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学理阐释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 设想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生命美学精神所依赖的人文环境
第一节 富足强盛的国力精神
第二节 开明宽松的政治方略
第三节 吐纳万方的对外交流
第四节 全面繁荣的文化艺术
第二章 唐代生命美学所依赖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儒学的复振——儒学之生命理想
一 崇儒思想——儒学的复振
二 以史为鉴——帝国的觉醒
三 科举情怀——仕功的激情
第二节 道教的隆昌——道教之生命本真
一 唐代道教的政治特征
二 唐代道教的生命审美
第三节 禅宗的兴盛——禅宗之生命解脱
一 强调生命状态的自性解放
二 讲求修行方式的超然顿悟
三 追求高度无滞的自由精神
第三章 唐代士人的生命人格范式
第一节 诗意人生
第二节 少年精神
第三节 酒神气韵
第四节 谏诤胆魄
第五节 唐士风流
第四章 唐代学术文化中的生命美学特质
第一节 唐代制礼中的生命美学精神
一 师礼
二 服仪
三 祭祀
第二节 唐代祥瑞中的生命美学精神
一 唐代祥瑞的政治功用
二 唐代祥瑞的盛世意象
三 唐代祥瑞的重人特征
第三节 唐代史学中的生命美学精神
一 唐代官方的重史传统及政治目的
二 唐代史学的“直书”精神
三 刘知几《史通》的史学思想
四 杜佑《通典》的史学思想
第五章 唐代文论生命化批评的人文蕴涵
第一节 唐代文论生命化批评的类型层次分析
一 人体之喻
二 精气之喻
三 人文化成
第二节 唐代文论生命化批评的人文意蕴
一 追求“生气远出”的生命活力
二 强调“天然浑成”的有机整体
三 崇尚“风神逸韵”的格调品位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