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系列教材)》(作者高志)是在“十五”国家重点图书《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应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要求,为满足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专业教学要求而编写的。
本教材的编写以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创薪型应用型机械类人才为对象,内容力求简洁、新颖、实用。
本教材共分为五篇12章,按内容分为64个学习单元,每单元内容相对独立,每个单元均设有单元导学、单元学习、单元知识点、单元白测题等栏目,便于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系统学习。
《机械原理(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系列教材)》(作者高志)是机械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系列成果之。全书以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重点,将内容分为五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机构的组成和分析;第三篇:常用机构及其设计;第四篇: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第五篇: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机械原理(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系列教材)》针对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特点,将全书分为63个学习单元,各单元学习相对独立,便于学生利用业余和零散时间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网络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本科各相关专业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第一篇 总论
1 绪论
1.1 机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2 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 机械原理的学习内容
1.4 机械原理的学习目的
1.5 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 机构的组成和分析
2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2.1 机构的组成
2.2 机构运动简图
2.3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4 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2.5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3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2 速度瞬心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3.3 整体运动分析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3.4 杆组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4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
4.1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及作用在机构上的力
4.2 杆组法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4.3 运动副中的摩擦和自锁
4.4 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5 机械的效率
4.6 机械的自锁
第三篇 常用机构及其设计
5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及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5.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5.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l
5.4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2
5.5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图解法
5.6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解析法
6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6.2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其设计
6.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 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7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1 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与分类
7.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与齿轮的共轭齿廓曲线
7.3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7.4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
7.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7.6 渐开线齿轮的连续传动
7.7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7.8 齿轮设计、检测和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7.9 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概念与几何尺寸计算
7.10 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7.11 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7.12 蜗轮蜗杆传动的基本概念
7.13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与传动特点
7.14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8 齿轮系及其设计
8.1 齿轮系的概念、类型和应用
8.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8.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8.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8.5 轮系的设计及功用
9 其他常用机构
9.1 棘轮机构
9.2 槽轮机构
9.3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9.4 螺旋机构
第四篇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
10 机构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0.1 概述
10.2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10.3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10.4 机械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
11 机构的平衡
11.1 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与方法
11.2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
11.3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11.4 平面机构的平衡
第五篇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12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12.1 执行机构的功能原理设计
12.2 执行机构的运动方案设计
12.3 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
12.4 执行机构的运动协调设计及设计实例
12.5 原动机的选择
12.6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2.7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