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泱泱流淌,古韵诗画,流传千年。繁华盛世,妙笔生花,书写着曾经的点点滴滴。细腻的语言,有力的笔锋,刻画着古老的江南水乡。
江南的美,凝结于富阳,一如那吴侬软语,一如那雨后小巷,一如那把轻盈的油纸伞。
富阳,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美丽地方,古往今来,常常有些奇妙的、富有诗意的人才诞生。青山绿水,碧草常青,富江春水滚滚流动。这里曾经是三国时期孙权的称王佳地,也曾经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故乡,更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作画的意境出处。每一个时期,这里都孕育一位才子,当所有故事集结在一起,时间将缤纷的记忆都唤醒,究竟是沧桑,是喜悦还是略带些悲凉,无人可知。追溯到曾经的年代,呈现出来的是一卷卷动人的传奇故事。故乡的美景,就仿似才子佳人传奇爱情的经典幕布,那早就搭好的舞台,似乎就只等着主人公的登场,来完成那一段注定铺满了荆棘却又轰轰烈烈的爱情使命。
今时今日,纵然是站在江南大地之上,吟着他的诗歌,却也再不是当时的滋味。只能在历史的文墨卷轴里,寻找他的孤独身影。
摊开历史的卷轴,在平静中慢慢追寻。传奇的开始,只是一个平静的故事。
刺骨的寒风冰封了昨日的辉煌,沉睡的大地在等待着新一轮春色的点缀,唯有那万里晴空高挂于云端,见证着前世今生的回眸。当朝阳驱赶了暮色的暗淡,当晨光洒满了富阳的大地,当明媚的暖阳照亮了动荡的年代,有一位才子,带着他风流倜傥的绝美诗篇来到了他的故乡,属于他才华的宝地。
1896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三日),一个极其不平凡的日子,夜晚繁星涌动于天际,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拨散了迷雾的弥漫,月色皎洁的温柔,只是圆缺不定地挂在树梢,唯有那风声呼啸不定,似乎所有的场景都只为等待那个传奇生命的到来。
满洲的建筑古香古气,郁家的老宅就矗立在富阳江边的狭小石板小巷,周围依山傍水,虽是陋室,却不失风情,夜晚的宁静会更加衬托出宅院不言自显的悠久历史,那曾经耕耘过的痕迹都印在老宅褪了色的墙壁上。那饱经风霜洗礼的宅院,今夜异常的热闹,所有的家人都在期待着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他像所有哭泣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样,以号啕大哭为开始,也像所有人一样,以闭上双眼为生命的落幕。可是,他又是独特的,并不像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安静而平凡地度过一生,彻底告别之后,仿佛并没有存在过一样。
十二月里正是隆冬,刺骨的寒风仿佛还要残忍地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想要刮疼人们的脸颊。寒冬数月,白云依旧,行人依旧,不经意的时光里总是会闪现一片白茫茫的颜色和温暖的阳光反射出银色耀眼的光亮,映衬着世间的人儿。
郁文,字达夫。这是父亲为他取的名字。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他一生。郁文,注定那是一个被文学笼罩的人。
郁达夫,一个离经叛道的文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一个多情悲情的男人。
与那些潇洒豪迈的政客相比,他只是一个敏感虔诚的诗人;与那些出生在显赫人家的少爷相比,他也只是一个因为家庭破落而饱经磨难的苦命人。而唯一让他与众不同的,便是那颗只容得下诗文和爱情的心。上天赋予郁达夫才华和多情,是对他的恩赐,也是对他的惩罚。
P3-5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才子,一个是惊艳俗世的佳人,这样的恩爱,仿佛是三生石上注定要演绎的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三月里的上海滩,薄寒轻暖,才子与佳人邂逅了,没有事先的预告,没有充足的准备……相见那一刻,平凡得不经人意,可那一刻,却又深刻得让人永铭在心。
花样年华的王映霞,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荷花,那样的纯白,那样的清新,粉花绿叶,让人沉迷;又仿佛是一朵娇艳的玫瑰,那样的华丽,那样的耀眼,鲜艳芬芳,陶醉心扉……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了这朵醉人的女人花,郁达夫使尽了浑身解数,甜蜜的文字,炽热的感情,真诚的心灵,想要用最好的自己去摘得这朵花。
注定,郁达夫就是这朵花的主人。有了他的爱,她才能润泽地生长。
夕阳西下,余晖掩映,银华初升,繁星点点。黄浦滩头,西子湖畔,一介浪漫文人,一位多情女子,或是牵手漫步,喃喃私语;或是并肩相拥,朗朗笑声。
他们的默契,似乎早已注定,注定今生要携手相伴,只不过在遇见的路上,要经历一些波折。但爱情本就是如此,没有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爱情的故事总会少了一些让人记忆犹新的画面。可记忆犹新之后,带来的却是一世的哀伤。
一曲千古绝唱《毁家诗纪>,成为了郁达夫与王映霞血和泪、爱和恨互相交缠的结晶,也成为曾经美满婚姻遭遇裂变的真实记载,如此的凄凉悲惨,如此的幽咽哀怨……
那一生一世,那一行一立,光阴匆匆止于他们的遗憾婚姻。直到后来的我们,才能在点点滴滴的字句中,体会到曾经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柔情爱恋。
我们不是命运多舛的乱世才子,我们不是那些娇美温柔的痴情女子,我们亦不是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主角。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流传于世,不能像他们那样经历刻骨铭心的爱情。现在的我们,只能用苍白无力的文字,去抒写那段民国岁月。只是,那份甜蜜与哀伤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酸与艰难?
一切的一切,变化得是那么快,似乎只在转瞬之间,曾经那些美好与甜蜜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任那日月星辰,宁谧无言;青山长河,蜿蜒缠绕;那些昔日的温馨与美好,如今只能把它们深藏在心中,独自品味。
来来往往,兜兜转转。人去,人来,人生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曲终人散。爱情亦是如此。一个人离去,徒留另一个人守候,最终,爱情只在岁月中辗为了尘埃。
岁月颓然流逝,世界美景如初,人们因为这里曾经有过三生石上爱情足迹而庆幸。那些陈留心底的美好光景,那些不肯散去的难忘记忆,都还在脑海中流浪。惟愿时光静好,在下一个转弯处遇见熟悉的目光。
逆时针拨动了表盘,溯游在故事里。像是在聆听历史讲述隐痛,也像是翻阅人世流动的风景。最后,在时光的废墟之中,我惊喜地寻找到了一个烟雨迷离的民国时代。
常听人说,爱情是生命里的小概率事件。于是,出于风险的规避,敢爱敢恨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品质,司空见惯。多了聪明人的无趣,少了令人心动的真性情。
这是一个人人叫嚷着寻找安全感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将爱情演变为兵法的时代。而正因为如此,我开始在最原始的期待里,怀念那个时代最淋漓尽致的爱情。
那些民国的才子佳人纠缠在一起的爱恨故事,不虚假,甚至有些粗糙与残酷,但散落在生活的记忆碎片里,却又温暖而真实。这种复杂交织的情感中,闪烁着某种我们未知的东西。所有的爱与恨,都已渗透入他的掌纹。
爱情里,最动人和最不可靠的,都是金碧辉煌的誓言。只需几场雨水和泪水,便付之东流,空为心里的一个洞。现实的表皮那样脆弱,轻轻一撕,便溢出来。
爱一个人那样简单,却又那样艰难。昨日的蜜糖,会变成突然的毒药。可无论是甜蜜与毒药,他们却用一生时光饮尽了爱。当往昔的岁月映衬着历史的光影一寸一寸地铺展开来。我仿佛看见时代的光辉下,那些才子佳人倔强的眼眸,为了爱闪耀,为爱寂灭。爱是他们的信仰,无时不在。
合上书卷,轻声微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王铮亮
王铮亮电影《私人订制》主题曲《时间都去哪了》演唱者
《三生石上一世沉沦(郁达夫罗曼史)》由朱云乔著:他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她是杭州第一美人,他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带着佳话的色彩。她正值芳华,美得令人不敢直视,仿佛是凡人不敢摘下的牡丹。初见时,她的”明眸如水,一泓秋波”便虏获了郁达夫的心,让这位风流才子抛却世俗眼光,带着已婚的身份,使尽浑身解数,才夺得美人芳心。不论是若即若离,还是花前月下,还是最后的劳燕分飞,王映霞无疑是郁达夫一生中最绚烂的一段花事。他们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夫妇之一,这让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受到公众视野的关注。他们不仅爱得轰轰烈烈,离得也纷纷扬扬。相逢有多美,破碎时便有多痛。两人从艰难相爱到婚姻破裂,历经了十二年的时间。而那痛,却蔓延了一生。无论如何,他们的爱与恨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三生石上一世沉沦(郁达夫罗曼史)》以此为主线,品读一段传奇的民国爱情。
《三生石上一世沉沦(郁达夫罗曼史)》由朱云乔著,那些民国的才子佳人纠缠在一起的爱恨故事,不虚假,甚至有些粗糙与残酷,但散落在生活的记忆碎片里,却又温暖而真实。这种复杂交织的情感中,闪烁着某种我们未知的东西。所有的爱与恨,都已渗透入他的掌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