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到灯塔去)/思想者丛书》是英国作家维士克所著的一本文集,由宋应财翻译,本套丛书是“十二五”辽宁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伍尔夫素以文风优美著称,作品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正是因为“是谁也模仿不了的完完全全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伍尔夫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美丽的容颜、不凡的才情和气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王后”……有足够的理由让你走近伍尔夫,探究她生活的真相。
伍尔夫,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一 今天为什么读伍尔夫
思想激进的作家
实验主义作家
内心世界
二 走近伍尔夫的作品
《到灯塔去》
三 生平及影响
早期人生
索比之死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
伍尔夫的幽默感
病痛缠身却创作不息
极度绝望
四 主要主题
关注女性,热爱写作
莎士比亚的妹妹和玛丽·卡米拉
女性与男性的写作方式不同
对立与极端
房间里不再有天使
现代主义者对小说的挑战
本位与人际关系
个人的即政治性的:公共和个体
五 主要作品
概要
《达罗卫夫人》(1925)
《到灯塔去》(1927)
《奥兰多》(1928)
《海浪》(1931)
六 当代批评
背离现实主义
革新者
介于诗歌与小说之间
海外的赞扬
七 现代批评
心理分析
自传与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女权主义心理分析解读
八 进一步了解
《远航》(1915)
《夜与日》(1919)
《雅各之室》(1922)
《幕间》(194P)
《岁月》(1937)
其他现代主义者
主要作品年表 伍尔夫:到灯塔去<br>一 今天为什么读伍尔夫<br> 思想激进的作家<br> 实验主义作家<br> 内心世界<br>二 走近伍尔夫的作品<br> 《到灯塔去》<br>三 生平及影响<br> 早期人生<br> 索比之死<br>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br> 伍尔夫的幽默感<br> 病痛缠身却创作不息<br> 极度绝望<br>四 主要主题<br> 关注女性,热爱写作<br> 莎士比亚的妹妹和玛丽·卡米拉<br> 女性与男性的写作方式不同<br> 对立与极端<br> 房间里不再有天使<br> 现代主义者对小说的挑战<br> 本位与人际关系<br> 个人的即政治性的:公共和个体<br>五 主要作品<br> 概要<br> 《达罗卫夫人》(1925)<br> 《到灯塔去》(1927)<br> 《奥兰多》(1928)<br> 《海浪》(1931)<br>六 当代批评<br> 背离现实主义<br> 革新者<br> 介于诗歌与小说之间<br> 海外的赞扬<br>七 现代批评<br> 心理分析<br> 自传与心理分析<br>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br> 女权主义心理分析解读<br>八 进一步了解<br> 《远航》(1915)<br> 《夜与日》(1919)<br> 《雅各之室》(1922)<br> 《幕间》(194P)<br> 《岁月》(1937)<br> 其他现代主义者<br>主要作品年表
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性至今仍然产生著影响。二战后她的声望有所下降,但随著70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她又成为文学界关注的对象。本书主要讲述了伍尔芙的生平以及著作,并阐述了对伍尔芙的研究。 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的、毫无倦意的阅读。 ——伍尔夫
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性至今仍然产生著影响。二战后她的声望有所下降,但随著70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她又成为文学界关注的对象。本书主要讲述了伍尔芙的生平以及著作,并阐述了对伍尔芙的研究。 <br> 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的、毫无倦意的阅读。 ——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