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把梦想写进深蓝(蛟龙探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国家海洋局人事司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把梦想写进深蓝》全面记录了蛟龙探海的光辉历程,深度诠释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丰富内涵,生动描绘了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目的就是配合国家海洋局教育实践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励海洋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弘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努力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本书由国家海洋局人事司编写。

内容推荐

《把梦想写进深蓝》全面记录蛟龙探海的光辉历程,深度诠释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丰富内涵,生动描绘了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

《把梦想写进深蓝》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解读“蛟龙”号深潜7000米、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与“蛟龙”号总设计师揭秘“中国蛟龙”、载人深潜自主创新十年回眸、“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我对深潜怀有敬畏感”、深蓝梦想中国骄傲、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等。本书由国家海洋局人事司编写。

目录

诠释篇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蛟龙”彰显中国“深潜精神”

深蓝梦想中国骄傲

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

中国“蛟龙”深海传奇

中国“蛟龙”任重道远

践行篇

梦想照耀海底

“深海的哥”叶聪

傅文韬:与“蛟龙”一起创造深度

唐嘉陵:“我对深潜怀有敬畏感”

崔维成:一切为了7000米海试

杨波:用声音谱写中国深潜壮丽乐章

刘开周:太行山里腾出的骄龙

张东升:与“蛟龙”一起成长的深潜英雄人物

记录篇

“蛟龙”号勇破7000米

“蛟龙”号下潜7062米发现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解读“蛟龙”号深潜7000米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与“蛟龙”号总设计师揭秘“中国蛟龙”

载人深潜自主创新十年回眸

“龙潜七千”大揭秘

“蛟龙”号从这里驶向大海

“蛟龙”靠什么千里传音

见证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结构实验室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性能设计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潜艇研究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产品检验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青岛海西电机公司深海电机研制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蛟龙”号控制系统研制项目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蛟龙”号控制系统海试团队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技处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所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四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

“蛟龙”号海试陆基保障中心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潜航员管理办公室

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向阳红09”船

中国海监总队维权执法处(调度指挥处)

中国海监北海总队装备技术处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象预报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保障小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个人

徐芑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研究员

胡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研究员

侯德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研究员

程斐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张新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潜艇研究部研究员

施冬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潜艇研究部工程师

孟繁荣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朱维庆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郭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祝普强(满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胜雄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峰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心成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常务副总队长

彭利生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向阳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陆会胜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队长、高级船长

窦永林 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副支队长、船长

苏博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象预报工程师

附录: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发展大事记

试读章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直接部署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世界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的下潜深度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为加快推进我国载人深潜装备的系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时此刻,回顾任务实施以来的难忘历程,我们感受尤为深刻的是成功来之不易。中国载人深潜海试团队承载着祖国和人民重托,先后转战我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和马里亚纳海沟,从2009年走到2012年,从1000米、3000米、5000米,最后走到7000米的深海底部。这支队伍在“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载人深潜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于挑战深海极端环境,技术精湛、作风过硬;这是一支英勇善战、敢于胜利的队伍,是一支可以让祖国人民放心的队伍。这支队伍饱含着奋斗的意志与刚强,富有创新的激情与活力。这支队伍一次次创造纪录,又一次次刷新纪录,这支队伍让浩瀚的太平洋见证了中华民族进军深海的伟大壮举。

“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我们海试队伍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坚决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的圆满成功!”这是起航时,海试队伍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发出的庄严承诺,是完成神圣使命的铿锵誓言。

然而,在刚刚接受这一庄严使命时,作为海试现场总指挥,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忐忑不安!矛盾重重!第一次组织如此庞大的队伍,第一次承担如此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能担当重任吗?值得自己去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吗?万一失败,怎样向父老交代?怎样向妻儿交代?更重要的是海洋界多年的努力也将毁于一旦!自己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为此,我和妻子长谈了一次。妻子鼓励我,这可是你为之奋斗了10年的项目啊!一生能有几个10年!值得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国家为海试提供了那么强大的支撑,有坚强的后盾!妻子的话,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是啊,我们有刘赐贵局长的关怀,有王飞副局长的鼓励,有海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有技术咨询专家组的帮助,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坚强保障。面对我国载人深潜的落后局面,我们这一代不来担当,谁担当?我们应该像战士一样去冲锋,出征的誓言,成为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坚决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的圆满成功!”

但是,仅有满腔热血,仅凭顽强斗志无法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冷静面对2009年刚开始试验时的现实,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当时的试验队伍是一支年轻的新队伍,多数没有参加海上试验的经验;潜航员更是没有在海里驾驶潜水器的经验,他们的经验积累仅仅依赖于十几米深的水池;当时国内载人深潜纪录仅仅几百米,没有现成的试验规程可以遵循,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建立试验规程;试验在8一10月间进行,试验队伍不仅要与台风周旋,还要战高温、斗酷暑;更大的挑战来自“蛟龙”号的技术本身,所有的部件之前连一次海水澡都没有洗过,几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庞大系统不出问题反倒不正常,而海试的目的正是要找到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海试队伍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精心组织、安全第一、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的要求,尊重科学,依靠专家,沉着冷静,果敢坚毅,科学决策,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工作中培树了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对试验中发现的设备、程序、口令和协同等问题严格排查,追根溯源,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罢休。

“严谨求实”首先体现在科学严密制度和规则的建立。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试验队伍先后制定了102项应急安全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临阵不慌,沉着应对;每次下潜前设定的关键点检查项目多达94项,每一关键点都由专人检查、专人核对,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任何一项不满足要求都绝不下达下潜命令,每次都确保无故障下潜。在指挥部下达“各就各位”命令前,队员们的检查准备工作早在一个小时前就已经开始,有的项目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

“严谨求实”还体现在安全措施的落实。“蛟龙”号共有8种抛载上浮的模式。机械手在海底被缠绕,可以实现自动断臂,“英雄断腕”上浮;采样篮被卡住,可以自行抛弃,实现上浮;重达1.2吨的电池箱,在关键时刻也可抛弃,潜水器从而获得巨大的浮力上浮;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把平时用做纵倾调节的480千克的水银释放,获得浮力,保证潜水器和人员的安全;假如上述措施都不能奏效,潜水器还可以释放一个应急浮标到水面,这个浮标通过一根长达9000米的缆绳与潜水器连接,可以通过这根缆把潜水器提升到海面。“蛟龙”号在世界目前的潜水器中,安全应急手段是最多的。P3-5

序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把海洋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我国几代科学家的梦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委、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刻苦攻关,推动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了又一曲壮丽凯歌。

2002年,作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专项,国家海洋局组织100余家单位,开始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器的自主研发工作。历经10年的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研制了具有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2012年6月,“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7062米,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海试任务,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在全球99.8%以上海域载人开展深海资源研究和勘查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载人深潜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一要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二要归功于有关部委和参研参试单位始终保持和发扬并肩作战、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三要归功于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和发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中国载人深潜海试团队从1000米、3000米、5000米到7000米,从我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到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远离家乡和亲人,长年累月漂泊在大海上,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战风斗浪,勇于献身,一次次创造纪录,又一次次刷新纪录,凝聚铸就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为大力弘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程,201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团队“载人深潜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叶聪等7名同志“载人深潜英雄”荣誉称号。2013年5月,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对载人深潜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正在积极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全体海洋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

当前,国家海洋局正在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事司专门组织编印了这本书,全面记录了蛟龙探海的光辉历程,深度诠释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丰富内涵,生动描绘了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目的就是配合国家海洋局教育实践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励海洋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弘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努力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海洋牵系着国家的富强,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道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在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征程中,我们仍任重道远。加快深远海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为接替性能源资源的规模利用做好技术储备和环境评价,对于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海洋工作者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作为新的精神动力,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努力推动海洋事业实现新突破,为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海洋局局长  刘赐贵

2014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