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弘法的传奇。
即使自己双目失明,也不愿世间有黑暗之地。
天平之甍——日本对鉴真大师的尊称,意为“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天平之甍》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根据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最后终于成功抵达日本的历史事件写成小说:一位大和上,十七名高徒,四个留学僧,无数大唐珍宝,浮沉流转于大海和尘世。
获日本艺术选奖。朱天心长文导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平之甍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井上靖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鉴真东渡弘法的传奇。 即使自己双目失明,也不愿世间有黑暗之地。 天平之甍——日本对鉴真大师的尊称,意为“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天平之甍》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根据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最后终于成功抵达日本的历史事件写成小说:一位大和上,十七名高徒,四个留学僧,无数大唐珍宝,浮沉流转于大海和尘世。 获日本艺术选奖。朱天心长文导读。 内容推荐 此一鉴真和尚的史事《天平之甍》,是井上靖依据奈良时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而以小说笔法写成。 “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 鉴真三度开口:“是为了法。即使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一位大和上,十七名高徒,四个留学僧,无数大唐珍宝,浮沉流转于大海,和尘世。 《天平之甍》刻画了超越个人的意志和热情,与自然和时间进行搏斗的形象。 目录 导读 时移往事——《天平之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附录 《天平之甍》写作经由 试读章节 四月三日自难波津出航的四船,在武库、大轮田泊、鱼住泊、柽生泊、多麻浦、神岛、韩泊、备后长井浦、安艺风速浦、长门浦、周防国麻里布浦、熊毛浦、丰前分间浦等内海的港口或寄港或碇泊,于月中到达筑紫的大津浦,在本土的最后一个港口,四艘船为等候顺风,耽搁了几日。 四月末,广成一行自大津浦航向外海。自接受节刀后已过一月。从大津浦到中国有两个航线;迄至天智天皇的第五次遣唐船为止,通常由此出发航向壹岐、对马,再沿南朝鲜西海岸北上,横穿渤海湾口,在山东的莱州或登州登陆,再由陆路南下洛阳入长安,但这一定要南朝鲜在日本的势力范围之下才能保证安全。后因新罗统一了半岛,此路已不通。第六次以后连续三次皆由此出发后西航,过壹岐海峡出肥前值嘉岛,得信风一气横贯中国海,漂至以扬子江为中心的扬州与苏州之间。当然广成一行也得走此航线。 普照与荣睿所乘的船是判官秦朝元的第三船,这条船上尚有两位留学僧,一名戒融,一名玄朗。戒融是开船当日自大津浦上船的筑紫的僧侣,与普照同年,体格高大显得傲慢,玄朗年轻两三岁,容貌端正,观察其言行颇有气质,是纪州的僧侣,听说来大安寺有一年,但普照与荣睿以前从未闻其名,也未见其人。 从筑紫大津浦出发的第一夜起,虽无惊涛骇浪,船却像一片树叶受外海大浪的搬弄。除了船员谁也不能咽下任何东西,都像死人般地随处卧着。这种状态持续了多日,只有普照是例外。头两天跟别人一样痛苦,第三天则头昏、胸闷皆除,已可平心正坐任船摇摆。可是朝夕眼见着身旁三位留学僧深受晕船之苦,也不是件愉快的事。最厉害的是荣睿,整日张着口,痛苦地微声呻吟,那浓眉锐眼的脸,不消几日已憔悴不堪。玄朗则像死了似的,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弹。 有一天,海上已暮色苍茫,躺在最远处的戒融忽然向普照讲话: “想着什么?” 这是这位外表放荡不羁、身体魁梧的同道首次打招呼。乘船时彼此互道姓名,之后晕船各自处于孤独的战斗之中,直到如今尚无交谈的机会。 “什么都不想。” 普照回答这位仰卧着身体、把眼珠转向这边的筑紫出身的和尚。从第一次见面普照就想不出这个大块头有何条件被选做留学僧。 “我在想,人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而且唯有靠自己解决,之外毫无办法。我正在受苦,不仅是我,荣睿、玄朗皆受苦,可是你并不苦,很幸运地脱离了痛苦。” 普照心想这家伙怎么讲这种令人讨厌的话。严格地说,所说不差,普照并未同情别人的痛苦,虽觉得可怜也无可奈何,也不想办法帮助。给人指摘出来自然不愉快,戒融好像看透普照的心情,继续说: “不要介意,我只是说出事实罢了,我若换上你的立场,我也会跟你一样,人就是这样。” 虽非故意做作,戒融突然匐伏,想从已无一物的胃中吐出什么,然后呻吟着:“啊!好苦!” 普照跟玄朗这位年轻的僧侣倒时时交谈,通常是在船激烈摇摆的时候,老是由玄朗开口。好像是有意藉讲话分心,其口气似诉说亦似独白,显得有气无力,但语调颇为热切: “这算什么。不会有事的,再忍耐一些,只要不遇海难,船就可到达唐土,亲访传说中的长安、洛阳,在那里走动、在那里思考。大慈恩寺、安国寺、西明寺,都可亲眼目睹,我们将在其中的一个寺里进修吧,需要知道的事太多,需要读的书也很多,所有东西都要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从地大物博的唐土我该汲取的必须汲取。再忍耐些。只要再稍许的忍耐!” 听着有一种悲哀的味道传来。这些话确实触动了每一个人心中深处所具有的淳朴感情。这在别人或许是怯于启口的,不致如此表露。玄朗的脸色苍白,大家沉默不语地听着,大有让他说个满足的意思。 唯有一次戒融听不过去,对玄朗的话打岔说: “不要说梦话,船到得了到不了还是未知数呢!” 见血封喉似的说法。就是这种时候荣睿不知是听着或没听着,始终保持沉默,眼神注视空中的一点,不断呼呼作气。 对大家来说,有如地狱之苦的晕船终于逐渐脱离;除了普照以外,玄朗、戒融、荣睿等依年龄,隔两天三天之差得到解放。不再晕船之后,热切言称憧憬唐土的玄朗反而不开口,整日不语也不稀罕了。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忧郁罩住着这位气质不凡的年轻僧侣。戒融似乎懒惰成性,不晕船也整日躺着,荣睿则时时诵念《法华经》,普照偶尔环视左右同道,他打算在此航海中读完的《四分律行事钞》第七卷,片刻不离他的膝上。 四位留学僧所乘的第三船航行在大使广成的第一船之后,接着是第四船,副使中臣名代的第二船殿后,从筑紫出发二十日中,前面第一船与后面第四船距离虽远,尚可认出船影,每到晚间互相以灯火联络数次,船灯在彼此之间起伏的波浪上规则地明灭。P29-33 书评(媒体评论) 此一鉴真和尚的史事,是井上靖依据奈良时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而以小说笔法写成。书中人物所处时代的人世背景是如此深厚,以致所思所想所怨所怒所欢悦所终身企求的,不论值与不值,皆是掷地可作金石声的有分量。 ——朱天心 《天平之甍》刻画了超越个人的意志和热情,与自然和时间进行搏斗的形象。 ——福田宏年 我想起我喜欢的《天平之甍》,几个日本僧人耗费一生在异域之境抄写了上千卷经文,以四艘船载回日本,但在怒涛中因沉船而使大批经文一卷卷沉入海中。那样的残酷和虚掷。 ——骆以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