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静观的艺术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孙志海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志海的《静观的艺术》目的就在于与读者分享静观这种心理技术,它可以用来静心、修心、养心、养身;用来解除心理和生理的痛苦;用来提升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提升幸福指数。本书立足于个人的身心实践,从人类普遍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这些特征是人人皆有的,是能够体验、觉察到的。因此,本书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的。它不需要任何信念、任何信仰作为前提,只需要勇于尝试的实践精神。

内容推荐

孙志海的《静观的艺术》探讨的是一种名为“静观”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当你深陷某种痛苦、烦恼、焦虑等恶劣情绪的时候,很想一支心灵清醒剂,使自己能够立即恢复内心的宁静。静观就是这样的清醒剂,能使你在一瞬间摆脱痛苦,回归宁静。

如果你想抚平一段情感带给自己的创伤,希望有一只神奇的手能够抚平它们。那么静观就将使你的心变成神奇的手,亲自抚平自己情感的创口。

如果你深陷某种欲望、瘾好的控制.渴望有一支魔杖能把自己从中摆脱出来恢复身心的自由。静观就是这样的魔杖,能使你轻松地除掉它们。

静观就是使人的心灵从每一个情绪状态归于宁静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一个心理活动程序,正确地使用这个程序就能使你的心灵从任何情绪状态下归于宁静,也就是使你的心脏、大脑和整个身体达到宁静。因此,静观是使人身心归于宁静的方法。

《静观的艺术》目的就在于与读者分享静观这种心理技术,它可以用来静心、修心、养心、养身,用来解除心理和生理的痛苦,用来提升你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提升幸福指数。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静观的基本概念

 (一)静观是什么

 (二)心静的状态如何

 (三)为什么要静观

 (四)对静观的几个误解

第二章 静观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静观的基本程序

 (二)对“静观”这个概念的进一步说明

 (三)每次静观后的结果

 (四)几个应该注意的事项

 (五)给初步练习静观人的几点建议

 (六)静观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三章 静观与其他修炼方法的关系

 (一)静观与静坐

 (二)静观与观想、念佛、持咒等修心方法的关系

 (三)静观与忏悔的关系

 (四)静观与“向内找”的关系

第四章 如何利用静观来调理身体、治愈病患

第五章 我们的静观的特点

第六章 先天本我和后天自我

 (一)人类的生命存在

 (二)先天本我

 (三)后天自我

 (四)常规道德教育方式的致命缺陷

第七章 观 念

 (一)何谓观念

 (二)观念的存在方式

 (三)观念的种类

 (四)观念的特征

 (五)如何确定你被一个观念控制住了

 (六)补充说明

 (七)概念

第八章 意 愿

 (一)意愿是什么

 (二)意愿的繁殖规律

 (三)意愿和观念的关系

 (四)意愿的存在方式

 (五)意愿控制我们生命的方式

 (六)摆脱意愿控制的方法

 (七)对“执著心”的进一步解释

第九章 意 象

 (一)什么是意象

 (二)意象的形成

 (三)意象对人生的意义

 (四)如何摆脱意象的控制

第十章 人生幸福六字真言:独立、自由、创新

第十一章 给没有修炼意识的朋友们的话

附 录 我的静观经历

后记

试读章节

(四)对静观的几个误解

1.把静观看成是某一教派的独门绝技。最常见的是把它规定为佛教天台或禅宗的教法。静观纯粹是一种静心修心的技术,就像静坐一样,所有的人、所有的学派、教派和宗教都可以采用。只不过过去天台宗把它从释迦牟尼的诸多教法中特别提炼出来,从而让人们能够对这种修炼方法给予特别地关注。就像当代的葛印卡先生再次把释迦牟尼的内观方法特别提炼出来呈现给世人。葛印卡形成一套很有成效的训练人们掌握内观技巧的十日课程,风靡世界各地,近来也传到中国。静观作为静心的一种技术是通用的,是人人都可以学习,都能掌握并享受其益的。我们这里所说的静观是与佛教的内观或止观属于同类技术,但我们的操作更全面、系统、彻底,理论上阐述得更简洁、清晰。可以把我们的静观视为传统内观的升级版。这个升级版更适合现代人理解和操作,也能更好地与现代文明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文明的成果。

2.把静观神秘化、宗教化。认为静观是只有具备某种宗教神秘目的(比如修道、寻求灵魂解脱等)才能学习的事情,才需要学习的。其实静观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完全可以用于各种世俗目标,用于日常生活和个人的身心调节。只是要达到最高的境界或者完全发挥静观的功能,需要有修道的愿望:即有回归生命本体的愿望和决心。但即使你没有这个愿望,也丝毫不妨碍你学习、练习静观,你静观到什么程度就能享受到那个程度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静观虽然可以帮助你清除一切执著,但如果你喜欢执著于什么东西不愿意放下,你完全可以自觉地保留它。

3.把静观理解为一种心灵完全静止的状态。有人一听说静观就说:我根本静不下来,一静下来脑袋就充满了杂念,我做不到(静观)。静观是一种方法,是一个心理行动,是帮助你把心静下来的方法和行为,不是要求和行为标准。就像读书是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行为,不是说你一读书就立即成为一个学者。随着你读的书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慢慢就成为了一个学者。你可以随时随地读,漫无边际地读,就这样慢慢地你就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静观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就来静观,使大脑静下来1秒钟,然后又充满了观念。那么,你就再静观,又会使你有1秒钟的宁静。就这样一直坚持下去,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你意想不到的良性的变化;你的智慧会不断增长和升级;你心灵保持静的状态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因此,静观是一种可以反复操作的一次性技术,静观一次相当于学习时读一个句子。我们不仅不要求你时时保持静观,还要求你自然地生活,如你所愿的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自己的大脑、心灵、精神、身体不要施加任何限制,只有当你的情绪起来的时候,身心不静的时候,去静观一下,等问题解决后,继续自己的生活。就像一个人走在有许多石子的路上,这些石子会绊你的脚,你不需要把石子都清除后才去走路,你只需把拌着你的石子轻轻踢开就是,然后继续走路。

4.认为静观只有在静坐的状态下才可以。静观在站、坐、卧中都可以进行,只要身体能够静下来即可。只是在静坐时人们可以有一段特定的时间专心于静观,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在静观中静坐,也会使静坐更有效率,也有益于调节身体。我们在工作和各种活动中都可以进行静观。我的看电视时间都是静观时间,遇到每一个起心动念都立即进入静观状态。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只要心不静了,就会立即去静观,常常一个动作做一半就停在那了。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只要情绪有动,也立即进入静观。每次静观通常也就几秒钟的事。在静观中静坐与普通静坐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我们并不去努力保持静的状态,仅仅是松松地坐在那里,让大脑自由活动,当每一个观念升起时,把它清除即可,然后又自然地坐在那里。这种静坐不仅可以健身,演化身体,而且使之成为集中时间修心的方式。随着修心的深入,我们在静坐过程中升起来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少,时间间隔也会越来越长,这样我们处……

P16-17

序言

当你深陷某种痛苦、烦恼、焦虑等恶劣情绪的时候,很想有一支心灵清醒剂,使自己能够立即恢复内心的宁静。静观就是这样的清醒剂,能使你在一瞬间摆脱痛苦,回归宁静。

如果你想抚平一段情感带给自己的创伤,希望有一只神奇的手能够抚平它们。那么静观就将使你的心变成神奇的手,亲自抚平自己情感的创口。

如果你深陷某种欲望、瘾好的控制,渴望有一支魔杖能把自己从中摆脱出来恢复身心的自由。静观就是这样的魔杖,能使你轻松地除掉它们。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脾气,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如你所愿,那么静观就是这样的方法。

经过我和朋友们的多年实践,我们发现静观作为一种心理技术,几乎可以解决我们人生当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甚至所有问题。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一个人在没有亲身尝试之前,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当你经过充分地实践相信了它之后,你就不会再到处去寻找其他的什么灵丹妙方了。本书目的就在于与朋友们分享静观这种心理技术,它可以用来静心、修心、养心、养身;用来解除心理和生理的痛苦;用来提升你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提升幸福指数。

本书的写作不是从任何宗教理论出发的,也不是从任何精神修炼理论出发的,同样也不是从任何哲学、心理学或其他科学理论出发的,即不是从任何理论出发的,而是立足于个人的身心实践,从人类普遍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的。这些特征是人人皆有的,是你自己能够体验、觉察到的。因此,本书所写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的。它不需要任何信念、任何信仰作为前提,只需要勇于尝试的实践精神。

但本书所写的静观这种方法却与以往的宗教、各种精神修炼活动、哲学、科学(包括现代心理学)都是相容的。它是以一种简单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几千年来宗教和各种精神修炼活动想要解决的问题:个体的心灵宁静、德性的提高、对现实生活境况的超越或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它同样以这种极为简单的技术手段帮助人们解决哲学家们探讨了几千年的人生实相、生命的终极本质这样的理论问题。作为一种心理技术,静观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解决人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无论用于自我疗愈,还是帮助他人疗癒,静观的效果都是极快的,而且是彻底的。简单地说,静观这种简单的心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在生命精神领域,都具有惊人的效果。

“我又遇见了一个新的江湖骗子!”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这样想。对你的想法我非常理解。我自己在静观多年之后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点时,也是非常震惊的,以致很长时间都不敢跟人透露半句,很怕别人说我是骗子或精神病。也有许多朋友在了解了静观后,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个方法蛮有效的,但肯定不会像孙志海说的那么神奇。这样,他们在静观的同时,还尝试学习其他各种方法,往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一年乃至数年的时间,最终相信孙志海确实没有吹牛,那颗寻找的心终于安定下来。所以,这么多年,我不再劝说别人相信我的话,我只是说你可以尝试一下。

所以,本书并不是一本理论书,它是一本实践书,它要求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思考,而且要体验,把静观实践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我不希望大家只是在学理论,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积极尝试,这样你就会很快掌握方法并理解其中的理论。我也多次遇到这样的朋友,他们读过我过去写的介绍静观方式的文章,包括本书的初稿,然后跟我说,志海,你的文章、书我都读过,写得很好。我问他尝试过静观吗?他说还没有,我现在没空。对这样的回答我通常不置一词,但对个别人我会说:其实静观并不需要你有什么空闲,那就是几秒钟的事,闭眼感受一下。我这样说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读的时候感觉很好,就请立即实践、体验一下吧!否则,阅读本书对你没有益处。

本书所说的静观与佛学所说的内观相近,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它对身心问题的解决更加彻底、快速。在理论上也更简明、系统。它同时与其他各种修心修身方法也是完全兼容的,当我们把静观带入其他各种修心、修身方法时,就会使那些方法发挥更强大的功效。

但本书并不是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他对读者是有严格要求的。他要求你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最好开始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心灵、精神上面。有两类人对本书的需要将是很强烈的。第一类人是传统宗教的修炼者。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修炼者,并且对宗教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宗教生活的表象层面,知道心灵宁静的重要性,开始尝试使心灵静下来的各种方法,即你的宗教生活超越了组织和社会文化的层面,已升级到心理宁静层面,只有到这个时候,一个修炼者才开始触及到宗教的内核。因为,所有具有修炼内涵的宗教的核心都是让人们把心静下来,只有在静中,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宗教的内涵,享受真正的“宗教’’福利,而不是组织福利和文化福利(心理安慰)。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到达这一步都是很难的,尤其在今天,人们很容易停留在社会组织、道德文化、宗教仪式、行为方式等有形的层面,宗教日益演变成一个政治组织、道德组织、文化团体等,从而不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的政治建构中,使宗教迷失方向(如果自觉地参与,那就已经不可救药)。静观仅仅是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静心方法使人心快速静下来,使其真正享受“宗教”的乐处,并由此开发出内在的智慧。如果你过去尝试过其他的静心方法,尝试得越多,你就越容易学会静观,并越能体会到静观的高效。

第二类人是现代新精神修炼运动的爱好者。近30年来,东西方都出现了世俗世界。所以双方自然会因各种原因发生冲突,使各种宗教冲突和宗教迫害(包括世俗社会迫害宗教,宗教迫害世俗社会,宗教之间相互迫害等多种情况)不绝如缕,甚至宗教战争也时有爆发。真正明白了破法执的含义和状态,随着破法执的深入,也就自然能够摆脱宗教的精神控制,获得了“脱组织化”或“脱宗教化”能力,并明白如何在世间与各种各样的人和谐生活在一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自由自觉的生活方式。随着法执的不断破除,你的人生的自由度、自觉度就自然不断提高,内心对这个世界、对众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容忍度、接纳度都不断提高,与这个世界的融合度也在不断提高,直至内心能够完全地接纳和融合,不会升起丝毫的抗拒和批评,从而实现与所有的人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通过静观,一个修炼得越好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就表现得越平实,在行为表现上就越与众生无别。所以,真正的修炼是万事与万物融合的过程,而不是把自己不断拔高、创造对立的过程。

对那些疑心很重,害怕上当受骗的朋友,你只管放宽心。因为,除了“如你所愿的生活”,本书没有给你在世间提供其他任何行动指南,也没给你的生活提出任何要求,也不诱骗你加入任何团体,因此,你完全不必担心受我控制。所以,静观除了带给你宁静愉悦,不会给你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任何麻烦和损失。

最后,就阅读本书的方法,我还想给朋友们提点建议,以便于你能更好地理解它。阅读本书时,请先将你以前所知道的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边,等读完、试过有了静观经验之后再来比较。因为,我的许多说法可能会与你之前的认识不一致,那些观念会自动升起来抗拒我的观点,这就给你接受本书带来障碍。注意:我的目标是传递方法,而不是理论,所以,就不要让理论影响到你享受方法的福利。等你学会了方法之后,你怎么批判我的理论都是可以的。

后记

从2004年最初产生写作本书的冲动到今年正式出版,整整经历了10年。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打算也是10年后再来写它。后来在跟各界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社会上对本书的内容有很迫切的需要。许多朋友有强烈的修炼愿望,但大多数人陷在修炼的误区中走不出来,或停滞在修炼的表层无法深入,非常痛苦。还有更多的非修炼界朋友,丰衣足食,物质生活层面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但精神无着、心理充满痛苦无法解决,积极寻找出路,常常不小心就陷入各种误区,甚至骗局。我零星写的一些文章通过网络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帮助读者解决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大家给这些文章以很高评价,热切地希望有更详细的东西供大家参考。大家普遍的感觉是静观方法简单易学,没有任何附加成分,内容很干净,学习起来没有任何负担。这促使我提前动手,把与静观有关的问题系统地阐述出来,以答谢朋友们的厚爱,满足大家的需求。本书的初稿于2010年秋基本完成,开始通过网络在社会上流传,各方的反馈依然非常热烈,有些朋友打电话来告诉我,静观带给他的巨大福利,是他过去无法想象的,即使在学会静观之后还经常阅读,感觉本书不断地给他以启发。2011年我又完成了本书的续篇。续篇主要阐释深度静观所需要的一系列更深层的理论问题,比如心智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及拆除心智系统的方法,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道或法及其与宇宙存在的关系等与生命存在、宇宙存在更深层、更宏观的理论问题,从而使修炼理论体系真正地完善起来。我原打算把这两本书分上下册一起出版,但经历了许多周折都没出成。非常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社长助理董魏先生的大力支持,才使本书得以面世。在他的启发下,我感觉将上下册分开各自独立出版更好,这样有利于读者阅读和实践。本书专讲静观的技术和一些基本理论,对普通读者和初级静观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只有想将静观进行下去,真的想彻底解脱痛苦获得完全自由的朋友才需要阅读续篇。所以,真得非常感谢董魏老师,他不仅慧眼识珠,并给本书的出版提了很好的建议,甚至连这个书名都是他起的。他是本书真正的助产士。再次向董老师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严格地说,本书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跟许多朋友一起完成的。这个完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实践过程,是那么多朋友跟我一起进行这一项前无古人的生命实验、生命探险。这些实验、探险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予我高度的信任和极大的支持,也为本书初稿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静观虽然是我最初提出来并进行传播的,但一开始我的做法很简单;在跟朋友的交流中,我对静观过程细微之处的认识才逐步加深,并逐渐把静观的程序固定下来,从而更方便大家掌握。同时,大家也常与我分享他们的静观体验,使我对静观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这些体验的一部分也被录入本书中。通过这些交流,我对静观和人类生命特征的理解也越来越细化、深刻,也了解了许多人在将静观进行下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困难,我也把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写入本书中。读者如果在静观过程中感到静观不下去、不成功时,拿起本书翻翻,也许就能找到需要的启示。在这里我一并向大家表示感谢!其中,我要特别感谢的有:冯春富、沙银根、李君、范崇峰、陈苏荣、王芳、权大勇、李桂莲、林海静、张艺蕾等,他们的贡献尤为丰厚。美国克莱蒙林肯大学王治河教授、樊美筠教授积极支持本书的出版和传播,并给予很大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袁久红教授一直非常关心本书的出版工作。另外,我的研究生张萍、万晓荣、李珍也参与了本书的校稿工作,特表感谢。

孙志海

2014年1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