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军争/国学百家讲坛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一夫编著的《国学百家讲坛》兵家分卷十二册,以中国国学的重要内容——兵家学说为核心,从中选出12个核心命题,即“形势、用间、地形、庙算、谋攻、战备、虚实、变化、奇正、争战、水火、军旅”,每一命题为一分册。

《军争》为其中一册,梳理了传统兵家学说的脉络,采取文白对照的方式,以清晰而系统的方式,讲解中华民族千年积累的兵家的优秀智慧。同时以历史战例对学说进行横向阐释。并拓展相关历史背景及历史知识。

内容推荐

《军争》是“国学百家讲坛”系列之一,由宋一夫编著。

《军争》简介:军争的思想最早由孙武提出,《孙子兵法》中专有一篇讲军争。军争关键在一个“争”字。两军交战,首先是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先机,争到了先机,就会使自己的军队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在战斗的过程中,争的是士气军心,争的是天时地利,争的是韬略、战机等等。军争的目标在利,然而利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所以,任何军事首领一定要知道,见利而不知道危险,是用兵的大忌。所以兵家欲得其利,必先明其危,这才是深知军争的道理。

军争的思想在古代军事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思想贯穿了整个军事行动的始终。

目录

国学漫谈

军争

孙武·说军争(一)

 历史战例 以迂为直孙策奇袭王朗

 夜鼓昼旗宋疑兵退魏师

孙武·说军争(二)

 历史战例 战邙山周师失计向高陵

 一夫敌冉闵不识佯北计

司马穰苴·说军争

 历史战例 轺车白恰谢艾两败赵师

 撤围诱敌朱侑剿杀黄巾

吴起·说军争

 历史战例 杀来使寇恂攻心迫敌降

 郭子仪避锐击惰战叛军

孙膑·说军争·

 历史战例 战广陵杨行密佯北设伏

 论士气曹刿长勺退齐师

尉缭·说军争

 历史战例 三军夺气文钦兵败乐嘉

 轻进兵曹彬伐辽败涿州

《六韬》·说军争

历史战例 击情归章粢御边战环州

 柿园役李自成弃金诱敌

李靖·说军争

 历史战例 将心夺后燕丧师参合陂

 樵夫诱敌楚屈瑕智伐绞

张预·说军争·

 历史战例 战中都蒙军间道袭居庸

 观衅待敝魏军新城奏捷

《百战奇法》·说军争

 历史战例 讨西羌赵充国缓追穷寇

 围师必缺刘江智歼倭寇

何良臣·说军争

 历史战例 围壶关曹仁献计破敌城

 善用众赵匡胤大战六合

《投笔肤谈》·说军争

历史战例 审战机李世民勇歼强敌

 三河镇李续宾孤军犯险

试读章节

以迂为直孙策奇袭王朗

孙策据说是古代名将孙武的后代。他父亲孙坚率乡里少年和招募的丁壮一千多人,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后来在军阀混战中被暗箭射死。当时孙策年仅17岁,立志要为父亲报仇。

孙策到江都(治今江苏扬州)向江淮名士张纮求教,咨询当时的世务。他说:“我想从袁术那里要回父亲留下的兵马,收集散兵游勇,向东部发展,占据吴郡(治今江苏苏州),私可以报仇雪恨,公可以作为朝廷外藩。先生以为如何?”

张纥深表赞同。于是孙策投靠了袁术。

袁术十分欣赏孙策的才干,常常叹息说:“假使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以瞑目了。”

当时袁术想向江东扩展势力,孙策乘机要求率军去平定江东,并去家乡招兵买马,用来辅佐袁术。袁术大喜,便把孙坚的旧部交给了孙策统领。

孙策率领一千多士兵,几十匹战马,从寿春(今安徽寿县)出发,一路收集游勇,队伍迅速壮大,于是挥师渡江。

这位年仅21岁的年轻将领,性情随和,相貌英俊,部下都肯为他拼命死战。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至秋毫无犯,老百姓亲切地叫他孙郎,争着用牛肉酒饭犒劳军队。

孙策所向披靡,很快逼近钱塘江,准备进攻会稽。

会稽郡是当时江东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太守王朗是个儒生,对于用兵打仗一窍不通。听说孙策来攻,便想上前迎战。

王朗的部下虞翻,足智多谋,劝告王朗说:“孙策诡计多端,用兵如神,我们不要和他正面交锋。孙策乘胜而来,兵势强盛。我们应该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不出一个月,孙策的军粮接济不上,自然就会退走。到那时再乘虚进攻,便可不战而胜了。”

王朗傲慢地说:“我身为一郡太守,保境安民,理所当为,哪有避而不战的道理?”于是他派兵驻扎在会稽城西北的固陵(今浙江萧山西北),阻挡孙策。

孙策多次渡江,都没能攻克固陵。他的叔叔孙静献计说:“王朗凭险固守,很难攻克。查渎(今浙江萧山西南)是通行要道,离这儿才几十里地。不如先攻占查渎,绕道袭取王朗的后方。这样虽然路远点,但敌人没有防备,容易取胜。这叫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策大喜,说道:“叔叔妙计,足以破敌!”

于是孙策下令,在军营外面点燃火堆,故意虚张声势。他却亲自率领部队,连夜偷偷直奔查渎,袭击高迁屯(今浙江萧山东北)的王朗驻军。

王朗得知,大吃一惊,如果查渎失守,如同后院起火,那还了得,慌忙派遣原丹阳太守周昕率军追击。孙策早己布下伏兵,趁机将他们一举歼灭,并斩杀了周昕等将领。  王朗一看会稽城也将不保,仓皇乘海船南逃。孙策穷追不舍,不久,俘虏了王朗。

孙策攻打会稽,出敌不意,迂回进攻,取得胜利。这种情况在战争中屡见不鲜。用兵谋事,应该记住这样一个道理:最近的路未必就是最容易到达终点的路。

夜鼓昼旗宋疑兵退魏师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兴兵伐魏。

北魏皇帝拓跋焘听说南朝宋文帝要出兵北伐,就派人送了一封书信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信中写道:“我听说你要自己来这儿,那就随意吧!来,我不会派人欢迎:去,我也不送。你如果嫌在南方住腻了,就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来吧,我去扬州住,双方交换一下国土。你年已五十,还没出过门,同我们生长于马背上的鲜卑人相比,你不过如三岁小孩而已。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馈赠,特送上猎马十二匹,以及毡毯、药材等。你不远千里而来,如果马力不足,可以骑这些马;冷了,毡毯可以御寒;倘若水土不服,药可以治病。”

宋文帝见了这冷嘲热讽的挖苦话,无名火升起万丈高,命令兵分三路进军北魏。

东路迎战的魏军绕过宋军戒备森严的地区,分头向南进军,其中一支队伍,占领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

留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不远处,坐镇彭城的刘义恭派出一支队伍去迎敌。魏军转向苞桥(在今江苏沛县西古苞水上),当地百姓远远瞧见魏军要过桥,赶紧洒油点火,将桥付之一炬。魏军无奈,只得就地扎营,等待天明和宋军拼个你死我活。

当天夜里,百姓又在附近山林中齐擂战鼓,魏军以为是大队宋军来攻营,急忙逃命。他们人生地不熟,慌不择路,纷纷跳入苞水,水深流急,严寒刺骨,魏军冻死、淹死的将近一半。

西路宋军进展顺利,迅速包围了陕城(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发动了三次大进攻。魏军依凭黄河天险,固守城池,宋魏两军战于城南。宋将薛安都瞋目横矛,一马当先冲入魏阵。他左刺右杀,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宋军将士呼喊着,跟着奋勇冲杀,人人拼死一战。魏军的骑兵却也凶猛异常,宋军难以抵挡。薛安都见了,怒火中烧,脱下头盔,卸下铠甲,去掉坐骑的护甲,咆哮着冲向魏军骑兵,一阵拼杀,魏军死伤无数。魏军向他连连射箭夹攻,薛安都毫不畏惧,出入魏阵多次。

正在难分难解中,山间险道上突然出现一支宋军,直奔陕城而来。远远看不清人数,但从无数飘扬的战旗来看,似乎人马众多,来势不小。这时天色渐渐昏暗下来,魏军不敢再战,慌忙下令撤军回城。

其实,这支宋军为数不多,是据守函谷关(今河南新安东)的守将鲁元保,因攻关魏军势盛,不得已翻山越岭撤到陕城方向来。但他沿途亮出许多战旗,虚张声势,想不到就这么吓退了魏军。

这天深夜,宋又一批援军赶到,魏军毫不知情。第二天,宋军又出城挑战。两军血战,从清晨一直打到日头西斜,魏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逃,忙乱中掉入黄河和护城河而死的不计其数,三千多人被杀,还有两千多人丢下刀枪,相互反绑双臂,到宋军营门前投降。

人的耳目所能听见看见的范围有限,所以古代军事家很重视战鼓旌旗的作用。《孙子兵法》提出“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其主要目的仍是用来统一全军步调。而作为战争谋略,正如《百战奇法》所说,夜鼓昼旗也可以用来“变乱敌之耳目”。这里叙述的两段小故事,足以说明,那咚咚的鼓声,飘扬的战旗,作用还真不小哩!P6-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29:10