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曾倾注全部心血想要为他的臣民做好事,但是中国的礼教压垮了他,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悲剧的牺牲者。如果作者德龄公主希望能用《光绪泣血记(德龄公主文集)》,消除世人对光绪的误解,因为这位善良可爱的人物,一位真正的伟人终于得到世人公正的评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光绪泣血记(德龄公主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德龄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光绪皇帝曾倾注全部心血想要为他的臣民做好事,但是中国的礼教压垮了他,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悲剧的牺牲者。如果作者德龄公主希望能用《光绪泣血记(德龄公主文集)》,消除世人对光绪的误解,因为这位善良可爱的人物,一位真正的伟人终于得到世人公正的评价…… 内容推荐 《光绪泣血记(德龄公主文集)》: 他,在噩兆中出生,在睡梦中被抱进皇宫继承大统,贵为一国之君,却处处受制他,在太后的操办下与不爱的人成婚,想一展抱负却最终被囚禁瀛台,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被投并溺杀;他,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却被奸佞下毒致死……他的一生,终究没能逃出那如鬼魅般噩兆的笼罩。他,就是光绪。 德龄公主在皇宫度过了两年时间,她是光绪的英文教师,与他交往颇多,并深得光绪信任。她在《光绪泣血记(德龄公主文集)》用心讲述着一切关于这位悲情皇帝的故事。她期待有一天,这位仁慈、博学的皇帝能够得到世人公正的评价。 目录 引言 1 奇怪的征兆 2 预兆的解释 3 祈求赐名 4 光荣的奶妈 5 三朝睁眼 6 快乐的四年 7 杰出的继承人 8 天子 9 凶兆 10 皇帝的日常生活 11 小朝廷 12 两种不同的教育 13 定亲 14 重重冤仇 15 叶赫那拉氏族 16 不祥的预兆 17 皇帝的婚礼 18 傀儡皇帝 19 喋喋不休的议论 20 娘娘庙 21 诽谤 22 阴云的扩散 23 康有为 24 列强的宰割 25 维新 26 最后的诏书 27 圣上的怒火 28 最终的侮辱 29 绝望者的希望 30 义和团 31 逃亡 32 龙座 试读章节 两种不同的教育 太后总是设法扩大她的家族在朝中的权势,只要他们的权势不至于危及她个人。但是,在朝中也确有人比她还有心计。 宫中的侍从之间就互相钩心斗角。例如,太监,他们的精明、阴险是不亚于其他任何人的。当然,他们的影响是必然受到一些限制。但是,也不要忽视,他们中有些人的作用却影响了中国历史,李莲英和王商就是例证。 光绪同时接受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是坏的,来自太监们;一种是好的,来自他崇拜的老师翁同稣。这两套教育同时并进,使光绪感到困惑。 太后希望光绪和沁凤亲密相处。根据她私下窥测(太后从不耻 于从下人那里获得关于宫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信息),他们俩是按她的意愿做了,她的愿望满足了。 一天早晨,太后通知光绪带沁凤到花园去,并教给她射箭的技艺。在这项运动上,对于满洲女孩子,虽然不像对年轻小伙子那样有那么高的要求,但也必须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凭以往的经验,沁凤知道光绪肯定会冷落她,所以不愿意跟他到花园里去。但是她知道她还必须去,因为对太后的懿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想法,都是不能违背的。于是她无可奈何地来到了花园里。 按理说,光绪是有义务把他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射箭本领传授给沁凤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对她一点也不关心,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无疑,她是感觉到这种冷淡的,在那些正在会心微笑的下人面前,她感到有失身份。但是她胆怯,没有勇气走上前去维护她的权利,而只是守着光绪的后背,期待着他能注意到她。 太后在自己的宫里召见一个侍候光绪的太监,问他: “万岁爷教沁凤射箭技艺了吗?” “是的,太后。”太监回答,“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好,皇上耐心地指导小公主,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皇帝今天射箭成绩好吗?” “是的,太后。” “沁凤成绩也好吗?” “是的,当然没有万岁爷的分数高。” 于是太后让这太监退下。 随后,光绪向太后报告来了(每当他学习或游乐一段时问后,总要向太后报告,以便她能掌握他各方面的成长情况)o “你今天得到好分数了吗?” “不,亲爸爸,我今天的成绩糟透了。” “那么,沁凤的分数高吗?” 光绪丝毫不懂撒谎在策略上的重要性,他说: “不,亲爸爸,她一分也没得,我没让她得分,我不喜欢她,什么也没有教她。” 这样,太后知道了,她派去侍候光绪的那些太监非常善于用撒…… 序言 致读者 孟 幻 德龄,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一位美丽、另类的公主。她随父在日、法生活多年,通晓外文。1903年回国后,成为慈禧第一女侍官,深得宠信。 她身着巴黎最新潮的时装走进紫禁城,爽朗而奔放。 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却让封建守旧、要求严苛的慈禧对她赞赏有加。 她身为慈禧近侍,依然得到光绪皇帝信任,成为光绪无比珍视的朋友。 她用自己的大智慧和小心机,在尔虞我诈的后官世界里,游刃有余…… 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她创作的源泉,离开皇宫后,她选择用文字讲述清官那些人、那些事儿。 德龄公主笔下,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慈禧老佛爷。在本套丛书中,《清官二年记》《慈禧御苑外史》《皇室烟云》的大部分文字,都在讲述着她与这位老人的故事。 她在书中说:“咸丰驾崩,小皇帝登基,慈禧以太后的身份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一双纤纤玉手开始掌控一个帝国的命运……” 尽管并不十分赞同慈禧的政见,也不赞同她的守旧,但这并不妨碍德龄对这位权力老妇的喜爱。她进宫时,慈禧已年过六旬,刚刚经历义和团运动的地动山摇,而这位老人在两年的颠沛流离之后,依然强健有力地掌控着朝政大局,在男权社会里权杖挥舞。 德龄眼中的慈禧,却远非如此。 ——她赢得权力的荣耀,却饱尝生活的苦楚。咸丰和同治的离世,让她的深官生活更加孤独寂寥,动荡的朝政让她心力交瘁。 ——她情绪多变,却也乐观淡然。面对强加的罪名,打着趣儿申辩几句,然后一笑而过。 ——她看似无情却又深情。她压制光绪,残害官员,而每每说起咸丰和同治,仍会黯然落泪。 ——她爱美,奢华,尤爱珍珠,还有路易十五高跟鞋。她爱玩、爱笑,喜欢旅行、游戏、养花、种菜。 在慈禧身边的两年,德龄备受荣宠。但她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她无法抗拒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在《童年回忆录》中,德龄公主这样写道:“我永远痛恨围墙,痛恨隐居在围墙里,常常尝试着要跳出这围墙。我从不曾做过中国礼教下的奴隶,中国礼教注定女子的天地限于一个家,这是外国女子所不能理解的。”社会如此,皇宫更甚,她被封建礼教这堵无形的墙重重包围,透不过气。 而另一个原因,是她对自己的失望和对光绪皇帝深深的愧疚。德龄明白,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已经奄奄一息,革新之路势在必行。她曾向光绪许诺,一定寻求机会向慈禧进言。可最终,她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清朝,一个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我们对它似乎有些了解,却又模糊不堪。各种史料的堆砌,戏说的情节,让那300多年历史的起落沉浮、暗潮激流,遮拦了我们的视野。 德龄公主的作品,或许为我们开启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我们只需静心读一读这些真实的故事,用心品一品那些沧桑的过往,一个王朝的背影便会清晰起来。 2012年7月2日 北京写于朗朗书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