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字经故事(汉德对照)/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郁辉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多种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以使学生加强修养,增长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就是这些蒙学读物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认识汉字,并对他们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三字经故事(汉德对照)》根据《三字经》,精选一些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

《三字经故事(汉德对照)》的作者是郁辉。

内容推荐

《三字经》产生于宋代,并经过后人的修改。它每句3个字,所以叫“三字经”。全书总共约500句,其中讲的许多观念和道理,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三字经》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

《三字经故事(汉德对照)》根据《三字经》,精选一些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

《三字经故事(汉德对照)》的作者是郁辉。

目录

劝学故事

孟母择邻

孔子的老师

赵普读《论语》

路温舒用蒲草抄书

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

朱买臣砍柴不忘读书

苏洵发愤读书

美德故事

窦禹钧教育五子

黄香温席扇枕

孔融让梨

人才故事

老子出关

庄子遁世

八岁咏诗的北朝名士祖莹

蔡文姬辨琴与谢道韫咏雪

神童刘晏

传说故事

伏羲发明八卦

神农的传说

黄帝和蚩尤的大战

尧舜禅让

历史故事

武王伐纣

秦始皇统一六国

楚汉相争

三分天下

隋炀帝亡国

宋太祖黄袍加身

《三字经》

试读章节

孟子(前372-前289)是中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名叫孟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认为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孟子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母亲从小重视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子的故乡在现在山东省的邹城,祖上是贵族。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不好。孟母做织布等工作辛苦地养家,但她并不因此而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起初,他们居住的地方靠近一块墓地,不时有人来这里举行葬礼。年幼的孟子和邻居的小朋友们跑去观看。举行葬礼的人走了,他们就模仿那些下葬、跪拜、伤心痛哭等动作,觉得很好玩。孟母看到这种隋况,觉得这种环境不适合孩子求学上进,就宁愿多花一些钱,搬到一条热闹的街道上去住。

搬到新家没多久,孟母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原来,周围邻居大都是做生意的,离他们家不远处就有一家卖肉的店铺。孟子跟邻居那些孩子们很快熟悉了,经常跟他们一起到肉店去看热闹,然后就玩起做生意的游戏来:有人假扮卖肉的商人,有人假扮买肉的顾客,讨价还价,玩得十分高兴。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认为经商是一种低贱的职业,商人在社会上不受尊重。孟母不想让儿子将来成为一个商人,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搬到哪里去呢?孟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家搬到学校的附近。

当时的学校设在王宫附近,是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地方。孟子听到学校里孩子们的读书声,也跟着读。另外,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十五这两天,官员们都要到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大家按照规定互相行礼,显得优雅庄重。孟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家去把这些礼节学给母亲看。孟母看到儿子新学习的这些东西,终于放心了,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们住的地方呀!”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母亲还把孟子送去上学,这一来她的负担更重了。

有一天孟子去上学,没到放学时间,就早早跑回家了。孟母正忙着织布,见他回来,就问:“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支支吾吾地答:“还行吧。”孟母知道他是因为贪玩而逃学了,很生气,但并没有直接指责他,而是拿起剪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很不安,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说:“读书求学就像织布一样,必须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剪断的布还能有什么用呢?你荒废学业,后果也是这样。”孟子十分后悔,向母亲承认了错误。此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终于成为有名望的学者。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他本来的名字是孔丘,又叫孔仲尼,出生于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知识渊博,但仍然勤奋好学,谁掌握他所不知道的知识,他就将谁当成老师。他不但向很多名人请教,甚至还将一个七岁的小孩当成老师呢!

孔子和学生们周游列国。一天,他们乘着马车走在路上,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路中间有几个小孩,正用土和石子在地上建一座小小的“城”。见马车过来,其他孩子都躲开了,只有一个孩子没动。负责驾车的学生大声对这个孩子说:“快给马车让路!”孩子却理直气壮地反问:“只听说马车遇到城池要绕过去,哪听说过城池要给马车让路呢?”

孔子从车上下来,看看是怎么回事。这孩子活泼可爱,孔子一问,才知道他叫项橐,只有七岁。孔子很耐心地问:“我们急着赶路,你为什么要阻挡我们的车子呢?”项橐说:“我并不知道你们要过来,我只是在这里修筑城罢了。现在城快修好了,你们不能从城上走过去,必须绕着走。”孔子问:“你修建城做什么用呢?”项橐回答:“如果有敌人侵犯我的家园,我就用它来抵御敌军的车马。”当时中国分成很多诸侯国,他们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战争。孔子听了,不禁惊讶,觉得项橐很早熟。

这时,孔子的学生们拿了一些赌输赢的玩具给其他孩子,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到路边玩去了,项橐却仍然待在“城”旁边不动。孔子好奇地问,环想跟他们一起游戏吗?”项橐回答:“这种游戏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人们迷恋这种游戏,玩得忘了时间,还可能影响工作、学习和其他重要的事情呢!小孩子就更不应该参加这种游戏,何况修建城的事情还没做完。”说着,蒯氐头继续认真地修“城”。P2-13

序言

中国古代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多种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以使学生加强修养,增长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就是这些蒙学读物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认识汉字,并对他们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这些蒙学读物内容形式简单,通俗易懂,读起来很像歌谣,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些读物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他们通过这些读物认识汉字,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受到品德教育。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喜爱和重视这些蒙学读物。

上面提到的四本书中,<千字文>产生最早,是南北朝时梁朝(502-557)人编写的,4个字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所以称为“千字文”。

《三字经>产生于宋代(960-1279),并经过后人的修改。它每句3个字,所以叫“三字经”。全书总共约500句,其中讲的许多观念和道理,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三字经》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

《百家姓》也产生于宋代,是有关中国人姓氏的启蒙读物,采用4个字一句的歌谣形式,共计568字,介绍了504个中国人的姓氏。

《幼学琼林》在这四本书里产生最晚,是明朝(1368—1644)人编写的。它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是一部小型的自然和社会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这些书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其中提到的那些隽永、生动的故事,令读者印象深刻。“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从上述四本书中精选出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故事,以简短而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出来,通过它们,向全世界广大的读者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书中的故事分成若干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类型,并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

这套丛书不仅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也适合广大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初步接触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