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
分类
作者 夏丏尊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是著名作家、教育家、翻译家夏丏尊先生的作品精选。收录了夏丏尊先生在怀念友人、感悟人生、畅谈教育等方面的随笔和小说,凝聚了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感想,凸显出那一时代文学创作的现状和文人作家的人文情怀,反映了一代大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爱人爱国的悲悯之心。

内容推荐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作者夏丐尊清新自然的的文字,呈现出淡雅风致、性苦而平和的济世情怀。《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精选夏丐尊各种体裁文学作品,以率真质朴的笔法,丰富细腻的情感,忆往事,谈旧友,说教育,论时事,反映了一代大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爱人爱国的悲悯之心。

目录

第一辑 浮生若梦

 我的中学生时代

 光复杂忆

 紧张气氛的回忆

 我之于书

 白马湖之冬

 一个夏天的故事

 中年人的寂寞

 两个家

 试炼

 早老者的忏悔

 寄意

 怯弱者

 长闲

 猫

 命相家

 流弹

 黄包车礼赞

 一个追忆

 做了父亲

第二辑 禅味文心

 《平屋杂文》自序

 《子恺漫画》序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关于《倪焕之》

 《李息翁临古法书》跋

 《鸟与文学》序

 《清凉歌集》序

 《弘一大师永怀录》序

 《晚晴山房书简》序

 读《清明前后》

 《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对了米莱的《晚钟》

第三辑 天涯旧友

 白采

 关于国木田独步

 阮玲玉的死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鲁迅翁杂忆

 弘一法师之出家

 弘一大师的遗书

 怀晚晴老人

第四辑 红尘随想

 学斋随想录

 家族制度与都会

 并存和折中

 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中国的实用主义

 读书与瞑想

 学说思想与阶级

 闻歌有感

 知识阶级的运命

 谈吃

 原始的媒妁

 春的欢悦与感伤

 一种默契

 幽默的叫卖声

 日本的障子

第五辑 爱的箴言

 春晖的使命

 “无奈”

 彻底

 致文学青年

 “你须知道自己”

 受教育与受教材

 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

 关于职业

 怎样对付教训

 恭祝快乐

 一个从四川来的青年

 “自学”和“自己教育”

 教育的背景

第六辑 尺素寸心

 家书(一)

 家书(二)

 家书(三)

 家书(四)

 家书(五)

 家书(六)

 家书(七)

 家书(八)

 家书(九)

 家书(十)

附录 悼夏丐尊先生

试读章节

两个家

“呀,你几时出来的?夫人和孩子们也都来了吗?前星期我打电话到公司去找你,才知道你因老太太的病,忽然变卦,又赶回去了,隔了一日,就接到你寄来的报丧条子。你今年总算够受苦了,从五月初上你老太太生病起,匆匆地回去,匆匆地出来,据我知道的就有四五次。这样大旱的天气,而且又带了家眷和小孩,光只川费一项也就可观了吧。”

“唉,真是一言难尽!这回赶得着送老太太的终,几次奔波还算是有意义的。”

“老太太的后事,想大致舒齐了吧。”

“哪里!到了乡间,就有乡间的排场,回神咧,二七咧,五七咧,七七咧,都非有举动不可。我想不举动,亲戚本家都不答应。这次头七出殡,间壁的二伯父就不以为然,说不该如是草草。家里事情正多哩,公司里好几次写快信来催。我只好把家眷留在家里,独自先来,隔几天再赶回去。”

“那么还要奔波好几趟呢。唉!像我们这样在故乡有老家的人,不好吃都市饭,最好是回去捏锄头。我们现在都有两个家,一个家在都市里,是亭子间或是客堂楼,厢房间,住着的是自己夫妇和男女。一个家在故乡,是几开间几进的房子,住着的是年老的祖父祖母,父母和未成年弟妹。因为家有两个的缘故,就有许多无谓的苦痛要受。像你这回的奔波,就是其中之一啊。”

“奔波还是小事,我心里最不安的,是没有好好地尽过服侍的责任。老太太病了这几个月,我在她床边的日子合计起来不满一个星期。在公司里每日盼望家信,也何尝不刻刻把心放在她身上,可是于她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家有两个的矛盾了。我们日常不知因此而发生多少的矛盾。譬如说:我和你是亲戚,照礼,老太太病了,我应该去探望,故了,应该去送殓送殡,可是我都无法去尽这种礼。又譬如说:上坟扫墓是我们中国的牢不可破的旧礼法,一个坟头如果每年没有子孙去祭扫,就连坟头都要被人看不起的。我已有好几年不去扫墓了。去年也曾想去,终于因为离不开身,没有去成。我把家眷搬到都市里已十多年了,最初搬家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饭吃,办事的地方没有屋住。当时我父母还在世,也赞同我把妻儿带在身边住,不过背后不免有‘养儿子是假的’的叹息。我也曾屡次想接老父老母出来同居,一则因为都市里房价太贵,负担不起,而且都市的房子也不适宜于老年人居住,二则因为家里有许多房子和东西,也不好弃了不管,终于没有实行。迁延复迁延,过了几年,本来有子有孙的老父老母先后都在寂寞的乡居生活中故世了。你现在的情形,和我当日一样。”

“老太太在日,我每年总要带了妻儿回去一次。她见我们回去就非常快乐,足见我们不在她身边的时候是寂寞不快的。现在老太太死了,我越想越觉得难过。”

“像我们这种人,原不是孝子,即使想做孝子,也不能够。如果用了‘晨昏定省’ ‘汤药亲尝’等等的形式规矩来责备,我们都犯了不孝之罪。岂但孝呢,悌也无法实行。我常想,中国从前的一切习惯制度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我们生活在近代工商社会的人,要如法奉行是很困难的。大家以农为业,父母子女兄弟天天在一处过活,对父母可以晨昏定省,可以汤药亲尝,对兄弟可以出入必同行,对长者可以有事服其劳,扫墓不必花川资,向公司告假。如果是士大夫,那么有一定的年俸,父母死了还可以三年不做事,一心住在家里读礼守制。可是我们已经不能一一照做。一方面这种农业社会的习惯制度,还遗存着势力,如果不照做,别人可以责备,自己有时也觉得过不去。矛盾,苦痛,就从此发生了。”

“你说得对!我们现在有两个家,在都市里的家是工商社会性质的,在故乡的家是农业社会性质的。我在故乡的家还是新屋,是父亲去世前一年造的。父亲自己是个商人,我出了、学校他又不叫我,学种田,不知为什么要花了许多钱在乡间造那么大的房子。如果当时造在都市里,那么就是小小的一二间也好,至少我可以和老太太住在一处,不必再住那样狭隘的客堂楼了。”

“我家里的房子是祖父造的,祖父也不曾种田。——过去的事,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不是还有许多人从都市里发了财,在故乡造大房子吗?由社会的矛盾而来的苦痛,是各方面都受到的,并非一方受了苦痛,一方会得什么利益。你因觉得到对老太太未曾尽孝养之道,心里不安,老太太病中见了你因她的病几次奔波回去,心里也不会爽快吧。你住在都市中的客堂楼上嫌憎不舒服,而老太太死后,那所巨大的空房子恐怕也处置很困难吧。这都是社会的矛盾。我们生在这过渡时代,恰如处在夹墙之中,到处都免不掉要碰壁的。”

“老太太死后,我一时颇想把房子出卖。一则恐怕乡间没有人会承受,凡是买得起这样房子的人自己本有房子,而且也是空着在那里。一则对于上代也觉得过意不去,父亲造这房子颇费了心血,老太太才故世,我就把它卖了,似乎于心不忍。”

“这就是所谓矛盾了。要卖房子,没有人会买:想卖,又觉得于心不忍。这不是矛盾的是什么?”

“那么你以为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知道我自己也不会把故乡的房子卖去,我只说这是矛盾而已。感到这种矛盾的苦痛的人,恐不止你我吧。”

刊《中学生》第五十号

(1934年12月)

P24-2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