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记忆是怎么回事
想知道怎样改善记忆,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记忆是怎么回事。根据人们对记忆的普遍理解,我设计了专门的记忆力训练,这些训练能帮助你提高各方面的记忆力。
如今我们对记忆的认识其实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甚至更早。在这里,我简单回顾一下心理学家对记忆的认识历程,以及由此而发展形成的记忆模型,这也是今天主流心理学家和本书所持有的观点。
简单的历史回顾
记忆研究之初
在思想家和理论家开始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包括记忆)之前,记忆就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传授新的技能、传承习惯和传统来说,记忆是不可或缺的方面。而在印刷术出现之前,许多东西人们都必须牢记在心——而今天,这些都可以印在纸张上,或者通过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交流和传播——比方说人们必须学会然后再传给别人的各种仪式、诗歌和故事,这好比要记住几十本书的内容。通过与无文字文化的文化承载者交流,以及推测从久远文化那里能够传承下来何种学问和知识,人类学家估算得出了学习的范围和广度。
我们再回到约2 300年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系统地研究学问与记忆的先行者之一。除了总结和提出记忆的作用法则之外,他还讲述了利用心理意象以及体验和观察的重要性,所有这些方面都对记忆大有裨益。
然而,心理学家有关记忆的正式研究却始于19世纪后期,当时威廉·冯特①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在对心理过程的内省或实验性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学这门学科。连同对其他方面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冯特开创了对人类记忆的最初探索。
当时很多的研究借助了五花八门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与本书所描述的改善记忆的实用性建议大相径庭。但是,这些研究者的努力为揭示记忆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帮助,而记忆的作用机制恰恰为我们今天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早在1894年,记忆研究的先驱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的首位女掌门人玛丽·惠顿·卡尔金斯发现了近因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更准确地回忆起最后一次学习过的东西。早期的研究者常常借助无意义音节来确定在一系列测试中,受试者在看过众多单词之后,他最能回忆起的是哪些单词,但在日常生活中,近因效应对记忆也同样起作用。想要更好地记住某样东西?那么,在你同时学习多个项目时,把最想记住的那一项放到最后来学吧。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对记忆很有兴趣,他在1890年写的《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教科书中对记忆进行了讨论,并且对有助于记忆的许多认知功能进行了分析,比如感知(perception)和注意(attention)。他甚至提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体验——努力想回忆起某个人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20世纪上半叶,注重观察研究外在行为表现及其行为刺激的行为学家主导了美国的心理学领域。他们对心理过程或心理过程的内省没有兴趣,不过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评估方法却被后来的记忆研究者所采纳。
但是在欧洲,格式塔心理学于20世纪之初开始兴起。它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的意义,以及人类将其所观察的内容组织成模式和整体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家还指出,整体情境对于学问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方法对于理解改善记忆的方法来说关系非常密切;格式塔心理学帮助我们懂得,借助创设模式和提供有意义的情境,首先就能够刺激改善记忆的编码,以便今后能够更容易地被回忆起来。例如,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C.巴特利特在1932年出版了《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Remembering: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一书,他利用“有意义的材料”如篇幅较长的故事,而不是随机词或无意义音节,发现受试者在向研究人员回忆这些故事时会犯某几种特定类型的错误。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这些错误通常使得识记材料与受试者的个人经验相一致,表明了意义形成记忆的方式。就像上面讨论的近因效应,这些发现——如果将识记材料与个人的经验关联起来,它们就更容易被记住——正是本书在后文提出的记忆技巧的基础。
P1-3
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记忆力。在今天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的年代,知识更新特别快的年代,拥有很好的记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想记住往来邮件的内容,给老板留下好的印象,准备一次生动的演讲,组织一次复杂的集会,记住在何时何地见过谁,拥有良好的记忆都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如果你是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甚至年纪再大一些,拥有良好的记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因为老是忘事儿往往让人觉得你已经老了。但如果你能保持活跃的思维和记忆,你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记忆力,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大,你的记忆力还不会衰减下去!
《记忆圣经》是专门用来帮助你提高记忆力的。在本书中,我除了介绍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之外,还总结了许多方便实用的记忆技巧和记忆训练。
有一些章节探讨了改善记忆的身心条件,比如怎样增进健康为良好记忆做准备,但本书的主要内容还是放在每天都可以方便应用的记忆技巧上。我还介绍了怎样创建记忆触发器,怎样减少不必要的记忆内容,这样你就可以集中注意力记住最重要的事。例如,为准备某次会议你必须完成20项任务,你总是记住这一项忘记那一项,搞得自己身心疲惫;但如果你能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或不同的类别进行条理性的组织,你就可能更容易记住。
改善记忆对自我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你就能提高自己的办事水平。出于同样的原因,改善记忆还有助于你发现在记忆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准备一份记忆日志,也有助于你跟踪自己的进步,帮助你发现容易遗忘的内容,从而改善薄弱的环节。
这本书的目标是在30天内提高你的记忆力,因此,请你以30天为一个时间周期,花精力实践应用书中介绍的技巧和方法。你不必按章节顺序阅读全书,你可以重点读其中的某些章节。记忆是一种习惯,而养成新的习惯或摆脱旧的习惯往往需要3周的时间,另外的一周时间是用来评估自己的记忆的。所以,30天的周期足以让你掌握新的记忆技能,并且让它们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实践应用的深入,你会发现本书介绍的记忆技巧将成为你的“本能”,你想都不用想就能自动地依靠它们帮助你记住更多。
本书还介绍了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记忆的不同类型。这就好比存在着一个记忆控制器,你接收新的信息,并把它们输入工作记忆或短期记忆,它会决定你想保持哪些片段进入到长期记忆,并且在今后找回和提取你想要的记忆。同样,本书的重点在于整合各种记忆原则,实现更好的实践应用。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实例,你可以从别人(包括我本人)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我还对一些记忆技巧开发了记忆游戏,让你在改善记忆的同时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虽然这些记忆技巧是面向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但你也可以把它们应用在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
当初我读高中、大学时,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记性不好,我总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后来,我的记性还是不太好。有时我接受电视采访或上讨论课时,如果有人要我复述刚才说过的话,我总是会说出全新的一段话来。然而,记忆不佳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我甚至记得当时的窘境,当时房间里的布置,等等。记忆就是这样。当你脑子里有图像时,当某事对你更重要时,当你一开始就通过多种感官对体验进行信息编码时,当你并非试图记住书面的文字或听到的一段话时,你将记住更多。
多年来,我学会了增强记忆力的独特方法。现在,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更多的改善记忆的技巧。在你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收获。
让我们开始吧,在日历上做个标记,在接下来的30天,开始改善记忆力!当然,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你也可以把时间周期压缩或拉长——不过,30天是最佳的。
《记忆圣经》简介:古希腊演讲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行程记忆法”怎样帮他们记住引人入胜的精彩演讲的?如何用记忆大师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画出你的记忆?神奇数字7加减2原则,怎样用有限容量记住更多内容?要想记住全部单词,又大大缩短背诵时间,哪些窍门让你事半功倍?
你知道吗?记忆训练就是一种健脑运动,多加练习就会使思维更活跃、更全面。《记忆圣经》作者美国思维科学领域专家吉妮·格拉汉姆·斯科特博士教你20多种记忆方法,只需每天花上几分钟来掌握这些窍门,不论是记人名、背英文,还是脱稿陈述、滔滔演讲,再复杂再难的内容都可轻松解决。这些方法完全不受年龄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不仅在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在大学,甚至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只需短短30天,你的记忆力一定能有效提升!
记人名、背单词、做演讲,每天10分钟,30天轻松变成记忆超人。
上班族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提升学习成绩。
行程记忆法,罗马房间法,思维导图,7加减2原则……20个人类记忆模式的根本方法,彻底发掘你的记忆潜能,30天大幅提升记忆力!
《记忆圣经》是专门用来帮助你提高记忆力的。在本书中,作者吉妮·格拉汉姆·斯科特除了介绍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之外,还总结了许多方便实用的记忆技巧和记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