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盗罪研究》(作者孙向阳)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系统了解盗罪发展演变和阅读理解古代盗罪立法所必需的总结说明;二是为全面掌握古代包括“准盗论”、“以盗论”和“同强盗法”等在内的广义盗罪之分析阐释;三是作为本书核心的为深化研究古代狭义盗罪即“强盗”和“窃盗”以及具有交叉转化关系的“共盗”制度等犯罪构成的法理论证。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孙向阳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作者孙向阳)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系统了解盗罪发展演变和阅读理解古代盗罪立法所必需的总结说明;二是为全面掌握古代包括“准盗论”、“以盗论”和“同强盗法”等在内的广义盗罪之分析阐释;三是作为本书核心的为深化研究古代狭义盗罪即“强盗”和“窃盗”以及具有交叉转化关系的“共盗”制度等犯罪构成的法理论证。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作者孙向阳)是对盗罪法律史的研究,在立足法律历史的同时侧重历史上的法律。 我国古代盗罪立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系统完善,影响深远,但目前学界对于古代盗罪的研究多是根据法律文本和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梳理阐述,或是对于盗罪的亲属相盗、计赃论罪、盗罪共犯等具体制度进行研究,也有对个别盗罪定罪量刑的法理分析。这些对于古代盗罪从史学和法学的视角进行的一般性归纳分类和分析说明为盗罪法律史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资料,提供了线索。但如果从法学的角度审视,显然深度不够,厚度不足,分量缺乏。本书则根据本人对于法律史专业的学习研究和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感悟和体会,既以历史研究的方法按照具体制度规则的纵向发展演变为线索,力图呈现古代盗罪法律适用的客观真实面貌;又据此基础,以现代刑法犯罪论的体系框架和犯罪构成为指导,深入探求古代盗罪在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包括共犯、罪数、未完成阶段、犯罪性质转化等具体形态,以及死伤结果、持杖手段、特别累犯、临时杀伤、因盗而奸等行为情节对于定罪量刑的重大影响。既从纵向注重古代不同时期盗罪制度规则的对比分析和法理论证,以探索古代盗罪犯罪构成原理规则的深切内涵,总结古代高超的立法技术经验,揭示彰显古人深邃的立法指导思想观念和法律适用的智慧,并以此展现古代盗罪研究的理论价值;同时又从横向与我国和国外有关盗罪的现行立法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相互之间作为立法根据的内在法理的互通暗和之处,充分展现古代盗罪立法与实践对于现代刑事立法和法律理解适用的启发与借鉴,并以此深化充实古代盗罪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而实现发挥古代盗罪研究的现代价值这一主要目的。为此《中国古代盗罪研究》以《中国古代盗罪研究》为题,根据古代盗罪自身立法和法律适用的特点和规律,以现代犯罪论体系和犯罪构成原理的观念为指导安排全书内容。 全书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系统了解盗罪发展演变和阅读理解古代盗罪立法所必需的总结说明;二是为全面掌握古代包括“准盗论”、“以盗论”和“同强盗法”等在内的广义盗罪之分析阐释;三是作为本书核心的为深化研究古代狭义盗罪即“强盗”和“窃盗”以及具有交叉转化关系的“共盗”制度等犯罪构成的法理论证。 具体构成上,全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是“盗罪的发展演变”。为保持全书的系统性,全书需要对于盗罪源流进行考察分析,并进而梳理有关盗罪的成文立法。以对盗罪有一个历史的概括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与现代立法相对应的古代盗罪的具体研究范围进行明确。为此本书以“盗罪的发展演变”为题作为第一章,表明本书研究对象,确定全书的研究重点。具体包括盗罪源流的考察、盗罪的成文立法和盗罪内容的界定。 第二章是“盗罪的术语适用”。法律适用术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立法,都是成文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明本条的法律适用,而且涉及其它条文的法律适用,特别是关系着总则与分则,分则条文相互之间的适用关系。术语是法律适用的指引和枢纽,也是法律适用的核心和灵魂。古代盗罪自秦律开始把盗作为其他犯罪定罪处罚的比附标准,唐律确立“六赃”制度,窃盗和强盗成为许多其他犯罪的准据之法,这样就必须首先解决盗罪法律适用术语的法律意义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法律适用术语同时也是窃盗和强盗以及以后各章的共同问题.为此本书以“盗罪的术语适用”作为第二章。具体包括“以盗论”与“准盗论”,“常盗”、“凡盗”与“监守盗”、“常人盗”,以及“与盗同法”、“与盗同罪”和“坐赃为盗”等几组术语的理解与使用。 第三章是“《名例》对于盗罪的特别适用”。以往关于盗罪研究的成果可见于具体制度的研究,或具体制度适用于盗罪的研究,但在收集资料和构思内容时发现在《名例》律中存在许多适用于盗罪或是包括盗罪在内的几种犯罪的特别立法,这些内容目前是对于盗罪研究的忽略,本书把这一发现以“《名例》对于盗罪的特别适用”为题作为论文的第三章。经过研究发现,本章所谓对于盗罪的特别适用,无非就是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具体适用,实际解决的是犯罪主体问题。包括盗罪与“十恶”、特权、刑罚变易、特殊主体、自首、共犯首从、“罪数”、赃物处置等制度的适用。 第四章是“盗罪构成的共同要素”。本书所写盗罪的具体罪名主要是窃盗和强盗,两者作为侵犯财产犯罪的典型方式,有许多犯罪构成的共同要素,如安排在窃盗和强盗各章就会形成重复。为此本文把这些共同的犯罪对象、犯罪故意、犯罪形式、犯罪形态安排在一章而一并解决,标题难以覆盖的放置于近似的问题之中,这样就形成了本书的第四章,即“盗罪构成的共同要素”。该章是作为本书重点的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的共同核心内容,包括“不以赃计罪”的犯罪对象、盗罪的侵犯形式、“取非其有”的犯罪故意、“得财”和“不得财”的犯罪形态四节。其中的犯罪对象、犯罪故意、犯罪形态是强盗和窃盗的共同构成要素,解决的是盗罪的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未完成形态问题。对于不同于现代立法处置的毁弃犯罪形式的研究也在本章一并进行。 第五章是“强盗”。区别侵犯财产犯罪性质的主要根据在于客观行为特征,本书对于不同时期的古代盗罪立法进行纵向的比较和糅合之后,抽象出可以体现强盗行为特征属性的问题,安排为“强盗”一章,对于强盗和与之相近的抢夺进行集中研究。包括通常强盗、特定强盗、结合强盗、先盗后强、图财害命、强盗的情节和结果加重,以及非强盗和白昼抢夺。该章是本书的核心,主要解决强盗的犯罪构成问题,包括积极犯罪构成和消极犯罪构成,以及强盗与相关犯罪的区别与转化。 第六章是“窃盗”。“窃盗”和强盗一样,内容多,篇幅大,尽管与强盗有交叉和转化,但仍适宜集中专章进行。具体包括基本构成、特别情形、情节后果、特别累犯、一家频盗,以及准盗论、非窃盗和非凡盗。该章同样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也是以客观方面的犯罪构成要素来解决窃盗犯罪构成,窃盗的罪与非罪以及与其他犯罪的转化与区分等问题的。 第七章是“共盗”。与现代立法相比其共犯盗罪的主体关系和行为表现相当复杂,存在着不同环节和阶段的交叉重合情形。遵循古代盗罪制度的自身特点规律,本书将共犯强盗和共犯窃盗作为“共盗”一章。包括通常共盗、盗贼窝主、相遇共盗、家人共盗、主奴共盗、谋行不一、必要共盗,以及监守与凡人共盗、家人与外人共盗、共盗临时杀伤等十种情形。这样设置可把犯罪主体、客观行为、刑罚关系等这些共存于强盗和窃盗之中,并将具有交叉转化关系的问题集中于一章进行,避免全书内容的遗漏与重复,保证研究的科学严密。 第八章是“亲属相盗”。亲属相盗同样因主体关系的混合复杂和行为情形的交叉转化而适宜单独作为一章安排,包括立法形成、犯罪构成、现代意义等。 上述内容基本呈现出古代盗罪立法的全貌,集中了古代盗罪具体制度规则的历史沿革和内在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古代典型盗罪即“强盗”和“窃盗”各种形态犯罪构成的重点与核心。一方面解决了古代盗罪的罪与非罪的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分的法律标准和法理根据;另一方面,可资现代立法和司法实践参考借鉴的经验理性和实用理性的思想观念和经验技术也是显而易见。 最后,通过本书对于中国古代盗罪立法、律学理论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全面考察和系统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古代盗罪立法的沿袭继承关系,以及盗罪犯罪构成的科学严密,开阔古代和现代关于盗罪主客观相符合的定罪原则和罪责刑相一致的量刑规则这一契合共通的审视思路,得到一些对于现实立法、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启发。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章 盗罪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盗罪源流考察 第二节 盗罪成文立法 第三节 盗罪范围界定 第二章 盗罪的适用术语 第一节 “以盗论”与“准盗论” 第二节 “常盗”、“凡盗”与“监守盗”、 “常人盗” 第三节 “与盗同法”、“与盗同罪”和“坐赃 为盗” 第四节 “以盗为例”的法律适用规范 第三章 《名例》对于盗罪的特别适用 第一节 盗罪与“十恶”的关系 第二节 盗罪与特权的适用 第三节 盗罪与刑罚执行的变易 第四节 盗罪与犯罪主体的认定 第五节 自首对盗罪的适用 第六节 “共犯首从”对盗罪的适用 第七节 盗罪与“罪数”的关系 第八节 盗罪与赃物处置 第九节 盗罪的“倍赃”制度 第十节 “盗人所盗”之赃的处置 第四章 盗罪构成的共同要素 第一节 “不以赃计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节 “取得”和“弃毁”的侵犯形式 第三节 “取非其有”的犯罪故意 第四节 “得财”、“不得财”的犯罪形态 第五章 强盗 第一节 “以威若力”和“以药迷人”的通常强盗 第二节 “以强盗论”和”同强盗法”的特定 弓曼盗 第三节 “图财害命”的强盗 第四节 “临时行强”和“临时拒捕”的 “先盗后强” 第五节 “始行窃盗、因盗而奸”的结合强盗 第六节 “死伤”和“持杖” 第七节 “弃财逃走、因而拒捕”的非强盗 第八节 白昼抢夺 第六章 窃盗 第一节 “潜形隐面”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以盗论”的特别情形 第三节 “持杖”与“死伤” 第四节 “于一家频盗”和“一时而盗数家” 第五节 “经断更行”的特别累犯 第六节 “弃财逃走因相拒抨”的非窃盗 第七节 “非凡盗”的犯罪 第八节 “准盗论”的定罪处罚 第七章 共盗 第一节 “通常共盗” 第二节 “盗贼窝主” 第三节 “相遇共盗” 第四节 “家人共盗” 第五节 “监守与凡人共盗” 第六节 “主仆共盗” 第七节 “家人与外人共盗” 第八节 “共盗临时杀伤” 第九节 “谋行不一” 第十节 “必要共盗” 第八章 亲属相盗 第一节 亲属相盗形态萌芽与立法 第二节 亲属相盗犯罪的构成与处罚 第三节 排除适用于相盗亲属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亲属相盗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