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音唱词选/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
分类
作者 陈勇新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南音的内客

南音的内容大致有三大类:与青楼女子有关、由木鱼书改编和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等。

由于南音产生于水上妓寨,开始时,有较多曲目与青楼女子有关。如《叹五更》、《客途秋恨》、《又叹五更》、《开花榜妓女叹五更》、《男烧衣》、《女烧衣》以及后来由粤讴改编的《除却了阿九》等。

由于木鱼书改编的曲目最多,适应了盲艺人谋生的需要。可以在神诞庆典、民俗节日、大户人家的喜庆活动以及日常娱乐中演唱。长篇如《观音出世》、《蔡中兴修整洛阳桥》、《背解红罗》、《玉葵宝扇》、《桃花送药》等,中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更多是根据木鱼书改编成的中篇或短篇。中篇如《武松打虎》、《梁天来》、《大闹广昌隆》等。短篇则是把长、中篇当中的精彩段落,单独抽出来演唱。如《玉簪记》之《夜偷诗稿》、《玉葵宝扇》之《碧容探监》和《大闹梅知府》、《武松打虎》之《金莲戏叔》、《拜月记》之《闺谏瑞兰》、《茶薇记》之《周氏反嫁》、《观音出世》之《玉女下凡》等。也有根据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改编的短篇,如《闵子骞御车》、《霸王别姬》、《吴汉杀妻》、《泪湿青衫》、《牛女银河会》等。

反映社会现实的曲目也不少。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饱受列强欺凌,社会风云变幻,一些有正义感或接受新思想教育的文人,忍不住拿起笔杆,运用南音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报纸或小册子宣泄出来。当时人们把这部分南音称为“社会南音”或“时事南音”,其中不乏富有历史文化价值和闪光的作品。如反对女子缠足、深锁闺房和包办婚姻的《女子叹五更》;感叹列强欺侮、迫我割地赔款,渴望“民主共和行善政”的《国民叹五更》;揭露清末官军明火打劫、鱼肉百姓的《澜石居民叹五更》;反映在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中群情汹涌的《金山客叹五更》、《华工诉恨》、《抵制美国》;借悼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抨击袁世凯为乞求日本支持称帝,与之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导致上海“五卅惨案”和广州的“沙基惨案”,激励同胞“共同革命去捐躯”的《追念国父叹五更》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曲艺界发扬南音干预生活的优良传统,或直接楔人生活,或借古喻今,创作了不少歌颂新生活、宣扬新思想的作品。本书从不同历史阶段选录的一些作品,大体上反映了近60年来南音的风貌。如配合抗美援朝运动,以外国人为第一人称的《美军叹五更》;批判封建婚姻观的《二嫂改嫁》;揭示羊城新八景之一内涵的《罗岗香雪》;《沙田夜话》写新旧社会两重天,曾于20世纪60年代传诵一时,《沙田新夜话》是它的续篇,讴歌新时期的广东农村巨变;《月是故乡明》通过典型人物的真情实感,赞颂海外赤子的爱乡、爱国情怀;《橘颂》借古人之口,歌颂屈原无私之德和不易之志,激励人们为实现祖国振兴而奋斗。

由于作品的服务对象不同,南音常见有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一种是面向知识阶层,讲究意境、文采,往往字斟句酌,以至“丢书包”——引用典故或借用古诗词的现成句子。如《叹五更》、《客途秋恨》、《潇湘琴怨》、《祭潇湘》、《泪湿青衫》、《痴云》等。虽然一般民众未必理解,但因文词优美,音律协和而得到普遍认同。正因为这部分作品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以其品牌效应,为南音在正统思想统治的文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如《叹五更》、《客途秋恨》以及粤讴《吊秋喜》被公认为粤调“三大名曲”,曲坛中人,几乎无人不知。另一种是面向普罗大众,以其通俗、生动而赢得听众。虽则不免略为粗糙,却为南音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构筑起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说唱曲种。

南音,无论在音乐、唱腔、唱词等方面都比较成熟,为作者发挥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不少剧作家、撰曲家都乐于为之撰曲,“连环南音”、“回文南音”由此而生。这种体例,其他粤语说唱暂未发现,可说是南音所独有,虽近乎文字游戏,亦足见作者的匠心。

P5-7

后记

本书由手抄稿到电子文本,得到佛山市博物馆申小红、郭文钠、何慧诸君帮助,解决了许多罕见字和粤方言字的难题;同时得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吴世枫先生指导,改正某些不准确的表述,补充一些未尽之意;从初稿到定稿,文字增删变动较多,都由申小红负责总校,最后由张雪莲按出版规范编辑排版定稿,请高宇峰补拍照片,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

目录

总序

前言

南音述略

 一、南音的产生

 二、南音的内容

 三、南音的唱词结构

 四、南音的传承

 五、南音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六、南海文化对南音的贡献

南音唱词选

 (1)叹五更

 (2)客途秋恨(上卷)

 (3)客途秋恨(下卷)

 (4)客途秋恨(改编本)

 (5)《梁山伯牡丹记》(节选)十送英台

 (6)《再生缘摘锦》(节选)延师诊脉

 (7)《红楼梦》(节选)潇湘琴怨

 (8)《今梦曲》(节选)祭潇湘

 (9)大闹梅知府

 (10)碧容探监

 (11)周氏反嫁

 (12)闵子骞御车

 (13)霸王别姬

 (14)牛郎银河会

 (15)长生殿

 (16)泪湿青衫

 (17)城隍庙

 (18)十二时辰

 (19)痴云

 (20)柴房自叹

 (21)挂绿悲歌

 (22)橘颂

 (23)澜石居民叹五更

 (24)金山客叹五更

 (25)抵制美国(卷下)

 (26)追念国父叹五更

 (27)美军叹五更

 (28)二嫂改嫁

 (29)罗岗香雪

 (30)沙田新夜话

 (31)月是故乡明

附录一 自传南音

 陈韦占好叹五更

 失明人杜焕忆往

 杜焕小传

附录二 粤方言常用口语

后记

序言

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

总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口耳相传且经过岁月的筛选存留下来的瑰宝,是祖先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是留给我们的珍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无形的、活态流变性的,它始终鲜活生动地传递着、见证着历史文化,可谓:“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消失或丧失多样性的严重威胁。佛山也不例外,我们必须面对这种紧迫性、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民族化、本土化,加倍珍惜其文化价值,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精神价值,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由以往的单项选择性项目保护逐步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⑦在历史上有着繁荣、丰厚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山,非遗保护工作也紧跟国家与省的战略步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在这个长期、浩大又复杂的文化传承系统工程中,理论建设是非遗整体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市经过普查、整理、申报的诸项工作,已经编撰出版图文并茂、收人19项省级及以上名录的《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以及对佛山民俗归纳较全的《佛山民俗文化》,传统美术专项集《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进人岭南文库的通俗读本有《佛山秋色艺术》、《龙舟歌》、《石湾公仔》、《南音》等“非遗”类书籍。其知识性与普及性,无疑增强了“非遗”的传播力度。但鉴于我市丰富厚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各有侧重,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与知识属性。因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丛书组成是每单个项目独立成书,目的是要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详尽的记载与一定的理论提升,主要立足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历史渊源、创作及制作等行为过程、传承活动、发展现状等比较详尽的描述,包括过程的动态细节。有的项目也对它的综合性、时空性、周期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这套丛书的产生是经过更加深入的田野调查,走访项目的原生地与不同年龄的传承人,运用录音、摄影、摄像等手段获得的资料,这种真实的记录具有可信性与保存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土”味。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是怎样的”,力争通过这套丛书对许多项目真实面目及内部结构有个清晰地认知,广泛营造整个社会的保护氛围,鼓励传承人群的创作灵感与传承热情,激发更多人们的文化自觉和参与意识,提高青少年热爱祖国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境界。同时注重夯实理论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期待着逐渐将理论推向深入,不断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理论研究,避免盲目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保护”。最终实现凝聚传统精神、推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保存文化多元性的具体实践。逐步地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的轨道。在认识中继承,在继承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

普查中得知,佛山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其丰厚,这套丛书的形成将是一个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逐步将我市重要的“非遗”项目进行专项收集、整理、汇编成册逐本推出。目前本套书籍的作者多数是来自第一线的“非遗”保护专家和工作者,随着保护的深人和理论的提升,期待着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加入作者的行列。更加以平等、宽松、和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编辑相统一的氛围中,以面向未来的视野,推进撰写、编辑和出版工作。

这种历史资源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与时代文化胸怀宽广的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软实力,是增添城市魅力的重要方式。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佛山塑造文化品格、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诗意栖居”的精神魅力,即在智慧佛山的建设中做一个坚实的基础工作。

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吴世枫、杨明敬、苏章鸿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有力支持,市民俗摄影家协会的热心供稿,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尽管我们做出很大努力,但是在编辑过程中仍然会有疏漏和错误,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编撰委员会

二○一三年三月

内容推荐

《南音唱词选/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由陈勇新编著:南音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个粤语说唱曲种。南音有固定的节拍,除扬琴或古筝外,加入洞箫、椰胡、琵琶等柔性乐器伴奏,有起板和过门,比南词更紧凑。唱腔有慢板、中板、流水板、快板、尖板等板式,有本腔、扬州腔、梅花腔和抛舟腔。文词也比较讲究,雅俗共赏,标志着粤语说唱已发展至成熟阶段。

《南音唱词选/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南音是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粤语说唱曲种,以广州话入腔。本书选录了《叹五更》、《客途秋恨》、《祭潇湘》、《痴云》、《闵子骞御车》、《橘颂》、《沙田新夜话》等32个曲目,历史跨度近200年。《南音唱词选/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由陈勇新编著,简要介绍曲目的来历、内容和作者,对南音的查证、研究,对曲词给予了大量的注释,是全面展示南音风貌的一本唱词集。本书对保护南音将起到很大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