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编著的《镇江出土金银器》收录的“宗教文物”中,有一块出土于镇江东南郊贾家村东晋墓的金佛牌,佛牌正面线刻释迦立像,人近乎裸体,面带微笑,头上螺髻,背有项光,两臂向下斜仲,双足外展,这正是释迦太子降生后“浴佛”的形象。画面所刻不过寥寥数刀,线条极其简练,却让人联想到1973年金坛县唐千公社三国吴墓出土的一件越窑青瓷堆塑罐,罐体上部贴塑的佛像也是这样简单。展示了佛教传人中土后,在江南的流行情况。虽然尚嫌稚拙,但拉开了“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炯雨中”的序幕。书中收录的还有一件镇江甘露寺铁塔地宫中出土的,北宋时期的银佛像,高仅1.7厘米,题材也是释迦太子“浴佛”时的形象。圆雕,裸体,而相浑圆,四肢丰腴。两臂一卜一下向两侧伸开,双腿半蹲站在网座之上。与东晋墓金牌上的“浴佛”图不同,完全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婴孩形象,可见到了宋代,佛教更加贴近平民大众,更加世俗化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