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堂心语/宁海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安炉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安炉的《草堂心语》展示了作者涌动的情思,敏锐的笔触,不羁的激情和跋涉的足印。这既是人生的感悟,又是生活的内心语言。他在《乌镇写意》中写道:“……在江南的水乡中,有许多像乌镇这样的古镇,美丽宁静地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江南大地上。如果把西塘比作一位美丽、婉约、浪漫多情的江南女子,那么,乌镇就是一个忧郁、儒雅、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了……”

内容推荐

宁海县文联编辑出版的《宁海文丛》由5本散文集,3本诗集,1部小说集,1部杂文集组成。这些作品都是10位作家在平日里用心积累和精心创作的得意之作。有的寄情山水,寓意深长;有的抒写人生,趣意盎然。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杂文,都能语言酣畅、高古奇崛与清新婉丽均兼而有之,可谓群芳吐艳,各展所长。本书是赵安炉的《草堂心语》。

《草堂心语》展示了作者涌动的情思,敏锐的笔触,不羁的激情和跋涉的足印。这既是人生的感悟,又是生活的内心语言。

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人生百态的细致观察,精炼的语言铸就了他们作品的鲜明艺术性和思想性,阅读10位作家的作品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会久久留在人们的心田,这是阅读者的快乐,又是创作者的幸福。

目录

总序

第一辑 往事如烟

大庙坪怀旧

冬日往事

五香姑妈

光棍乐队

大珠小珠落玉盘

西溪追忆

第二辑 野外游荡

秋天,在画中漫步

登黄山小记

秋游九华山

浅识丽江

闲游天台

香格里拉

石破天惊

赏花品茶去桑洲

乌镇写意

乘坐“地龙”游闽地

外出游荡,图的是一份心情

竹缘

双峰有座仙人峰

这呼噜,“结棍”

荷风送香气

去东岙过元宵

西藏印象

第三辑 至亲至爱

赵家有女初长成

母亲

妻与美容

过年

老来伴

清明感怀

由母亲住院感受到的

一路的惊慌中有永久的感动

有惊无险

手表

写给徐群飞老师的一封信

生死验证

情定半山庵

第四辑 生活笔记

偷得浮生半日闲

平安是福

有车真好

理发

CEA别高

别了,普桑

生命匆匆,活出自我

健康地活着,乃万幸之事

爱情是什么

女人似车

小议休闲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走进“围城”QQ群

房子,电话

旧房,装出一番新意境

无奈的爱

过年杂话

旦珍次仁

窗外

恩泽一方的大水缸

生日日记

喝酒随想

壁开“梅花”

如大地般厚实

美丽的邂逅

后记

试读章节

如今,砍柴的人已稀少了,不要说城里,就是农村也普及了煤气。计划经济时的“封山育林”,如今回想起来是如此的滑稽。尽管物质的开化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却也少了一份如诗如画的景致,夕阳西下,老牛暮归,炊烟缭绕的情景似乎越来越遥远了。

少年时,我家暂住在山区。那时的山区烧菜做饭的唯一燃料就是柴火,所以,砍柴是当地人的绝活。十四五岁,自以为长大,也该为家里分担点什么。节假日,经得母亲同意后,也跟邻居或同学上山砍柴。但是每逢春夏季节,母亲是绝不让我上山的。我问为啥,母亲说怕我被蛇咬。每次上山,母亲总不忘煮两个鸡蛋让我带着,生怕我饿着,还千叮咛万嘱咐地送我到村口。

村庄附近山上的柴早被砍光了,剩下的只有树木和毛竹,须走好多的山路才能砍到柴。

山民上山都穿车胎鞋,是用人力车外胎制成,厚、韧且防滑,好羡慕。但因我不常砍柴,以致没有过过穿车胎鞋的瘾。我上山穿的是平时穿的解放鞋,底薄且脆,一戳就破。有次跟山民去黄坛坑砍柴,当我砍了一摞柴往坡上爬时,脚下一滑,脚底却被刚砍过的柴桩戳了个洞,血流不止。忍着疼痛,用柴刀撬了把山泥揿在伤口,这是山里人的经验:山泥止血。血是止了,为了不徒手回家,忍痛继续砍柴。

砍柴看似是简单的劳动,但蕴有很多道道。单就“缚”与“穿”就须有相当的技巧,未砍过柴的人绝对领悟不到其中的精妙之处。缚柴,一般人用的是麻绳,可正宗的山里人就从来不用绳,而是就地取材,砍上几根韧性较好的枝条,头与头相接,然后一头拧成一个圈,另一头穿过圈,手脚并用,用力一抽,柴就被缚得服帖紧密。穿柴,就是用两头尖中间扁的“冲担”,把两捆柴穿在两头。穿柴并非易事,穿不好,这担柴就无法挑回家,穿柴后头要正,挑起来平稳不摇晃,前头要偏,否则挡住了视线。穿柴一般一次成功,避免重复,不然穿的次数多了,担与柴的间隙大了挑起来不稳,有时前后稍有点翘,整捆柴就会脱落,掉在原地算是幸运,要是滚落山崖就倒霉了。

没有挑过担的人不知道“短柱”为何物,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柱子。砍柴人用的短柱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砍下一株比手腕稍细的毛竹或小树现做,长短与肩同高,上头削成凹形,弧度尽量与担同宽。挑担时把短柱横放在另一个肩上,把它垫在担下以分担另一个肩膀的压力。挑担累了,拿下短柱,下头拄地,上头顶住担子,肩膀就可离开担子,以便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时近傍晚,大人们都纷纷挑柴下山了,我也紧随其后。由于伤口钻心的痛,绕过山梁,转过山坳,我就被落下了。横直一个人,索性用短柱一拄,往山崖上一靠——休息。整座大山独剩我一人,山风掠过,发出阴森的“沙沙”声,令人毛骨悚然,头皮发胀,心寒得快跳出胸口。与其这般受怕还不如尽早下山,于是继续艰难往山下移。当饥、渴、累、痛阵阵袭来时,且好发现路边有个“冷水塘”,脸盆般大小,盈满清泉。啊!我的心激动不已,就像一天没讨到饭的乞丐见到馒头似地扑向水塘,张嘴咕嘟咕嘟地喝个不停,直喝得肚子发胀才止。抹了把脸,席地而坐,从怀里摸出母亲煮的鸡蛋剥来吃。此时此刻,浑身感觉到从未有过如此的畅快与满足。

不觉间天色渐暗。不好,这时母亲已在村口的桥头翘首盼儿了。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和焦急,顿觉浑身是力,疲惫和伤痛俱消,一鼓作气地下了山。

暮色中,朦胧地看到田埂上有个人影在走动,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人?少顷,我就认出这是母亲身影。定是母亲牵挂我才走了这么多路到山下来接。此时,母亲的身影显得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慈祥,如此的亲切。近了,母亲见我摇摇欲坠的样子,接过担子说,安炉,叫你少挑一点,又这么多。我说由于脚戳伤了,所以走得慢了。母亲听后又难过又疼爱地说,我宁可不要这担柴,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呜咽着说不下去了。

啊!母亲,最心疼我的人是你,最牵挂我的人也是你。P7-9

序言

宁海西晋建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左联作家柔石的家乡,在柔石等宁海先贤的感召和影响下,涌现出了许多中青年作家和文学新人。今年9月28日,是柔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中共宁海县委、宁海县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为纪念左联著名作家柔石诞辰110周年,宁海县文联与人民文学杂志社联袂主办首届柔石小说奖,同时宁海县文联又着力推出本土10位中青年作家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宁海文丛》,倾力打造宁海文学军团,以秉承柔石精神、繁荣文学事业。

阿门的《中年心迹》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张力,抒写了如诗般的人生履迹,正如“人民文学奖”授奖词所说的:阿门的《中年心迹》谛听内心的声音。他的诗在身体和精神之间、在疼痛和平和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张力,在轻如光线、细如发丝之处,他领会生命的节气和节律。如他的《中年低语》:“……比风更猛的少年,走了/比雨更暴的青年,走了/中年的内心不再有雷电/偶尔的醉意是睡意/是望远镜里的错觉和幻觉/是脱下飞翔的羽毛/习惯了静坐,低语:烟花有多美/中年的寂寞就有多美/几滴雨匆匆赶路/几行诗匆匆写完。”

小乔的《田田一池荷》结构新颖,几个板块下均有一句寓意深长的题记。在第一个版块“至爱亲情”里她就这样写道:“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融进了亲情的一朵浪花,一组旋律,一句叮咛,一声欢笑,一个眼神,一步足印……”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有咏物、怀旧、叙事、写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作品充满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无限的憧憬,对大自然如此的一往情深。她在《母亲》一文中曾这样叙述道:“病中的母亲心中时时惦记着家人。天气渐渐热起来了,该换换被子、整理整理衣柜了;那双给4岁的外甥女做的才绣了一半的小布鞋,等身子骨好点儿时该把它做完……”平凡的小事,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慈祥而无私的母爱之光。

南溪生的《南辕北辙》注重意境,结构严谨,文笔老辣,语言精准。他的《宁海赋》:“……夫宁海者,负山面海,中有沃野,素称鱼米之乡。其民奋勤,其产阜殷。有稻麦豆棉之类,有竹木茶桑之属。缑乡佳茗,《茶经》失于载登,而享誉宇内;宁海八鲜,《尔雅》昧于记注,却蜚声海外……文人魂魄,一脉相承。敦古处今,源远流长。传之近代,秀才锡桐振臂反教而应者云集,书生柔石投身革命而以笔作刀……潘天寿,妙手丹青,骨力雄强,独步近代画坛;潘公凯,静水深流,气势磅礴……”

王方的《悟道》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杂文集。他奉行言路宽、文路宽的写作原则,诙谐的语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启迪。他在《四十不惑》中曾这样写道:“中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年龄段,和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相比,我们确实丧失了‘风华正茂’的优势。可是我们也拥有他们不曾有的独特经历和深沉。也许他们比我们活得更自在、更浪漫,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宽厚和平静,用不着嫉妒他们的幸运——回过头想想,我们艰苦奋斗也好,时运不济也好,不正是期盼后人过得幸福自由、时来运转吗?”

林备军的《第三首诗》视野宽阔,平凡的生活如点滴浪花,均被诗人收人笔下,他以有情之眼摄取无情之物,整部作品贯穿着诗人自己的独特思考,只要静静的品味就能深深感到诗人内心的怦动。如他的《飞雪》:“午夜的飞雪/亲吻大地/纷纷扬扬/是相遇的喧嚣,也是宿命的清冷/打开窗户让风扑面而来/我用孤单的胸膛/迎接雪中的一片飞叶/生命从此多了一抹晶莹的光。”

张忌,曾荣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是我县一位富有潜质的青年作家,他的中篇小说集《海云》,人物塑造丰满生动,故事错落有致,典型细节的描述及富有个性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赏心悦目,阅读后往往令人遐想万千。他在《海云》这篇小说中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动作的刻画非常到位:“海云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台阶上,她忽然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些疼。刚才秀姑又拧她耳朵了。海云咬着牙,忽然伸手用力拧了一下自己的耳朵。海云觉得自己的耳朵太嫩,太怕疼了,要知道秀姑的手以前经常纳鞋底,力气很大的,所以秀姑一拧她的耳朵,她就要疼。如果她能够经常用力地拧拧自己耳朵,以后秀姑的手再拧自己,兴许就不疼了……”

周晓绒的《独坐》文字优美,情真意切,朴素自然,文如其人。她在《梅下读词》中以梅花为线,把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那种如梅花一样气度的仰慕和赞叹。“……没有林逋独隐孤山,终身梅妻鹤子的痴情;没有姜夔梅边吹笛,唤起玉人的才情;没有李清照酒醒熏破春梦,梅花鬓上残的豪情。于我,能在梅花树下读点词,无异于锦上绣凤凰,好得有点奢侈了。”

袁伟望的《记得香花山》字里行间洋溢着乡土情结,朴实厚道贯穿着作品始终,也折射出人生的本真。他在《记得香花山》一文中这样写道:“……香花山真是长街人心目中最富人性温暖的景致……记得香花山,记得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记得香花山,记得对人世的温暖与温情的期盼;记得香花山,记得满心满怀。记得了,就别忘了,在香花山漫山映山红开的时候,在香花山漫山野菊花开的时候,相约着曾经的生活曾经的友人再次登临。”

郑士渊的《石头的盛宴》是对人生之旅的感悟,他对石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诠释,用诗歌的语言抒发了现实生活严肃的话题,有效地把诗人的责任和现实的关系有机统一。他在《挖掘机飞起来》这首诗歌中这样叙述:“沉重的挖掘机插上苏米一26直升机的翅膀/中俄人民团结抢险的故事比神话还要生动/从唐家山下来的水鬼惊呆了/愿意接受历史的审判/挖掘机伸出有力的手臂轻轻地划出一条泄洪口/指明堰塞湖水鬼的出路/想闹事的水鬼们乖乖离去……”

赵安炉的《草堂心语》展示了作者涌动的情思,敏锐的笔触,不羁的激情和跋涉的足印。这既是人生的感悟,又是生活的内心语言。他在《乌镇写意》中写道:“……在江南的水乡中,有许多像乌镇这样的古镇,美丽宁静地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江南大地上。如果把西塘比作一位美丽、婉约、浪漫多情的江南女子,那么,乌镇就是一个忧郁、儒雅、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了……”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告诫作家:“我们将继续坚守文学理想,秉持作家的良知,勤奋耕耘,不断锤炼,追求艺术的完美。创新,是所有作家的不懈追求。中国文学的创新风范,在于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不断开拓,也在于文学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在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精神的感召下,宁海广大作家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把创作理念始终扎根于宁海这块土壤上,为时代放歌,为群众抒怀。

这次宁海县文联编辑出版的《宁海文丛》由5本散文集,3本诗集,1部小说集,1部杂文集组成。这些作品都是10位作家在平日里用心积累和精心创作的得意之作。有的寄情山水,寓意深长;有的抒写人生,趣意盎然。无论是散文、诗歌、小说、杂文,都能语言酣畅、高古奇崛与清新婉丽均兼而有之,可谓群芳吐艳,各展所长。

《宁海文丛》在纪念柔石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展现了宁海文脉传承、文学事业繁荣昌盛的一个侧面。这10部作品写实、写意、写人、写景、抒情、叙事、状物、议论等手法多样、视野宽广。作品富有激情,充满朝气,蕴含人生启迪,并且满怀着忘不了、折不断的乡土情,给人一种热爱故土、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群中青年作家是宁海作家协会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他们在县文联的组织领导下,积极配合我县中心工作,充分发展各自的文学创作优势,为繁荣和发展我县的文学事业,默默耕耘、竭尽全力。无论在姹紫嫣红的东山桃园,在硕果累累的一市白枇杷村,在茶香飘溢的桑洲品茶会,还是在县重点工程的建设工地,在偏僻的小山村均有他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身影。

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人生百态的细致观察,精炼的语言铸就了他们作品的鲜明艺术性和思想性,阅读10位作家的作品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会久久留在人们的心田,这是阅读者的快乐,又是创作者的幸福。

是为序。

后记

托乡贤前辈柔石之光华,《草堂心语》结集出版了。

才疏学浅,亦无文学根底,更无出口成章、文思泉涌、才华横溢之才情,闲来敲打的文字结集成书,甚是欣慰。虽然没有精悍的内容,深邃的思想,华丽的词汇,但也是我近些年来涌动的情思,跳跃的脉搏,不羁的激情,跋涉的足印,亦是一些对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心语。

天性博爱好玩,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爱一样,学一样,丢一样。少年时,爱上乐器,二胡笛子不离手,后又吉他提琴,至今所玩,亦难成仙乐,依然是“呕哑嘲哳难为听”。青年时,爱上书法,玩得几起几落,几番沉浮,或许是玩出了些火候,笨拙的笔触竟能数次蒙骗评委的眼睛,居然混得个省会员,内心窃喜好一阵。已逾不惑,又爱上摄影,凭借单反,以拨动江南之水韵,捕捉珠峰之巍峨;聊少年之青涩,涌青春之狂想,享中年之成熟。当然,亦爱玩电脑,夜深人静时,享受于屏幕前,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情,点击生活之变幻,粘贴感情之心语,保存山水之情愫,此时,便感觉到生活中一切的怨戾之气灰飞烟灭,荡然无存,时光变得无比深邃和静美。

玩玩玩,轻轻松松地玩,虽一事无成,碌碌无为,难成大器,玩车时险些丢了小命,落得一身病骨,然并不后悔,倒是玩出了自己的真性情,玩出了自我。一直认为,人活在世,不能丢失自我,遵循内心的意愿,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为自己而活着,生命的意义才更深远。当然,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性情和自我会受到世俗的影响渐渐丢失,就如在洪水冲击下的鹅卵石变得越来越圆,与自己的本真渐行渐远。

吾生有涯,生命短暂。不攀登,怎能拥峰巅;不跋涉,怎能踏坦途;无辛劳,自然无以有收获。天性嗜玩,尚不觉辜负了匆匆之生命,我依然是我:早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就这样。暗暗思忖,当我的脸老如中国通史般沧桑的那一天,是否依然玩性不改?

柔石与我爷爷是同时代人,同出西门“赵家三台”,同为杭州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同在白色恐怖中壮烈牺牲。今值柔石烈士诞辰110周年之际,有幸结集出版《草堂心语》,以躬身叩拜先辈之英灵。

赵安炉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