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侠骨柔情许世友(首度披露鲜为人知的往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廷一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侠骨柔情许世友》这部纪实性传奇故事,独立成章,本着“信、达、雅”的初衷,拉开帷幕,让披着历史尘埃的将军走上舞台,演绎他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世界,留给今人也留给后人……作者陈廷一并没有把人们崇敬的将军当成完人去写,而是披露了将军的常人生活和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侠骨柔情许世友》作者陈廷一并没有把人们崇敬的将军当成完人去写,而是披露了将军的常人生活和传奇故事。也许这样会使人失望,但这部书既然是献给一生实事求是的将军,倘若吹捧,九泉之下的将军如若有知,是要发火的!

将军的经历告诉我们,他的性格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正如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位俄国博士说的,“在这罪恶的世界上,谁也不可能生来就长着神仙般的胡子……”

《侠骨柔情许世友》这部纪实性传奇故事,独立成章,本着“信、达、雅”的初衷,拉开帷幕,让披着历史尘埃的将军走上舞台,演绎他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世界,留给今人也留给后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雨共担

大刀向叔叔许存礼砍去

以鱼敬母反遭母骂

过关斩将打出少林

短暂的团聚

虎口救人促成一段好姻缘

祖孙三代重逢

阴差阳错,青山脱险

第一任金莲之妻——朱锡明

第二任革命之妻——雷明珍

第三任白头偕老之妻——田普

第二章 结缘少林

感天撼地拜师路

甘当贵妇的“踩马石”

比武冠军的诞生

错过与师父的最后一面

与师兄肝胆相照

许世友和吴佩孚,谁是真正的“大力士”

在吴佩孚军中巧遇“死而复生”的师兄

第三章 峥嵘岁月

与“独臂王”不打不相识

“酒神司令”的罗曼史

狱中挥拳欲打毛泽东

驳壳枪谱写的传奇

是亲叔叔,更是死对头

大闹鸳鸯楼

重游临汾寻真情

附录 真实的许世友

试读章节

公元1953年中秋,许世友将军决计要回家乡。

弹指一挥间,他离开故乡已三十多年了。

这时经过“三反五反”运动的共和国,已经安定下来。将军的思乡思母之情也与日俱增。他多次请假终得中央军委的批准,心中泛起一片涟漪,涌起一阵激动……

记得三十年前离开家乡那夜,他曾向为他送行、又不忍革命队伍离去的乡亲们夸下海口:“这是一次新的战略转移,革命队伍走后,这里又将沦陷为敌占区,乡亲们还会遭殃!你们要有警惕感和心理准备。战争并不以小失论输赢,等我们真正打垮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等我们在全局胜利了,我再回乡煮酒敬乡亲……”三十年后,新中国建立,许世友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但他并没忘记三十年前许下的诺言。他要回乡看望乡亲,履行当初的诺言。

人民敬爱将军,将军想着人民。这便是将军的情感世界!

于是在将军动身回乡之前,他特意安排工作人员,要带两个厨子(炊事员),要带足够的积蓄,慰问乡亲,了却当年的心愿!将军亲口讲:“参加革命,就没想到能活到今天。如今胜利了,当年九死一生的战友,也应该庆贺一番。这不叫排场!我们是真心悼念那些死去的战友,慰问那些为革命作出贡献的乡亲。”

将军出发了,将军在中央军委批准的第二天就出发了,向着大别山,向着大山中的许家洼。

山道弯弯,秋风拂金。

两辆苏式吉普载着将军和随从,一前一后地在山道上行驶着。将军一身戎装,威风八面。此时,他目光炯炯,眺望着儿时熟稔的山野……

八月的稻谷,笑弯了腰,一派丰收景象。

八月的荷塘,蛙鸣声声。

金秋的八月,大别山风景如画。

那沟沟坎坎,隐藏着多少令人激动的故事。

那片片山林,隐匿着多少乡情、亲情。

路越来越难行。处在大别山腹地的许家洼便隐藏在莽莽的青山中。

车到河南新县,再往前便是原始森林,沟壑纵横,无路可行。新县的县委领导得知将军回乡的消息,立即停止办公,纷纷迎了上来。他们看到将军返乡心切,没敢多留,只留将军吃了便餐,就匆匆送他赶路了。

鉴于深山老林,车不通行,将军不再坐车,而是骑马,再现当年长征途中的“骑兵司令”的风采。

当将军回乡探亲的消息在七村八坳传递的时候,当将军在许家洼的家院内,摆下几口大锅,杀猪宰羊,煮酒慰劳乡亲的时候,七村八坳的人们闻风而动,像过节一样喜庆,乡情涌动,似山洪暴发。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有亲无亲的全都来了。看望的队伍从将军家院一直排到三里开外,十分壮观。他们要亲眼目睹将军的风采。

将军的家院不大,分正房和侧房。

此时,将军在正房接待男客人,将军的母亲李氏在侧房接待女客人。院里架起的大锅冒着腾腾的蒸汽,牛、羊、猪肉分列在案头,两个厨子在忙活着。自动来帮忙的邻居也分头干着各自要干的事情,有条不紊。喜气充溢着院落,院落流动着人群。最显眼的还是那条自动来拜访将军的“长龙”,他们拥挤着,前客让后客,被接见完的乡亲,又从后门出来,一个个喜气洋洋、满面红光。

在这条“长龙”中,也有一位心态与众不同的人。他不是别人,正是许世友将军的亲叔叔许存礼。他身材不高,脸色蜡黄。在烽火连天的年代里,他亲手卖过将军的母亲和两个如花似玉的妹妹;他身为伪保长,为搜捕许世友,又劈杀了许世友的两个贴身警卫,多亏许世友身怀绝技,才没成他的刀下鬼。在革命和反革命的拉锯战中,他双手沾满了革命志士的鲜血。然而,革命胜利了,侄儿许世友,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革命的功臣,衣锦还乡,他虽然由衷地感到风光,同时他又满怀无限的内疚,内心交织着矛盾,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站到了被接待的“长龙”中,等待侄儿的接见。

十里“长龙”在蠕动。

等到许存礼进门了。此时他有些犹豫,在“长龙”的惯性推动下,他进了门。在前一位乡亲与将军握手寒暄的一刹那,他突然缩到了门后。许将军顿感惊异,他大眼一溜,就认出了叔叔。多少往事闪在眼前,多少仇恨冲上心头。将军望着许存礼,双目喷火:

“你就是那个杀红军战士的许存礼吧?”许将军直呼其名。“……”许存礼胆战心惊,身如筛糠。

“共产党三反五反,怎么漏掉了你的人头!”许将军声震寰宇。众人都惊呆了。

“血债要用血来还!今天,我代表共产党,来结束你的狗命!”许将军说完上前一步,提起许存礼的脖领子,像老鹰抓小鸡一般地把叔叔拎了起来,然后又拔出腰间佩带的长刀,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母亲李氏听到儿子的吼声,她忙停止接见女客人,小脚颠颠地从侧房中跑了出来,直奔正房。她一见儿子手举长刀要杀叔叔的气势,立时惊呆了,不知所措。

“伢儿,这是大喜大庆的日子,你可不能……伢儿,听娘一句,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要再提它了!”母亲惊呼。

怒从胸中起,恨从胆边生。将军似乎没有听到母亲的喊声,仍没有放下举起的刀。

知儿莫如母。许母深知儿子的脾气,说一不二,说不好就要弄出人命来。万般无奈之下,许母“扑通”一声跪在儿子的脚下,全场哗然。

“孩子,娘求你了……”

许世友一生革命,老母跟着受累受难,他总有不尽的内疚,此时见娘下跪求情,他的心如坠五里云雾,一下子没谱了。

他放下叔叔收起刀,急忙把老娘扶起来,深沉地说:

“娘,我是您的孝子,我听您的话。留他狗命不死!”

在许世友款待乡亲后的第三天清晨,将军便要回部队了,那里还有千军万马在等待着他。田铺乡领导亲自来送行,顺便询问许存礼之事如何处理。

“判刑。”将军吐出两个字,母亲的求情并未彻底撼动他心中的“长城”。

将军走后的当日,一双人民专政的手铐紧紧锁上许存礼的双手,许存礼被投进了河南新县监狱,1957年秋病死狱中,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花开花落,乡情牵心。

共和国成立后,将军总共回乡三次。前面讲的是其一。

第二次是1958年,他带一个工兵团开进家乡,为交通闭塞的家乡修通了路。交通便利后,又将家乡百亩红松运出,有力地支持了共和国的铁道建设。

第三次回家是在“文革”动乱中,他又为家乡通了电。’使偏僻的乡村见到了光明。  后来,将军军务缠身,官越做越大,身不由己,直到母亲去世前,他的请假报告也没批下来。按照他自己的话讲:这叫光打雷,不下雨。这不能不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他的临终遗言也包含着他深沉的思母、思乡之情。P2-5

序言

我与故事有缘,或许是儿时的缘故,那时村外唱大戏,或是遇到有人说书讲故事,我都当做节日去过。不管路途多远,有没有月光照路,我都会邀我的小伙伴同行,穿上新衣上路。不管戏唱得如何,书说得精彩与否,我都是最先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

或许是因为地缘的关系,我与一代名将许世友是老乡,都处在豫东南,而我那九十高龄的祖母又是一位爱讲故事的人,当年她给许世友部队做过“拥军鞋”,亲眼见过将军面,有一定深情,因此从她那空洞洞的无牙的嘴里,飞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深情动人,每一个故事都讲得精彩有致。给我记忆最深的故事,莫过于许世友少林学艺,功到艺成,飞檐走壁,刀枪不入。在这些原生态的故事的影响下,日后渐大的我便走入了绿色军营,成了将军的部下,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挂两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军营生活相对于今天来说还是枯燥无味的。

怀着对将军的崇敬,我开始搜寻将军的故事,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听来的,我都一一记载下来。另外,我还牺牲了三年的假期自费走出去,到将军的故乡,到鄂豫皖根据地,到将军走过的长征路,到将军抗日的主战场采访。渴了饮口山泉水,饿了啃口自带干粮,这些故事的得来更是弥足珍贵。尤其是当我第二次返回许将军故乡时,那位有着像我祖母一样年纪的老奶奶,在我采访后的第二个月就入土为安了。我感到时间的紧迫,于是又花了五年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的追踪采访。

历八年艰辛,绘将军风采。在那个“活人不能立传”的环境下,我写出了《许世友传奇》三部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国当今最为畅销的书之一,并得到多项奖项。但是我还感到言犹未尽,又推出了这部《侠骨柔情许世友》。

文贵于情。要知道这部书是讲情感的,是讲将军情感深处不为人知的故事,因此有些情感也是致人落泪的。欢乐的情感是有的,然而更多的则是悲情故事。应该说历史素来无情,而处于历史大背景下的将军的人生舞台,本来是广阔的,但有时又使他拉不开架势,难以施展,甚至于有几分难言之苦。

人生应该一分为二。将军并非是神,作为食人间烟火的将军也并非完人。他有信仰追求、他有济世之志、他有舐犊之情、他有爱妻之意。他有人之优,亦有人之短。尤其是他在坎坷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是他人生的最大优点,反过来却又成了他辉煌人生中的悲剧。

老子言:返璞归真。

是历史就应该按真情去写,直言历史。

是历史人物的“故事”,就应该在符合真情的基础上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于是乎,便出现了本文上述开篇话,也即是笔者向读者的表白。

于是乎,我并没有把人们崇敬的将军当成完人去写,而是披露了将军的常人生活和传奇故事。也许这样会使人失望,但这部书既然是献给一生实事求是的将军,倘若吹捧,九泉之下的将军如若有知,是要发火的!

将军的经历告诉我们,他的性格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正如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位俄国博士说的,“在这罪恶的世界上,谁也不可能生来就长着神仙般的胡子……”

这部纪实性传奇故事,独立成章,本着“信、达、雅”的初衷,拉开帷幕,让披着历史尘埃的将军走上舞台,演绎他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世界,留给今人也留给后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