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坝州水库区水域网箱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加上水库属于跨界水域,没有进行鱼类资源增殖放流与净化生物水质,导致高坝州水库水域处于富营养化与鱼类资源量严重下降的状态。2009年,农业部下达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专题“长江中华倒刺鱼巴、白甲鱼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200903048-09)课题组对试验水域高坝州水库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库区实施鱼类增殖放流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成果,编撰了《岩原鲤白甲鱼与中华倒刺鲃增殖放流技术手册》,旨在使高坝州水库区鱼类资源增殖放流与水生态环境生物净化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促进库区土著鱼类、经济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净化与修复。本书由蔡焰值等著。
《岩原鲤白甲鱼与中华倒刺鲃增殖放流技术手册》由蔡焰值等著,是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48)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长江3种土著鱼类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的种质检测标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及鱼类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范等。
《岩原鲤白甲鱼与中华倒刺鲃增殖放流技术手册》可供水产养殖、生态修复科学研究工作者及水产院校学生参考。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清江流域高坝州水库自然概况及岩原鲤、白甲鱼与中华倒刺鱼巴的自然资源现状
第一节 清江流域自然概况
第二节 高坝州水库自然概况
第三节 高坝州库区水域土著鱼类资源状况
第二章 岩原鲤增殖放流技术
第一节 岩原鲤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地理分布
三、生活习性与环境
四、食性与生长
五、繁殖生物学
第二节 岩原鲤亲鱼来源、培育、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来源与雌雄鉴别
二、亲鱼培育
三、人工繁殖
四、人工孵化与孵化管理1
五、苗种培育
第三节 岩原鲤放流鱼种培育
一、放流苗种质量要求
二、苗种培育环境条件
三、苗种培育方法
四、苗种培育期病害防治
五、苗种培育日常管理
第四节 岩原鲤苗种放流技术
一、岩原鲤资源保护与增殖放流工作
二、放流苗种检疫及报备
三、放流苗种运输预处理与数量计量
四、苗种运输与放流方法
五、苗种放流的标记
六、增殖放流成效评估
第三章 白甲鱼增殖放流技术
第一节 白甲鱼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地理分布
三、生活习性与环境
四、食性与生长
五、繁殖生物学
第二节 白甲鱼亲鱼来源、培育、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来源与雌雄鉴别
二、亲鱼培育
三、人工繁殖
四、人工孵化
五、鱼苗培育
第三节 白甲鱼放流苗种培育
一、放流苗种质量要求
二、苗种培育环境条件
三、苗种培育方法
四、饵料投喂
五、苗种期鱼病防治
六、苗种培育日常管理
第四节 白甲鱼苗种放流技术
一、白甲鱼资源保护与增殖放流工作
二、放流苗种检疫及报备
三、放流苗种运输预处理与数量计量
四、苗种运输与放流方法
五、苗种放流的标记
六、增殖放流成效评估
第四章 中华倒刺鲃增殖放流技术
第一节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地理分布
三、生活习性与环境
四、食性与生长
五、繁殖生物学
第二节 中华倒刺鲃亲鱼来源、培育、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来源与雌雄鉴别
二、亲鱼培育
三、人工繁殖
四、人工孵化与管理
五、鱼苗培育
第三节 中华倒刺钯放流大规格鱼种培育
一、放流苗种质量要求
二、苗种培育方法
三、饵料投喂
四、苗种期鱼病防治
五、苗种培育日常管理
第四节 中华倒刺鲃苗种放流技术
一、中华倒刺鲃资源保护与增殖放流工作
二、放流苗种检疫及报备
三、放流苗种运输预处理与数量计量
四、苗种运输与放流方法
五、苗种放流的标记
六、增殖放流成效评估
高坝州水库增殖放流鲢、鳙技术操作规程
附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