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人与书/文化人生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辉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最后的人生故事

认识冰心老人是在她的晚年。

1983年,我第一次走进她的家门,请她谈巴金印象,兼请她为我当时所在的《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设个人专栏“伏枥杂记”。自那之后几年里,她不时交给我一些新作发表。我很喜欢去和她聊天。现在想来,作为一个世纪老人,每次聊天,其实她是在为我讲述历史。从“五四”时期第一次投稿,到赴美轮船上和梁实秋等人一起办墙报(同条船上还有后来的名将孙立人);从“文革,,中年过花甲仍被批斗、打扫马路、干校劳动,到暮年为教育、为知识分子待遇大声疾呼……关于自己,关于友人,她有讲不完的故事。

走进晚年的冰心,在写自己新的人生故事。她承认,她过去一段时间里,写过一些今天看来不太有保留价值的文章。五六十年代,她和许多作家一样,真诚地相信一切,把复杂的生活看得单纯而透明。她说她的有些文章是人云亦云,并没有自己真正的独立思考。在自省中她走进了晚年,从而,晚年的创作风格与过去相比,仿佛发生了突变。“我的文章人家说烫手。”她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

晚年冰心正是因为大胆干预生活的勇气才赢得广大读者的敬仰。1988年,在“冰心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年展览”的开幕式上,萧乾发表了这样的感言:“可以向冰心大姐学习的很多很多,但我认为最应学习的是她那植根于爱的恨。那些满足于现状、维护现状、利用现状自己发旺的人,就生怕有人对现状有所指摘。其实,这样的人心里所爱的,只是他自己:他的地位、权势和既得利益,因而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处之泰然,那么熟视无睹。不能恨的,根本也不能爱。”

晚年冰心,对于如何总结“文革”教训,如何不忘历史,一直萦绕于心。1986年,我所在的“五色土”副刊举办过一次“难忘一事”征文,我将其中由当年的红卫兵、红小兵所写的回忆与忏悔文章,编选为《滴血的童心——孩子心中的文革》一书,请冰心写序。她欣然应允。开篇写道:“李辉同志送来十几篇《孩子心中的文革》要我作序。刚好前几天有位上海朋友给我寄来《新民晚报》上发表的巴金的《二十年前》,讲的也是文革十年中的个人经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和一百个孩子笔下的‘难忘一事,都记载着文化大革命中万民涂炭的惨状。”序的最后她写道:“孩子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只要他们把自己的‘难忘一事’永远铭刻在心,英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一段话‘既无法律,又无规则,由单独一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心情领导一切’的史无前例的怪事才不会重演!,,写下这些文字时,老人已有八十六岁。

随后,冰心一直惦记着《滴血的童心》的出版,写给我的几封信均问及此书。历时两年,1989年夏天,此书终于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写信告诉冰心,她高兴地回信如下:李辉同志:

你信早收到了。不知遇过了什么麻烦?(这总难免!)

《孩子心中的文革》终于出版,太好了!希望早日见到。我还好,吴青夫妇问你好。

问应红好。

问袁鹰他们好。我为《散文世界》写的一篇东西,他收到没有?能用么?

冰心,1989年8月20日

冰心就是这样以不同于以往的另一种姿态,续写着最后的人生故事。

每次去看望冰心,她都会签名送上新书,但不爱题跋,只有一次例外。1988年6月,她送我一本新出的《关于男人》,是刚拿到的样书,签名之后,她顺手补上:“这是现在我手里仅有的一本。”还开玩笑地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一年,她八十八岁。

想到请冰心题跋,是在1987年。十月,北京举办《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请柬题签由冰心题写。展览过后,我去看她,特意带去请柬请她题跋。她在内页上写道:“说真话,干实事,做一个真诚的人。冰心,1987,十一,十六。”半年后,我去上海看望巴金,请他也在这份请柬上题跋。巴金在请柬封面上写道:“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我写,只是因为我的感情之火在心里燃烧,不写我就无法得到安宁。巴金,八八年六月十三日。”时隔二十余年,这一份请柬虽薄,虽轻,却因有两位老人的题跋墨迹,而多了记忆的温暖,多了思想与文学的厚重。

两副题词相呼应,勾画出的恰是我心目中的晚年冰心。P9-11

目录

《老人与书》自序/001/

B

《巴金研究论稿》前记/001/

德文版《巴金小说选》序/004/

还原晚年冰心/009/

C

小书房,大风景/020/

D

《书生累——深酌浅饮“三家村”》序/023/

《北京小事》/025/

在翻译中自由呼吸/028/

留在纸上的苍凉/034/

F

陪都迷离处/044/

《悔余日录》整理说明/054/

H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修订本自序/056/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后记/058/

《人在漩涡——黄苗子与郁风》自序/060/

结缘《万历十五年》/065/

看那风流款款而行/074/

《传奇黄永玉》自序/082/

悠悠此情谁知/086/

J

贾先生和他的家书/095/

书痴/105/

L

《监狱阴影下的人生——刘尊棋传略》自序/108/

“不回顾焉能前瞻”/111/

梁漱溟暮年读信记/122/

灵魂在飞翔/137/

M

马国亮与《良友忆旧》/144/

S

另一个邵洵美/155/

长空万里,落叶萧萧/165/

历史追寻的诱惑/168/

从文家书/172/

施蛰存的海外书简/174/

思想者永不寂寞/182/

T

“二流堂”堂主不了情/196/

《依稀碧庐》编后记与《备忘录说明》/199/

W

自然天成汪曾祺/203/

结缘《童年与故乡》/206/

画里画外/218/

且看那电闪雷鸣时/225/

X

《北京城杂忆》编后记/236/

《书评面面观》编后记/238/

《红毛长谈》的命运/240/

萧乾与福斯特/261/

《浪迹天涯——萧乾传》后记/264/

Y

了不起的杨宪益/267/

好一个“文坛新秀”/282/

了犹未了,此生悠悠/287/

Z

为情而歌/290/

用细节填补历史/293/

《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编后记/299/

笔下春秋写信史/301/

序言

我与不少文化老人的交往,总是离不开书——写书、借书、藏书、编书、品书……

二十多年来,在撰写传记等作品之余,我曾主编过多种丛书,因而也就成了一些老人作品的编者、促成者。

老人与书,本是说不完的话题。或一帆风顺,其乐无穷;或一波三折,阴阳晦明;或世态炎凉,困惑幻灭……

海明威有小说名篇,日《老人与海》。一片孤云下,寂寞而倔强的老人穿行于浩淼烟波中。一切都将远去,惟独生命的守望与大海同在。喜欢这一诗意浓郁的意象,将之转换为“老人与书”。对于那些终生与书为伴的老人来说,人与书之间,书与历史之间,总有一些特别的意味久久留存。

诸事千变万化,难以改变的是书里书外那些色彩斑斓的情怀。

“老人与书”,借本书的编选,我打捞着温暖的记忆,让它们抚慰心中无法散去的隐痛。

内容推荐

李辉编著的《老人与书》是“文化人生丛书”之一。《老人与书》收录了各个名作家的前言后记。内容包括“《巴金研究论稿》前记”、“德文版《巴金小说选》序”、“还原晚年冰心”、“小书房,大风景”、“《书生累——深酌浅饮“三家村”》序”、“《北京小事》”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一片孤云下,寂寞而倔强的老人穿行于浩淼烟波中。一切都将远去,惟独生命的守望与大海同在。喜欢这一诗意浓郁的意象,将之转换为“老人与书”。对于那些终生与书为伴的老人来说,人与书之间,书与历史之间,总有一些特别的意味久久留存。

李辉编著的《老人与书》结合各个名人的前记、后序,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思考和感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