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级LTE网络的建设是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技术、网络、应用、用户、终端以及政策环境、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陈运清、吴伟、阎璐、聂世忠、史凡等编著的《电信级IP RAN实现(面向LTE规模运营的移动基站回传综合承载指引)》集中介绍LTE建网和运营中涉及的移动基站回传(Mobile Backhaul)网络的构建及与LTE的联动机制。
在LTE系统中,空中接口主要采用了OFDM、MIMO、高级编码调制方式(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先进的无线链路技术,并通过动态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ICIC)、功率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提高空口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LTE可以在20MHz频谱带宽下提供下行
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同时频谱扩展性好,提高了小区容量,降低了系统延迟,移动性、覆盖、广播等方面的性能均有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特别是解决了移动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智能终端用户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承载能力限制之间的矛盾。为此,LTE需要一张高速、灵活,且能够快速推出灵活业务的基站回传网络。
运营级LTE网络建设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构建电信级的移动基站回传(MoblleBackhaul)IPRAN网络,以及与LTE的联动机制。《电信级IP RAN实现(面向LTE规模运营的移动基站回传综合承载指引)》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IPRAN的体系架构、技术方案和应用案例。它从需求入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IPRAN的架构、技术体系和具体组网方案等,同时结合现网规划和部署实践,让读者更好地了解IPRAN作为LTE承载的价值和优势,而大量丰富、鲜活的部署案例更是为运营商IPRAN的后续部署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参考。
陈运清、吴伟、阎璐、聂世忠、史凡等编著的《电信级IP RAN实现(面向LTE规模运营的移动基站回传综合承载指引)》可作为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辅助参考阅读材料,同时对于IPRAN网络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工程技术及科研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篇 IP RAN概述
第1章 综合业务承载的趋势与挑战
1.1 IT业与电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1.2 泛在超宽网络对运营商的机会与挑战
1.3 智能管道网络的趋势分析
1.4 IP化分组传送网建设的产业进展
1.5 典型宽带运营商全业务承载网目标架构示例
第2章 运营商业务需求的现状与发展
第3章 IP RAN体系架构
第2篇 IP RAN技术体系
第4章 IP/MPLS基本原理
第5章 MPLS VPN基本概念
第6章 IP RAN的QoS保障
第7章 IP RAN的OAM方案
第8章 IP RAN时钟同步方案
第9章 IP RAN业务保护机制.
第10章 IP RAN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第11章 IP RAN业务管理
第3篇 IP RAN综合承载解决方案
第12章 Mixed VPN解决方案
第13章 综合业务承载需要L3到边缘
第14章 补充覆盖方案——NativeIP+L3VPN
第15章 QoS部署方案
第16章 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第17章 简化运维解决方案
第4篇 IP RAN网络规划与实践
第18章 运营商综合业务承载网规划
第19章 IP RAN日常运维与故障处理.
第20章 某电信公司IP RAN网络建设实践
第5篇 面向LTE的IP RAN承载网
第21章 LTE时代的承载网需求分析
第22章 LTE时代IP RAN承载网解决方案探讨
第23章 LTE时代IP RAN承载网解决方案案例.
附录A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