸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的父母叮嘱我,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干,争取有点出息。当时根本就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未来的道理,只晓得好好复习考军校,当个令人羡慕、神气十足的军官。买了好多军校复习用书,步行到驻地学校听课,风雨无阻。我虚心向领导学、向典型学、向身边的战友请教,向实践学,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参加了自学考试,用6年时间硬生生拿下了两个本科,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个中苦累只有自己知道,工作、听课、作业、考试、论文,上海和南京两地跑,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辛苦有之,孤独有之,纠结有之,但更多的是充盈和富有。不惑之年,又用3年时间攻读了在职研究生,再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三十载军旅,收获了友情和亲情。在直线加方块的训练场,在频繁调动和执行重大任务的公差勤务中,在火热斑斓的海训场,在欢送抗击非典勇士的壮烈现场,在急难险重任务磨砺中,在五湖四海战友们的气场里,在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加班里,在军区抗雪救灾的紧急出动中,在一个个重大典型的感染下,在首长和战友的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期盼中,我收获了酽酽的战友情,真挚的亲情,纯粹的兄弟情。还记得在军校,庞教导员手把手教我学做人、学文学、学即兴演讲、学打羽毛球,培养了我如何提升品位、气质,如何儒雅。军校两年,收获了师生情、战友爱。这些浓得化不开的战友情弥足珍贵,想起她周身温暖。战友之情十分难得,兄弟之情让我珍惜,一辈子都值得拥有。
军旅三十载,从未想过离开她。好不容易做通了耄耋之年的父母亲以及亲朋好友的工作。最难做的还是妻子和女儿的思想工作,因为我在军区机关9年,分居9年,亏欠她们太多,妻知我想法已定,泪水在眼眶盈溢。其实,我又怎舍得这身军装呢!人的一生不易,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真地想感受一下不穿军装的滋味。换一种活法,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精彩吧。就要离开军营了,带着太多的眷恋。
戎马倥偬三十载,青春无悔固长城。
感恩过往寻常事,难忘昔日军旅情。
追求卓越无止境,卸甲一样好风景。
人生处处都精彩,踏石留印续忠诚。
这本书,其实我思量了许久许久,出版社约定给青年官兵写点东西,谈人生、交心得、校人生航向的书稿内容、时间节点时,我倍感压力,一拖再拖,担心难解青年官兵的“心结”。因为平时工作任务确实太重,实在抽不出整块时间,出版社一催再催。在行将离开军旅之际,必须把这本书拿出来。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打开“心门”赢未来》终于付梓。
此时,要感谢的人太多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几位编辑老师对本书倾注太多的心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副总编辑连俊义将军,饱蘸浓墨,饱含深情,挥洒题书名,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的艺术气息,为本书增色添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军区联勤部姚建荣参谋长,伸出温暖之手,大气赐墨宝,内文的8个篇章尽情写就,古拙遒劲,静中雷霆,令我感动;上海海派山水画家江云山、画家王林洪激情泼墨,以画配文,诠释文意,匠心独运;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总部部长、上海警备区原政委、我的老师朱争平将军,格外垂爱眷顾,百忙中用心作序,字里行间真情可现,对拙文肯定有加,鼓励不断,实在让人动容。还要感谢仍居农村的父母亲,感谢妻子女儿的支持理解,写作思考,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许多年以来,我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没好好尽一个儿子的孝道、一个丈夫的义务、一个父亲的责任。值得欣慰的是,拙文终于与读者见面,我也将挥别军旅,唯写出更多积极健康、向上向善、传递正能量的作品来,奉献更多精美的精神食粮来。莫言说得好:“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汉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写作是件愉快的事。我会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直至老去。
军旅经年,青春无悔。感恩过往,真情万岁。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便是人生好时节!
忽然想起,“2006年感动中国”现场,主持人给国学大师季羡林的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要追求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境界,真实、大气,做一个寻常人,做一个真实的人。
沈从文说过,“我只想把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生命如歌,情谊如酒。经年积淀,把内心那些个真实、简单、平淡、寻常的思想火花,原生态地呈现给您,亦算是对军旅三十年的一个小结,权当画了个不大不小的惊叹号。
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你与众不同。人生需要不断攀登,从一座高峰到另一座高峰。军旅三十载值得拥有,值得一辈子珍惜!
感谢生活,感谢命运,感谢一路有您!
葛克友
2013年4月于上海
《解放军报》高级编辑——
微笔触,微语言,微生活,微力量,细微见大气,细微藏高远。《打开“心门”赢未来》细微之处得精神!
《中国青年报》编委、军事部主任——李雪红
高远目标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努力,甘于做小事并把每件小事尽力做刘最好。才能一点点接近目标。
新时期模范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十八火代表——李晓钰
轻松而悠蕴的文字,宁静而高远的境界,于迷茫时给人方向,于困难时给人力量。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十八大代表——
狙击手在战场土往往只有一次扣动扳机的机会,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练武要有毅力,成功往往在于咬矛再坚持一下。《打开“心门”赢未来》,为我们解读“赢未来”的成功密码:执著、踏石。
某分部首届“酉名读书之星”、第85医院“兵记者”——
幸福就是一种体验。葛克友老师笔尖流淌着真情,字里行间满是幸福快乐的元素,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彻悟,幸福相伴,快乐永随,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